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PCC习题-1)

来源:华佗健康网
热力学第一定律

0001 对于理想气体的内能有下述四种理解: (1) 状态一定,内能也一定 (2) 对应于某一状态的内能是可以直接测定的 (3) 对应于某一状态,内能只有一个数值,不可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值 (4) 状态改变时,内能一定跟着改变

其中正确的是: ( ) (A) (1),(2) (B) (3),(4) (C) (2),(4) (D) (1),(3)

0002 下面陈述中,正确的是: ( ) (A) 虽然Q和W是过程量,但由于QV =ΔU,Qp=ΔH,而U和H是状态函数,所以QV和Qp是状态函数

(B) 热量是由于温度差而传递的能量,它总是倾向于从含热量较多的高温物体流向含热量较少的低温物体

(C) 封闭体系与环境之间交换能量的形式非功即热

(D) 两物体之间只有存在温差,才可传递能量,反过来体系与环境间发生热量传递后, 必然要引起体系温度变化

0004 在盛水槽中放入一个盛水的封闭试管,加热盛水槽中的水(做为环境),使其达到沸点,试问试管中的水(体系)会不会沸腾,为什么?

0008 (1) 体系的同一状态能否具有不同的体积? (2) 体系的不同状态能否具有相同的体积? (3) 体系的状态改变了,是否其所有的状态函数都要发生变化? (4) 体系的某一状态函数改变了,是否其状态必定发生变化?

0009 一个爆炸反应体系应看作是绝热体系还是孤立体系? 0013 如图,在绝热盛水容器中,浸有电阻丝,通以电流一段时间,如以电阻丝为体系,则上述过程的Q、W和体系的ΔU值的符号为: ( )

(A) W = 0, Q < 0, ΔU < 0 (B) W > 0, Q < 0, ΔU > 0 (C) W = 0, Q > 0, ΔU > 0

(D) W < 0, Q = 0, ΔU > 0

0063

一体系如图,隔板两边均充满空气(视为理想气体),只是两边压力不等,已知p右(A) Q = 0 W = 0 ΔU = 0 (B) Q = 0 W < 0 ΔU > 0 (C) Q > 0 W < 0 ΔU > 0

(D) ΔU = 0 , Q =W ≠ 0

0064 有人认为封闭体系“不作功也不吸热的过程ΔU=0,因而体系的状态未发生变化”,请对此加以评论并举例说明。

0065 有一高压钢筒,打开活塞后气体喷出筒外,当筒内压力与筒外压力相等时关闭活塞,此时筒内温度将:

1

(A) 不变 (B) 升高 (C) 降低 (D) 无法判定

0066 有一容器四壁导热,上部有一可移动的活塞,在该容器中同时放入锌块和盐酸,发生化学反应后活塞将上移一定距离,若以锌和盐酸为体系则: ( )

(A) Q < 0 , W = 0 , ΔrU < 0 (B) Q = 0 , W > 0 , ΔrU < 0 (C) Q < 0 , W > 0 , ΔrU = 0 (D) Q < 0 , W < 0 , ΔrU < 0 0067 1 mol 373 K,pө下的水经下列两个不同过程变成373 K,pө下的水气, (1) 等温等压可逆蒸发

(2) 真空蒸发

这两个过程中功和热的关系为: ( ) (A) W1> W2 Q1> Q2 (B) W1< W2 Q1< Q2 (C) W1= W2 Q1= Q2 (D) W1> W2 Q1< Q2

0068 有一真空绝热瓶子,通过阀门和大气隔离,当阀门打开时,大气(视为理想气体)进入瓶内,此时瓶内气体的温度将( )

(A) 升高 (B) 降低 (C) 不变 (D) 不定

0070 苯在一个刚性的绝热容器中燃烧,则:

C6H6(l) + (15/2)O2(g) 6CO2+ 3H2O(g) (A) ΔU = 0 , ΔH < 0 , Q = 0 (B) ΔU = 0 , ΔH > 0 , W = 0 (C) ΔU = 0 , ΔH = 0 , Q = 0 (D) ΔU≠0 , ΔH≠0 , Q = 0

0071 恒容下,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温度升高时内能将: ( ) (A) 降低 (B) 增加 (C) 不变 (D) 增加、减少不能确定 0074 在一绝热箱中装有水,水中通一电阻丝,由蓄电池供电,通电后水及电阻丝的温度均略有升高,今以水和电阻丝为体系,其余为环境,则有: ( )

(A) Q < 0 , W = 0 , ΔU < 0 (B) Q = 0 , W > 0 , ΔU > 0 (C) Q > 0 , W = 0 , ΔU > 0 (D) Q < 0 , W = 0 , ΔU > 0

0078 对于孤立体系中发生的实际过程,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

(A) W = 0 (B) Q = 0 (C) ΔU= 0 (D) ΔH = 0 0079 10 mol单原子理想气体,在恒外压0.987pө下由400 K,2pө等温膨胀至0.987pө,物体对环境作功 kJ。

0081 在一个密闭绝热的房间里放置一台电冰箱,将冰箱门打开,并接通电源使其工作,过一段时间之后,室内的平均气温将如何变化? ( )

(A) 升高 (B) 降低 (C) 不变 (D) 不一定 0082 下图为某气体的p-V图。图中A→B为恒温可逆变化, A→C为绝热可逆变化, A→D为多方不可逆变化。B,C,D态的体积相等。问下述各关系中哪一个错误? ( )

(A) TB>TC (B) TC>TD (C) TB>TD (D) TD >TC

2

0082 0083

0083 上图为某气体的p-V图。图中为恒温可逆变化,对外做功为WAB; A→C为绝热可逆变化,对外做功为WAC; A→D为多方不可逆变化,对外做功为WAD。B,D,C态的体积相等。问下述关系哪个正确? ( ) (A) WAB>WAC (B) WAD>WAC (C) WAB>WAD (D) WAC>WAD 0084 理想气体在恒定外压pө下,从10 dm3膨胀到16 dm3,同时吸热126 J。计算此气体的ΔU。

(A) -284 J (B) 842 J (C) -482 J (D) 482 J 0085 在体系温度恒定的变化中,体系与环境之间: ( )

(A) 一定产生热交换 (B) 一定不产生热交换 (C) 不一定产生热交换 (D) 温度恒定与热交换无关 0086 某绝热封闭体系在接受了环境所做的功之后,其温度: ( )

(A) 一定升高 (B) 一定降低 (C) 一定不变 (D) 不一定改变 0087 若一气体的方程为pVm=RT+p (>0 常数),则: ( ) (A) (UUUU)T=0 (B) ()V=0 (C) ()V=0 (D) ()p=0

pVTT0088 体系的状态改变了,其内能值: ( )

(A) 必定改变 (B) 必定不变 (C) 不一定改变 (D) 状态与内能无关 0090 下述说法中,哪一个错误? ( )

(A) 体系放出的热量一定等于环境吸收的热量 (B) 体系温度的降低值一定等于环境温度的升高值 (C) 热力学平衡时体系的温度与环境的温度相等 (D) 若体系1与体系2分别与环境达成热平衡,则此两体系的温度相同

0091 在一定T,p下,汽化焓ΔvapH,熔化焓ΔfusH和升华焓ΔsubH的关系为: ( ) (A) ΔsubH>ΔvapH (B) ΔsubH>ΔfusH (C) ΔsubH=ΔvapH+ΔfusH (D) ΔvapH>ΔsubH

上述各式中,哪一个错误? 0102 下列宏观过程: (1) pө, 273 K 下冰融化为水 (2) 电流通过金属发热 (3) 往车胎内打气 (4) 水在 101 325 Pa, 373 K 下蒸发

3

可看作可逆过程的是: ( )

(A) (1),(4) (B) (2),(3) (C) (1),(3) (D) (2),(4) 0103 封闭体系从 A 态变为 B 态,可以沿两条等温途径:甲)可逆途径;乙)不可逆途径则下列关系式:

⑴ ΔU可逆> ΔU不可逆 ⑵ W可逆 > W不可逆 ⑶ Q可逆 > Q不可逆 ⑷ ( Q可逆 - W可逆) > ( Q不可逆 - W不可逆)

正确的是: ( )

(A) (1),(2) (B) (2),(3) (C) (3),(4) (D) (1),(4) 0104 化学反应在只做体积功的等温等压条件下,若从反应物开始进行反应,则此反应

(A) 是热力学可逆过程 (B) 是热力学不可逆过程 (C) 是否可逆不能确定 (D) 是不能进行的过程 0108 1mol 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从 298 K,202.65 kPa 经历: ① 等温, ② 绝热, ③ 等压。 三条途径可逆膨胀使体积增加到原来的2倍,所作的功分别为W1,W2,W3,三者的关系( ) (A) W1> W2> W3 (B) W2> W1> W3 (C) W3> W2> W1 (D) W3> W1> W2

0117 压力为106 Pa的2 m3范德华气体进行绝热自由膨胀,直至体系压力达到5×105 Pa时为 止。此变化中,该气体做功为多少? ( ) (A) 2×106 J (B) 106 J (C) 105 J (D) 0 J 0121 下列条件哪一个错误? ( )

理论上使公式ΔHp = Qp成立的条件是: (A) 封闭体系 (B) 只做体积功 (C) 恒压可逆 (D) 等压不可逆 0123 体系的压力p(体系)与环境的压力p(环境)有何关系? ( )

(A) 相等 (B) 无关系 (C) p(体系)>p(环境) (D) 可逆变化途径中p(体系)=p(环境) 0124 封闭体系中,有一个状态函数保持恒定的变化途径是什么途径? ( ) (A) 一定是可逆途径 (B) 一定是不可逆途径 (C) 不一定是可逆途径 (D) 体系没有产生变化

0141 凡是在孤立体系中进行的变化,其ΔU和ΔH的值一定是: ( ) (A) ΔU > 0 , ΔH > 0 (B) ΔU = 0 , ΔH = 0 (C) ΔU < 0 , ΔH < 0 (D) ΔU = 0 , ΔH大于、小于或等于零不确定

0144 在 298.15K 时,1mol 的理想气体其内能U和焓H的绝对值无法知道,因此,此时U和H之间的差值也不可知,对吗?

