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污水处理常用实验方法3.16

来源:华佗健康网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化学需氧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氧化剂的量,用氧的毫克/升表示。

化学需氧量反映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这些还原性物质包括有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是水中有机物相对含量的指标之一。 重铬酸钾法:

1、原理

在强酸性溶液中,一定量的重铬酸钾氧化(以Ag+作此反应的催化剂)水样中的还原性物质(有机物),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亚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溶液回滴。根据用量计算出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消耗氧的量。

2、干扰及消除

氯离子能被重铬酸盐氧化,并且能与硫酸银作用产生沉淀,影响测定结果,故在回流前向水样中加入硫酸汞,使成为络合物以消除干扰. 氯离子含量高于2000mg/L的样品应先作定量稀释、使含量降低至2000mg/L以下,再进行测定。

3、方法适用范围

用0.25mol/L浓度的重铬酸钾溶液可测定大于50 mg/L的COD值,未经稀释的水样测定上限是700mg/L。用0.025 mol/L浓度的重铬酸钾可测定5—50 mg/L的COD值,但低于10mg/L准确度较差。

4、仪器:

(1)回流装置:带250ml锥形瓶的全玻璃回流装置,包括:磨口锥形瓶、冷凝管、电炉或电热板、橡胶管。(COD恒温加热仪)

(2)50ml酸式滴定管 5、试剂:

(1)重铬酸钾溶液(1/6K2Cr2O7=0.2500mol/L):称取预先在120℃烘干2小时的基准或优级纯重铬酸钾12.258g溶于水中,移入1000ml的容量瓶中,稀至标线。

(2)试亚铁灵指示液:称取1.485g邻菲啰啉(C12H8N2.H2O),0.695g硫酸亚铁溶于水中,稀至100ml,贮于棕色瓶中。

(3)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NH4)2Fe(SO4)2.6H2O≈0.1mol/L]:称取39.5g硫酸亚铁铵溶

于水中,边搅拌边缓慢加入20ml浓硫酸,冷却后移入1000ml的容量瓶中,稀至标线,摇匀。用前,用重铬酸钾标定。

标定方法:准确吸取10.00ml重铬酸钾标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水稀至110ml左右,缓慢加入30ml浓硫酸,混匀。冷却后,加入3滴试亚铁灵指示液,用硫酸亚铁铵溶液滴定,溶液颜色由黄色经蓝绿至红褐色即为终点。

CNH42FeSO420.2510.00V

C—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用量(ml)

(4)硫酸—硫酸银:于500ml浓硫酸中加入5g硫酸银,放置1~2天使溶解。 (5)硫酸汞:结晶或粉末。 6、实验步骤:

(1)取20ml混匀水样置回流锥形瓶中; (2)加入约0.4g硫酸汞;

(3 )准确加入10.00ml重铬酸钾标液和小玻璃珠; (4)再缓慢加入30ml硫酸—硫酸银溶液; (5)摇匀,连接冷凝管,加热沸腾回流2小时; (6)冷却后,从冷凝管加入90ml蒸馏水;

(7)取下锥形瓶,加入3滴试亚铁灵指示液,用硫酸亚铁铵标液滴定由黄色经蓝绿色至红褐色为终点。记录硫酸亚铁铵标液的用量。

计算: CODcrmol/lV0V1c81000Vd

V—取样的体积ml;

C—硫酸亚铁铵的浓度,mol/L;

V0—滴定空白时消耗硫酸亚铁铵的量,ml;

V1—滴定水样时消耗硫酸亚铁铵的量,ml;

8--1/2氧的摩尔质量(g/mol)

d—稀释倍数 注意事项:

(1)加入H2SO4-AgSO4前,一定要加玻璃珠,以免引起暴沸。 (2)COD的结果要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在COD大于500时,要进行稀释,大致如下: COD值 稀释倍数 800 2 1500-2500 3-6 3000-15000 10-50 >20000 >100 ※ 以上稀释倍数仅供参考

(4)`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溶液检查试剂的质量和操作水平,由于每克邻苯二甲酸氢钾的理论COD值为1.176g,所以溶解0.4251g干燥过的邻苯二甲酸氢钾(HOOCC6H4COOK)于重蒸馏水中,转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使之成为500mg/LCODcr标准溶液。

