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开源煤矿A1煤层一采区地质说明书

来源:华佗健康网
开源煤矿A1煤层一采区地质说明书

一、井上下位置及地表情况

1、4煤六采区位于大峁长渠西南方向,地面标高为825.1m—1035m,煤层底板标高为+620m— +720m,平均覆盖厚度为350m该区为第三、四系为黄土覆盖,地貌较为复杂,张家垣村位该区的东南边。

2、井下位置

4#煤六采区位于进风井以东,北靠二采区,东邻四采区,南与庄上煤矿、兴无煤矿接壤,西与康家沟煤矿相邻,具体位置详见4#煤六采区示意图。

3、地形地貌

4#煤六采区地处井田西南边,区内沟通谷纵横,山峦起伏,地形复杂,山上林木稀少,水土流失严重,该区为第三、四系黄土层覆盖,黄土厚可达160m,区内最高点位于张家垣村,海拔为1035m;最低处于下山村沟底,海拔826.1m。最大相对高差为210m。

二、地质构造及煤层赋存情况 1、地质构造

4#煤六采区地质构造简单,在已开掘的604、604′顺槽中发现一段小褶曲变化带,但对采掘构不成大的影响,采区北部师婆沟地质发育一条落差为2—10m的正断层,断层特征见表

#

断层特征表

断面 性质 名称 师婆沟正断层 断层 南西 北东—140 70 2—10 走向 (°) (°) (m) 倾向倾角落差 备注 2、煤层赋存情况

该区煤层对比明显,距5#煤层7米左右,该区煤层基本平稳,煤层走向大致为北西,倾向南西倾角一般为3—7度,根据综合柱状图结合邻采区已开掘的顺槽,开切眼等实际情况可知:该采区煤质松软,节理发育,顶板破碎,因此在开采过程中必须加强顶板管理,煤层结构详见综合柱状图。

三、水文地质

由于井田所属煤系地层为山西组属上组煤层,该组煤层基岩出露少,多为黄土覆盖,各含水层补给出条件差,所以该采区只受第四系含水组和二迭系山西组及上下石盒子组,多层厚层砂岩含水组两组含水层影响,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对本煤层的开采构不成威胁,但通过对本采区掘进巷道的观察,顶板砂岩中含水层有少量的涌水,预计正常涌水量为1—2m3/小时,虽然对该采区的采掘影响不大,但必须配备足够的排水设备,以满足排水需要,并随时观察顶板淋水情况,确实掌握涌水预兆,坚持执行“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另外该采区的北部为四采采空区,由“4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可知四采区底板等高线平均为

#

+730m,而六采区底板等高线平均为+670m,可见在该采区开采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所规定的水患防治的有关规定执行,以安全、经济、合理为原则,对四采采空区积水进行探放(警戒线、探水线、积水线已标明见附图),确保该采区的安全生产工作顺利进行。

四、顶底板情况

该采区所采4#煤层,煤质松软,节理发育,硬度系数f=4,容重1.4吨/m3,煤层平均厚度为3.3米,大致为南北走向,东西倾向,倾角为3—7度,因上部煤质差,顶板破碎,且有0.4m的夹矸存在,据本矿井当前开采技术条件,只采下部平均2.8m的煤层,工作面直接顶为煤顶,煤顶以上为细砂岩和泥岩,直接底为细砂岩和泥岩,因此在开采过程中必须铺网并视顶板实际情况切实加强支护。

五、瓦斯、煤层等综合防治

1、根据2006年瓦斯签字结果,该采区瓦斯相对涌出量为29.9m3/T,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为2.31 m3/T属高级瓦斯矿井,因此在采区开时必须先乾地瓦斯抽放,必须加强通风管理工作,特别加强局部通风瓦斯管理,严格按照通风瓦斯管理和《煤矿安全规程》执行。

2、该采区2006年煤的自然倾向性鉴定结论为Ⅲ级不易自然煤层,属有爆炸危险性的煤层,因此在本采区开采时,必须充分做好防尘工作,首先采用煤层注水,湿式打眼使用水泡泥,通风

除尘,喷雾洒水,冲洗粉尘等措施,来减少煤尘生成,防止煤尘沉积和飞扬,从源头上消灭煤尘,其次瓦斯爆炸和不正确的爆破作业两个引燃煤尘的主要火源,因此防止瓦斯爆炸和严格执行爆破作业有关规定是防止煤尘爆炸的重要措施。另外为了预防和隔绝煤尘爆炸,将爆炸局限于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在相邻采区,相邻煤层和相邻的采煤工作面之间采用隔爆水棚进行隔爆,总之采用一切行之有效的办法,对本采区开采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隐患进行综合防治,确保该采区各项开采工作顺利进行。

六、储量及可采期

4#煤六采区其走向长度1.5m,倾向宽0.9km地质储量为5103kt,可采储量为4235kt,采区按360kt/a考滤预计可采11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