0146 理想气体从相同始态分别经绝热可逆膨胀和绝热不可逆膨胀到达相同的压力,则其终态的温度、体积和体系的焓变必定是: ( ) (A) T可逆 > T不可逆,V可逆 > V不可逆,ΔH可逆 > ΔH不可逆 (B) T可逆 < T不可逆,V可逆 < V不可逆,ΔH可逆 < ΔH不可逆 (C) T可逆 < T不可逆,V可逆 > V不可逆,ΔH可逆 < ΔH不可逆 (D) T可逆 < T不可逆,V可逆 < V不可逆,ΔH可逆 > ΔH不可逆

0147 理想气体向真空绝热膨胀,dU=0,dT=0,而实际气体的节流膨胀过程dH=0,dT≠0。上述两

4

结论对吗? 0148 5 mol单原子理想气体的(H/T)V = J·K-1。 0154 当体系传热给环境之后,其焓值: ( )

(A) 必定减少 (B) 必定增加 (C) 必定不变 (D) 都不一定 0155 非理想气体进行绝热自由膨胀时,下述答案中哪一个错误? ( )

(A) Q=0 (B) W=0 (C) ΔU=0 (D) ΔH=0 0156 下述哪一种说法正确? ( )

因为ΔHp = Qp,所以: (A) 恒压过程中,焓不再是状态函数 (B) 恒压过程中,体系与环境无功的交换 (C) 恒压过程中,焓变不能量度体系对外所做的功 (D) 恒压过程中, ΔU不一定为零 0157 下述哪一种说法错误? ( )

(A) 焓是定义的一种具有能量量纲的热力学量 (B) 只有在某些特定条件下,焓变ΔH才与体系吸热相等 (C) 焓是状态函数 (D) 焓是体系能与环境能进行热交换的能量 0158 当体系将热量传递给环境之后,体系的焓: ( )

(A) 必定减少 (B) 必定增加 (C) 必定不变 (D) 不一定改变

0159 某化学反应在恒压、绝热和只做膨胀功的条件下进行,系统的温度由T1升高至T2,则此过程的焓变 零;如果这一反应在恒温T1、恒压和只做膨胀功的条件下进行,则其焓变 零。 0161 将某理想气体从温度T1加热到T2。若此变化为非恒压过程,则其焓变ΔH应为何值( ) (A) ΔH=0 (B) ΔH=Cp(T2-T1)

(C) ΔH不存在 (D) ΔH等于其它值

0163 27℃时,将100 g Zn溶于过量稀硫酸中。反应若分别在开口烧杯和密封容器中进行。哪种情况放热较多?多出多少?

0182 下列的过程可应用公式ΔH=Q进行计算的是: ( ) (A) 不做非体积功,终态压力相同但中间压力有变化的过程 (B) 不做非体积功,一直保持体积不变的过程 (C) 273.15 K,pө下液态水结成冰的过程 (D) 恒容下加热实际气体

0183 ΔH=Qp , 此式适用于下列那个过程: ( ) (A) 理想气体从1 013 250 Pa反抗恒定的外压101 325 Pa膨胀到101 325 Pa (B) 0℃ ,101 325 Pa 下冰融化成水 (C) 电解 CuSO4水溶液 (D) 气体从 (298 K,101 325 Pa) 可逆变化到 (373 K,10 132.5 Pa)

0184 对于下列的四种表述: (1) 因为ΔH=Qp,所以只有等压过程才有ΔH (2) 因为ΔH=Qp,所以Qp也具有状态焓数的性质 (3) 公式ΔH=Qp只适用于封闭体系

(4) 对于封闭体系经历一个不作其它功的等压过程,其热量只决定于体系的始态和终态

5

上述诸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 (1) ,(4) (B) (3) ,(4) (C) (2) ,(3) (D) (1) ,(2)

0186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出发,分别经 (1) 等温压缩,(2) 绝热压缩到具有相同压力的终态,以H1,H2分别表示两个终态的焓值,则有: ( )

(A) H1> H2 (B) H1= H2 (C) H1< H2 (D) H1H2 0196 有人说,因为ΔU =QV,而内能是个状态函数,所以虽然Q不是状态函数,但QV是个状态函数,此话对吗?请阐明理由。

0197 一个绝热圆筒上有一个理想的(无摩擦无重量的)绝热活塞,其内有理想气体,内壁绕有电炉丝。当通电时气体就慢慢膨胀,因为这是个恒压过程,Qp=ΔH,又因为是绝热体系,所以ΔH=0,这个结论是否正确,为什么?

0237 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过程不可能发生的是: ( )

(A) 恒温下绝热膨胀 (B) 恒压下绝热膨胀 (C) 吸热而温度不变 (D) 吸热,同时体积又缩小 0240 一理想气体经下列不同可逆过程使体积增加一倍, (1) 等压过程 (2) 等温过程 (3) 绝热过程 请说明: (A) 哪一过程的终态温度最高 1 (B) 哪一过程对外做功最大 1 (C) 哪一过程吸收热量最多 1 0242 对于理想气体,下述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 (H/T)V = 0 (H/V)T = 0 (B) (H/T)p= 0 (H/p)T = 0 (C) (H/T)p= 0 (H/V)T = 0 (D) (H/V)T = 0 (H/p)T = 0

0243 1mol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从273 K,202.65 kPa, 经pT=常数的可逆途径压缩到405.3 kPa的终态,该气体的ΔU为: ( ) (A) 1702 J (B) -406.8 J (C) 406.8 J (D) -1702 J 0257 10 mol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的 (H/T)V = J·K-1 。 208 0258 1 mol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从p1=202 650 Pa,T1= 273 K在p/T=常数的条件下加热,使压力增加到p2= 405 300 Pa,则体系做的体积功W = J。 0

0263 1 mol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从始态p1= 202 650 Pa,T1= 273 K沿着p/V=常数的途径可逆变化到终态为p2=405 300 Pa 则ΔH为: ( )

(A) 17.02 kJ (B) -10.21 kJ (C) -17.02 kJ (D) 10.21 kJ

0265 1 mol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当其经历一循环过程后,作功W= 400 J,则该过程的热量Q为: (A) 0 (B) 因未指明是可逆过程,无法确定 (C) 400 J (D) -400 J 0279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同一初态分别经历等温可逆膨胀、绝热可逆膨胀到具有相同压力的终态,终态体积分别为V1,V2,则: ( )

(A) V1> V2 (B) V1< V2 (C) V1= V2 (D) 无法确定 0302 某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p1,V1,T1)出发,分别经恒温可逆压缩和绝热可逆压缩至同一体积V2,若环

6

境所做功的绝对值分别为WT和WA,问WT和WA的关系如何? ( )

(A) WT>WA (B) WT 0303 某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p1,V1,T1)出发,分别经恒温可逆压缩和绝热可逆压缩至同一压力p2,若环境所做功的绝对值分别为WT和WA,问WT和WA的关系如何? ( )

(A) WT>WA (B) WT (A) 单原子分子气体 (B) 双原子分子气体 (C) 三原子分子气体 (D) 四原子分子气体 0307 当理想气体冲入一真空绝热容器后,其温度将: ( )

(A) 升高 (B) 降低 (C) 不变 (D) 难以确定 0346 实际气体经绝热自由膨胀后,体系的温度将: ( )

(A) 不变 (B) 增大 (C) 减少 (D) 不能确定 0353 下述说法哪一种不正确? ( )

(A) 理想气体经绝热自由膨胀后,其内能变化为零 (B) 非理想气体经绝热自由膨胀后,其内能变化不一定为零 (C) 非理想气体经绝热膨胀后,其温度一定降低 (D) 非理想气体经一不可逆循环,其内能变化为零

