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例肝病患者血清前清蛋白的检测分析
来源:华佗健康网
检验医学与l海涞2009年4月第6卷第7毂 : ! :垒 !: !!: : !:.1 191例肝病患者血清前清蛋白的检测分析 祁从辉.李 进,孟祥翠(江苏省建湖县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摘要】 目的224700) 探讨血清前清蛋白(PA)在肝病诊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和溴甲酚 绿法检测各类肝病患者血清中的血清PA和清蛋白(AIB)的浓度。结果 PA浓度在肝病时下降迅速而明显,灵敏 度高.且随病程的变化而变化.而AIB在多数肝病中下降不太明显。结论感指标.有助于肝脏疾病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 血清PA检测是观察肝脏疾病的一项敏 【关键词】 前清蛋白; 清蛋白; 肝病 中图分类号:R446.1;R5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9455(2009)07 0517-01 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2 结 果 血清清蛋白(Alb)是肝功能检测的常规项目,但由于其半 衰期较K(2~3周),在部分肝病患者中血清浓度降低表现得 不明显.而血清前清蛋白(PA)的半衰期短(约1.9 d),所以更 能敏感地反映肝脏的合成功能 ,因此,本文对191例各类肝 2.1 健康对照组与肝病组PA、AIB两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见表1。肝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血清PA浓度均有不同程 度下降,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 表l 肝病组与健康对照组PA、Alb检测结果(j±S) 病患者血清中PA、Alb浓度进行检测。并加以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健康对照组7O例,均为本院同期体检健康 者.男37例,女33例,年龄2O~59岁。肝病组191例均为本 院2006~2008年收治的肝病患者,诊断标准均符合2000年全 国传染病与寄生虫学术会议(蹰安)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 案的标准。男lO2例,女89例.年龄1 4~71岁。其中急性黄 疽性肝炎66例,慢性轻、l{l度肝炎43例,重症肝炎31例,肝硬 化1 9例,肝癌1 7例,其他肝病1 5例。将重症肝炎再次分成2 组:生存组22例.死亡组9例。以上各组病例之间年龄、性别 等比较 异无统汁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统计 病例伞部经B超、计算机断层扫描或核磁 振确诊。 1.2 法 所有病例于住院后第2天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4 注:与健康对照组比较, P<0.01。 mI ,分离电清检测PA、Alb,重症肝炎患者于入院后第l周、第 2.2重症肝炎患者各阶段的PA值 随着病程的延长,生存 组PA浓度逐渐上升,死亡组逐渐下降,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O.01)。见表2。 2周、第3周、第4周再次抽取窄腹静脉血检测PA。PA测定 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试剂盒由芬兰ORI()N公司提供; Allo采用溴甲酚绿法,北京中生公司试剂盒,仪器用日本日立 表2重症肝炎患者血清PA浓度动态测定结果(j:±s,mg/I ) 3讨 论 血清浓度的变化比Alb更敏感,各型肝病患者血清PA浓度均 有程度不等的下降,概率几乎为l[)O 。据报道约3O 的患者 Alb正常而PA降低,多数患者PA降低5O 以上 一,因此测 定PA的浓度更能及时地了解肝功能不全。表1结果表明,各 类型肝病患者中,血清PA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随着肝 3.1肝脏是合成和分解蛋白质的主要器官,因此当肝脏出现 病变时.对蛋白质的合成均会有…定程度的影响,并随着病情 的加重而加大。Alb由肝脏合成.是观察营养状况及肝功能损 害程度的一项传统指标.但其半衰期长(约20 d),含量高且易 受外源性清蛋白影响,故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肝细胞合成蛋 白的能力.只有在重症肝病或慢性肝病后期才能有所表现,所 以Alb作为评价肝功能指标有一定滞后性和局限性。血清前 清蛋白(PA)也是由肝细胞合成,健康人血清PA含量为0.28 ~脏病情加重,PA也在逐渐下降,下降程度依次为重症肝炎、肝 癌、肝硬化、慢性轻、中度肝炎、急性黄疸肝炎、其他肝病,以重 症肝炎和肝癌降低最为明显,肝硬化次之,提示肝实质损害越 重,血清PA下降越明显,预后较差。因此PA能够很好地反 映肝脏的储备功能,是反映肝功能损伤程度的一个重要指 标 。 (下转第526页) O.35 g/L,约占全部血清蛋白的0.4 ,由于其半衰期短(约 1.9 d),故肝实质损伤的早期就能明显下降,肝脏病变时PA ・ 526 ・ 量 匡堂皇1堕 o9年4 第6卷第7期Lab Med Clin,April 2009,Vo1.6,No.7 信息EJ3.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999,14(5):261—263. 主要并发症,其中大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原因。血管 内皮是一个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可释放很多内皮衍生的收缩和 [33金惠铭.病理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舒张因子。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导致血管收缩、白细胞黏附、血 小板激活,发生有丝分裂、氧化效应、血栓形成、血管炎性反应, [4]沈立松.急性时相蛋白c一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J].临床 儿科杂志,2003,2l(4):253. 