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数学教材分析
第六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口算除法和笔算除法两个部分。
一、教学内容
1.口算除法:(主要是)用整十数除整十数或几百几十的数。
2.笔算除法:包括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一位数或两位数的除法笔算以及商的变化规律。
二、教学目标
1.会口算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的数(商一位数)
2.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使学生经历探究过程,了解商的变化规律。
4.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除法估算。
5.会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其中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商的变化规律,除法估算是这一单元的教学难点。1.会
三、编排特点
1.精减教学内容,加大教学步子,增加学生自主探索的力度。
例题从16个减为6个。
课标:
1.删去被除数是四位数的除法计算,不出现商是三位的情况。。
2.把一位数除两位数(42÷3)、一位数除整百整十数(420÷3)的口算删去。(因为整体计算要求降低,对于后续学习的作用不太大)
3.除法估算不单独编排,只作为笔算除法之前的一个准备性知识,放在一位数除两位数、整百整十数后面出现。
4.商一位数:除数需要用四舍法求商的,只出不需要调商的。除数需要用五入法求商的,只出需要调商的。灵活试商的,只出前两位不够除的。
5.商二位数:因为被除数最多到三位数,所以,只出两道题:一般的商两位数除法和商末尾是0的。
6.商不变的性质的改法同乘法(扩大、缩小多少倍不出现)。先分别出现被除数不变,看除数与商的变化规律或除数不变,看被除数与商的变化规律两种情况,再出商不变性质。
7.“除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删去。
2.利用丰富的现实情境为除法计算提供素材。
给书打包,看书,喂猪,寄特快专递,吃药„„
四、具体编排
1.口算除法
例1:整十数、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是笔算的必要基础)
第(1)题
(1)口算方法不惟一。
(2)利用以上计算进行估算,为试商作准备。
第(2)题编排同第(1)题,让学生自己探索计算方法。
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口算、估算练习,提高口算、估算能力,为笔算乘法的试商打好基础。
2.笔算除法
商一位数:例1、例2、例3,商两位数:例4
例1:两位数、整百整十数除以整十数
用整十数除
(1)利用前面的除法估算进行试商。
(2)借助小棒和直观图帮助理解算理。
要解决的难点:(1)定商(2)商的位置
教学时可采用尝试法引导学生探究新知,设置多次对比(第一次是正确竖式与错误竖式的对比,第二次是口算过程与笔算竖式的对比,第三次是两位数除三位数和两位数除两位数的对比)。这样确定商的位置这一教学难点就在对比辨析中突破了。
例2:两位数除以两位数(用四舍试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用五入试商)
除数接近整十数
第(1)题用四舍法试商,不需要调商,第(2)题用五入法试商,需要调商,体现了知识知识的坡度。
学生理解上的难点:为什么要调商?怎样调商?教材用虚线框把调商的过程完整地呈现出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时要详细讲清试商、调商过程。可引导学生思考:初商是几?你是怎么找到的?初商合适吗?为什么?改商几?为什么?使学生通过一系列思维活动理清试商过程,明确试商步骤。
例3: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灵活试商)
在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中,当除数十位上的数较小,个位上有不接近整十数,如14、15、16、 22
24、25、26,如果用“四舍五入”法试商,往往需要多次调商,这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试商。教材通过例3教学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试商方法。
教学时可让学生独立尝试,然后交流试商的方法和调商的次数,在比较中体会各种试商方法的特点,体会在试商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运用试商方法。
要注意的是,不管哪种方法只要能得出正确的商,我们都应该给予肯定。但在交流的时候应引导学生体会各自试商方法的特点,思考那种方法更简便。允许学生认为怎样简便就怎样试商。
例4:商两位数
在教学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笔算除法的基础上,教材继续通过例4来教学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1)出现前两位够除的情况,需要注意的商写在哪儿。具体除的过程让学生自己完成。
(2)最后让学生对除数是两位数和一位数的除法进行比较。
(还可以让学生对商是两位数和一位数的除法进行比较),
例5:商不变的性质
同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一样,本单元也安排了探索运算中数值规律的内容。
商不变的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本节课教学内容与非课改教材相比有较大的变化,将商的变化规律与商不变规律集中教学。教学时我们可以从整体入手把握规律,首先应当学生观察、发现、总结商的变化规律,再让学生将种方法进行迁移,自主总结商不变的规律,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
这个单元的教学我们老师要把握好下面几个方面;
五、教学建议
1.注意利用现实情境,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
把计算教学置于现实情境之中,把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融为一体是《课程标准》提倡的理念。教学中老师们要注意为学生创设探索除法口算、笔算的现实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计算方法形成的过程,从而理解概念和法则,避免死记硬背。
2.重视口算、笔算、估算技能的共同发展,互为促进。
教学时老师们要注意将估算、口算、笔算结合起来,通过口算和估算、笔算和估算的同步显示,使不同的算法、算理和谐地统一在解决同一个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看到解决同一个问题时可选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同时感受到各种算法在解题中的优势和不足,达到三算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3.适当加大练习量,保证学生计算技能的形成。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过程比较复杂,是学生学习上的难点。教学时应围绕学生计算中容易发生错误的地方有针对性地补充一些练习,确保学生计算技能的形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