0382 对于任何宏观物质,其焓H一定 _______ 内能U (填上 >、<、=) ,因为 _________;对

于等温理想气体反应,分子数增多的ΔH一定 _________ΔU,因为 ___________ 。 0385 当以5 mol H2气与4 mol Cl2气混合,最后生成2 mol HCl气。若以下式为基本单元,则反应进度ξ应是:

H2(g) + Cl2(g)→2HCl(g)

(A) 1 mol (B) 2 mol (C) 4 mol (D) 5 mol 0387 300 K时,将2 mol Zn片溶于过量的稀硫酸中,若反应在敞口容器中进行时放热Qp,在封闭刚性容器中进行时放热QV,则QV -Qp= _______ J。

2 H2O(l)在298 K时恒容反应热QV =-564 kJ·0388 已知反应2 H2(g) + O2(g)mol-1,则 H2(g)在

298 K时标准摩尔燃烧焓ΔcHmө= _______kJ·mol-1。

0391 判断以下各过程中Q,W,ΔU,ΔH是否为零?若不为零,能否判断是大于零还是小于零? (1) 理想气体恒温可逆膨胀 (2) 理想气体节流膨胀 (3) 理想气体绝热、反抗恒外压膨胀 (4) 1mol 实际气体恒容升温 (5) 在绝热恒容器中,H2(g) 与 Cl2(g) 生成 HCl(g) (理想气体反应) 0392

某化学反应在恒压、绝热和只作体积功的条件下进行,体系的温度由T1升高到T2,则此过程的焓变ΔH:( )

(A) 小于零 (B) 等于零 (C) 大于零 (D) 不能确定 0393 反应 (1) CaCO3(s) →CaO (s) + CO2(g); ΔrHm=179.5 kJ·mol-1 反应 (2) C2H2(g) + H2O (l) →CH3CHO (g); ΔrHm=-107.2 kJ·mol-1

7

反应 (3) C2H4(g) + H2O (l) →C2H5OH (l); ΔrHm=-44.08 kJ·mol-1 反应 (4) CS2(l) + 3O2(g) →CO2(g) + 2SO2(g); ΔrHm=-897.6 kJ·mol-1 其中热效应 │Qp│>│QV│ 的反应是: ( ) (A) (1),(4) (B) (1),(2) (C) (1),(3) (D) (4),(3)

0401欲测定有机物燃烧热Qp,一般使反应在氧弹中进行,测得热效应为QV。公式 Qp=QV+ΔnRT 中的Δn为: ( )

(A) 生成物与反应物总物质的量之差 (B) 生成物与反应物中气相物质的量之差 (C) 生成物与反应物中凝聚相物质的量之差 (D) 生成物与反应物的总热容差 0422 已知:Zn(s)+(1/2)O2→ZnO ΔcHm=351.5 kJ·mol-1 Hg(l)+(1/2)O2→HgO ΔcHm= 90.8 kJ·mol-1

因此 Zn+HgO→ZnO+Hg 的ΔrHm是: ( ) (A) 442.2 kJ·mol-1 (B) 260.7 kJ·mol-1 (C) -62.3 kJ·mol-1 (D) -442.2 kJ·mol-1 0424 斜方硫的燃烧热等于 ( )

(A) SO2(g)的生成热 (B) SO3(g)的生成热 (C) 单斜硫的燃烧热 (D) 零 0425 下述说法,何者正确? ( )

(A) 水的生成热即是氧气的燃烧热 (B) 水蒸气的生成热即是氧气的燃烧热 (C) 水的生成热即是氢气的燃烧热 (D) 水蒸气的生成热即是氢气的燃烧热 0426 石墨的燃烧热 ( )

(A) 等于CO生成热 (B) 等于CO2生成热 (C) 等于金刚石燃烧热 (D) 等于零 0459石墨(C)和金刚石(C)在 25℃, 101 325 Pa下的标准燃烧焓分别为-393.4 kJ·mol-1和-395.3 kJ·mol-1,则金刚石的标准生成焓ΔfHmө (金刚石, 298 K)为: ( ) (A) -393.4 kJ·mol-1 (B) -395.3 kJ·mol-1 (C) -1.9 kJ·mol-1 (D) 1.9 kJ·mol-1 0463 戊烷的标准摩尔燃烧焓是 -3520 kJ·mol-1,CO2(g) 和 H2O(l) 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分别是 -395 kJ·mol-1和 -286 kJ·mol-1,则戊烷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 ( ) (A) 2839 kJ·mol-1 (B) -2839 kJ·mol-1 (C) 171 kJ·mol-1 (D) -171 kJ·mol-1 0481300 K时,0.125 mol正庚烷(液体)在弹式量热计中完全燃烧,放热 602 kJ,反应C7H16(l) + 11O2(g) = 7CO2(g) + 8H2O(l) 的ΔrUm= _____,ΔrHm = _____。(RT≈2.5 kJ)

0483 标准离子生成焓取H+的摩尔生成焓为零,即 ΔfHm(H+,∞,aq)=0。在此规定下,H2的摩尔生成焓ΔfHm(H2,g)为何值? ( )

(A) 为零 (B) 大于零 (C) 小于零 (D) 不定 0484 计算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下述说法哪些正确? ( )

(1) 在同一算式中必须用同一参比态的热效应数据 (2) 在同一算式中可用不同参比态的热效应数据 (3) 在不同算式中可用不同参比态的热效应数据

8

(4) 在不同算式中必须用同一参比态的热效应数据

(A) 1,3 (B) 2,4 (C) 1,4 (D) 2,3 0485 氧气的燃烧热应为何值? ( )

(A) 大于零 (B) 小于零 (C) 等于零 (D) 不确定 0486 Cl2(g)的燃烧热为何值? ( )

(A) HCl(g)的生成热 (B) HClO3的生成热

(C) HClO4的生成热 (D) Cl2(g)生成盐酸水溶液的热效应

热力学第二定律

0111 一可逆热机与一不可逆热机在其他条件都相同时,燃烧等量的燃料,则可逆热机牵引的列车行走距离: ( )

(A) 较长 (B) 较短 (C) 一样 (D) 不一定

0112 一可逆热机与一不可逆热机在其他条件都相同时,燃烧等量的燃料,则可逆热机拖动的列车运行速度: ( )

(A) 较快 (B) 较慢

(C) 一样 (D) 不一定

0245 在 100℃ 和 25℃ 之间工作的热机,其最大效率为: ( ) (A) 100 % (B) 75 % (C) 25 % (D) 20 % 0267 体系经历一个正的卡诺循环后,试判断下列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 ( ) (A) 体系本身没有任何变化 (B) 再沿反方向经历一个可逆的卡诺循环,最后体系和环境都没有任何变化 (C) 体系复原了,但环境并未复原 (D) 体系和环境都没有任何变化

0624 理想气体绝热向真空膨胀,则: ( ) (A) ΔS = 0,W = 0 (B) ΔH = 0,ΔU = 0 (C) ΔG = 0,ΔH = 0 (D) ΔU = 0,ΔG = 0

0653 卡诺热机的效率只与 有关,而与 无关。

9101 用熵判据来判别变化的方向和平衡条件时,体系必须是____________,除了考虑_______ 的熵变外,还要考虑________的熵变。

0655 在隔离体系中,由比较 的状态向比较 的状态变化,是自发变化的方向,这就是 的本质。 0656 卡诺认为:“ 。”这就是卡诺定理。 0657 从热力学第 定律证明的 定理是为了解决热机的最高效率可达多少这一问题的。 0671 熵变S是: (1) 不可逆过程热温商之和 (2) 可逆过程热温商之和 (3) 与过程无关的状态函数 (4) 与过程有关的状态函数 以上正确的是: ( )

9

(A) 1,2 (B) 2,3 (C) 2 (D) 4

0675 理想气体在等温条件下反抗恒定外压膨胀,该变化过程中体系熵变ΔS 体及环境熵变ΔS 环应为:( )

(A) S体>0,S环=0 (B) S体<0,S环=0 (C) S体>0,S环<0 (D) S体<0,S环>0

0691 在绝热封闭条件下,体系的S的数值可以直接用作过程方向性的判据, S = 0表示可逆过程;S > 0 表示 ________ ;S < 0 表示 __________ 。

0692在绝热条件下,用大于气缸内的压力迅速推动活塞压缩气体,此过程的熵变:( ) (A) 大于零 (B) 小于零 (C) 等于零 (D) 不能确定 0693 下列四种表述: (1) 等温等压下的可逆相变过程中,体系的熵变ΔS =ΔH相变/T相变 (2) 体系经历一自发过程总有 dS > 0 (3) 自发过程的方向就是混乱度增加的方向 (4) 在绝热可逆过程中,体系的熵变为零 两者都不正确者为: ( )

(A) (1),(2) (B) (3),(4) (C) (2),(3) (D) (1),(4) 0694 有三个大热源,其温度T3>T2>T1,现有一热机在下面两种不同情况下工作:

(1) 从T3热源吸取Q热量循环一周对外作功W1,放给T1热源热量为(Q-W1) (2) T3热源先将Q热量传给T2热源,热机从T2热源吸取Q热量循环一周, 对外作功W2,放给T1热源 (Q-W2) 的热量

则上述两过程中功的大小为: ( ) (A) W1> W2 (B) W1= W2 (C) W1< W2 (D) W1≥W2

0695 求任一不可逆绝热过程的熵变ΔS时,可以通过以下哪个途径求得? ( ) (A) 始终态相同的可逆绝热过程 (B) 始终态相同的可逆恒温过程 (C) 始终态相同的可逆非绝热过程 (D) (B) 和 (C) 均可 0696 理想气体经可逆与不可逆两种绝热过程: ( ) (A) 可以从同一始态出发达到同一终态

(B) 从同一始态出发,不可能达到同一终态 (C) 不能断定 (A)、(B) 中哪一种正确 (D) 可以达到同一终态,视绝热膨胀还是绝热压缩而定

0697 将气体绝热可逆膨胀到体积为原来的两倍,此时体系的熵增加吗?将液体绝热可逆地汽化为气体时,熵将如何变化?