(5)回流装置也可用COD恒温加热器代替,以空气冷凝代替水冷凝。 (6)也可用COD速测仪进行比色测定。

(7)有关资料介绍:水样中 20~80mg/L的亚硝酸盐会使COD按常规的方法无法准确测定,一般可采用氨磺酸和氨磺酸铵来消除干扰,主要是里面的氨基起作用:

NH2SO3H+HNO2→H2SO4+H2O+N2 NH4SO3NH2+HNO2→NH4HSO4+H2O+N2 该反应在室温或在加热的条件下即可发生,放出氨气,从而达到去除NO2-的目的。 实验研究表明:10mg掩蔽剂几乎可以完全掩蔽1mg的NO2-;掩蔽剂对空白在0~15mg范围内影响不大,超过15mg时,对测定影响较大。

(8)对于化学需氧量高的废水样,可先取上述操作所需体积1/10的废水样和试剂,于15×150mm硬质玻璃试管中,摇匀,加热后观察是否变成绿色。如溶液显绿色,在适量减少废水取样量,直至溶液不变绿色为止,从而确定废水样分析时应取用的体积。稀释时,所取废水样量不得少于5 ml,如果化学需氧量很高,则废水样应多次稀释。

(9)废水中氯离子含量超过30mg/L时,应先把0.4 g硫酸汞加入回流锥形瓶中,再加入20.00 ml废水(或适量废水稀释至20.00 ml),摇匀。以下操作同上。

(10)使用0.4 g硫酸汞络合氯离子的最高量可达40mg,如取用20.00m l水样,即最高可络合2000 mg/L氯离子浓度的水样。若氯离子浓度较低,亦可少加硫酸汞,使保持硫酸汞﹕氯离子=10﹕1(W/W)。若出现少量氯化汞沉淀,并不影响测定。

(11)水样取用体积可在10.00~50.00 ml范围之间,但试剂用量及浓度需按下表进行相应调整,也可得到满意的结果。

水样取用量和试剂用量表

水样体积(ml) 10.0 20.0 30.0 40.0 50.0

(12) 对于化学需氧量小于50mg/L的水样,应改用0.0250 mol/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回滴时用0.01 mol/L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

(13) 每次实验时,应对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进行标定,室温较高时尤其应注意其浓度的变化。

0.2500mol/L K2Cr2O7溶液(ml) 5.0 10.0 15.0 20.0 25.0 H2SO4-Ag2SO4 溶液(ml) 15 30 45 60 75 FeSO4(NH4)2SO4(mol/L) 0.050 0.100 0.150 0.200 0.250 滴定前总体积(ml) 70 140 210 280 350 HgSO4(g) 0.2 0.4 0.6 0.8 1.0 氨氮(NH3-N)的测定

氨氮以游离氨(NH3)或铵盐(NH4+)的形式存在于水中,两者的组成比取决于水的pH值。pH值偏高时,游离氨比例较高,反之,铵盐比例较高。

在无氧条件下,亚硝酸盐受微生物作用还原为氨;在有氧条件下水中的氨亦可转变为亚硝酸盐,继续转变为硝酸盐.

测定氨氮的方法主要为纳氏比色法和蒸馏—酸滴定法。

水样应保存在聚乙烯瓶或玻璃瓶中,尽快分析。水样带色或浑浊时要进行水样的预处理,对污染严重的要进行蒸馏。 一、预处理 1、絮凝沉淀法

加适量硫酸锌于水样中,并加氢氧化钠使成碱性,生成氢氧化锌沉淀,经过滤除去颜色和浑浊。

仪器:100ml容量瓶 试剂:

(1)10%(m/v)硫酸锌溶液:称取10g硫酸锌溶于水,稀至100ml。

(2)25%氢氧化钠溶液:25g氢氧化钠溶于水,稀至100ml,贮于聚乙烯瓶中。 (3)浓硫酸 步骤:

取100ml水样于容量瓶中,加入1ml 10%硫酸锌和0.1-0.2 ml25%氢氧化钠,混匀,放置使沉淀,用中速滤纸过滤,弃去20ml初滤液。 2、蒸馏预处理

调节水样pH在6.0-7.4的范围,加入适量氧化镁使呈微碱性,蒸馏释出氨,吸收于硼酸溶液,采用纳氏试剂或酸滴定法测定。

仪器:

带氮球的定氮蒸馏装置:500ml凯氏烧瓶、氮球、直形冷凝管、橡胶导管(6*9)、锥形瓶、电炉

试剂:

(1)1mol/L盐酸溶液:吸取83ml浓盐酸加入200ml水中,稀至1000ml。 (2) 1mol/L氢氧化钠:称取40g氢氧化钠溶于水,稀至1000ml (3)轻质氧化镁(MgO):氧化镁于500℃在马弗炉中加热0.5h。

(4)0.05%溴百里酚蓝指示液(PH6.0-7.6):将0.05g溴百里酚蓝溶于100ml水中。 (5)硼酸吸收液:称取20g硼酸溶于水,稀至1L。 步骤:

(1)装置预处理:加入250ml水于凯氏烧瓶中,加约0.25g氧化镁和数粒玻璃珠,加热蒸馏出约200ml,弃去瓶内残液。

(2)水样的蒸馏:

①取250ml水样移入凯氏烧瓶中,加数滴溴百里酚蓝; ②用氢氧化钠或盐酸调节至pH在7左右; ③加入0.25g氧化镁和3~5粒玻璃珠;

④立即连接氮球和冷凝管,导管下端插入50ml硼酸吸收液面下; ⑤加热蒸馏,至馏出液达200ml时,停止蒸馏,定容至250ml。 ⑥采用纳氏试剂或酸滴定法测定。 注意事项:

(1)蒸馏时不要发生暴沸和产生泡沫,造成氨吸收不完全。

(2)蒸馏前一定要先打开冷凝水;蒸馏完毕后,先移走吸收液再关闭电炉,以防发生倒吸。

二、滴定法测氨氮 1、概述

滴定法仅适用于进行蒸馏预处理的水样,调节水样pH在6.0-7.4范围,加入氧化镁使呈微碱性,加热蒸馏,释出的氨吸收于硼酸溶液中,以甲基红-亚甲蓝为指示剂,用酸标液滴定馏出的氨。

2、试剂

(1)混合指示剂:称取200mg甲基红溶于100ml 95%的乙醇中;另称取100mg亚甲蓝

溶于50ml 95%的乙醇中。以两份甲基红与一份亚甲蓝溶液混合后供用,一月配一次。

(2)0.05%甲基橙指示液:0.05g甲基橙溶于100ml水中。 (3)硫酸标准溶液(1/2H2SO4=0.020mol/L)

①先配制(1+9)的硫酸溶液,取5.6ml于1000ml的容量瓶中,稀至标线,混匀标定; ②称取经180℃干燥的基准无水碳酸钠约0.5g(称准至0.0001g),溶于新煮沸放冷的水中,移入500ml容量瓶中,稀至标线。

移取25ml碳酸钠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25ml水,加1滴0.05%的甲基橙指示液,用硫酸滴定至淡橙红色。记录用量。

硫酸溶液浓度12H2SO4,mol/lW100025 V52.995500W—碳酸钠的重量(g) V—消耗硫酸溶液的体积(ml)

3、水样测定:

(1)在以硼酸溶液为吸收液的馏出液中,加入2滴混合指示剂,用硫酸标液标定至绿色转变为淡紫色为止,记录用量。 (2)以蒸馏水代替水样,做空白实验。 计算:

氨氮N,mg/lABM141000

VA--滴定水样时消耗硫酸溶液的量(ml) B--空白实验消耗硫酸溶液的量(一般视为0)

M--硫酸溶液的浓度(mol/L) V--水样的体积(ml) 14--氨氮(N)的摩尔质量 备注:

对于氨氮含量较低的可采用比色法,如:生活污水、经过稀释后的工业污水,但不要有颜色干扰。氨氮含量在50mg/L以上时就要进行稀释。

氯 化 物

氯化物(Cl﹣)是水和废水中一种常见的无机阴离子。几乎所有的天然水中都有氯离子存在,它的含量范围变化很大。在河流、湖泊、沼泽地区,氯离子含量一般较低,而在海水、盐湖及某些地下水中,含量可高达数十克/升。在人类的生存活动中,氯化物有很重要的生理作用及工业用途。正因为如此,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均含有相当数量的氯离子。

