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写作教案之应用文基础知识教案
来源:华佗健康网
课 题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授课类型 写作课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授课教师 赵秀贤 教学方法 讲授、案例分析法 课时 2 知识目标: 1、掌握应用文写作的基本要素。 2、理解应用文写作的主旨、材料、结构、语言的含义。 3、掌握应用文写作的主旨、材料、结构、语言的特点和要求。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应用文写作的主旨、材料、结构、 语言。 情感目标:1、能够认识到应用文的要素对应用文的重要意义。 2、能够认识到要正确处理应用文的各个要素。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掌握应用文各个要素的要求。 应用文写作的主旨和语言表达。 教学过程设计及内容 第一课时 第一节 应用文概述 一、概念及种类:应用文指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个人处理事务中经常应用的具有一定格式的文体总称。主要有行政文书、事务文书、传播文书、礼仪文书、经济文书等。 二、特点: 1、实用性 应用文在内容上十分重视实用性。它是用来办事、解决实际问题的,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2、真实性 “真实”是文章的生命,一切文章都要求具有真实性。对于这一点,各类文章要求不同。它反映的情况、问题,叙述的事实 是客观存在的,发布、传达上级指示精神是确有的,不能经过任何艺术加工。 3、程式性 各类应用文一般都有惯用的格式和行文规则。书信有书信的写法,合同有合同款式,公文写作则必须按照国务院办公厅2000年8月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的格式要求去做。写作应用文,各种格式不能随便混用。 4、时效性强 应用文在传递信息、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取得好的效果,必须注意时间、效率,讲究时效性。一般来说,应用文往往是在特定的时间来处理特定的问题,尽快的传递相关信息,因此时效性很强。不及时发文,拖拖拉拉,或时过境迁再放马后炮,使信息失败,就会失去其实用价值。 第二节 应用文的主旨和材料 一、导入 关于应用文写作的理论相当多,最关键的则是写作的四个要素,应该认真理解,主要包括: 1、主旨。应用文的观点。 2、材料。数据和具体事例。 3、结构。常称为思路 4、语言表达。 主题与材料针对“写什么”,是文章的内容要素,而结构与语言解决“怎么写”,是文章写作的具体过程,是文章的形式要素。 以上内容,打个简单比喻就是:某人生病了,想方设法治病。 主旨指的是——想治好病 材料指的是——相应的药物、加强锻炼、注意营养等 结构指的是——药物的先后顺序等 语言指的是——煮药的要求,锻炼的项目、时间、地点,摄入的营养成分等 二、教学: (一)应用文的主旨 1、概念:作者通过文章内容所表现出的贯穿全文的基本观点或看法。常被比作文章的“灵魂”。也有人解释说,“意犹帅也”,也就是像军队里的统帅。其表现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军队。 2、案例分析:下面是成都“偶像与青春”青少年演讲大赛的两个片段。其中,有几位选手的演讲就很有味道。请留意演讲的观点各是什么。 片段一: “我觉得,他们也是普普通通的人,和你、我、他都一样,只是在某些方面更具天赋,成绩突出罢了……我们却往往只抓住他们的长处而忽略了他们的短处,比如知识、处世、人格……我们青年人应该正视自己的长处,发展自己的长处,把偶像身上的长处有选择地拿来,弥补我们的不足。把对偶像的那种理想化的寄托,合乎现实地放在自己身上,作为一个努力的目标。” 片段二: “青春需要偶像,因为青春时代是我们树理想、立志向的时代,偶像是我们忠实的朋友,偶像是我们成长进步的参照物。以他们的经历鼓励我们,使我们的生活涂满灿若春花的色彩。生活中哪怕有再大的风雨,只要我们心中有永不褪色的偶像,那么我们头顶将是一片灿烂!” 以上两个片段,各自围绕自己的观点,即主旨展开论述。 片段一立足于“偶像以长相„勾‟人”,狂热膜拜便是“否定自我”,其主旨水到渠成:“我的偶像就是我自己”。 片段二紧紧抓住“参照物”在我们青年人的人生理想、事业成就、生活情趣等方面大做文章,旨在“青春需要偶像”。 这两篇演讲,其主旨都提示了“偶像”本质上的东西,但由于角度不同,其主旨也就不一样了。可见,从不同角度去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也就可以形成不同的演讲主旨。 3、主旨与标题 应用文的主旨经常在标题中体现出来。因此,应特别注意标题的制作,要求概况上的准确简练。 如:《XX单位2008年上半年卫生工作总结》 《关于举办会计专业一体化培训的通知》 4、对主旨的要求 (1)正确:如何体现政策要求 (2)鲜明:态度要鲜明,针对性强 (二)应用文的材料 应用文的材料是指撰写者为表现应用文的主旨所搜集或积累的一系列事实、数据或论据。材料是应用文写作的物质基础,没有材料,主旨就不能确定。 1、材料的作用 如:下面是一则《2010年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地处X省西部地区的DD市CC县,原是全国592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推广市县之一,长期以来,这里的人们一直笼罩在贫困的阴影之下。