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行PICC置管术的恶性肿瘤患者实施改良式护理的效果探究
来源:华佗健康网
垦药 丛》Contemporary Medical Symposium 2017年第15卷第10期 ・护理研究・ 93.9%(62/66),其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86.4%(57/66 o Ⅱ组患者的置管成功率和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均高于I组患 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的对比 1 55 管术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置管成功率 和对护理的满意度,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朱德霞.风险管理在肿瘤科病人PlCC置管中的应用情况分析[J]. 福建医药杂志,2016。38(1):159-161. Ⅱ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95.5%(63/66),I组患 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66.7%(44/66 o II组患者对护理的满 意率高于I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o 3讨论 恶性肿瘤是临床上常见的难治性疾病之一。近年来, 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PICC置管术的方法逐渐得到了临床医 生的认可。学者杜红伟 在临床研究中,对接受PICC置管 术的64例肿瘤患者进行精细化护理,并取得了理想的护理 效果。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Ⅱ组患者的置管成功率、一次 性置管成功率和对护理的满意率均高于I组患者,其术后并 发症的发生率低于I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dO.05 o 【2]车晓娟,陈间英,朱美群,等.纽曼护理模式在肿瘤科PICC置管化 疗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9):1 77—179. [3】束寒玲。戴文君。张小华,等.电话回访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延续 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4):535-539. 【4] 曾莉芳,姚治豹,吴爱萍,等.PICC置管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 及护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 2O1 1,43(5):68-70. 【5]文琼。任道琼,黄祥菊,等.健康教育卡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护理 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O09.9(9):43—44. [6】汤小萍,韩留娣.PICC置管在肿瘤患者化疗中应用及护理[J].现 代肿瘤医学。2008,16(2):326—327. 【7]杜红伟.探讨PICC置管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J].中外 医疗,2014.(21):169-1 70. 综上所述,精细化护理在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PICC置 对行PIC C置管术的恶性肿瘤患者实施改良式护理的效果探究 郭婷婷 (山西省肿瘤医院呼吸一科,山西太原030013) 【摘要】目的:探讨对进行PICC置管术的恶性肿瘤患者实施改良式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7月期间在山西省肿瘤医院 进行PICC置管术的12O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i20例患者随机分为改良式护理组(6O例)与普通组(60例)。在这两组患者进行PICC置管术 期间,对普通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改良式护理组患者进行改良武护理,并比较两组患者穿刺点感染、导管堵塞、穿刺部位渗血和静脉炎等术后并发症的 发生情况和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改良式护理组患者穿刺点感染、导管堵塞、穿刺部位渗血和静脉炎的发生率分别为6.67%、3.33%、5.00%和l0.00%。普 通组患者穿刺点感染、导管堵塞、穿刺部位渗血和静脉炎的发生率分别为13.33%、6.67%、10.00%和26.67%。改良武护理组患者穿刺点感染、导管堵塞、穿 刺部位渗血和静脉炎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普通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式护理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96.7 ,普通组患者对 护理的满意率为71.7%。改良式护理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高于普通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对进行PICC置管术的恶性肿瘤患者实 施改良式护理可有效地降低其穿刺点感染、导管堵塞、穿刺部位渗血和静脉炎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 【关键词】PICC置管术;恶性肿瘤;改良式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7629一(2017)l0—0155—02 进行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术是临床上对恶性肿 者14例,胃癌患者27例,肺癌患者11例。两组患者均知 情并同意参加本次研究,且他们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不具 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获得了 瘤患者进行治疗的常用手段之一[1】。相关的临床研究发现, 进行PICC置管术的患者在术后常会出现穿刺点感染、导管 堵塞、穿刺部位渗血和静脉炎等术后并发症[2]。有学者指出, 对进行PICC置管术的恶性肿瘤患者实施改良式护理可有 效地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了进一步探讨对进行 PICC置管术的恶性肿瘤患者实施改良式护理的临床效果, 山西省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护理方法 在这两组患者进行PICC置管术期间,对普通组患者进 行常规护理,包括对其进行健康宣教和输液护理。对改良 式护理组患者进行改良式护理。护理方法主要包括:1)接 受PICC置管术的患者发生穿刺部位感染的主要原因是输 液管路污染、穿刺操作不规范和消毒不彻底。因此,在对 笔者对在山西省肿瘤医院接受PICC置管术的120例恶性肿 瘤患者进行了分组对照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4年12月至2016年7月期间在山西省肿瘤医 患者进行静脉穿刺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操 作规程。在完成静脉穿刺后,应使用碘伏对患者的穿刺部 位进行消毒,并定时为其更换穿刺部位的无菌敷料。同时, 护理人员应叮嘱患者保持其穿刺部位的清洁和干燥。对于 已发生穿刺部位感染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及时遵医嘱应用 抗生素对其进行治疗。2)导管弯折、移位、导管内有残留 的药物或存在血栓均可导致导管发生堵塞。因此,在完成 静脉输液后,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静脉导管进行脉冲式正 压封管,以清除导管内的残留药物和血栓。同时,护理人 员应嘱咐患者不要挤压、拉扯导管,以免导管发生弯折和 院进行PICC置管术的恶性肿瘤患者中随机选取12O例作为 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这120例患者分为改 良式护理组(60例)与普通组(60例)。