0699 对于孤立体系中发生的实际过程,下列各式中不正确的是: ( )

(A) W = 0 (B) Q = 0 (C) ΔS > 0 (D) ΔH = 0 0700 一定量的气体在气缸内, (1) 经绝热不可逆压缩,温度升高,ΔS > 0 ;

10

(2) 经绝热不可逆膨胀,温度降低,ΔS < 0 。 两结论对吗? 0705 理想气体从状态 I 经自由膨胀到状态 II,可用哪个热力学判据来判断该过程的自发性?( ) (A) ΔH (B) ΔG (C) ΔS (D) ΔU 0737 选择“>”、“<”、“=”中的一个填入下列空格: 实际气体绝热自由膨胀,ΔU 0,ΔS _____ 0。 0738 选择“>”、“<”、“=”中的一个填入下列空格: 理想气体经节流膨胀,ΔS _____ 0,ΔG _____ 0。 0739 对实际气体的节流膨胀过程,有 ( )

(A) ΔH = 0 (B) ΔS = 0 (C) ΔG = 0 (D) ΔU = 0 0740 理想气体向真空膨胀,体积由V1变到V2,其ΔU _____ ,ΔS _____ 。 0742 H2和 O2在绝热钢瓶中生成水的过程: ( )

(A) ΔH = 0 (B) ΔU = 0 (C) ΔS = 0 (D) ΔG = 0 0744 选择正确答案,将其标号字母填入括号内。 理想气体恒压膨胀,其熵值如何变化? ( )

(A) 不变 (B) 增大 (C) 减小 (D) 不能确定 0745 选择“>”、“<”、“=”中的一个填入下列空格。 理想气体恒温可逆压缩,S _____ 0,G _____ 0。

0746 恒温恒压条件下,某化学反应若在电池中可逆进行时吸热,据此可以判断下列热力学量中何者一定大于零? ( )

(A) ΔU (B) ΔH (C) ΔS (D) ΔG

0747 在pө,273.15 K下水凝结为冰,判断体系的下列热力学量中何者一定为零? ( )

(A) ΔU (B) ΔH (C) ΔS (D) ΔG 0757 理想气体的 atto 循环由下面四个可逆步骤构成: (A) 气体绝热可逆压缩 (B) 恒容升温,气体从环境吸热 (C) 气体经绝热膨胀作功 (D) 恒容降温回到原态 该循环过程的T-S图为: ( D )

0759 理想气体等温 (T = 300 K) 膨胀过程中从热源吸热 600 J,所做的功仅是变到相同终态时最大功的 1/10,则体系的熵变ΔS = __________ J·K-1。 20

0768 水在 100℃,pө下沸腾时,下列各量何者增加? ( )

11

(A) 熵 (B) 汽化热 (C) 吉布斯自由能 (D) 蒸气压 0776 在 N2和 O2混合气体的绝热可逆压缩过程中,体系的热力学函数变化值在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ΔU = 0 (B) ΔA = 0 (C) ΔS = 0 (D) ΔG = 0 0790 苯的正常沸点为 353K,摩尔汽化焓是 ΔvapHm= 30.77 kJmol-1,今在 353K, pө下,将1mol 液态苯向真空等温汽化为同温同压的苯蒸气(设为理想气体)。

(1) 计算该过程中苯吸收的热量Q和作的功W ; (2) 求苯的摩尔汽化自由能ΔvapGm和摩尔汽化熵ΔvapSm ; (3) 求环境的熵变; (4) 使用哪种判据,可以判别上述过程可逆与否?并判别之。 0800 纯液体苯在其正常沸点等温汽化,则: ( ) (A) ΔvapUө=ΔvapHө,ΔvapAө=ΔvapGө,ΔvapSө> 0 (B) ΔvapUө<ΔvapHө,ΔvapAө<ΔvapGө,ΔvapSө> 0 (C) ΔvapUө>ΔvapHө,ΔvapAө>ΔvapGө,ΔvapSө< 0 (D) ΔvapUө<ΔvapHө,ΔvapAө<ΔvapGө,ΔvapSө< 0

0805 2 mol H2和 2 mol Cl2在绝热钢筒内反应生成 HCl 气体,起始时为常温常压。则:( ) (A) ΔrU = 0,ΔrH = 0,ΔrS > 0,ΔrG < 0 (B) ΔrU < 0,ΔrH < 0,ΔrS > 0,ΔrG < 0 (C) ΔrU = 0,ΔrH > 0,ΔrS > 0,ΔrG < 0 (D) ΔrU > 0,ΔrH > 0,ΔrS = 0,ΔrG > 0 0836 计算下列各恒温过程的熵变(气体看作理想气体)。

0838 选择“>”、“<”、“=”中的一个填入下列空格: 100℃,1.5pө的水蒸气变成 100℃,pө的液体水,ΔS ______ 0, ΔG ______ 0。 0839 选择“>”、“<”、“=”中的一个填入下列空格:

若反应 C(s) + O2(g) = CO2(g) 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发生,其 ΔrHm< 0,若在恒容绝热条件下发生,则ΔrUm _____ 0,ΔrSm _____ 0。

0840 请判断在下列过程中,体系的ΔU,ΔH,ΔS,ΔA,ΔG中有哪些一定为零? (A) 苯和甲苯在常温常压下混合成理想液体混合物 (B) 水蒸气经绝热可逆压缩变成液体水 (C) 恒温、恒压条件下,Zn 和 CuSO4溶液在可逆电池中发生置换反应 (D) 水蒸气通过蒸气机对外作功后恢复原状 (E) 固体 CaCO3在pө分解温度下分解成固体 CaO 和 CO2气体

0841 请判断理想气体恒温可逆膨胀过程中,体系的ΔU,ΔH,ΔS,ΔA,ΔG中哪些一定为零? 0846 1 mol 理想气体在室温下进行恒温不可逆膨胀 (Q = 0 ),使体系体积增大一倍,则有:( ) ΔS体系/J·K-1·mol-1 ; ΔS环境/J·K-1·mol-1 ; ΔS隔离/J·K-1·mol-1

(A) 5.76 - 5.76 0 (B) 5.76 0 5.76

12

(C) 0 0 0 (D) 0 5.76 5.76

H2O(l),其体系熵变: 0847 101325 kPa,-5℃ 时,H2O(s)  ( )

(A) ΔfusS体系 > 0 (B) ΔfusS体系 < 0

(C) ΔfusS体系 ≤ 0 (D) ΔfusS体系 = 0 0851 在 270 K,101.325 kPa 下,1 mol过冷水经等温等压过程凝结为同样条件下的冰,则体系及环境的熵变应为: ( )

(A) ΔS体系< 0 , ΔS环境< 0 (B) ΔS体系< 0 , ΔS环境> 0 (C) ΔS体系> 0 , ΔS环境< 0 (D) ΔS体系> 0 , ΔS环境> 0 0867 在 101325 kPa 压力下,1.5 mol H2O(l) 由 10℃ 升至 50℃,已知 H2O(l) 的平均摩尔定压热容为 75.295 J· K-1· mol-1,则此过程中体系的熵变为: ( )

(A) 6.48 J· K-1 (B) 18225 kJ· K-1 (C) 78.94 J· K-1 (D) 14.93 J· K-1 0868 (1) 理想气体与温度为T的大热源接触作等温膨胀,吸热Q,所作的功是变到相同终态的最大功的 20%,则体系的熵变为: ( )

(A) Q/T (B) 0 (C) 5Q/T (D) - Q/T (2) 体系经历一个不可逆循环后 ( ) (A) 体系的熵增加 (B) 体系吸热大于对做作的功 (C) 环境的熵一定增加 (D) 环境的内能减少 0869 (1) NaOH 溶解于水 (2) 水溶液中,Ag++ 2NH3(g)→[Ag(NH3)2]+

(3) HCl 气体溶于水,生成盐酸 (4) 2KClO3(s)→2KCl(s) + 3O2(g)

(5) NH4Cl(s)→NH3(g) + HCl(g)

上述各体系在等温等压过程中熵值减少的是: ( )

(A) (2),(3) (B) (1),(4) (C) (4),(5) (D) (1),(2) 0872 某化学反应在300 K, pө下于烧杯中进行,放热 60 kJ·mol-1,若在相同条件下安排成可逆电池进行,吸热 6 kJ·mol-1,则 (1) 该体系的熵变为: ( ) (A) –200 J·K-1·mol-1 (B) 200 J·K-1·mol-1 (C) –20 J·K-1·mol-1 (D) 20 J·K-1·mol-1 (2) 当反应进度 = 1mol 时,可能做的最大非膨胀功为: ( )

(A) -54 kJ (B) 54 kJ (C) -66 kJ (D) 66 kJ 0875 在绝热恒容的反应器中,H2和 Cl2化合成 HCl,此过程中下列各状态函数的变化值哪个为零?

