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遗址公园建设:还须慎行

来源:华佗健康网
“大遗址保护”,是近年来非常热的一个保护概念。 大遗址,是指大型古代文化遗址,由遗存及其相关环境 按照规划,不仅将在城北进行大量棚户区拆迁,建设大明宫 国家遗址公园,还将以遗址公园为核心,在19.16平方公里的 大明宫遗址区进行相关产业的联动开发,建设商业圈、文化 组成。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已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约四分之一是大遗址。在这些遗址上修建考古遗址公 园,被广泛认为能够有效缓解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化进程之 旅游区和中央居住区等多个项目;不仅要“打造中国最大的 露天古代宫廷文化遗址博物馆”、 “基本还原唐代大明宫的 历史原貌”,还要兴建大唐民族团结园(西藏园、蒙古 园)、大唐世界大同园(日本园、伊斯兰园)、大唐民俗体 间的矛盾,是中国现阶段保护大遗址的良方。截止2010年 底,全国已经有1 2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还有23个立项。 那么,已经建成的大遗址公园是否都能有效地抵御经济 建设对遗址的蚕食,科学地保护、净化、美化遗址环境? 大明宫遗址公园:伤筋动骨的大遗址 验园、大唐歌舞表演园、大唐名花园、大唐书画园、大唐御 膳堂等十大历史景观。 据当地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实施了棚户区的拆迁工程 后,3-2平方公里的遗址区被全部腾空,接下来的考古、保护 和展示工作如同在一张自纸上铺开,无需做出任何避让。 “遗址保护工作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这在多年前还是我 们当地文物工作者的奢望,如今已借助考古遗址公园的设想 变为现实。” 可事实是,作为一个建在遗址之上的考古展示公园,一 些不合程序的建设项目给遗址保护带来了危机。 “大明宫遗 址内有十几项工程,其中只有三项经过有关文物单位批 去年底,号称“世界遗址保护东方典范”的西安大明宫 国家遗址公园,在一片争议声中盛大开园。大明宫被公认为 中国宫殿建筑的巅峰之作,它开建于唐贞观八年,本是唐太 宗李世民为太上皇李渊修建的夏宫。自唐高宗起,唐朝历代 皇帝大都在大明宫居住、处理朝政,220年问它一直是中国政 治、文化的中心。大明宫城墙周长7.6公里,面积约3-2平方 公里,是北京故宫的4.5倍大,城内主干道丹凤门大街宽达 1 76米,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宏伟的宫殿建筑群之一。唐 末战乱,大明宫被兵火焚毁。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的大 准。”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张忠培透 露。 明官遗址考古发掘中,共发现4O多处宫殿、亭台楼阁遗址。 1961年,大明宫遗址被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2007年,西安市宣布实施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项目, 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原国家文物局顾问谢辰生也指 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严格规定,在全国文物 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动土兴工必须经过国家文物局批准, o o 邰卿夺 而大明宫园内多项工程根本没有向文物部门报批。文物部门 出了尖锐的意见。 “在遗址上修建博物院不是搭积木,要挖 下去肯定要破坏遗址。”陈珲认为,南宋皇城遗址可以在遗 数次干涉无果,2010年7月,园内楼已全部建成,遗址内还 种下1 000多棵大树。 迹旁标立小型说明牌,露天陈设,不做建设,博物馆和展览 馆应和遗址保持足够的距离。这也是雅典卫城、马丘比丘这 种国际级遗址通行的做法。 “宋风”建筑的可行性也受到专家们的质疑。 “杭州已 经找不到一间原汁原味的南宋建筑了。”周复多说。遗址保 护要求真实性,另造宋式建筑,杭州就变成了大主题公园。 陈珲表示,杭城的文化旅游设施突出南宋风格,她完全赞 同,但今天已经不可能做出“纯宋”的建筑,所以还不如说 仿宋式。而且在这种提法下,杭州会出现一批程式化的、千 到了去年8月,大明官遗址公园刚完工的一些新建筑突 然又被拆除,人们对此议论纷纷。大明宫保护办负责人解释 说: “那不是拆除,而是景观建筑物的调整。“但据知情人 士透露,国家文物部门对大明宫遗址公园建设提出了整改意 见,新建筑的拆除,其实是文物部门工作人员在大明宫遗址 公园驻守、整改的结果。 更严重的是,大明宫遗址公园的盲目动工,对将来的大 明宫考古工作造成了极大麻烦。