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防雨罩制作安装施工方案

来源:华佗健康网
地下输煤场拖缆敷设及电动葫芦防雨罩

制作安装

工程概况:

本项目包括两项内容:

(一)地下输煤场拖缆拆装:该项目位于地下输煤场,拆除更换原来30*1.5拖缆4根670米,新安装24*1.5拖缆670米,并把旧拖缆送回库房。

工程特点: 1、 2、 3、

施工连续性差,工人安完一条电缆,得等另一条生产线到位后方能施工,断断续续。

施工难度大,地下输煤场台阶拐弯多,一条电缆需十几个人才能拖动到位

施工环境较为恶劣

(二)电动葫芦防雨罩制作安装,该项目位于主厂区,对于露天放置的电动葫芦加装防雨罩,采用50角钢做骨架,750型金属压型钢板作罩子,每个均生根于电动葫芦大梁上,要求美观大方结实耐用,共计制安防雨罩19个。

特点: 1、 2、 3、 4、

现场情况不同,安装地点分散,大小不一,每个罩子均需根据现场测量设计制作,制作安装效率低下;

大部分安装地点特别狭窄,大型吊车无法开进,小型吊车高度不够,脚手架又无法搭设到位,安装时施工人员要爬上大梁焊接,施工危险性大; 安装高度高,每个葫芦离地面高度在15米至20米,每个葫芦都需要搭设脚手架;

时间要求紧,下雨也不能影响工期。

电动葫芦防雨罩制作安装施工方案

1.1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型钢钢屋架安装工程。 2.1 材料、半成品及主要机具:

2.1.1 钢构件:钢构件型号、制作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应有出厂合格证并应附有技术文件。

2.1.2 连接材料:焊条、螺栓等连接材料应有质量证明书,并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2.1.3 涂料:防锈涂料技术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应有产品质量证明书。

2.1.4 其它材料:各种规格垫铁等。

2.1.5 主要机具:吊装机械、吊装索具、电焊机、焊钳、焊把线、垫木、垫铁、扳手、撬根、扭矩扳手、手持电砂轮、电钻等。 2.2 作业条件:

2.2.1 按构件明细表,核对进场构件的数量,查验出厂合格证及有关技术资料。

2.2.2 检查构件在装卸、运输及堆放中有无损坏或变形。损坏和变形的构件应予矫正或重新加工。被碰损的防锈涂料应补涂,并再次检查办理验收手续。

2.2.3 对构件的外形几何尺寸、制孔、组装、焊接、摩擦面等进行检查,做出记录。

2.2.4 钢结构构件应按安装顺序成套供应,现场堆放场地能满足现场拼装及顺序安装的需要。屋架分片出厂,在现场组拼应准备拼装工作台。

2.2.5 构件分类堆放,刚度较大的构件可以铺垫木水平堆放。多层叠放时垫木应在一条垂线上。屋架宜立放,紧靠立柱,绑扎牢固。

2.2.6 编制钢结构安装施工组织设计,经审批后,并向队组交底。 2.2.7 检查安装支座及预埋件,取得经总包确认合格的验收资料。 3.1 工艺流程:

作业准备→屋架组拼→ 屋架安装→ 连接与固定→ 检查、验收→除锈、刷涂料

3.2 安装准备:

3.2.1 复验安装定位所用的轴线控制点和测量标高使用的水准点。 3.2.2 放出标高控制线和屋架轴线的吊装辅助线。

3.2.3 复验屋架支座及支撑系统的预埋件,其轴线、标高、水平度、预埋螺栓位置及露出长度等,超出允许偏差时,应做好技术处理。

3.2.4 检查吊装机械及吊具,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搭设脚手架或操作平台。

3.2.5 屋架腹杆设计为拉杆,但吊装时由于吊点位置使其受力改变为压杆时,为防止构件变形、失稳,必要时应采取加固措施,在平行于屋架上、下弦方向采用钢管、方木或其它临时加固措施。 3.2.6 测量用钢尺应与钢结构制造用的钢尺校对,并取得计量法定单位检定证明。 3.3 屋架组拼:

屋架分片运至现场组装时,拼装平台应平整。组拼时应保证屋架总长及起拱尺寸的要求。焊接时焊完一面检查合格后,再翻身焊另一面,做好施工记录。经验收后方准吊装。屋架及天窗架也可以在地面上组装好一次吊装,但要临时加固,以保证吊装时有足够的刚度。 3.4 屋架安装:

3.4.1 吊点必须设在屋架三汇交节点上。屋架起吊时离地50cm时暂停,检查无误后再继续起吊。

3.4.2 安装第一榀屋架时,在松开吊钩前初步校正;对准屋架支座中心线或定位轴线就位,调整屋架垂直度,并检查屋架测向弯曲,将屋架临时固定。

3.4.3 第二榀屋架同样方法吊装就位好后,不要松钩,用杉篙或方木临时与第一榀屋架固定,跟着安装支撑系统及部分檩条,最后校正固定,务使第一榀屋架与第二榀屋架形成一个具有空间刚度和稳定的整体。

3.4.4 从第三榀屋架开始,在屋脊点及上弦中点装上檀条即可将屋架固定,同时将屋架校正好。 3.5 构件连接与固定:

3.5.1 构件安装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的节点,需检查连接节点,合格后方能进行焊接或紧固。 3.5.2 安装螺栓孔不允许用气割扩孔,永久性螺栓不得垫两个以上垫圈,螺栓外露丝扣长度不少于2~3扣。

3.5.3 安装定位焊缝不需承受荷载时,焊缝厚度不少于设计焊缝厚度的2/3,且不大于8mm,焊缝长度不宜小于25mm,位置应在焊道内。安装焊缝全数外观检查,主要的焊缝应按设计要求用超声波探伤检查内在质量。上述检查均需做出记录。

3.5.4 焊接及高强螺栓连接操作工艺详见该项工艺标准。

3.5.5 屋架支座、支撑系统的构造做法需认真检查,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零配件不得遗漏。 3.6 检查验收:

3.6.1 屋架安装后首先检查现场连接部位的质量。

3.6.2 屋架安装质量主要检查屋架跨中对两支座中心竖向面的不垂直度;屋架受压弦杆对屋架竖向面的侧面弯曲,必须保证上述偏差不超过允许偏差,以保证屋架符合设计受力状态及整体稳定要求。 3.6.3 屋架支座的标高、轴线位移、跨中挠度,经测量做出记录。 3.7 除锈、涂料:

3.7.1 连接处焊缝无焊渣、油污,除锈合格后方可涂刷涂料。 3.7.2 涂层干漆膜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 4.1 保证项目:

4.1.1 钢结构安装工程的质量检验评定,应在该工程焊接或螺栓连接经质量检验评定符合标准后进行。

4.1.2 构件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检查构件出厂合格证及附件。由于运输、堆放和吊装造成的构件变形必须矫正。

4.1.3 支座位置、做法正确,接触面平稳牢固。 4.2 基本项目:

4.2.1 构件有标记;中心线和标高基准点完备清楚。 4.2.2 结构表面干净,无焊疤、油污和泥砂。 4.3 允许偏差项目;见表5-13。 表 5-13

项次 项 目 允许偏差 (mm) 检 查 方 法 1 屋架弦杆在相邻节点间平直度 l/1000且不大于5 用拉线和钢尺检查

2 檩条间距 ±5 用钢尺检查

3 垂直度 h/250且不大于15 用经纬仪或吊线和钢尺检查

4 侧向弯曲 L/1000且不大于10 用拉线和钢尺检查 注:h为屋架高度,L为屋架长度,l为弦杆在相邻节点间的距离。

5.1 安装屋面板时,应缓慢下落,不得碰撞已安装好的钢屋架,天窗架等钢构件。 5.2 吊装损坏的涂层应补涂,以保证漆膜厚度符合规定的要求。

6.1 螺栓孔眼不对:不得任意扩孔或改为焊接,安装时发现上述问题,应报告技术负责人,经与设计单位洽商后,按要求进行处理。

6.2 现场焊接质量达不到设计及规范要求:焊工必须有上岗合格证,并应编号,焊接部位按编号做检查记录,全部焊缝经外观检查,凡达不到要求的部位,补焊后应复验。

6.3 不使用安装螺栓,直接安装高强螺栓;安装时必须按规范要求先使用安装螺栓临时固定,调整紧固后,再安装高强螺栓并替换。

6.4 屋架支座连接构造不符合设计要求:钢屋架安装完进行最后全面检查验收时,如支座构造不符合设计要求,不得办理验收手续。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 钢结构工程竣工图、设计变更洽商记录。

7.2 安装所用钢材、连接材料和涂料等材料质量证明书或试验、复验报告。 7.3 安装过程中形成的工程技术有关的文件。 7.4 焊接质量检验报告。

7.5 结构安装检测记录及安装质量评定资料。 7.6 钢结构安装后涂装检测资料。

地下输煤场拖缆安装施工方案

滑接线及软电缆安装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0.4kV以下、一般的桥式、门式起重机、电葫芦的滑接线及 软电缆的安装工程。 2 施工准备

2.1 设备及材料要求:

2.1.1 各种型钢、辅助母线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

2.1.2 软电缆,绝缘瓷瓶必须有出厂合格证。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 2.1.3 各种螺栓、垫圈应符合国家标准的热镀锌制品。

2.1.4 其它材料,如焊条应与焊件材质相符。防腐油漆、标志色漆应有出厂 合格证。

2.2 主要机具:

2.2.1 主要机具:工作台、台虎钳、管子压力,钢锯、无齿锯、榔头、调直

器,电锤、台式电钻、台式砂轮、汽焊工具、电焊机、锉刀、紧线器、手提砂轮。 2.2.2 测量器具:水准仪、水平尺、钢卷尺、钢直尺。 2.3 作业条件:

2.3.1 施工图纸、产品说明书齐全,材料及附件已到货。其规格、型号符合 设计及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

2.3.2 滑接线安装所需要的预留孔,预埋铁件位置、尺寸。标高符合设计及 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

2.3.3 滑接线、软电缆安装部位的建筑装饰工程、通风工程、暖卫工程的有 关项目全部结束。

2.3.4 起重机的运行轨道全部安装结束。妨碍施工的架子全部拆除。 2.3.5 滑接线及软电缆安装需用的架子,搭设应符合安全规程的规定。 2.3.6 材料及附件应有存放及加工的安全地点。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材料及附件检查 → 滑接线测量定位 → 瓷瓶螺栓的安装 → 支架的加工和安装

→ 滑接线加工及安装 → 软电缆滑道及软电缆安装 → 信号灯安装 → 滑接器安装 → 试运行

验 3.2 材料及附件检验:

3.2.1 材料及附件检验应由施工员组织施工班组会同建设单位按设计图纸和 起重机的技术文件规定进行核查和检验。 3.2.2 材料及附件的检验应包括:

文件的规定。 纹。

3.3 滑接线的测量定位:

3.3.1 测量滑接线最底点。离地平面的距离不得少于3.5m,在汽车通道处不 得少于6m。

3.3.2 清接线离其它设备,管道的距离不少于1.5m。滑接线距易燃气体、液 体管道的距离不应少于3m。与一般管道距离不得小于1m。

3.3.3 测量每个支架的位置(一般装置在吊车梁的预留孔或焊在起重机移动 的钢梁上),每个支架安装的水平标高,并用色笔准确标注。

3.3.4 支架安装位置应与建筑结构相对称。终端支架距离滑接线末端不应大

于800mm。当起重机在终端位置时,滑接器距离滑接线末端不应少于200mm。 3.3.5 不得在建筑物的伸缩缝和起重机的轨道梁接头处安装支架。 3.4 瓷瓶螺栓的安装:

3.4.1 瓷瓶通常用8000(13600)型无轨电车绝缘瓷瓶。安装于室外或潮湿场 所应用户外式绝缘瓷瓶。捻注前后测量绝缘电阻。 3.4.2 瓷瓶螺栓捻注工艺:

细砂、水配制填料。

拌。用手抓能结团为宜。填实,填平,常温养护三日后安装。

边喷水边搅拌均匀,水分不宜太多,用手捻能结团,但不粘手为宜。边填边用平口 凿捻坚实,填满但不得高出瓷瓶平面,抹平洒水,干固后进行安装。

3.4.3 瓷瓶安装:安装前应用500V摇表,摇测绝缘电阻应符合要求。安装方 式见图2-55。

3.5 支架的加工和安装: 图2-55

(a)一般厂房滑触线固定方法;(b)多尘厂房滑触线固定方法

l一角钢滑触线;2一辅助母线;3一内夹板;4一外夹板;5一红钢纸垫目;6一绝缘 子;7一螺栓;

8一螺母;9一弹簧垫圈;10一扁螺母;11一垫圈;12一垫决;13一垫板;14一压板 3.5.1 支架加工:

差不应大于5mm。

大于螺栓直径1.5mm。

面1.5~3mm。无夹渣,无气孔,焊渣打净,焊后无扭曲。

色泽光滑无遗漏。

支架的加工和安装在设计无规定时按图2-56加工和安装。 图2-56

3.5.2 支架安装:

平误差不大于1mm。水平总误差不大于10mm,垂直误差不大于2/1000。

图2-57

3.6 滑接线的加工及安装如设计无规定时,可按以下要求进行: 3.6.1 滑接线的加工:

不得有扭曲现象。

电焊焊三个边。焊缝应饱满、平整,无咬肉、汽孔及夹渣。焊后无变型(图2-58)。 图2-58

出质量要求。

3.6.2 滑接线安装:

