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拓展模块第二单元文言文试卷

来源:华佗健康网
第二单元文言文测试

一、选择题 (20分,每小题2分)

1.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沛公则置车骑 置之坐上 B.乃令张良留谢 则与斗卮酒。哙拜谢 C. 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春心莫共花争发 D.距关,毋内诸侯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2.下列对各句加横线词按其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沛公欲王关中 ②项伯杀人,臣活之 ③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④沛公军霸上 ⑤范增数目项王 ⑥常以身翼蔽沛公 ⑦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⑧吾得兄事之 A.①⑤⑥/②③④⑧/⑦ B.①④⑤/②③⑦/⑥⑧ C.①④⑤⑥/②③/⑦⑧ D.①④⑤⑥/②⑧/③⑦

3.下列句子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B.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C.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D.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鲁迅评价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贾谊是西汉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文章以《过秦论》和《论积贮疏》最为著名。

C.《鸿门宴》中“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句中“河”指黄河。“沛公居山东时”句中“山东”指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D.古人以伯仲叔季表示兄弟间的排列顺序。“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季”为老三,“叔”排在最后。“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是说项伯是项羽的三叔。

5、对下列各句中\\'之\\'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斯天下之民至焉②焚百家之言③当是时也,商君佐之④齐明……乐毅之徒通其意⑤邻国之民不加少⑥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A.①②⑤/ ③/ ④/ ⑥ B.①③⑤/ ②/ ④⑥ C.①②④/ ③⑤/ ⑥ D. ①②⑤/ ③④/ ⑥

6、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于是从散约败

B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7、.选出与“吞二周而亡诸侯”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 ) .A.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B.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C. 项伯杀人,臣活之 .D.天下云集响应 .

8、下列加点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

1

A.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 ..

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D.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

9、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A.美姬(jī) 癸(kuí)丑 鲰(zōu)生 戮(lù)力 B.数(shù)罟 玉玦(jué) 瞋(chēn)目 湍(tuān)急

C.彘(zhì)肩 披帷(wéi) 刀俎(zǔ) 切而啖(dàn)之 D.杯杓(sháo) 卮(zhī)酒 孝悌 (dì) 侍(sì)坐

10、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群贤毕至(全) 少长咸集(都) 茂林修竹(修整) 清流急湍(急流的水) ....B.畅叙幽情(幽深 内藏) 人之相与(交好) 崇山峻岭(高) 暂得于己(短暂,一时) ....C.感既系之(附着) 修短随化(变化) 终期于尽(至,及) 向之所欣(过去,从前) ....D.喻之于怀(比喻) 其致一也(情趣) 列坐其次(排列) 列叙时人(一个个地) ....

二、填空题(16分)

1、王羲之,(303~361)字逸少,山东临沂人。我国古代著名的 家,被后人尊称为“ ”。出身名门,官至右军将军。王羲之48岁任会稽内史,永和九年三月初三,与谢安、孙绰等41人修禊兰亭,写下了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 》。这篇序言,不仅文采斐然,书法艺术更是精美绝伦,为千余年来书家所公认。这实际上也是王羲之书法艺术的顶峰。正因为此,兰亭雅集也被千古传颂,流传至今。(2分)

2、 ,大礼不辞小让。如今 , ,何辞为。(3分) 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2分) 7、历史散文从体例上分,主要有编年体、国别体和纪传体,著名的“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均为 体。

课文《鸿门宴》选自《史记· 》(2分)

三、阅读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5题。(20分)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振长策而御宇内 策( ) .(2)履至尊而制六合 履( ) .(3)然后践华为城 践( ) .(4)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信( ) .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在用法上不同其它三句的一项是( )(3分) A.却匈奴七百余里 .

2

B.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

C.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D.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

3.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译文: (2)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译文:

(3)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二)阅读语段,完成文后问题 (15分)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1、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间:从小路 B.张良入谢 谢:告罪 C.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再:第二次 D.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督:监督 2、下列句中的“之”字,指代对象相同的两项是( )

A.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B.置之坐上 C.置之地 D.吾属今为之虏矣 3、对文段中的四个人物及其言行,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良和范增分别是刘邦和项羽的谋士。

B.张良的话,明为道歉,实为指责项羽,项羽没听出他的意思。 C.项羽接受刘邦的礼物,这说明他非常注意外交礼节。

D.范增看出了刘邦是项羽最大的敌人,所以他把刘邦的礼物打破了。 4、翻译下列句子,并指出其句式(3分)

吾属今为之虏矣 ( )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0分)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

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

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殊:不同 .B.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由:原因 .C.及其所之既倦 之:的 .

D.固知一死为虚诞 一:把……看作一样 .

2、下列句中加点词与“犹不能不以之兴怀”的“以”的用法相同的是( )(3分)

3

A.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B.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C.楚人伐宋以.救郑 D.皆以.

美于徐公 3、给下列各句加点词选择恰当的义项 (8分) ①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 A.原因 B.凭借 C.就着 D.由于 ②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 ) A.修饰 B.整治 C.高,长 D .美好 ③曾.不知老之将至( ) A.竟 B.曾经 C.重叠 D.连……都 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 ) A.朝向 B.奔向 C.从前 D.假如

1 2 3 4 5 6 7 8 9 10 D B A D A D C D C B

二、书法家 “书圣” (一)2.D

(二)1.D 2.A/D 3C

(三)1.C 2 B 3.B C A C 4/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