原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 国社科院考古所所长徐苹芳指出,西安在20世纪3O年代、 70年代曾作过两次地形考察,地形图等高线表明,西安城千 余年的变化并未触及大明宫遗址。大明宫的最高点在含元 殿,其余几处制高点都建有庙、观等重要建筑。因此,除含 元殿等几处遗址外,大明宫的考古工作尚未完成。“现在大 明宫遗址被填平,特别是在太液池附近建起了地下博物馆, 这对国家文物是一种极大的破坏。未来大明宫考古工作如何 进行?这是个没有答案的问题。”徐苹芳说。 南宋皇城遗址公园:遗址保护还是旅游开发? 南宋,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极盛的时代:南宋皇城, 中国唯一一个建在山问的皇城。去年下半年,杭州市宣布将 以凤凰山上的南宋皇城遗址为核心,建设一个涵盖半个杭州 城的大遗址公园,在此范围内建设“宋风”建筑风貌区。这 篇一律的建筑。实际上,因为设计人员对南宋建筑资料准备 不足,在皇城遗址公园的设计上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比 如,南宋博物院设计方案中的皇城正门——丽正门是明清式 的圆洞门,而宋代的城门洞其实是圭形的。设计方案中的所 谓“纯宋式建筑样板”望仙阎,不仅是历史上没有的,而且 其效果图样式依据的竟是日本奈良在初唐时期建造的塔。 “这样的设计,着实有损遗址形象。”陈珲说。 归根到底,杭州南宋皇域遗址的规划和规划审批程序存 在严重问题。杭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它的规划设计本应经过 专家论证后再制定规划设计纲要,经法定程序报批后再进行 设计。可是,当地的某些决策者不愿等那么久,按当地政府 的要求,大遗址公园要力争在2014年建成,这几年内将有 25个工程项目陆续开工。 个大遗址公园将有“--,C'、三区、四核、五轴、十二个综合 保护片区“。 “一心”指南宋博物院 “三区“指湖滨休闲 区、皇城文化区、江滨协调区…… 大遗址公园本是目前国际通用并日趋成熟的对考古遗址 加以保护和利用的模式。大遗址公园模式的引进。使我国遗 如果按照这个规划实施,届时,遗址公园的面积将会达 到1 4.侣平方公里。而南宋皇域遗址的实际面积约84公顷,单 址保护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用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的 话说, ‘‘从被动的抢救性保护到主动的规划性保护,从‘打 从数据进行计算,建成后的遗址公园几乎是遗址面积的17 倍,而最终的实际建设面积可能还不止这个倍数。有当地市 民戏谑地说,这样~个几乎把半个杭州城与南山东区都包揽 进去的遗址公园不应该被称作“南宋皇城遗址”,而应该口 补丁式’的局部保护到着眼于遗址规模和格局的全面保护, 从单纯的本体保护到涵盖遗址环境的综合性保护,从‘画地 为牢式’的封闭保护到引领参观的开放式保护,从专一的文 物保护工程到推动城市发展、改善民生的文4 ̄.-T--程。” 作“南宋京城遗址”。 “为什么要把一些本不属于皇城遗址的项目捆绑在一起 呢?”杭州文史学者陈珲与浙江大学教授周复多、杭州古都 学会王安祥对杭州市政府的这一规划提出了异议。他们认 可是,由于大遗址占地面积广阔又常常地处城镇之中, 遗址保护与城市建设、改善民生之间时有矛盾出现。而且, 中国的大遗址以土遗址为主,本体脆弱,残损严重,考古研 究工作本身就极为艰难。 “如果在依据不足,调查不深入, 研究不透彻、论证不充分的情况下匆忙建成遗址公园。对于 遗址产生的不利后果难以想象。”单霁翔也曾表示过担忧。 西安大明宫遗址公园和杭州南宋皇城遗址公园的例子可以证 为,把大遗址当成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只会对南宋皇城 遗址的保护造成混乱。“规划使用的是旅游语言而不是遗址 保护语言。”陈珲认为,旅游开发和遗址保护的目的不同, 两者混为一谈,对遗址保护是危险的。她担心这项工程成为 大规模的地产开发, “因为范围过大,涉及的都是居民密集 区。”而且,大部分南宋皇城遗址的上城区虽然地域不大, 明,他的担忧是有预见性的。 的确,遗址公园既不是建于遗址上的主题公园,更不是 般的旅游场所,遗址公园的主角只有一个,就是历史遗 址;修建遗址公园的主要目的也应只有一个,就是在妥善保 一却集中了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7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1 1处。保护这些老房子以延续历史风貌,做好片区房屋的 拆迁和修缮,解决好原住民的安置问题等都是需要缜密安排 的庞大工程。 护好遗址的前提下让民众亲近遗址,了解遗址背后的历史和 文化。面对不可再生的遗址,/k.'fr3希望,决策者能够以更加 敬畏历史的心情,慎重对待它们的保护与开发。大遗址公园 建设,还须慎行。 ・ 对于遗址核心区将建设的南宋博物院,陈珲他们更是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