所按图2-55(b)安装。安装应牢固。

差不大于10mm。滑触面应磨光,不得有凹坑及毛刺。悬吊滑接线的弛度相互偏差值 少于20mm。

缝不大于150mm。在滑接线的分段变形缝、检修处应留有10~20mm的间隙。

接处应搪锡,连接螺栓按母线连接的规定配置,连接应紧密。 图2-59

接线除滑触面外,应先刷防腐漆,要刷均匀无漏刷。待防腐漆干后。再按下列规定 刷色漆。刷漆应均匀,色泽光滑,色标正确。 a 上下排列的滑接线,由上向 下A (黄) 、B (绿) 、C (红) 。 b 水平排列的滑接线,由内向外A (黄) 、 B (绿) 、C (红)。 3.7 软电缆滑道及软电缆安装;应按设计和起重机技术 文件规定进行安装。无规定时可按下列要求安装: 3.7.1 软电缆滑道安装:

椊歉郑?椂菩勘飧郑?椔菟ǎ? 4椀嫒 ?椊酉叨俗樱?椀枷撸? 7椀傻嫒 ?椔 菽?

离长度,以及电缆的规格和重量选定。但圆钢直径不得少于4mm。钢丝绳直径不得

少于6mm。

弛度适当。调整螺栓可调长度大于200mm。

支架时,每个支架不应少于两条螺栓。应有防松措施,固定牢固。 3.7.2 软电缆安装:

大于20m时,应加牵引绳,索引绳长度不得大于移动电缆长度。索引绳宜用尼龙绳 和软钢丝绳。

扭绞,电缆的滑动吊卡卡固距离均匀、卡固牢固,不损伤电缆。 图2-61

适应,放缆和收缆拉力一致,起重机到终端位置时,电缆应有余量。 3.8 指示灯的安装(图2-62)应牢固。 图2-62

3.9 滑接触器应按产品规定,安装牢固,沿滑接线滑触可靠。在任何位置滑 触器的中心线不应越出滑接线的边缘。 3.10 试运行交验:

3.10.1 滑接线及软电线安装完毕后,检查和清扫干净,用摇表摇测相间、及 相对地的绝缘电阻,电阻值应大于0.5M佟2⒆骷锹肌£

3.10.2 检测符合要求送电空载运行。检查无异常现象后,再带负荷运行,滑 触器在运行中与滑接线全程滑接平滑,无较大火花和异常现象后,交建设单位使用。 3.10.3 验收时应提交以下资料:

4 质量标准

4.1 保证项目:

4.1.1 滑接线和软电缆的相间,各相对地间的绝缘电阻值必须大于0.5M佟£ 检验方法:用摇表测试,或检查测试记录。

4.1.2 滑接线的中心线与起重机轨道的实际中心线距离和同一条滑接线各支 架间的水平或垂直距离必须保持一致,其偏差值不应大于1/1000,最大不应大于10 mm。

检验方法:实测或检查安装记录。

4.1.3 滑接线在绝缘子上固定可靠,滑接线连接处平滑、滑触面严禁有锈蚀,

滑接线与导线连接处必须镀锡或镀锌处理。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2 基本项目:

4.2.1 绝缘子无裂纹和缺损,清洁与支架间的垫片齐全。支架安装平整、牢 固、间距均匀,油漆色泽均匀。连接螺栓螺纹露出螺母2~3扣。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2.2 滑接线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底差值不大于1mm。

检验方法:观察或检查安装试运行记录。 4.2.3 软电缆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0m加装牵引绳。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或查看试运行记录。

4.2.4 滑接器安装平整牢固,滑触面光滑,接触良好。滑触器中心在滑行时 不越出滑接线的边缘。滑块灵活无卡阻现象。绝缘件完整。 检验方法:观察和试运行检查。

4.2.5 高度在3.5m以下的金属架接地可靠,接地线的截面选用正确。接地线无漏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 成品保护

5.1 滑接线及软电缆安装完毕后,如有其它工种作业时应加以保护,防止砸 碰损伤。

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 滑接线及软电缆安装应注意的质量问题见表2-22。

7 应具备的质量记录 7.1 产品合格证。 7.2 钢材材质证明。 7.3 材料设备检验记录。

常产生的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表2-22

序号 常产生的质量问题 防 治 措 施

清点检查要细;将缺损材料及附件列好清单,同供货单位协商解决。加强保管 焊接时注意电流调整适当。采用焊缝对称断续焊,焊后进行检查和调整 保护地线漏接或不符合规范规定 认真执行自检、互检、专检三检制度 7.4 预检记录。 7.5 自、互检记录。 7.6 绝缘摇测记录。

7.7 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记录。 7.8 设计变更洽商记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