若饮水中氯离子含量达到250mg/L,相应的阳离子为钠时,会感觉到咸味;水中氯化物含量高时,会损害金属管道和构筑物,并防碍植物的生长。

1. 方法的选择

有四种通用的方法可供选择;(1)硝酸银滴定法;(2)硝酸汞滴定法;(3)电位滴定法;(4)离子色普法。(1)法和(2)法所需仪器设备简单,在许多方面类似,可以任意选用,适用于较清洁水。(2)法的终点比较易于判断;(3)法适用于带色或浑浊水样;(4)法能同时快速灵敏地测定包括氯化物在内的多种阴离子,具备仪器条件时可以选用。

2. 样品保存

要采集代表性水样,放在干净而化学性质稳定的玻璃瓶或聚乙烯瓶内。存放时不必加入特别的保存剂。

硝酸银滴定法

GB11896--89 概 述

1.方法原理

在中性或弱减性溶液中,以铬酸钾为指示剂,用硝酸银滴定氯化物时,由于氯化银的溶解度小于铬酸银的溶解度,氯离子首先被完全沉淀后,铬酸银才以铬酸银形式沉淀出来,产生砖红色,指示氯离子滴定的终点。沉淀滴定反应如下:

Ag+ + Cl﹣→AgCl↓ 2 Ag+ +CrO42-→Ag2CrO4↓

铬酸根离子的浓度,与沉淀形成的迟早有关,必须加入足量的指示剂 。且由于有稍过量的硝酸银与铬酸钾形成铬酸银沉淀的终点较难判断,所以需要以蒸馏水作空白滴定,

以作对照判断(使终点色调一致)。

2.干扰及消除

饮用水中含有的各种物质在通常的数量下不发生干扰。溴化物、碘化物和氰化物均能与氯化物相同的反应。

硫化物、硫代硫酸盐和亚硫酸盐干扰测定,可用过氧化氢处理予以消除。正磷酸盐含量超过25 mg/L时发生干扰:铁含量超过10 mg/L时使终点模糊,可用对苯二酚还原成亚铁消除干扰;少量有机物的干扰可用高锰酸钾处理消除。

废水中有机物含量高或色度大,难以辨别滴定终点时,用600℃灼烧灰化法预处理废水样,效果最好,但操作手续烦琐。一般情况下尽量采用加入氢氧化铝进行沉降过滤法去除干扰。

3.方法的适用范围

本法适用于天然水中氯化物测定,也适用于经过适当稀释的高矿化废水(咸水、海水等)及经过各种预处理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本法适用的浓度范围为10~500 mg/L。高于此范围的样品,经稀释后可以扩大其适用范围,低于10 mg/L的样品,滴定终点不易掌握,建议采用硝酸汞滴定法。

曾选取有代表性江、河、湖、库水样检验本法对地表水的适用性。13个样品测定结果统计表明,氯离子浓度范围2~290 mg/L时,相对标准偏差为0~3.18%;加标回收率为96.6~102%。 仪 器 (1) (2)

锥形瓶:250ml。 棕色酸式滴定管:50 ml。

试 剂 (1)

氯化钠标准溶液(NaCl=0.0141mol/L);将氯化钠置于坩埚内,在500~600℃加热

40~50min。冷却后称取8.2400g溶于蒸馏水,置100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置至标线。吸取10.0 ml,用水定溶至100 ml,此溶液每毫升含0.500 mg氯化物(CL﹣)。 (2)

硝酸银标准溶液(AgNO3≈0.0141 mol/L):称取2.395 g硝酸银,溶于蒸馏水并稀

释至1000 ml,贮存于棕色瓶中。用氯化钠标准溶液标定其准确浓度,步骤如下:

吸取25.0 ml氯化钠标准溶液置250 ml锥形瓶中,加水25 ml。另取一锥形瓶,吸取50 ml水作空白。各加入1 ml铬酸钾指示剂,在不断摇动下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

至砖红色沉淀刚刚出现。 (3)

铬酸钾指示液:称取5 g铬酸钾溶于少量水中,滴加上述硝酸银至有红色沉淀生成,

摇匀。静置12小时,然后过滤并用水将滤液稀释至100 ml。 (4)