(A) ΔrUm (B) ΔrHm (C) ΔrSm (D) ΔrGm 0893 1 mol理想气体向真空膨胀,若其体积增加到原来的10倍,则体系、环境和孤立体系的熵变应分别为:( ) (A) 19.14 J·K-1, -19.14 J·K-1 , 0 (B) -19.14 J·K-1, 19.14 J·K-1 , 0 (C) 19.14 J·K-1, 0 , 19.14 J·K-1 (D) 0 , 0 , 0 0894 1 mol Ag(s)在等容下由273.15 K加热到303.15 K,已知在该温度区间内Ag(s)的CV,

K-1·mol-1=24.48,则其熵变为: ( ) m/J·

(A) 2.531 J·K-1 (B) 5.622 J·K-1 (C) 25.31 J·K-1 (D) 56.22 J·K-1

13

0939 在300℃时,2 mol某理想气体的吉布斯自由能G与赫姆霍兹自由能A的差值为: ( )

(A) G-A=1.247 kJ (B) G-A=2.494 kJ (C) G-A=4.988 kJ (D) G-A=9.977 kJ 0971 1×10-3 kg 水在 373 K,101 325 Pa 的条件下汽化为同温同压的水蒸气,热力学函数变量为 ΔU1,ΔH1和 ΔG1;现把 1×10-3 kg 的 H2O(温度、压力同上)放在恒 373 K 的真空箱中,控制体积,体系终态蒸气压也为101 325 Pa,这时热力学函数变量为ΔU2,ΔH2和 ΔG2。问这两组热力学函数的关系为:( )

(A) ΔU1> ΔU2, ΔH1> ΔH2, ΔG1> ΔG2 (B) ΔU1< ΔU2, ΔH1< ΔH2, ΔG1< ΔG2 (C) ΔU1= ΔU2, ΔH1= ΔH2, ΔG1= ΔG2 (D) ΔU1= ΔU2, ΔH1> ΔH2, ΔG1= ΔG2

0977 25℃时,1 mol 理想气体等温膨胀,压力从 10pө变到pө,体系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多少?( )

(A) 0.04 kJ (B) -12.4 kJ (C) 1.24 kJ (D) -5.70 kJ 1028 从热力学基本关系式可导出 (U/S)V等于: ( )

(A) (H/S)p (B) (F/V)T (C) (U/V)S (D) (G/T)p 1032 对物质的量为n的理想气体,(T/p)S应等于: ( ) (A) V/R (B) V/nR (C) V/CV (D) V/Cp 1033 公式 dG = -SdT + Vdp 可适用下述哪一过程: ( ) (A) 298K、101325Pa 下的水蒸发过程 (B) 理想气体真空膨胀 (C) 电解水制取氢 (D) N2(g) + 3H2(g)=2NH3(g) 未达平衡

1035 对于不做非体积功的封闭体系,下面关系式中不正确的是:

(A) (H/S)p= T (B) (F/T)V = -S (C) (H/p)S = V (D) (U/V)S = p 1036 已知某气相反应在T1= 400 K,p = 1.01325×106 Pa 时的热效应与T2= 800 K, p = 1.01325×106Pa 时的热效应相等,则两种条件下反应的熵变: ( )

(A) ΔrSm(T1) > ΔrSm(T2) (B) ΔrSm(T1) = ΔrSm(T2) (C) ΔrSm(T1) < ΔrSm(T2) (D) 不能确定其相对大小 1037 下列的哪个过程可应用公式 dG = Vdp求算体系的 Gibbs 自由能变: ( ) (A) 恒温恒压下浓 H2SO4 吸收水分 (B) 实际气体等温可逆膨胀 (C) 电解 NaCl 水溶液生成 NaOH、Cl2和 H2 (D) 287 K,pө下烧杯中的水蒸发为气

1127 下列四个关系式中,哪一个不是麦克斯韦关系式? ( )

(A) (T/V)s=(V/S)p (B) (T/p)s=(V/S)p (C) (S/V)T=(p/T)V (D) (S/p)T=-(V/T)p 1267 热力学第三定律可以表示为: ( ) (A) 在0 K时,任何晶体的熵等于零 (B) 在0 K时,任何完整晶体的熵等于零 (C) 在0 ℃时,任何晶体的熵等于零 (D) 在0 ℃时,任何完整晶体的熵等于零 9027 在263 K的过冷水凝结成263 K的冰,则: ( )

14

(A) ΔS<0 (B) ΔS>0 (C) ΔS=0 (D) 无法确定 9030 在标准压力下,90℃的液态水汽化为90℃的水蒸气,体系的熵变将: ( )

(A) ΔS体>0 (B) ΔS体<0 (C) ΔS体=0 (D) 难以确定 9031 在101.325 kPa下,385 K的水变为同温下的水蒸气,对该变化过程,下列各式中哪个正确? ( ) (A) ΔS体+ΔS环>0 (B) ΔS体+ΔS环<0 (C) ΔS体+ΔS环=0 (D) ΔS体+ΔS环的值不能确定

9032 在标准压力pө和268.15 K下,冰变为水,体系的熵变ΔS体应: ( )

(A) 大于零 (B) 小于零 (C) 等于零 (D) 无法确定 9038理想气体经绝热可逆膨胀至一定的终态,该过程中体系的熵变ΔS体 及环境的熵变ΔS环应为:( ) (A) ΔS体>0,ΔS环<0 (B) ΔS体<0,ΔS环>0 (C) ΔS体>0,ΔS环=0 (D) ΔS体=0,ΔS环=0

9102 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条件下,自发变化总是朝着吉布斯自由能______的方向进行的,直到体系达到平衡。

9104 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条件下,自发变化总是朝着A______的方向进行的,直到体系达到平衡。 9106 吉布斯自由能判据的适用条件是 、 、 。 9107 亥姆霍兹自由能判据可以写作: ( ) (A)(dA)T, V, W=0 ≤0 (B)(dA)T, V, W=0 ≥0 (C)(dA) T, V, Wf=0≤0 (D)(dA) T, V, Wf=0≥0

9108 吉布斯自由能判据可以写作: ( ) (A)(dG)T, p, W=0 ≤0 (B)(dG) T, p, Wf=0≤0 (C)(dG)T, p, W=0 ≥0 (D)(dG) T, p, Wf=0≥0

化学势

1215 恒温时,B 溶解于 A 中形成溶液,若纯 B 的摩尔体积大于溶液中 B 的偏摩尔体积,则增加压力将使 B 在 A 中的溶解度如何变化? (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不一定

1216 重结晶制取纯盐的过程中,析出的 NaCl 固体的化学势与母液中 NaCl 的化学势比较,高低如何?( )

(A) 高 (B) 低 (C) 相等 (D) 不可比较

1218 在下列五个物理量中: (1) (V/nB)T,p

ncb

(2) (B/nB)T,p

ncb

(3) (H/nB)s,p,

ncb

(4) (A/nB)T,p,

ncb

(5)

(G/nB)T,p,ncb

(a) (1)、(4)、(5) 是偏摩尔量;(1)、(3) 是化学势 (b) (1)、(4)、(5) 是偏摩尔量;(3)、(5) 是化学势 (c) (1)、(4)、(5) 是偏摩尔量;(2)、(3) 是化学势 (d) (1)、(2)、(4) 是偏摩尔量;(3)、(5) 是化学势 上述结论正确的是 ( )

1219 自然界中,水总是从化学势高的高地流向化学势低的低地。此说法正确与否?

