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考地理备考:地理选择题专题突破

来源:华佗健康网


高考地理备考:地理选择题专题突破

新高考地理备考之十一:地理选择题专题突破

高考地理选择题专题突破

【考情分析】

高考地理选择题覆盖面广,跨度大,迷惑性强,分数易得也易失,其灵活多样,历来成为地理高考的保留题型。⑴从题型看,单项中包含了组合型选择题。⑵从题干看,除极个别题外,题目大多提供了类型丰富背景材料。⑶从能力要求看,侧重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综合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全国文综卷地理11道选择44分外加一道半综合题,选择题往往要占一半要多分值,做好选择题对于高考中取得高分至关重要。

【常见命题类型】

(1)特征比较类

(2)判读评价类

(3)区域定位类

(4)分析计算类

(5)关联推理类

第1页/共7页

(6)实践探究类

【分类突破、真题演练】

(1)特征比较类

根据下面两幅图,回答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跨南北半球,乙地跨东西半球 B.两地都位于南太平洋

C.两地所在海域的水温差异较大 D.两地的自然景观较为相似

(2)判读评价类

下图为“五种类型产业区位选择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

2.食品工业、软件产业、服装加工业与图中所示类型相符的依次是(A.④②③ B.④⑤② C.③②① D.①③⑤

3.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最容易实现跨国界转移的类型是( )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④⑤

第2页/共7页

(3)区域定位类

读我国局部一月份等温线分布图,关于甲地叙述正确的是( )

A、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B、是我国太阳辐射能较少的地区之一

C、是我国太阳辐射能较多的地区之一 D、是我国重要的蚕桑产地之一

(4)分析计算类

2019年北京奥运会火炬选取了“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火炬于2019年3月31日从北京开始,经过国内外135个城市和地区,8月8日传回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主会场。回答:

4.若火炬由南美洲的布宜诺斯艾利斯(34°36′S,

58°22′W)出发,出发时北京时间为某日凌晨3时,11小时后传递到非洲的达累斯萨拉姆(6°50′S, 39°18′E),火炬到达时当地的区时是( )

A.前一日15时 B.当日9时 C.前一日22时 D.当日8时

(5)关联推理类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统计资料,回答:

5.上述材料反映了导致该地区20年来粮食产量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是:( )

第3页/共7页

A.退耕还牧面积增大 B.气候发生异常,出现水旱灾害

C.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D.人口增长过快

(6)实践探究类

用实验模拟某一天气系统(见图):在塑料盒中间插入一隔板,两侧分别注入同体积红色暖水(代表暖空气)与蓝色冷盐水(代表冷空气)。

6.在向上抽出隔板后的数秒内,冷暖水之间( )

A.出现水平交界面,蓝色水在上 B.出现水平交界面,红色水在上

C.出现倾斜交界面,蓝色水在上 D.出现倾斜交界面,红色水在上

7.该实验模拟在天气系统是( )

A.气旋 B.锋 C.高气压 D.低气压

8.该模拟实验存在的主要不足是( )

①没能模拟出主导气流的运动方向 ②没能模拟出成云致雨的天气现象

③没能模拟出冷锋与暖锋 ④没能模拟出冷暖空气的密度差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第4页/共7页

【选择题的解答技巧】

(1)明确题干要求,把握关键性的指导语言、字词、数据、时间

题干是选择题的主体部分,由提供条件的设问、疑问、陈述类材料、图表、数据构成。阅读时要切中要害、把握住关键性的描述语言、图表、数据,这往往对目的选项的确定有重要的指示意义。如:“----正确的是:(

)”、“-----最多的是:( )”、“----错误的是:( )”、“按---排序-----”。

(2)分析题干内容,挖掘解题信息,养成画草图和添加辅助线习惯

① 显性条件要认定

② 隐形条件要挖掘

③ 多重条件要兼顾

④ 关联条件要转换

⑤ 模糊条件要辨析

(3)分析选项内容,甄别正误,错误选项往往存在于:

① “答非所问”类选项

第5页/共7页

② 本身表述类错误的选项

③ 易马虎出错的地方

【选择题策略重在\"十抓\"】

抓“概念”重“消化”:要十分重视概念,要对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理解、消化、吸收,不留夹生饭。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断、推理问题时才能正确无误。要把那些特别容易混淆的概念罗列出来,一一对比其差异。

抓“原理”重“理解”:从基础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掌握了这些原理、法则,分析事物就有了说服力。

抓“归纳”求“规律”:从特殊性的地理事物中,归纳出普遍性的规律。

抓“综合”重“联系”:综合性即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在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综合性分析问题上,要作如下努力:(1)有计划地做一批综合性典型训练题,学习从自然因素到经济因素全面考虑问题的方法。(2)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各要素之间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往往一个环节出问题,就会引起连锁反应.破坏生态环境。

抓“一般”推“特殊”:摸透了地理事象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后,就可推知个别的、特殊性地理事物的特征。

抓“共性”重“个性”:地理事物既有共性,更具个性。每一区、一地都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就是同一区域内部也不会一模一样。

第6页/共7页

抓“运算”促“智能”:为了提高地理运算能力,要作以下分类练习:(1)比例尺与图距、实距换算。(2)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3)绝对高度、相对高度与等高线的计算。(4)垂直气温的计算。(5)太阳高度角的计算。(6)恒星日与太阳日的换算。(7)昼夜短的计算。(8)人口密度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9)各种百分比的计算。

抓“对比”找“异同”:比较的范围可大可小,比较的内容可多可少。既可综合比较,也可单项比较;既可从自然条件方面比较,也可从经济条件方面比较;既可进行纵向比较,又可进行横向比较;既可对同类事象比较,又可对相关而不同的事象比较。通过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

抓“读图”明“空间”:要求:(1)书上的图必须一一理解,学会分析、应用。(2)充分利用填图册,按要求和规格填写地理事物。(3)无论是平面图、立体图,还是示意图、景观图,要会勾画轮廓。

抓“新知”拓“视野”:每年高考都要涉及一些教材以外的新知识,所以,对报刊上的“新闻”不可不留神。如:(1)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2)国内外重大经济建设项目的开工和竣工。(3)国内外严重的自然灾害。(4)国内外新开辟的自然保护区和旅游胜地。(5)地学新理论、新探索。(6)人类面临的问题。

第7页/共7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