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阻尼钢板的制造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12]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专利号 ZL
200620074845.6[51]Int.CI.
B05D 7/14 (2006.01)B05D 7/24 (2006.01)B05C 13/02 (2006.01)
[45]授权公告日2007年9月5日[22]申请日2006.07.13[21]申请号200620074845.6
[73]专利权人黄云龙
地址214000江苏省无锡市洛社镇张镇桥村桥南
黄西绛96号
共同专利权人秦文伟[72]设计人黄云龙 秦文伟
[11]授权公告号CN 200942386Y
[74]专利代理机构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聂汉钦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复合阻尼钢板的制造装置
[57]摘要
复合阻尼钢板的制造装置,安装同一台加热炉的上、下烘道分别预热钢板及加热已涂胶钢板;然后安装五对加热复合辊对两张钢板进行辊压及复合,两张钢板之间的阻尼树脂层同时被加热、加压及固化;其余装置采用已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能有效降低制造复合钢板的能源消耗,又能保证复合钢板具有优良的复合性能,而且简化了工艺步骤。可广泛用于以高分子树脂作为阻尼及黏结层的复合阻尼钢板的制造。
200620074845.6
权 利 要 求 书
第1/1页
1、复合阻尼钢板的制造装置,包括顺序设置的给钢板涂布阻尼树脂的涂胶机、对已涂胶钢板以及未涂胶钢板进行加热的加热炉、对钢板进行热压复合的加热复合辊、在线板型矫直辊对、强制冷却装置以及钢板的传送装置,特征在于所述对已涂胶钢板以及未涂胶钢板进行加热的加热炉为同一台炉,炉体内的不同位置分别装置加热烘道;所述对钢板进行热压复合的加热复合辊至少有四对。
2、按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阻尼钢板的制造装置,特征在于所述对钢板进行热压复合的加热复合辊有五对。
2
200620074845.6
说 明 书
复合阻尼钢板的制造装置
第1/3页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板制造装置,尤其涉及以高分子树脂作为阻尼及黏结层的具有减振降噪功能的复合钢板的制造装置。 (二)背景技术:
与本实用新型最相接近的现有技术是申请号为001115432.X的中国发明专利,名称为《减振复合钢板的生产工艺》。该工艺方法中公开了一套复合阻尼钢板的制造装置。其包括顺序设置的给钢板涂布阻尼树脂的涂胶机、对已涂胶钢板进行加热的加热炉、对未涂胶钢板进行加热的另一台加热炉、对钢板进行热压复合的一对加热复合辊、一台对所涂阻尼树脂胶进行固化的加热炉,在线板型矫直辊对、强制冷却装置以及钢板的传送装置。上述制造装置使用两台前置加热炉,一台后置阻尼树脂胶固化用加热炉,即要使用三台电加热炉,电能耗费高。节能降耗,现时已成为全世界各个国家调整产业结构以及可持续发展中重中之重的问题,能源成为一个国家的战略资源,能耗高的产品,无论用户还是政府都不欢迎。 (三)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复合钢板的制造装置能耗高的问题,本申请人进行了改进,提出另一种复合阻尼钢板的制造装置,其能有效降低制造复合钢板的能源消耗,又能使得复合阻尼钢板具有良好的性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复合阻尼钢板的制造装置,包括顺序设置的给钢板涂布阻尼树脂的涂胶机、对已涂胶钢板以及未涂胶钢板进行加热的加热炉、对钢板进行热压复合的加热复合辊、在线板型矫直辊对、强制冷却装置以及钢板的传送装置,特征在于所述对已涂胶钢板以及未涂胶钢板进行加热的加热炉为同一台炉,炉体内的不同位置分别装置加热烘道;所述对钢板进行热压复合的加热复合辊至少有四对。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复合阻尼钢板的制造装置比较,其具有如下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效果:(1)节省电能消耗:由现有技术安装两台加热电炉对两块钢板分别加热,变为安装一台电炉中的上、下烘道对两块钢板分别加热,可
3
200620074845.6说 明 书 第2/3页