最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炎性反应在细胞水平可以被描 述为核因子(NF)一xB升高并伴随其抑制蛋白I a和Ix B降 低。CRP的功能是调节转录因子NF xB。CRP可诱导肿瘤坏 死因子(TNF)一n释放并激活NF— B,从而引起多种炎性反应 相关基因的表达和炎性反应介质的释放,进而激活血管内皮促 E5]冯仁丰.急性时相和c一反应蛋白E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1999,14(5):258—260. E6]陈志.c一反应蛋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国外医学临 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1994,15(3):98. [7]朱水山.肝硬化合并感染的C一反应蛋白水平及其临床意 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其作用在高糖作用中可被放大,提示 CRP是联系高血糖内皮功能紊乱和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环节。 可见,CRP在糖尿病特别是存在血管并发症的患者中其水平 显著升高。 3.4.6 CRP与早产妊娠期发生宫内感染时,微生物或其产 义E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4,44(1):48. E8]杨振修.c一反应蛋白的检测[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1999,14(5):26卜263. E93陆青,杨海敏,余国荣,等.全国CRP测定及其试剂的评 估E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999,14(5):268—269. [1O]陆中权,张信良,林忠东,等.早期诊断极低出生体重儿细 菌性感染的实验室指标评价[J].中华儿科杂志,2002,40 (11):686 689. 物富集蜕膜巨噬细胞产生更多的CRP,而促进IL—l致子宫肌 层环氧化酶一2(cOx_2)表达增加,使子宫产生更多的前列腺素 E2,刺激子宫收缩诱发早产。因此CRP可成为预测早产风险 的最佳指标,使进一步提高新生儿活产率成为可能。此外,在 生殖领域对CRP的临床应用,国内尚无报道,但国外已经开 始。据报道,CRP可产生对女性卵细胞发育、成熟、排卵以及 受精胚胎着床妊娠过程起到重要作用的炎性反应因子;CRP 对男性由于感染原因所致的不育提供更多的临床依据;CRP 在生殖领域的应用有着巨大的潜力。 综上所述,CRP作为一种敏感的炎性反应标志物,它的升 高可以提示许多炎性反应事件的发生,且升高程度常与炎性反 应、组织损伤的程度呈正相关,现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医学的各 [11]李强,黄月艳,林娜,等.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血清及脑脊液 中c反应蛋白变化及临床意义E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5,20(3):171—172. [12]张新军,章茂顺.C一反应蛋白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危险 预测因子[J].国外医学l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2002,23(3):173 175. [13]章哲,叶金花.CRP指导抗生素治疗新生儿细菌感染的临 床意义[J].临床医学,2006,53(1):63—64. [14]李素珍,丁玉珍.血清C一反应蛋白(CRP)测定报告EJ].微 生物免疫学进展,1997,25(1):61. 个领域,对心血管、消化、泌尿、呼吸、内分泌和生殖等系统炎性 反应疾病、各种炎性反应过程与组织坏死、损伤和其恢复期的 筛查、监测、病情评估与疗效判断都有重要价值。随着CRP检 [15]代艳杰.CRP检测的临床意义E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 学版),2003,4(3):233. 测技术不断更新和提高,CRP在临床中的应用前景将更加 广阔。 [16]姚煜,吴月平,宗雷.慢性病毒性肝炎血清TNF—a、II 一6及 II 一8的意义EJ].江苏医药,2000,26(12):98. [17]曾林海,许家链,陈守君.c一反应蛋白在结核活动中的意 参考文献 义[J].中国防痨杂志,2003,25(4):267—269. (收稿日期:2008 12 19) [1]杨照勇,荣海钦.c反应蛋白与代谢综合征[J].国外医学 l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4,24(3):l73—175. E23章谷生.将CRP的实验室数据更好地转化为l 床可用的 (上接第517页) 参考文献 3.2 动态观察重症肝炎患者的PA结果表明,PA浓度随病情 改善而迅速增加、直至恢复正常 ]。PA在病程中上升,提示 病情好转,预后良好;相反,如果PA浓度持续下降,则预后凶 险;血清PA的水平持续小于100 mg/L,可作为重症肝炎诊断 [1]陆卫英,孙莲娜.血清Iji『清蛋白在肝病中的临床意义[J]. 临床肝胆杂志,2005,21(1):32 33. [2]王宝恩,张定凤.现代肝脏病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O03. 指标之一,其灵敏度优于血浆凝血酶原测定l- 。 综上所述,在各种肝病患者中,血清酶和胆红素水平只能 反映肝功能的某一侧面,却不能反映肝细胞受损的程度。当肝 脏细胞合成功能受损时,短期内血清PA水平均可明显降低, E3]刘香荣.慢性肝病患者血清前清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J].实用临床医学,2005,6(2):25—27. [4]徐勉忠.实验诊断指南IN].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E5]林益振.多指标评估肝脏储备功能[J].国外医学临床生 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1996,17(3):113—115. 说明血清PA水平能及时、敏感地反映肝细胞的合成功能,对 肝脏损伤的诊断、治疗、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血 清PA是一项可靠、敏感的肝功能指标,应在临床实验室中常 规使用。 (收稿日期:2008—12-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