15

1223 恒温下,单一组分的过冷液体的化学势比其固体的化学势: ( )

(A) 高 (B) 低 (C) 相等 (D) 不可比较 1224 273 K,10pө下,液态水和固态水(即冰)的化学势分别为μ(l) 和μ(s),两者的关系为:( )

(A) μ(l) >μ(s) (B) μ(l) = μ(s) (C) μ(l) < μ(s) (D) 不能确定 1225 NaCl 水溶液总体积随 NaCl 浓度变化关系表示为: V/m3= [1002.874 + 17.8213(m2/mol·kg-1) + 0.87391(m2/mol·kg-1)]2×0.047225(m2/mol·kg-1)3×10-6 则在m2=1.000 mol·kg-1时,NaCl的偏摩尔体积VNaCl,m= ________________m3·mol-1。 1232 关于偏摩尔量,下面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偏摩尔量的数值可以是正数、负数和零 (B) 溶液中每一种广度性质都有偏摩尔量,而且都不等于其摩尔量 (C) 除偏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外,其他偏摩尔量都不等于化学势 (D) 溶液中各组分的偏摩尔量之间符合吉布斯-杜亥姆关系式 1241 水 (1) 中溶解一定量的乙醇 (2),在这种白酒中乙醇化学势的定义式应为:

(A) (G/n1)T,p,n2 (B) (U/n2)T,p,n1 (C) (H/n1)T,p,n1 (D) (A/n2)T,V,n1 1243 A,B,C 三种物质组成的溶液,物质 C 的偏摩尔量为: (A) (/nC)T,p,nA,nB (B) (G/nC)T,p,nA,nB

(C) (F/nA)T,p,nA,nB (D) (H/nC)S,p,nA,nB

1245 273 K,2×101.3 kPa 时,水的化学势比冰的化学势: ( )

(A) 高 (B) 低 (C) 相等 (D) 不可比较 1246 (1) 过饱和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势比同温同压纯溶质的化学势: ( )

(A) 高 (B) 低 (C) 相等 (D) 不可比较 (2) 过饱和溶液中,溶剂的化学势比同温同压纯溶剂的化学势: ( )

(A) 高 (B) 低 (C) 相等 (D) 不可比较

1250 关于偏摩尔量,下面诸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偏摩尔量是状态函数,其值与物质的数量无关 (B) 在多组分多相体系中不存在偏摩尔量 (C) 体系的强度性质没有偏摩尔量 (D) 偏摩尔量的值只能大于或等于零

1743 在某温度下,当B溶解于A中形成溶液时,若纯B的摩尔体积大于溶液中B的偏摩尔体积时,(设B的偏摩尔体积大于零),若增加压力则B在A中的溶解度将: ( )

(A) 增大 (B)减小 (C) 不变 (D)不确定

1783 在恒温抽空的玻璃罩中封入两杯液面相同的糖水 (A) 和纯水 (B)。经历若干时间后,两杯液面的高度将是: ( )

(A) A 杯高于 B 杯 (B) A 杯等于 B 杯 (C) A 杯低于 B 杯 (D) 视温度而定

*,化学势为μ*,并且已知在pө压力下的凝固点为 1788 在温度 T 时,纯液体 A 的饱和蒸气压为 pAA

Tf*,当 A 中溶入少量与 A 不形成固态溶液的溶质而成为稀溶液时,上述三物理量分别为 pA,μ A,Tf ,

16

则 ( )

**

(A) p A< pA,μA<μA, Tf* < Tf

*> p,*<μ, T* < T (B) p AμAAAff*< p,*<μ, T* > T (C) p AμAAAff*> p,*>μ, T* > T (D) p AμAAAff

1789 已知挥发性纯溶质 A 液体的蒸气压为 67 Pa,纯溶剂 B 的蒸气压为 26 665 Pa,该溶质在此

溶剂的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0.02,则此饱和溶液(假设为理想液体混合物)的蒸气压为:( ) (A) 600 Pa (B) 26133 Pa (C) 26 198 Pa (D) 599 Pa 1790 在400 K时,液体 A 的蒸气压为 4×104 Pa,液体 B 的蒸气压为 6×104 Pa,两者组成理想

液体混合物,平衡时溶液中 A 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0.6,则气相中 B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 ) (A) 0.60 (B) 0.50 (C) 0.40 (D) 0.31 1792 已知 373.15 K 时,液体 A 的饱和蒸气压为 133.32 kPa,另一液体 B 可与 A 构成理想液体混合物。当 A 在溶液中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1/2 时,A 在气相中的物质量分数为2/3 时,则在373.15 K时,液体 B 的饱和蒸气压应为: ( )

(A) 66.66 kPa (B) 88.88 kPa (C) 133.32 kPa (D) 266.64 kPa 1827 (1) 溶液的化学势等于溶液中各组分的化学势之和 (2) 对于纯组分,则化学势等于其Gibbs自由能 (3) 理想溶液各组分在其全部浓度范围内服从Henry定律 (4) 理想溶液各组分在其全部浓度范围内服从Raoult定律 上述诸说法正确的是: ( ) (A) (1),(2) (B) (2),(3) (C) (2),(4) (D) (3),(4) 1861 真实气体的标准态是: ( ) (A) f=pө的真实气体 (B) p=pө的真实气体 (C) f=pө的理想气体 (D) p=pө的理想气体 1864 设N2和O2皆为理想气体。它们的温度、压力相同,均为298 K,pө,则这两种气体的化学势应该:

(A) 相等 (B) 不一定相等 (C) 与物质的量有关 (D) 不可比较

1865今有298 K, pө的N2气[状态Ⅰ]和323 K, pө的N2气[状态Ⅱ]各一瓶,问哪瓶N2气的化学势大? ( ) (A)μ(Ⅰ)> μ(Ⅱ) (B) μ(Ⅰ)< μ(Ⅱ) (C) μ(Ⅰ)= μ(Ⅱ) (D) 不可比较 1878 下述体系中的组分B,选择假想标准态的是: ( ) (A)理想溶液中的组分B (B)理想混合气体中的组分B (C)非理想溶液中的溶剂 (D)稀溶液中的溶质B

1879 下述体系中的组分B,选择假想标准态的是 ( ) (A)混合理想气体中的组分B (B)混合非理想气体中的组分B (C)理想溶液中的组分B (D)稀溶液中的溶剂

1883 稀溶液中,当溶质用物质的量分数xB表示浓度时,其化学势的表达式为 其中第一项化学势B*的物理意义是: 。

1885 混合理想气体中组分B的化学势表达式B为 ,其中标准态的物理意义为: 。

17

1904 对于理想液体混合物: ( )

(A) ΔmixH = 0 ΔmixS = 0 (B) ΔmixH = 0 ΔmixG = 0 (C) ΔmixV = 0 ΔmixH = 0 (D) ΔmixV = 0 ΔmixS = 0 1905 假设A,B两组分混合可以形成理想液体混合物,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A,B 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很微弱 (B) A,B 都遵守拉乌尔定律 (C) 液体混合物的蒸气压介于 A,B 的蒸气压之间 (D) 可以用重复蒸馏的方法使 A,B 完全分离 1911 在 298 K 时,向甲苯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0.6 的大量的苯-甲苯理想溶液中,加入1 mol纯 苯,这一过程苯的 ΔG, ΔH, ΔS 为: ( ) ΔG/J ΔH/J ΔS/J·K-1 (A) 0 0 0 (B) -1266 0 4.274 (C) -2270 0 7.618 (D) -542.6 0 1.821

1912 在300 K时,从大量等物质的量的C2H4Br2和C3H6Br2理想液体混合物中分离出1 mol纯C2H4Br2所需作的最小功为 ___________ 。 1931 对于非电解质溶液,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溶液就是多种液态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B) 在一定温度下,溶液的蒸气压一定小于纯溶剂的蒸气压 (C) 在有限浓度范围内,真实溶液的某些热力学性质与理想溶液相近似 (D) 溶液浓度选择不同标度时,其化学势也不同

1933 298 K, pө下,苯和甲苯形成理想液体混合物,第一份溶液体积为2 dm3,苯的摩尔分数为0.25,苯的化学势为1,第二份溶液的体积为1 dm3,苯的摩尔分数为0.5,化学势为μ2,则: ( )

(A) μ1>μ2 (B) μ1<μ2 (C) μ1=μ2 (D) 不确定 1934 2 mol A物质和3 mol B物质在等温等压下混合形成理想液体混合物,该系统中A和B的偏摩尔体积分别为1.79×10-5 m3mol-1,2.15×10-5 m3mol-1 ,则混合物的总体积为: ( ) (A) 9.67×10-5 m3 (B) 9.85×10-5 m3 (C) 1.003×10-4 m3 (D) 8.95×10-5 m3

1939 理想气体分子间作用力_______, 理想溶液分子间作用力________。

1941 从多孔硅胶的强烈吸水性说明自由水分子的化学势比吸附在硅胶表面的水分子的化学势

______。当硅胶吸水达到饱和时,自由水分子的化学势______吸附在硅胶表面水分子的化学势。 1949 纯溶剂中加入非挥发性溶质后,沸点升高。该溶液中溶剂的化学势比未加溶质前( )

(A)升高 (B)降低 (C)相等 (D)不确定 1950 当溶液中溶质浓度采用不同浓标时,下列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 )