普通组患者中有 男31例,女29例;其年龄在26~71岁之间,平均年龄 (60.1±2.09)岁;其中有乳腺癌患者8例,淋巴癌患者13 例,胃癌患者26例,肺癌患者13例。改良式护理组患者 中有男32例,女28例;其年龄在31~70岁之间,平均 年龄(59.8±2.15)岁;其中有乳腺癌患者8例,淋巴癌患 移位。对于要求带管出院的患者,应告知其定期回院进行 作者简介:郭婷婷,女,1983年9月出生,本科学历,护师,邮箱:542054425@qq.tom 1 56 《当代医药论丛》Contemporary Medical Syml:,osium 2017年第15卷第10期 ・护理 窑・ (4/60),其导管堵塞的发生率为3.33%(2/60),其穿刺 冲管,以防止其静脉导管发生堵塞。3)患者发生穿刺部位 渗血的主要原因是穿刺操作不当、穿刺后压迫时间不够、 穿刺侧肢体运动幅度过大和凝血功能异常等。因此,在对 患者进行静脉穿刺前,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凝血功能检 查,以确定其是否具有进行静脉穿刺的适应证。在进行静 脉穿刺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静脉穿刺操作规程。 在完成置管后,护理人员应叮嘱患者减少穿刺侧肢体的活 动量,必要时可遵医嘱为其停用抗凝药。4)静脉炎是接受 PICC置管术患者最为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之一,可分为化学 性静脉炎和机械性静脉炎两种类型。患者发生静脉炎的主 要原因是置入的导管过粗和穿刺操作不当。针对这一情况,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选择管径适宜的导管, 部位渗血的发生率为5.00%(3/60),其静脉炎的发生率 为10.00%(6/60 o普通组患者穿刺点感染的发生率为 13.33%(8/60),其导管堵塞的发生率为6.67%(4/60),其 穿刺部位渗血的发生率为10.00%(6/60),其静脉炎的发生 率为26,67%(16/60 o改良式护理组患者穿刺点感染、导 管堵塞、穿刺部位渗血和静脉炎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 低于普通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o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 匕较 (%)】 并尽量选择贵要静脉或正中静脉对其进行穿刺和置管p】。 1.3观察指标 2.2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穿刺点感染、导管堵塞、穿刺部位 渗血和静脉炎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对护理的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文中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护理后,普通组患者中对护理工作的评价为不满意的 患者有17例(占28.33%),为一般满意的患者有13例(占 21.67%),为十分满意的患者有30例(占50.00%o普通 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71.7%(43/60 o改良式护理组患 者中对护理工作的评价为不满意的患者有2例(占3.33%), 为一般满意的患者有10例(占16.67%),为十分满意的患 者有48例(占80.00%o改良式护理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 计量资料用(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 采用x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改良式护理组患者穿刺点感染的发生率为6.67% 率为96.7%(58/60 o改良式护理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高 于普通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o详见表2。 表2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注:满意率=(十分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X 100%。 3讨论 良式护理可有效地降低其穿刺点感染、导管堵塞、穿刺部 位渗血和静脉炎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对护理的 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曹晓欣,侯香传,关伟丽,等.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的并发症 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4,20(2):l69-1 71. [2]王万玲,卢美玲,罗倩.循证护理对减少或预防患者PICC置管并 发症的Meta分析[J].重庆医学,201 5,44(3。]:4247—4251. [3】陈玲,平荣,申文荣,等.乳腺癌术后患者PICC置管主要并发症 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J].现代临床护理,2015,l4(3):l一4. 『41邓琼,胡志俊.PICC置管在不同年龄段发生并发症的护理[J].现 代预防医学,201 2,39(22):6082—6083,6090. 进行PICC置管术是临床上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治疗的 常用方法,具有安全性高、操作方便、导管留置时间长和 对血管的损伤小等优点 ]。在本文中,笔者应用改良式护 理模式对在山西省肿瘤医院接受PICC置管术的60例恶性 肿瘤患者进行护理,取得了理想的护理效果。本次研究的 结果显示,改良式护理组患者穿刺点感染、导管堵塞、穿 刺部位渗血和静脉炎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普通组 患者,其对护理的满意率高于普通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O.05)。 综上所述,对进行PICC置管术的恶性肿瘤患者实施改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认知行为护理的效果探析 郁涛,马建明,陈昆明蛟 650224) (云南省精神病医院,云南【摘要】目的:探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认知行为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 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云南省精神病医院收治的6O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随机将这6O例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有3O例患者。对甲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乙组患者 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护理,然后比较这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SDS评分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与甲组患者相比,乙组患者的 PANSS评分、SDS评分均更低,其对护理的总满意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 o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认知行为护理的效果显著。 能有效地缓解其临床症状,改善其不良情绪,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 【关键词1精神分裂症;认知行为护理;PANSS评分;SOS评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IS [文章编号12095—7629一(2017)10—0156—0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