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心肺复苏培训考核标准

来源:华佗健康网
单人成人心肺复苏术技能操作培训考核参考标准(不含除颤仪操作) 项 目 进入现场 1、环视四周,确认现场安全 2、跑步进入现场,紧迫感强 1、快速检查意识,拍打双肩,靠近双侧耳朵呼叫,(注:本次考核中操作者位于病人右侧,以下同) 2、左手掌尺侧轻贴额头,左耳听呼吸音,眼光望向患者胸部观察胸廓有无起伏;同时右手指摸向患者左侧或右侧颈动脉搏动处,检查结束后描述病人状态。检查时间5-10秒,不足或过长扣分 3、呼救:通知急救小组,取急救车、除颤仪(口述) 4、本阶段动作要求:声音宏亮,指向明确 5、本阶段1-4项完成时间<15秒,超时扣分 1、心脏按压前确定病人仰卧,背部处于硬质平面上(可口述) 2、移开或脱去患者衣服,暴露胸部皮肤 3、确定按压点:胸骨中下1/3交界处(注:此评分点可在操作完毕后向操作者提问) 4、以快速定位方法定位并开始第一周期按压(注:此项为操作步骤描述,不在此处评分) 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操作步骤 5、确认颈椎有无损伤:第一周期的30次按压结束后,操作者检查并描述颈椎损伤情况 (注:若操作者无此项操作和描述,暂不扣分,则将此环节放于操作结束后提问“若患者颈部损伤该怎样处理”然后酌情评分) 评分细则 分值 1 2 1 2 2 1 2 2 1 1 扣分 判断及启动急救系统 2 2 2 6、通畅气道:将患者头偏向操作者一侧清理气道 操作者若描述“呼吸道没有异物、呕吐物、分泌物”可直接进入开放气道环节,无操作无描述则扣分 7、开放气道:左手掌尺侧缘置于患者前额并轻压前额,右手拇指、食指、中指夹住下颌骨中部,提起下颌,并向头顶方向后推使头后仰,(勿用力压迫颏下软组织),患者头部充分后仰以保证气道开放满意 8、开始第一次口对口人工呼吸(注:此项为操作步骤描述,不在此处评分) 9、按压及呼吸交替进行,直至完成5个周期,第5个周期以最后一次人工呼吸结束为止(注:此项为操作步骤描述,不在此处评分) 按压 5周期 评分细则 周期1 周期2 周期3 周期4 周期5 定位 手法 胸外心脏按压 气道开放 保持程度 回弹 人工呼吸手法 胸廓起伏程度 通气比 按压中断时间 <10秒 14 14 14 14 13 频率 力度 第1次 第2次 第1次 第2次 30:2 1 1 1 1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 1、每一周期的心脏按压前均有快速定位动作(缺1次扣1分) 2、快速定位方法有:两乳头连线中点或剑突上两横指,根据定位手法酌情评分 3、按压点标准位置为胸骨中下1/3交界处,可在操作结束后提问 胸外按压评4、按压姿势:左手掌根的横轴与胸骨的长轴一致,双手掌根重叠,十指交叉相扣,左手五指上翘,伸直双臂,双肩位于双手正上方 分方法参考 5、按压深度:5-6cm,每次按压后让胸廓完全回弹(酌情评分) 6、按压频率:100-120次/分,节奏平稳(酌情评分) 7、按压中断时间<10秒(每错误1次扣1分),5个周期只有4个中断时间 8、按每30:2完成5个周期;(每少1个周期扣1分) 1、第一个周期的30次按压结束后,立即开始气道操作 2、开放气道:第一次人工呼吸前已经做了气道开放动作,此后每次人工呼吸结束后都保持相同状态,因此开放气道方法的评分只有开放气道及 一次;而在人工呼吸操作时则评判操作者能否保持满意的开放程度,具体表现在胸廓的起伏程度上(即潮气量的大小) 人工呼吸评3、人工呼吸方法:左手捏住患者鼻孔,右手保持气道开放姿势;完全覆盖患者口部,正常吸气,将气吹入患者肺内;吹气时见患者分方法参考 胸廓明显抬起;向患者肺内吹气时间>1秒以上;操作者吹气结束时松开鼻孔,待患者呼气结束后再进行下一次人工呼吸 4、每周期仅给予2次通气,即30:2(每错误1次扣1分) 操作时间 再评估 结束要求 综合 总分 第一次按压起至最后一次呼吸结束所用时间: 要求不超过2分30秒,每超时5秒扣0.5分,扣完为止 5个周期后再次判断患者呼吸、脉搏、意识、微循环(甲床、口唇、皮肤颜色)、瞳孔(每项1分) 口述“心肺复苏成功,送入重症治疗单元进一步治疗”,并整理衣物,收拾考试物品,丢弃废物 根据操作者动作熟练程度,人文关怀等方面综合评分 100 2 5 1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