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曾荣

来源:华佗健康网
我从电影中学到了语文

七(7)班 吴岩彤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它离我们并不遥远。课堂上的语文知识只是我们学习语文的一小部分,更多的语文知识是要我们在课外学习、发现。并非脱离了书本的语文就不是语文,我在大家司空见惯的电影中也可以学到语文,并且记忆非常深刻。

以往在书本中接触到《论语》,都是先弄懂它的意思然后再去背,这样给我的感觉总是枯燥乏味的,并没有在课下翻开《论语》这本书的兴致。但自从看了《孔子》这部电影后,我才渐渐产生了对《论语》这本书的兴趣。

每一则论语背后都有一个故事,孔老夫子可不是平白无故地说出这些引人深思的话语。起初,我对这些故事并不了解,但看了《孔子》这部电影后,我深深地明白了孔子究竟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出这些话,他当时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这样一来,我对整则论语的意思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也就大彻大悟了。就拿“巧言令色,鲜矣人”这句话来说吧,它是孔子在周游列国时看到各国大夫在君主面前花言巧语,阿谀奉承,不敢说君主的不是。背地里却辱骂君主。孔子对这类现象非常生气,所以才说出了这句话。了解了这则论语的背景和孔子当时的心理,我也就自然而然地记住了这句话,至今仍未忘记。 《孔子》这部电影不仅让我理解了许多论语,也让我更多地了解了孔子这个人。

书本上的孔子的形象给我的感觉总是很有智慧、很有思想,说出来的话句句有理。可事实并非如此,就是圣人也有不对的地方。《孔子》这部电影中就有这样的一个情节:孔子的弟子向孔子讨教种菜的方法,而孔子却表示不满,他扔下手中的书卷,长叹一声:“不好好学知识,净学这些没用的!”这个情节就反映出孔子歧视劳动人民,认为劳动人民是一群没有文化,什么都不懂的人,可他的这一思想却是大错特错。这也就让我对孔子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这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可以说是难以见到的。

《孔子》这部电影让我收获了很多,它所给予我的知识比书本中的更全面,更透彻。而且看电影也是一种娱乐,在轻松的状态下学习语文,记忆不是更深刻吗?所以说,书本并不是我们获取语文知识的唯一渠道,电影也是我们学习语文的好地方。

简评:作者紧扣题眼“学到了”,将从《孔子》这部电影中收获的语文知识娓娓道来, 主旨鲜明,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语言流畅。

辅导老师 曾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