(A)溶质的活度相同 (B)溶质的活度系数相同 (C)溶质的标准化学势相同 (D)溶质的化学势相同 2020 甲、乙、丙三个小孩共享一只冰棍。三人约定:

(1)各吃一只冰棍的三分之一 (2)只准抿,不准咬

(3)按年龄从小到大排先后

品尝结果,甲认为这只冰棍中没有糖,乙认为冰棍很甜,丙认为甲、乙两人的说法都太绝对化。 从以上实验可知, 年龄最小, 次之, 年龄最大。乙、丙、甲

18

2021 图中M是只允许水能透过的半透膜,A是蔗糖浓度为0.01 moldm-3的溶液,B为蔗糖浓度为 0.003 moldm-3的水溶液,温度为 300 K,则: ( )

(A) 水通过 M 从 A 流向 B (B) 水通过 M 从 B 流向 A (C) 水在宏观上不动 (D) 水在 A 中的化学势等于 B 中的化学势

2022 质量摩尔浓度凝固点降低常数 Kf,其值决定于: ( ) (A) 溶剂的本性 (B) 溶质的本性 (C) 溶液的浓度 (D) 温度

2026 (1) 冬季建筑施工中,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常在浇注混凝土时加入少量盐类,其主要作用是? (A) 增加混凝土的强度 (B) 防止建筑物被腐蚀 (C) 降低混凝土的固化温度 (D) 吸收混凝土中的水份 (2) 为达到上述目的,选用下列几种盐中的哪一种比较理想? ( )

(A) NaCl (B) NH4Cl (C) CaCl2 (D) KCl 2031 两只烧杯各有 1 kg水,向 A 杯中加入 0.01 mol 蔗糖,向 B 杯内溶入0.01 mol NaCl,两只烧杯按同样速度冷却降温,则有: ( )

(A) A 杯先结冰 (B) B 杯先结冰 (C) 两杯同时结冰 (D) 不能预测其结冰的先后次序 2032 盐碱地的农作物长势不良,甚至枯萎,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 ) (A) 天气太热 (B) 很少下雨 (C) 肥料不足 (D) 水分从植物向土壤倒流 2033 为马拉松运动员沿途准备的饮料应该是哪一种? ( )

(A) 高脂肪、高蛋白、高能量饮料 (B) 20% 葡萄糖水 (C) 含适量维生素的等渗饮料 (D) 含兴奋剂的饮料 2035 下述方法中,哪一种对于消灭蚂蝗比较有效? ( )

(A) 击打 (B) 刀割 (C) 晾晒 (D) 撒盐 2034 海水不能直接饮用的主要原因是: ( )

(A) 不卫生 (B) 有苦味 (C) 含致癌物 (D) 含盐量高 2037 自然界中,有的高大树种可以长到 100 m以上,能够提供营养及水位到树冠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

(A) 因外界大气压引起的树干内导管的空吸作用 (B) 树干中微导管的毛细作用 (C) 树内体液含盐浓度高,渗透压大 (D) 营养和水分自雨水直接落到树冠上

2051 主要决定于溶解在溶液中粒子的数目,而不决定于这些粒子的性质的特性叫________。

(A) 一般特性 (B) 依数性特征 (C) 各向同性特性 (D) 等电子特性

19

2059 现有四种处于相同温度和压力下的理想稀溶液。 (1) 0.1 mol蔗糖溶于80 mol水中,水蒸气压力为p1 (2) 0.1 mol萘溶于80 mol苯中,苯蒸气压为p2 (3) 0.1 mol葡萄糖溶于40 mol水中,水蒸气压为p3 (4) 0.1 mol尿素溶于80 mol水中,水蒸气压为p4 这四个蒸气压之间的关系为: ( ) (A) p1≠p2≠p3≠p4 (B) p2≠p1=p4>p3 (C) p1=p2=p4=(1/2)p3 (D) p1=p4<2p3≠p2

2067 液体B比液体A易于挥发,在一定温度下向纯A液体中加入少量纯B液体形成稀溶液,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该溶液的饱和蒸气压必高于同温度下纯液体A的饱和蒸气压 (B) 该液体的沸点必低于同样压力下纯液体A的沸点 (C) 该液体的凝固点必低于同样压力下纯液体A的凝固点(溶液凝固时析出纯固态A) (D) 该溶液的渗透压为负值

2206所谓正偏差溶液是指在不同分子间的引力弱于同类分子间的引力,故分子逸出液面的倾向增加,此时pA____p*xA, ΔmixV____0 , ΔG____0。( 填 > , =, < ) A

9202 等温等压下,A和B组成的均相体系中,若A的偏摩尔体积随浓度的改变而增加,则B的偏摩尔体积将( )

(A) 增加 (B) 减小 (C) 不变 (D) 不一定 9204 从多孔硅胶的强烈吸水性能说明在多孔硅胶吸水过程中,自由水分子与吸附在硅胶表面的水分子比较,化学势高低如何? ( )

(A) 前者高 (B) 前者低 (C) 相等 (D) 不可比较 1702 摩尔分数为 0.5 的甲醇水溶液在 293.15 K 和 pө下,每摩尔溶液的体积为2.83×10-5 m3mol-1,甲醇的偏摩尔体积为 3.95×10-5 m3mol-1,把 1 mol 甲醇加入上述大量溶液中,体积增加 ____ m3,加入 1 mol 水体积又增加 ____ m3。

化学平衡

2798 某温度时,NH4Cl(s)分解压力是pө,则分解反应的平衡常数Kө为 ( ) (A)1 (B)1/2 (C)1/4 (D)1/8

ө-1

2842 在等温等压下,当反应的ΔrG m= 5 kJmol时,该反应能否进行? ( )

(A) 能正向自发进行 (B) 能逆向自发进行 (C) 不能判断 (D) 不能进行 2843 已知反应 2NH3= N2+ 3H2在等温条件下,标准平衡常数为 0.25,那么,在此条件下,氨的合成反应 (1/2) N2+(3/2) H2= NH3 的标准平衡常数为: ( )

(A) 4 (B) 0.5 (C) 2 (D) 1 2894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对于一个化学反应,能用以判断其反应方向的是 ( )

ө

(1) ΔrG m (2) Kp (3) ΔrGm (4) ΔrHm 2988 已知 445℃时, Ag2O(s) 的分解压力为20974 kPa,则此时分解反应Ag2O(s)=2Ag(s)+2O2(g) 的

өΔrG m为 (A) 14.387 J·mol-1 (B) 15.92 kJ·mol-1 (C) -15.92 kJ·mol-1 (D) -31.83 kJ·mol-1

12989 已知反应C(s)+O2(g)=CO2(g) 的平衡常数为 K1;CO(g)+2O2(g)=CO2(g)的平衡常数为 K2;

20

12C(s)+O2(g)=2CO(g) 的平衡常数为 K3;则K3与K1,K2的关系为 _____________ 。 3042 在通常温度下,NH4HCO3(s) 可发生下列分解反应: NH4HCO3(s) = NH3(g) + CO2(g) + H2O(g)

设在两个容积相等的密闭容器A和B中,分别加入纯 NH4HCO3(s) 1kg 及 20 kg,均保持在298 K 达到平衡后,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

(A) 两容器中压力相等 (B) A 内压力大于 B 内压力 (C) B 内压力大于 A 内压力 (D) 须经实际测定方能判别哪个容器中压力大

ө3135 根据某一反应的ΔrG m值,下列何者不能确定: ( )

(A) 标准状态下自发变化的方向

ө (B) 在ΔrG m所对应的温度下的平衡位置

(C) 在标准状态下体系所能作的最大非膨胀功 (D) 提高温度反应速率的变化趋势

ө-1ө3147在 298 K 时,气相反应H2+I2=2HI的ΔrG m=-16 778 Jmol,则反应的平衡常数K p为: ( )

(A) 2.0×1012 (B) 5.91×106 (C) 873 (D) 18.9 3281 固体氧化物的分解压(分解反应是吸热的)当温度升高时: ( )

(A) 分解压降低 (B) 分解压增大 (C) 分解压恒定 (D) 分解压不能确定 3282 在一定的温度下,一定量的 PCl5(g) 在一密闭容器中达到分解平衡。若往容器中充入氮气,使体系的压力增加一倍(体积不变),则 PCl5的解离度将为 ( )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不定 3286 在刚性密闭容器中,有下列理想气体的反应达到平衡 A(g) + B(g) =C(g) 若在恒温下加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则平衡将 ( )

(A) 向右移动 (B) 向左移动 (C) 不移动 (D) 无法确定 3287 温度对化学反应平衡常数影响很大,在恒压下,它们的定量关系是 _________ 。当 ______时,升高温度对反应进行有利;当 _______ 时,升高温度对反应进行不利。

ө-1

3291 理想气体反应 N2O5(g) = N2O4(g) + (1/2) O2(g) 的ΔrH m为 41.84 kJmol,ΔCp= 0,试问增加 N2O4平衡产率的条件是: ( )