以节省加热能源消耗约10~15%;(2)采用同一加热炉的上、下烘道加热,使两张钢板出炉时,易于快速高精度的四边对齐钢板,提高钢板连续生产的效率及成品率;(3)本实用新型省略钢板复合后的树脂固化用加热电炉,改用安装多对电热复合辊直接对钢板进行热压复合及对两层钢板间的涂覆树脂层进行固化,来取代现有技术中一对热复合辊——后置专用固化加热炉——三对用于再复合的冷复合辊的复杂装置,不但可节省总的电能消耗,简化钢板复合工艺步骤,而且能有效提高复合钢板的复合性能。两层钢板通过至少四对热复合辊加热加压状态下的复合,能充分促使树脂层和钢板的可靠黏结以及树脂层的充分交联固化,特别是能有效减少树脂层在固化过程中体积收缩形成的内应力,制得的复合钢板具有良好的剥离强度、抗张剪强度、减振阻尼特性等性能。 此外,本实用新型同样用电热炉对已涂胶钢板进行加热,因此本实用新型同样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高分子阻尼树脂,可以同样促使树脂中溶剂的充分逸出及树脂复合前的适度活化。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见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见图1,本复合阻尼钢板的制造装置顺序构成如下:有一台给复合钢板1涂布阻尼树脂的涂胶机3,可采用市售辊涂涂胶机;一台对已涂胶钢板以及未涂胶钢板进行加热的加热炉4,其内装置下烘道5及上烘道6,烘道5及烘道6由电热丝或远红外电热管加热;一套置于壳体7中的热压复合辊对,其包括至少四对热压复合辊及一对冷压复合辊,图1实施例由五对热压复合辊8及一对冷压复合辊9构成,热压复合辊8可以为电热丝加热或远红外电热管加热,也可以用已有技术中的导热油加热;一套板型在线矫直辊10,图1中其由三对冷压辊构成;一套强制冷却装置11,实施例采用已有技术的强制风冷装置。图1中1及13为输入口的原料钢板,12为输出口的复合钢板,2为钢板的传输带,其从钢板的入口一直到复合钢板的出口,全程传输单张钢板1、13以及复合钢板1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一张钢板1从传输带2输入涂胶机3,经涂胶机3辊涂一层高分子阻尼树脂胶后,进入加热炉4的下层烘道5加热,使树脂中的溶剂挥发及树脂主剂活化。与此同时,将另一张钢板13从传输带2输入加热炉4的上层烘道6预热,下烘
4
200620074845.6说 明 书 第3/3页
道5及上烘道6分别对钢板1及13加热1~3分钟后,将两张钢板同时送出加热炉4,由已有技术的机械控制自动对齐叠合,顺序经由五对热复合辊8对钢板1及13进行热压复合,钢板1及13之间的阻尼树脂层同时被加热、加压及固化,然后经过一对冷复合辊9进行冷压复合,再经过三对板型矫直辊10进行在线矫直,最后经过已有技术的风冷强制冷却装置11进行强制冷却。上述工艺方法的主要材料及工艺条件为:钢板1及13为1mm厚的冷轧钢板;高分子阻尼树脂胶为市售环氧—丁晴橡胶类溶剂型复合树脂阻尼胶,固含量为29wt%;树脂干膜厚度可以从25~160μm,本实施例取65μm;加热炉4温度为160℃,加热2.5分钟;五对热复合辊中,第一对辊的表面温度为250℃,第二至第五对辊的表面温度分别为330℃,钢板经过第一至第五对压辊的时间分别为25秒;第六对冷复合辊的表面温度为60℃,钢板经过该对压辊的时间为20秒。第一至第六对辊采用常规线压力,例如取20000N/m(牛顿/米)。制得的复合阻尼钢板剥离强度值为55N/m,抗张剪强度为10MPa,减振阻尼特性η值为0.25,以上性能参数按常规方法测试。
本实用新型中,仅使用一台加热炉4,其采用远红外电热管加热以及上、下烘道设计,按100~220℃温度范围,加热炉4的电功率为35~40KW。如采用同样加热材料制造如现有技术分别加热两张钢板的两台加热炉,每台的电炉功率为25KW,两台50KW,比较可见,本实用新型将两台加热炉并为一台,可节省电耗大于10%。同样,现有技术采用专用固化炉对复合钢板的树脂层进行固化,按其固化炉温200~500℃,固化炉的耗电功率约在45KW,本实用新型采用五对电热复合辊,总耗电功率约为35KW,本实用新型的固化装置可节电约15~20%。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五对电热复合辊,对阻尼树脂层在加热及加压的状态下进行固化,可以有效减少树脂层在固化过程中体积的收缩及有效减少由体积收缩所形成的内应力,从而提高高分子树脂层与钢板的黏接强度,从上述实施例1至例3中可见,制得的复合阻尼钢板具有良好的性能指标。
5
200620074845.6
说 明 书 附 图
第1/1页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