据统计,2000年年底,该县农村人口平均年收入仅为670元,有7个自然村不通公路,平均每村约有30户特困家庭,1500多人生活用水困难。而如今CC县农村,却让人刮目相看。标准化的教学大楼拔地而起,宽阔平整的出村公路蜿蜒伸展,大棚蔬菜、优质超级杂交水稻、股份制养殖悄然落户,行路难、饮水难、脱贫致富难的问题已经成为历史的记忆。 CC县何以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呢?在今年七月上旬为期六天(7月5日—7月11日)的暑期“三下乡”活动中,我们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调查研究。通过在该县潭湾镇、孝坪镇等地农村进行问卷调查、上门走访,以及与村委会举办座谈等方式,我们掌握了一些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在分析整理这些资料的基础上,我们总结出了该县农村脱贫致富的一些主要的成功经验: 第一,抓住机遇,充分把握国家给予的政策优惠和资金扶持等有利条件。 我国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历来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为切实改善农村经济状况,缓解城乡之间长期存在的矛盾,党和政府一直把“三农”问题作为国家经济工作和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国先后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扶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相关政策法规。例如 2002年春季,国务院正式公布了全国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推广单位名单(共有592家,DD市CC县名列其中),并明确指出要对这些单位予以资金支持、科技扶持和政策保护。为将政策保障落到实处,今年年初,胡锦涛总书记上任以后,党中央又下发了《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意见》的一号文件,号召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增加农业投入、深化农村改革、继续做好全国的扶贫开发工作,进一步解决贫困人口和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政策实施以来,X省省委、DD市市委和CC县县委都给予了高度重视。通过宣传国家政策、下拨扶贫基金、开展科技下乡等措施,对该县经济发展加以扶持,在该县农村广泛建立起各类扶贫开发重点项目,如大棚蔬菜种植、二元杂交猪养殖等为农民增收创收提供了便利条件和切实保障。谈到这些,潭湾镇杉树村村长欧建国深有感触地说:“多亏党的政策好哇,让我们这个边远山区的贫困村也搭上了改革开放的顺风车,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光明路。” 第二,加强组织建设、实行责任到人,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深入CC农村,我们发现这其中活跃着一支支优秀的基层领导队伍,他们都是由X省委组织部派专人下基层,深入各村党支部,牵头建立起挂靠于各村支部的党小组,带头负担起各村的组织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任务。潭湾镇杉林村村支委就是各村当中涌现出的“领头羊”班子的典型代表。自2002年年初开始,他们每年都组织村民开展颇具特色的民主评议选举活动,让村民自主评议上任领导班子的业绩和表现,并对下任村支委人员进行提名和不计名投票选举。这样,能者上,不能者下,保证了干部队伍的年轻有为。工作中,他们还结合村情,每年挑选10名具备较强经济实力和致富能力的党员与村支部签订联户责任状,结对帮扶特困户,先富带动后富,以更好地实现全村人民共同致富,缩小贫富差距。杉林村党支部将党建工作与扶贫工作齐抓共管的做法,受到了《X日报》的发文表彰,并被作为表率在全县范围加以推广。 第三,深化制度改革,使扶贫工作做到有理有据、公正公平。 扶贫的终极目的并非“输血”,而是要帮助农村建立起自己的“造血”机制,因而,CC县扶贫工作组在加大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的同时,还注重推进农村制度的改革,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扶贫制度体系。例如去年年底,该县扶贫办与县信用合作社商定了一项规范农村信用贷款的协议,要求县信用社在各镇村中心区域广泛建立分支机构,方便农民在家门口进行贷款;另一方面,在贷款资格认定方面,他们也配备了一套有效章程,指出扶贫范围和对象的确定必须经过三个步骤: 首先是农户自行申请,其次是村民大会表决通过,最后要经由扶贫办和信用社审核确定。扶贫标准为每户信贷资金2000元,利率为每年7.43%,期限2年,若情况特殊,县财政局还会给予适当的无偿补助。在这些制度的规范下,两年来,该村扶贫工作开展得井井有条,村民也普遍感到满意。 第四,实施科技扶贫战略,确立因地制宜策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有了组织的支持和制度的保障,扶贫开发工作还离不开科技力量的支撑。因此,该县一开始就重视增加农业的科技含量,因地制宜地制定科学的发展思路。根据该县地多田广、人力充足的实际情况,他们确立了“近抓种、远抓养,形成基地快致富,科技兴农闯新路”的基本方针,进而明确了近三年需要着力实施的三大扶贫项目: 一是调结构,大力推广优质稻。