(A) 降低温度 (B) 提高温度 (C) 提高压力 (D) 等温等容加入惰性气体 3292PCl5的分解反应是 PCl5(g) = PCl3(g) + Cl2(g),在473 K达到平衡时, PCl5(g)有 48.5% 分解,在573 K 达到平衡时,有 97% 分解,则此反应为 ( )

(A) 放热反应 (B) 吸热反应 (C) 即不放热也不吸热 (D) 这两个温度下的平衡常数相等 3297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 PCl5(g)在某种条件下的解离度为,改变下列条件,何者可使增大? ( ) (A) 增加压力使体积缩小一倍 (B) 体积不变,通入 N2气使压力增大一倍 (C) 压力不变,通入 N2气使体积增大一倍 (D) 体积不变,通入 Cl2气使压力增大一倍

ө

3341 已知反应3O2(g) = 2O3(g) 在25℃时,ΔrH m =-280 Jmol-1,则对该反应有利的条件是:( ) (A) 升温升压 (B) 升温降压 (C) 降温升压 (D) 降温降压

21

3350 某放热反应在 T=800 K、压力p下进行,达平衡后产物的百分含量是50%,若反应在T=200 K、压力p下进行,平衡时产物的百分含量将: (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相平衡

2301 小水滴与水蒸气混在一起,它们都有相同的组成和化学性质,它们是否是同一个相?说明原因? 2309 相是热力学体系中 和 完全均匀的部分。 2310 一个体系的物种数可以因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而 ,而组分数是 。 2312 研究多相体系的状态如何随 、 、 等变量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并用图形来表示体系的状态的变化,这种图称为状态图或称为相图。 2321 在101 325 Pa压力下,I2在液态水和CCl4中溶解分配达平衡。该平衡体系的自由度为 ,其可变量是 。 2323 请填出下列体系的相数=? (1)雾: 。

(2)混合均匀的米粉和面粉: 。

2324在一个真空容器中,投入CaCO3(s)加热分解达平衡,其独立组分数为 。

若投入NH4HS(s)加热分解达平衡,则其独立组分数为: 2327 指出下列体系的独立组分数 (1)N2(g)和O2(g):C为 (2)在上述体系中加催化剂,使生成n种氧化物,C为 。 2329 相律在下列体系中何者不适用? ( ) (A)NaCl水溶液 (B)NaCl饱和水溶液 (C)NaCl过饱和水溶液

(D)NaCl水溶液与纯水达渗透平衡

2333 在密闭容器中,让NH4Cl(s)分解达到平衡后,体系中的相数是: ( ) (A)1 (B)2 (C)3 (D) 4 2334 在密闭的容器中,CaCO3(s)和NH4HCO3(s)同时分解达到平衡后,体系中的相数是 。 2406 二元合金处于低共熔温度时物系的自由度 f 为: ( ) (A) 0 (B) 1 (C) 2 (D) 3

2407 298 K 时,蔗糖水溶液与纯水达渗透平衡时,整个体系的组分数、相数、自由度数为: ( ) (A) C= 2, = 2,f*= 1 (B) C= 2, = 2,f*= 2 (C) C= 2, = 1,f*= 2 (D) C= 2, = 1,f*= 3

2408 对恒沸混合物的描述,下列各种叙述中哪一种是不正确的? ( ) (A) 与化合物一样,具有确定的组成 (B) 不具有确定的组成

(C) 平衡时,气相和液相的组成相同 (D) 其沸点随外压的改变而改变

2435 CuSO4与水可生成CuSO4ּH2O,CuSO4ּ3H2O,CuSO45H2O三种水合物,则在一定温度下与水蒸气平衡的含水盐最多为: ( ) (A) 3种 (B) 2种 (C) 1种 (D) 不可能有共存的含水盐 2437 在通常情况下,对于二组分物系能平衡共存的最多相为: ( ) (A) 1 (B) 2 (C) 3 (D) 4

2481 凝固点的描述可图示如下,其中哪一个是错误的 ( A )

22

2510 三相点是: ( ) (A) 某一温度,超过此温度,液相就不能存在 (B) 通常发现在很靠近正常沸点的某一温度

(C) 液体的蒸气压等于25℃时的蒸气压三倍数值时的温度 (D) 固体、液体和气体可以平衡共存时的温度和压力

2511 某一固体在25℃和pө压力下升华,这意味着: ( ) (A) 固体比液体密度大些 (B) 三相点的压力大于pө (C) 固体比液体密度小些 (D) 三相点的压力小于pө

2512 某一物质 X在三相点时的温度是20℃,压力是2pө。下列哪一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 (A) 在20℃以上 X 能以液体存在 (B) 在20℃以下 X 能以固体存在

(C) 在25℃,pө下液体 X 是稳定的 (D) 在25℃时,液体 X 和固体 X 具有相同的蒸气压 2513 碘的三相点处在115℃和12 kPa上,这意味着液态碘: ( ) (A) 比固态碘密度大 (B) 在115℃以上不能存在 (C) 在pө压力下不能存在 (D) 不能有低于12 kPa的蒸气压

2514 N2的临界温度是124 K,如果想要液化N2就必须: ( ) (A) 在恒温下增加压力 (B) 在恒温下降低压力

(C) 在恒压下升高温度 (D) 在恒压下降低温度

2516 哪一种相变过程可以利用来提纯化学药品? ( ) (A) 凝固 (B) 沸腾 (C) 升华 (D) (A)、(B)、(C)任一种 2517对于与本身的蒸气处于平衡状态的液体,通过下列哪种作图法可获得一直线。( ) (A) p 对T (B) lg(p/Pa) 对 T (C) lg(p/Pa) 对 1/T (D) 1/p 对lg(T/K)

2518 在相图上,当体系处于下列哪一点时只存在一个相? ( ) (A) 恒沸点 (B) 熔点 (C) 临界点 (D) 低共熔点

2535 在0℃到100℃的范围内,液态水的蒸气压p与T的关系为:lg(p/Pa)=-2265/T+11.101 ,某高原地区的气压只有59 995 Pa,则该地区水的沸点为: ( ) (A) 358.2 K (B) 85.2 K (C) 358.2 ℃ (D) 373 K

2565 pө时,A 液体与 B 液体在纯态时的饱和蒸气压分别为 40 kPa 和 46.65 kPa,在此压力下,A和 B 形成完全互溶的二元溶液。在xA= 0.5 时,A 和 B 的平衡分压分别是 13.33 kPa和 20 kPa,则此二元物系常压下的 T-x 图为下列哪个图: ( 2 )

23

2573 完全互溶的二组分溶液,在 xB= 0.6 处平衡蒸气压有最高值,那么组成xB=0.4的溶液在气-液平衡时,xB(g),xB(l),xB(总)的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将 xB=0.4 的溶液进行精镏,塔顶将得到 ___________ 。

2599 Na2CO3可形成三种水合盐:Na2CO3·H2O,Na2CO3·7H2O 及Na2CO3·10H2O,常压下将 Na2CO3(s) 投入其水溶液中,待达三相平衡时,一相是 Na2CO3水溶液,一相是 Na2CO3(s) ,则另一相是:( ) (A) 冰 (B) Na2CO3·10H2O(s) (C) Na2CO3·7H2O(s) (D) Na2CO3·H2O(s) 2613 已知苯―乙醇双液体系中,苯的沸点是353.3 K,乙醇的沸点是351.6 K,两者的共沸组成为:含乙醇47.5%(摩尔分数),沸点为341.2 K.今有含乙醇77.5%的苯溶液,在达到气液平衡后,气相中含乙醇为y2,液相中含乙醇为x2。问: (1) 下列结论何者正确? (A) y2>x2 (B) y2=x2 (C) y2(2) 若将上述溶液精馏,则能得到 ( )

(A) 纯苯 (B) 纯乙醇 (C) 纯苯和恒沸混合物 (D) 纯乙醇和恒沸混合物 2638 若A和B可形成低共沸混合物E,欲在精馏塔中将任意比例的A和B的混合物分离。则塔顶将馏出 。塔底将馏出 。E、A或B

2645 组分A和B可以形成四种稳定化合物:A2B,AB,AB2,AB3,设所有这些化合物都有相合熔点。则此体系的低共熔点最多有几个? ( ) (A)3 (B)4 (C)5 (D)6

1162 大多数物质的液体在正常沸点时的摩尔气化熵为: ( ) (A) 20 J·K-1·mol-1 (B) 25 J·K-1·mol-1 (C) 88 J·K-1·mol-1 (D) 175 J·K-1·mol-1

1163 苯的正常沸点为 80℃,估计它在沸点左右温度范围内,温度每改变 1℃,蒸气压的变化百分率约为:( )

(A) 3% (B) 13% (C) 47% (D) 难以确定 1190 下列对物质临界点性质的描述哪一个是错误的? ( ) (A) 液相摩尔体积与气相摩尔体积相等 (B) 液相与气相的临界面消失 (C) 汽化热为零 (D) 固、液、气三相共存

2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