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的语文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 网络环境下的语文课堂教学 ◆林日萍张淑宁 最近有幸观摩郭清波老师执教的 父母.平安度春秋。 《台阶》,再次感受到网络环境下语文教 学的优势。多媒体教学以它丰富的形式: 声音、图片、动画、音乐、视频等手段, 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 充分展示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弥补了 传统语文教学的枯燥和乏味,给语文教 学注入新的活力,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便 捷的优势,现谈几点自己的感受。 一、利用多媒体。语文教学不受时 空制约 《台阶》一课写的是一个父亲眼看 人家台阶高,受人尊重,决心造一栋有 高台阶的新屋。他苦干大半辈子,辛辛 苦苦,终于盖起了新屋,砌上了九级台 阶。屋造好了,人也老了,身子也跨了。 郭老师以罗中立的油画《父亲》为导语, 屏幕上饱经沧桑的老父亲如学生心目中 在农村务农的爷爷,见到亲人他们有许 多话要说,多少个寒暑假他们与爷爷同 在田间聊天。爷爷黝黑的皮肤、满脸的 皱纹、粗糙的大手、虔诚热情纯朴的眼 神都瞬间得到阐释,农民身上固有的优 秀的品质,高尚的情感,坚毅的性格在 学生的思维中悄然定位。在这样的教学 启发下学生很容易理解《台阶》中的父 亲的形象,对文中父亲的感情、对父亲 的怀念无须再费唇舌,学生便能自悟。 还有文中用石头砌成的长着茅草的简陋 的土房子,不规范但很洁净的台阶都在 屏幕上得到了展示,面对农村古老的面 貌学生不再感到陌生,面对憨厚老实的 农民他们不再感到遥远,人在斗室便可 领略农村的原始风貌。唤起学生对文本 的认识由抽象地说教到具象地感知的是 多媒体,缩短学生与文本距离的是多媒 体,多媒体教学加快了学生对文本的理 解,多媒体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使无论 在农村的学生或是城市的学生都能根据 相同的教材学到真知,达到教书育人的 目的。同时语文老师再也不用遗憾所选 课文与学生所处的时代差异较大,学生 无法感知时代产物,无法引起感情共鸣 了。 =、利用多媒体,语文教学易于情 感抒发 “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语文教学 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学生的情 感一旦被激发,就能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情感就成了学习的催化剂。郭老师在授 课即将结束时有一个练笔环节,在练笔 之前她播放了一首《父亲》的歌。附: 歌词 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 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 车的牛 忘不了粗茶淡饭,将我养大 忘不了一声长叹,半壶老酒…… 都说养儿能防老,可山高水远他乡 留 都说养儿能防老,可你再苦再累不 张口 儿只有亲歌一曲,合泪唱,愿天下 一 絮誓 歌唱中并配有父子、母子久别重逢 的动人画面,学生的情感一下子被音乐 描绘出的丰富细腻的情感和视觉看到的 情真意切的画面所激发,学生的思维如 泉涌般的打开。在多媒体的多种手段的 作用下,学生写出感人至深的作文,交 流中,有的同学抽泣不断,很长时间学 生一直处于对亲情的回忆中、对自己的 愧怍中。 三、利用多媒体,语文教学易于丰 富学生的知识 语文课向来以其知识涉及面广、内 涵丰富见长,引人多媒体教学之后,这 一优势更加突出。我在教学说明文单元 《生物入侵者》一课时,我把做的课件展 示给学生,学生通过看屏幕知道了许多 的生物入侵者的动植物的例子并能识别, 如:紫茎泽兰、薇甘菊、空心莲子草、 豚草、毒麦、互花米草、飞机草、凤眼 莲(水葫芦)、假高梁、蔗扁蛾、湿地松 粉蚧、强大小蠹、美国白蛾、非洲大蜗 牛、福寿螺、牛蛙……本来枯燥乏味的 语文课。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一 堂课下来,学生掌握的知识远远超出我 的设想,而且知道哪些动植物需要保护 那些动植物不需要保护。 总之,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使用,使 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发生了根本 的变革,体现了现代教学的强大优势。 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真正使用者,我们 既要视教学的需要而用。叉应该敢于尝 试、探索,为促进新课程改革贡献出自 己的一份力量。@ 单位:山东威海市塔山中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