酚酞指示液:称取0.5 g酚酞,溶于50 ml 95%乙醇中,加入50 ml水,再滴加0.05

mol/L氢氧化钠溶液使溶液呈现微红色。 (5) (6) (7)

硫酸溶液(1/2H2SO4):0.05 mol/L。

0.2%(m/V)氢氧化钠溶液:称取0.2 g氢氧化钠,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 ml。 氢氧化铝悬浮液:溶解125 g硫酸铝钾﹝KAl(SO4)2·12H2O﹞或硫酸铝铵﹝NH4Al

(SO4)2·12H2O﹞于1L蒸馏水中,加热至60℃,然后边搅拌边缓缓加入55 ml氨水。放置约1小时后,移至一个大瓶中,用倾斜法反复洗涤沉淀物,直到洗滤液不含氯离子为止。加热至悬浮液体积为1L。 (8) (9) (10)

步 骤 1.样品预处理

若无以下各种干扰,此预处理步骤可省略。

(1)

如水样带有颜色,则取150 ml水样,置于250 ml锥形瓶内,或取适当的水样稀释30%过氧化氢(H2O2)。 高锰酸钾。 95%乙醇。

至150 ml。加入2 ml氢氧化铝悬浮液,振荡过滤,弃去最初滤出的20 ml。 (2)

如果水样有机物含量高或色度大,用(1)法不能消除其影响时,可采用蒸干后灰化

法预处理。取适量废水样于坩埚内,调节pH至8~9,在水浴上蒸干,置于马福炉中在600℃灼烧1小时,取出冷却后,加10 ml水使溶解,移入250 ml锥形瓶,调节pH至7左右,稀释至50 ml。 (3)

如果水样中含有硫化物、亚硫酸盐或硫代硫酸盐,则加氢氧化钠溶液将水调节至中

性或弱减性,加入1 ml 30%过氧化氢,摇匀。1分钟后,加热至70~80℃,以除去过量的过氧化氢。

(4) 如果水样的高锰酸钾指数超过15 mg/L,可加入少量高锰酸钾晶体,煮沸。加入数

滴乙醇以除过多余的高锰酸钾,再进行过滤。 2.样品测定 (1)

取50 ml水样或经过处理的水样(若氯化物含量高,可取适量水样用水稀释至50 ml)

置于锥形瓶中,另取一锥形瓶加入50 ml水作空白。 (2)

如水样的pH值在6.5~10.5范围时,可直接滴定,超出此范围的水样应以酚酞作指

示剂,用0.05 mol/L硫酸溶液或0.2%氢氧化钠溶液调节至pH为8.0左右。 (3)

加入1 ml铬酸钾溶液,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至砖红色沉淀刚刚出现即为终点。同

时作空白滴定。

计算

氯化物(Cl—,mg/L)=

V2V1•M35.451000

V式中,V1—蒸馏水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体积(ml); V2—水样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体积(ml); M—硝酸银标准溶液浓度(mol/L); V—水样体积(ml);

35.45—氯离子(Cl)摩尔质量(g/ mol)。 精密度和准确度

氯化物浓度为88.29 mg/L的标准混合样品,经6个实验室分析,室内相对标准偏差为0.27%;室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24%;相对误差为0.57%;加标回收率为100.2±0.32%。 注意事项

(1)

本法滴定不能在酸性溶液中进行。在酸性介质中CrO42-按下式反应而使浓度大大降低,

影响等当点时Ag2CrO4沉淀的生成。

2 CrO42﹣+2H+→2HCrO4﹣→Cr2O72﹣+2H2O

本法也不能在强碱性介质中进行因为,Ag+将形成Ag2O沉淀。其适应的pH范围为6.5~10.5,测定时应注意调节。

(2)

铬酸钾溶液的浓度影响终点到达的迟早。在50~100 ml滴定液中加入5%(m/V)铬

酸钾溶液1 ml,使(CrO42﹣)为2.610-3到5.210-3 mol/L。在滴定终点时,硝酸银加入量略过终点,误差不超过0.1%,可用空白测定消除。

(3)

对于矿化度很高的咸水或海水的测定,可采用下述方法扩大其测定范围:①提高硝

酸银标准溶液的浓度至每毫升标准溶液可作用于2~5 mg氯化物。

②对样品进行稀释,稀释度可参考下表。

高矿化度样品稀释度

比重(g/ ml) 1.000~1.010 1.010~1.025 1.025~1.050 1.025~1.090 1.090~1.120 1.120~1.150

