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冰雹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来源:华佗健康网
冰雹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冰雹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一、冰雹的危害

冰雹虽然持续时间不长,一般为数分钟,可是来势猛,强度大,还常常伴随着狂风暴雨,所以往往给局部地区农业造成严重损失,甚至颗粒无收。冰雹的危害决定于降雹范围、雹块大小、持续时间及堆积厚度。冰雹对作物的危害是很大的,可使农作物遭受机械损伤。作物种子及其发育阶段,大的冰雹袭击猛或下雹时间较长,农作物受害就重。处在开花期或成熟期的作物较处在幼苗期受害重,

甚至能造成消灭性的伤害。果树林木遭到雹灾,当年和以后的生长均受影响,受到创伤还易发生病虫害。除了对农作物的影响,大的冰雹常常毁坏庄稼和砸伤人畜,造成灾害。冰雹对交通运输、房屋建筑、工业等方面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1998年1月,一场冰雹袭击了加拿大东部和美国东北局部地区,机场被迫关闭,铁路、公路停运,300万人失去电力供应。2周以后,仍有100万人未恢复电力供应,有些地方甚至停电长达3周。因此,如何减轻冰雹的灾害是开展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冰雹的预防

自动警报:下冰雹前数小时,我们在雷达荧光屏上可以发现雹云的距离、方位和厚度,根据雹云的连续变化情况,可以预报下雹的时间和地区。还有一种识别雹云的仪器,叫闪电计数器,外形像一个收音机,它装有报警设备,接收到闪电信号每分钟超过一定数目就自动报警。

2、避雹。根据当地冰雹易出现季节,选择适宜作物,以躲过冰雹危害;在多雹区,可选择抗雹性能较强的作物,如山芋、土豆等块根作物。对人来说,下冰雹时,应在室内躲避;如在室外,应用雨具或其他代用品保护头部,并尽快转移到室内,防止砸伤。

3、防雹。在冰雹出现前,对旱作物尽可能遮盖,对水田作物可灌水护苗,对成熟的作物可突击抢收,尽可能减少损失。

4、抗雹。对遭受雹灾的作物应加强田间管理,如扶株培土、中耕松土和追肥等,促其生长,对重雹田块,可补种其他早熟作物,如荞麦、绿豆等。

5、人工防雹。目前人工防雹的方法有爆炸法和催化法。爆炸法是用土炮和土火箭、空炸炮和高炮对准雹云轰击。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能干扰破坏上升气流,使雹云转向、消散、小雹提前降落或化雹为雨。催化消雹法是用高炮、火箭等工具把催化药剂碘化银等撒到雹云中,或把碘化银溶解到丙酮溶液里,用特制的炉子燃烧,使碘化银变成微粒随上升空气撒到云中。云中的水汽就会被这些微粒吸收,变成许多小水滴或小冰粒,不易生成大的冰雹,以免危害。另外,在雹云的底部用飞机大量撒播石灰粉和盐粉,这些粉末同样能瓜分云中的水分,以减少形成冰雹所需要的原料,使形成冰雹的时机大大减少。

冰雹的形成

冰雹是天空中的自然现象。冰雹是坚硬的球状、锥状或不规那么的固态降水,是从开展强盛的积雨云中降落到地面的冰块或冰球,由一层层透明和不透明的冰交替组成。制造冰雹的“工厂〞积雨云云顶非常高,它的中上部温度很低,水汽充分,由冰雪和雪花组成。云中的上升气流比较强,它把云底部不断增长的水滴送到云的中上部成为过冷水滴,它们或者跟冰晶、雪花碰在一起,或者自然冻结,形成冰雹胚胎,当遇到过冷水滴时,胚胎外表会冻结一层不透明的

冰。当上升气流减小,冰雹胚胎降到零摄氏度以下时它的外表一局部又溶化成水,同时也有一局部水滴粘上去,当它再次被增强的上升气流带到零摄氏度以上时,胚胎外表的水又冻结下来,形成一层比较透明的冰壳,空气上下对流翻滚速度快,云中的冰粒、雪花和过冷水滴就像滚元宵一样越滚越大,形成“冰雹〞,当上升气流减弱时便一落千丈的将到地面。当云内水滴、雪花、冰晶“原料〞丰富、上下翻滚“动力〞非常充足时,积雨云“工厂〞中的冰雹产品就多。每年春末至秋初,每天下午至黄昏,山区和山川交界处以及冷暖空气交锋地带,“原料和动力〞较充足时,就比较容易下冰雹。冰雹又称风雹、冰蛋、冷子等。雹块的大小差异很大,一般直径小于3厘米,最常见的如黄豆大小,罕见的雹块直径可大于10厘米,如鸡蛋大小。小的雹块在到达地面之前融化成了雨滴,只有较大的雹块才能够降落到地面,形成雹灾。雹块越大,下落到地面的速度和破坏力越大,如直径3厘米的雹块质量约为13克,下落速度达25米/秒,而直径10厘米的大雹块下落速度可大于40米/秒。

冰雹造成伤员的急救

冰雹对人的伤害主要为冰雹砸伤、房屋倒塌后被掩埋或被落下的物件压迫之后的外伤,除易发生多发伤和骨折外,肢体和肌肉丰富的部位长期受压,组织血供受损,缺血缺氧,易引起坏死,造成对全身的影响,尤其是肾功能衰减。伤病员的医疗救护,要按分级救治要求组织实施。因此,要有统一的救治原那么,明确救治的范围,才能使伤病员在分级救治过程中,得到及时合理的医疗救护,最大限度的降低死亡和残废率。

在遇到冰雹意外伤害发生时:

1、不要惊慌失措,要保持镇静,并设法维持好现场的秩序。

2、在周围环境不危及生命条件下,一般不要轻易随便搬动伤员。

3、暂不要给伤员喝任何饮料和进食。

5、遇到严重事故,还应立即向有关政府、卫生、防疫、公安、新闻媒介等部门报告,现场在什么地方、病伤员有多少、伤情如何、都做过什么处理等

6、根据伤情对病员边分类边抢救,处理的原那么是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对出血、休克、昏迷、严重的呼吸障碍等患者,应优先分类,以便及早救治和隔离。对复合伤、多处伤必须全面考虑伤病员的损伤程度,并依据主要伤害治疗的需要予以分类。

7、对呼吸困难、窒息和心跳停止的伤病员,从速臵头于后仰位、托起下颌、使呼吸道畅通,同时施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等复苏操作,原地抢救。

8、对伤情稳定,估计转运途中不会加重伤情的伤病员,迅速组织人力,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分别转运到附近的医疗单位急救。

9、现场抢救一切行动必须服从有关领导的统一指挥,不可各自为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