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来源:华佗健康网
上海农业科技 2010—2 番茄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魏伟 郑华章张(浙江省余姚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总站 315400) 庆(浙江省宁波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摘 要:采用压缩型基质营养钵育苗和单杆斜引整枝法, 通过考察比较候选番茄品种的生育期、经济性状,筛 选出适合余姚市推广应用的大棚早春番茄新品种为“T一08034 而“合作903”仍是余姚市大棚早春番茄的主栽品种。 关键词:番茄;新品种;比较 番茄是余姚市近郊大棚栽种的主要作物,常年种植面积 在l33.33hm 左右,品种以“合作903”为主。随社会经济 的发展,人们对番茄的定位从单纯蔬菜转为水果蔬菜兼用 型,对果实大小、果皮颜色、果肉口感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外,近年来受烟粉虱的危害,引起番茄病毒病的爆发,造 成产量大幅减少、品质大幅下降。为寻求适合余姚市推广应 用的新品种,特进行了品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供试品种分别为(1)“T-07039”、(2)“T一 06141”、(3)“T-08034”、(4)“T-08031”、(5)“T一0403”、 (6)“T一05149”、(7)“合作903”(对照品种)。 1.2试验设计 试验设在丈亭镇姚东蔬菜场,参试的7个 品种于2008年10月28日播种,统一用直径5cm的压缩型基 质营养钵为育苗容器;12月6日定植于单体塑料大棚。田间 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3.60m 。高畦覆膜 双行定植,行距70cm、株距40cm,每小区定植14株。定植 前,先在大棚(1 80m )内施入腐熟有机肥550kg、三元复合 肥13.5kg作基肥。采用单杆斜引整枝法。整个生育期防治 病害1次,于2009年2月30日用5O%腐霉利可湿性粉剂l500 倍液喷雾防治灰霉病。 1.3 调查项目 试验期间对各参试品种的植株生长状况、 开花结果习性、小区产量、抗病性等进行观察和记载,并进 行室内统计和数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 各参试品种生育期比较2009年1月22~24日受北方 强冷空气影响,余姚市出现寒潮,24、25日早晨最低气温分 别达~4.6℃和~6.5℃(为1992年以来最低值)。受此影响, 各品种的始花期、始采期分别集中出现,导致无法区别品种 间物候期的差异(见表1)。从植株素质考查数据分析,在正 常天气条件下,“T一07039”始花期要比“合作903”(CK) 迟一周左右,为中睨熟品种。其余各品种始花期与“合作903” (CK)较一致,都为早熟品种。 2.2各参试品种产量比较从表2可知,“T-07039”产量 最高,每667m 产量为6l82.10kg,比CK增产18.69%;其 次为“T一0403”,每667m 产量5642.33kg,比CK增产 8.32%。其余各参试品种产量都低于CK,由高到低依次为 收稿日期:2009…1 1 1 7 “T-08034”、“T-05149”、“T一06141 、“T一08031”。其中 “T-08031”每667m 产量仅有2169.60kg,与CK相比,减 幅达58.35%。 表1 参试番茄品种生育期比较 品种 小区产量(kg) 折合每667m 比ck I 1I Ⅲ 平均 产量(kg) (±%) 3讨论 3.1 由于受2009年1月下旬北方强冷空气影响,各参试番 茄品种的始花期、始采期集中,对调查各品种生育期造成困 难;同时也造成不同程度减产,不利于掌握各品种丰产性。 3.2各品种生育期内均无病毒病发生,结合其它田块同期 番茄植株表现,可认为特殊的天气状况是造成早春番茄病毒 病发生率低的最主要原因。2009年1月10~16日受持续冷空 气影响 24~25日受寒潮影响,有效抑制了番茄病毒病病毒 的活性,大幅减少了早春发病几率。 3.3 “T-07039”、“T-06l41”、“T-08034”、“T-0803l” 均为无限生长型番茄。其中“T一08034”无论是果实外形还 是口感都在参试品种中表现最优异,另外植株长势也最健 壮、最均匀;表现出较高的抗寒性和优质丰产性,可作为余 姚市大棚早春番茄替代品种继续观察试验。“T-08031”虽产 量最低,但单果重最大,达300~400g,不过抗寒性差,不 适宜作为大棚春提早番茄品种进行栽培种植。 3.4对照“合作903”在抗寒性、丰产性、商品性等多方面 表现仍较出色,依然是余姚市大棚春番茄的主栽品种。 一8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