每年从省农科院直接引入两优培九超级稻种,引导农民调整水稻品种结构。 简要分析:上面例子的材料主要包括哪些类别的?分别起什么作用? 2、材料的种类 (1)数据(2)事例 。数据和事例的处理上,一般而言,先总体数据,典型事例仅仅是为更好地说明问题而用。典型事例应该作为总体数据这个“面”上的一个“点”。 3、对材料的要求 (1)切题:复合主题的需要 (2)真实:合乎实际 (3)典型:有代表性,说服力强 三、总结 教师总结全课知识,学生就不懂问题提问,教师逐一解答。 四、作业 读一篇文章,迅速找出文章的主旨及了解其材料的选择。 第二课时 第三节 应用文的结构和语言表达 一、应用文的结构 一篇应用文可能有多个小观点,也可能用多个材料来证明一个观点,这牵涉到排位问题。 排位问题,其实就是文章的结构,也就是平时说的思路问题。常常比作文章的“骨架”。除了排位问题,结构还有其它一些内容,如:材料的详略处理;开头与结尾的方式;过渡与照应的结合。 1、常见的结构方式:并列式和递进式 (1)公文多采用“三部曲”的结构方式,多数递进式;这种形式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为什么写;——写什么内容;——有什么要求。 (2)一般应用文多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多属并列式。这种形式一般分三部分内容:开头——总体概括,定好基调;主题——分点阐述,深入分析;结尾——综述有关内容,强化观点。 2、掌握开头结尾的方式 关于开头和结尾的写法,有几种影响很大的理论: (1)凤头、猪肚、豹尾。意思是开头要漂亮,中间容量大,结尾要响亮; (2)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终句当如敲钟,清音有余。 意思是开头要响亮 、吸引人 ,结尾要引人思考。 应用文的开头不像散文等追求曲折委婉,应用文追求实用的性质,决定了它的写法——宜“直”不宜“曲 ”,追求开门见山,重心明确。常见的开头方式: (1)概述式:点明具体情况 (2)根据式:点明发文的根据。 (3)目的式:点明发文的目的。 (4)起因式:点明发文的起因。并非绝对区分,有时会结合使用。 常见的结尾方式: (1)总结式:总结全文,再次强调主要内容。 (2)希望或号召式:对主体部分所写内容提出希望或号召。 (3)结语式:以结束语作为结尾。常见于公文的处理。如“特此通知”、“以上请示,妥否,请批示”等。 二、应用文的语言表达 文章中,处于最前线的始终是作为个体的语言,对文章影响最大,应该重视其处理。 1、应用文语言的特点 (1)明白。应用文的目的不在让人欣赏,而在让人理解并接受。所以必须把明白放在第一位。要求观点明确,思路清晰,用词造句平实、规范。 (2)准确。要求语言能精确无误的表达作者要表达的理论和观点。 (3)简洁。“简”即简省,“洁”即干净。也就是要求文章不可有多余的段落、句子、词、字等。语言概括力强。 (4)庄重。应用文要用规范的书面语,恰当使用专用语。 三、总结 教师总结全课知识,学生就不懂问题提问,教师逐一解答。 四、作业 1、读一篇文章是了解其结构。 2、读一篇文章,了解其表达方式及语言的运用。 第三课时 实践课 教学目标:了解应用文的基本要素,并会具体运用写作知识分析应用文的主旨、材料、结构和语言表达,进行写作实践。 教学重点: 1、了解主旨的含义,掌握应用文主旨表现的方式; 2、学会积累材料、选择材料和安排材料; 3、了解应用文的结构要素与要求; 4、掌握应用文语言运用的要求。 教学难点:对应用文主旨的理解和语言的掌握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对应用文写作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了应用文的四大基本要素,即主旨、材料、结构、语言。主题与材料针对“写什么”,是文章的内容要素,而结构与语言解决“怎么写”,是文章写作的具体过程,是文章的形式要素。各种文体的写作都要确定主题和选用材料,都要合理安排结构和表述语言。这节课,我们就通过一些实例进行这方面的实践练习。 二、教学: 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一则简短新闻。 (新华社北京10月16日电)“飞船着陆成功!”16日凌晨6时23分,北京航天指挥制中心第一指挥厅,扬声器里传来“神州”五号载人飞船放回舱安然着陆的喜讯,大厅内顿时一片欢腾。技术人员一起热烈鼓掌,共同祝贺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的“神州”五号载人飞船,于北京时间10月25日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按照约定计划,飞船绕地球飞行14圈后,于16日6时26分,在内蒙古成功着陆,返回舱完好无损,杨利伟自主出舱。 实践环节一:提炼主旨——请将下列内容概括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字) 答案:我国“神州”五号载人飞船于16日凌晨6时着陆成功! 实践环节二:这则新闻选择了哪些材料?是如何安排这些材料的? 答案:事实材料。采用倒金字塔式结构。把最重要、最激动人心的的内容放在新闻的最前面,随后按时间顺序依次排列其他内容。它的优点是能迅速地把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 开门见山地告诉读者,使读者一目了然,节省读报时间。 实践环节三:这则新闻语言上有哪些特点?用几个词语概括。 答案:准确、具体、简练、质朴。 三、总结 教师总结全课知识,学生就不懂问题提问,教师逐一解答。 四、作业 预习下一章节的内容《行政文书写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