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贫困地区特殊家庭学生教育方法初探
农村贫困地区特殊家庭学生教育方法初探
作者:徐刚
来源:《速读·下旬》2015年第05期
摘 要:当前,农村贫困地区从教育资源到师资水平都落后于城镇学校,教育发展较为落后。而对于这一地区的特殊家庭的学生来说其受教育水平以及身心健康发展程度可想而知,对生长于这类家庭学生应及时采取恰当的教育形式,来让他们的学习成绩、心理健康水平等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特殊家庭;农村贫困地区;教育策略 1心理上自我封闭
对于处在特殊家庭尤其是农村贫困地区的特殊家庭学生来说,他们由于不能够像其他人一样得到父母的正常关爱,因而在他们通常会选择将自己封闭在自己的世界,并对外面的世界产生一定的恐惧。自闭与自信心不足是这类学生在心理上的主要问题。 2学习上成绩落后
由于这类学生的家庭情况较为特殊,加之农村贫困地区父母的知识水平有限自己的知识水平就相对较差,特别在英语方面基本不能在家庭教育上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同时,由于家庭的特殊性使得在对孩子家庭监管方面的监管力度也相对较低。此外,由于长期生活在贫困落后的农村学生家长大多都从事体力劳动,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在他们的心中根深蒂固,他们认为在贫困地区学那么多知识根本没有什么用,学的再多还得回来耕地干活,学习期间学生还不能够帮助父母赚钱,给家庭增加了经济负担。因此,他们并不鼓励学生读书,这也使得学生在学业上不能够得到良好的支持。最终使得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也更加复杂,他们的成绩也就相对落后。 3经济上负担沉重
农村地区是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各方面都相对落后的地区,特别是经济方面尽管国家已经实行中小学免费教育,但是书费等其他费用对他们的家庭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与其它正常家庭相比,贫困地区特殊家庭的家庭经济条件也相对较差,这使得处于这样家庭的学生经济负担更加沉重。
尽管处于农村贫困地区特殊家庭的学生存在这样活着那样的问题,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不能无动于衷,要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让他们的学习、生活重新回到正轨。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解决上述的问题: 1.用好“心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正所谓心病还须心药医,同样对于成长于特殊家庭的孩子来说,要想让他们重拾对学习对生活的信心就要对他们在心理上进行一定的辅导;
第一,营造温馨的学习氛围。这类学生会产生自闭与自负心理并且自信心不足,他们通常不会更大家谈谈自己的家庭,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家庭情况十分复杂如果说出来会怕被其他同学歧视和耻笑。笔者认为针对这一现象首先要做的就是严明纪律,明确指出班级内部一定要一视同仁,学生与学生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关爱,不得出现任何形式的侮辱这类学生的行为。其次,可以通过召开主题班会的形式,让其他同学认识到同学与同学之间要互相关爱、互相尊重,要同情他们的遭遇并积极的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在循序渐进中让他们融入到集体中去,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第二,采取恰当的沟通方式。在日常工作中,教师应给与特殊家庭学生更多的关爱,要耐心的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并跟他们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交谈作为沟通的最基本形式,教师在与学生交谈过程中要注意交谈内容与交谈形式的选择,这样才能够取得学生的信任进而走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并给出积极有效的建议。首先,在谈话内容上,要本着循序渐进不要触及学生底线的原则下进行交谈以取得他们的信任,作为教师不能够急于求成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谈一些学生需要的内容让他们重拾对生活的信心。慢慢的让他们打开自己心中的枷锁,来主动与老师谈谈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困然等等。其次,在谈话技巧上教师要把握好一个原则——朋友原则。假如我们将谈话地点选择在办公室,本身学生就对办公室有一定的芥蒂,并且谈话过程中老师坐着、学生站着会让学生感到这是在与老师而不是与朋友谈话,整个谈话过程也会十分的紧张,学生也就不可能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将谈话地点选在一些让人感到轻松的地方,老师与学生可以面对面的坐下来推心置腹的谈一谈自己心中的想法,让学生觉得自己是在与知心朋友聊天。在这样一个轻松的氛围下进行交谈,学生才会消除心中的戒心,谈话过程也会变得更加融洽。最后,教师还要对这类学生多多的进行开导,让他们不要抱怨自己的出身,也不要责怪自己的父母,并鼓励他们要将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要通过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2.开好“小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对生长于特殊家庭的学生设立太高的学习目标,要采取步步为赢的形式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然后再进行后续的教育工作。因此,要多为这些学生开一些“小灶”。
第一,多对学生辅导。笔者认为对于这类学生首先要降低学习标准,并且采取恰当的激励形式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取得的进步采取适当表扬。并且认真帮助他们分析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给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同时,还应对这些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的进行补课,保证他们在学习进度上与正常水平持平。此外,还应鼓励那些学习好的同学主动帮助这些特殊家庭的学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第二,多与家长沟通。特殊家庭由于其家庭的特殊性,学生家长往往迫于生活压力或是其他方面的因素并不是特别支持自己的孩子完成学业,并且在家庭监管过程中的监管方法主要表现为“棍棒相加”或是“放任自由”两种形式。为此,教师应该多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转变学生家长的观念,让学生家长鼓励他们的子女在学业上取得良好的成绩,并且鼓励家长多多的给予子女一些关怀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3.做好“后勤”
贫困地区特殊家庭由于其家庭经济负担较重,因而在经济上帮助他们完成学业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对此,一方面可以帮助他们申请国家贷款,另一方面可以积极的与一些城市学校或者是慈善组织相联系来获取宝贵的物质资源。免除了学生的后顾之忧的同时也减轻了家里的经济负担,尽量避免由于经济原因使得他们出现辍学的想法。
总之,对于农村贫困地区特殊家庭学生的这一类极为特殊的学生群体,作为人民教师应该努力的为他们提供一个公平的受教育机会与受教育平台,让他们感受到教育的伟大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生活。 参考问献:
[1]徐绍清.班主任与学生谈话的艺术[J].考试周刊,2010,36:232-233.
[2]杨文圣、刘晓静.农村贫困家庭学生教育救助探析[J].农村经济,2010,04:121-124. [3]黄和林.农村初中特殊家庭学生心理特征与教育对策研究[J].心理科学,2004,05:1245-1247.
[4]吴婷.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特点和教育方法[J].学周刊,2014,10:4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