稀释度 不稀释,取50 ml滴定 不稀释,取50 ml滴定 25 ml稀释至100 ml,取50 ml 25 ml稀释至100 ml,取25 ml 25 ml稀释至500 ml,取25 ml 25 ml稀释至1000 ml,取25 ml 相当取样量(ml) 50 25 12.5 6.25 1.25 0.625 悬浮物(SS)的测定

悬浮物又称总不可滤残渣,是指不能通过滤器的固体物。它可降低水体的透明度,影响水质质量。 滤纸(滤膜)法:

1、原理

用中速定量滤纸(或滤膜)过滤水样,经103--105℃烘干后得到的SS的含量。

2、仪器

(1)称量瓶:60×30

(2)中速定量滤纸(孔径为0.45微米的滤膜及相应滤器)、玻璃漏斗。 (3)恒温干燥箱(烘箱)

3、实验步骤

(1)将一张滤纸或滤膜放在称量瓶中,打开瓶盖,在103--105℃烘干2小时,取出放冷后盖好瓶盖,称重;

(2)取适量混匀水样在已称至恒重的滤纸或滤膜上过滤,必要时可用真空泵抽滤,用蒸馏水冲洗残渣2—3遍;

(3)小心取下滤纸或滤膜,放入原称量瓶中,在103--105℃烘箱中烘干2小时,取出放冷,盖好瓶盖称至恒重。 计算:

SS(mg/l)AB10001000V

A—SS+滤纸(滤膜)+称量瓶重(g) B—滤纸(滤膜)+称量瓶重(g) V—水样体积(一般取100ml)

*如果不容易过滤,可用真空泵抽滤,用布氏漏斗过滤。

硫酸盐的测定

硫酸盐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水中少量硫酸盐对人体无影响,但超过250mg/l有致泻作用。在厌氧反应器中,当存在有机物时,水中的硫酸盐会被某些细菌还原成硫化物,对产甲烷菌产生毒性。

一般用重量法来测定硫酸盐,还有EDTA滴定法。水样应在低温下保存。 重量法:

1、原理

硫酸盐在盐酸溶液中,与加入的氯化钡形成硫酸钡沉淀。沉淀在沸腾温度下进行,沉淀陈化一段时间后过滤,用热水洗至无氯离子为止。灼烧沉淀,冷却后称硫酸钡的质量。

2、干扰及消除

样品中的悬浮物、硝酸盐、二氧化硅可使结果偏高。硫酸钡的溶解度很小,在酸性介质中沉淀,可防止碳酸钡和磷酸钡的沉淀,但酸性过大,会加大硫酸钡沉淀的溶解度。

3、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地面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中硫酸盐的测定。 方法测定范围为10mg/L≤SO42-≤5000mg/L。 仪器

马福炉、干燥器、分析天平、50ml坩埚 试剂 (1)1+1盐酸

(2)100g/L氯化钡:将100±1g二水合氯化钡(BaCl2•2H2O)溶于800ml水中,加热有助于溶解,稀释至1L。可长期保存。1ml可沉淀约40mg SO42-。

(3)0.1%甲基橙指示液 实验步骤

(1)取经中速定量滤纸过滤后的100ml水样(或稀释至100ml)于烧杯中,加入几滴甲基红指示剂,再加入2ml盐酸,补加水到总体积约200ml,加热煮沸5min,缓慢加入10ml氯化钡溶液,直到不出现沉淀,再过量2ml,继续煮沸10min,放置过夜,或在50-60℃保持6小时。

(2)用中速定量滤纸过滤沉淀,用热水洗涤沉淀直到无氯离子为止。向过滤后的洗涤水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如无沉淀生成,则证明无氯离子存在。

(3)将沉淀放入称至恒重的坩埚内,在600℃的马福炉中灼烧2h(800℃灼烧1h),放在干燥器中冷却称重。

计算:SO4(mg/l)2m0.41151000

V m—从样品中沉淀出的硫酸钡质量(mg)

V—水样体积(ml)

0.4115—BaSO4重量换算为SO42-的系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