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制药工艺学试题及答案

来源:华佗健康网
制药工艺学试题及答案

【篇一:制药工艺学试题】

ology):是研究各类药物生产制备的一门学科;它是

药物研究、开发和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研究、设计和选择最安全、最经济、最简便

和先进的药物工业生产途径和方法的一门学科。

2. 化学制药工艺学:化学制药工艺学是药物研究、开发和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

药物的合成路线、合成原理、工业生产过程及实现生产最优化的一般途径和方法。它是研究、

设计和选择最安全、最经济、最简便和先进的药物工业生产途径和方法的一门学科。

3. 全合成制药:是指由化学结构简单的化工产品为起始原料经过一系列化学合成反应和物

理处理过程制得的药物。由化学全合成工艺生产的药物称为全合成药物。

4. 半合成制药: 是指由具有一定基本结构的天然产物经化学结构改造和物理处理过程制得

的药物。这些天然产物可以是从天然原料中提取或通过生物合成途径制备。

5. 手性制药:具有手性分子的药物

6 药物的工艺路线:具有工业生产价值的合成途径,称为药物的工艺路线或技术路线。

或逆向合成分析 (retrosynthesis analysis):从药物分子的化学结构出发,将其

化学合成过程一步一步逆向推导进行寻源的思考方法称为追溯求源法,又称倒推法、逆合成 分析法。

8. “一勺烩”或“一锅煮”:对于有些生产工艺路线长,工序繁杂,占用设备多的药物生

产。若一个反应所用的溶剂和产生的副产物对下一步反应影响不大时,往往可以将几步反应

合并,在一个反应釜内完成,中间体无需纯化而合成复杂分子,生产上习称为“一勺烩”或

“一锅煮”。改革后的工艺可节约设备和劳动力,简化了后处理。 19 分子对称法:一些药物或中间体的分子结构具对称性,往往可采用一种主要原料经缩合

偶联法合成,这种方法称为分子对称法。

11基元反应:反应物分子在碰撞中一步直接转化为生成物分子的反应。

12. 非基元反应:反应物分子经过若干步,即若干个基元反应才能转化为生成物的反应。

13. 简单反应:由一个基元反应组成的化学反应。

14. 复杂反应:由两个以上基元反应组成的化学反应。又可分为可逆反应、平行反应和连续 反应。

15. 固定化酶:固定化酶又称水不溶性酶,它是将水溶性的酶或含酶细胞固定在某种载体上,

成为不溶于水但仍具有酶活性的酶衍生物。

16. 自动催化作用:在某些反应中,反应产物本身即具有加速反应的作用,称为自动催化作 用。

17. 相转移催化剂:相转移催化剂的作用是由一相转移到另一相中进行反应。它实质上是促

使一个可溶于有机溶剂的底物和一个不溶于此溶剂的离子型试剂两者之间发生反应。常用的

相转移催化剂可分为鎓盐类、冠醚类及非环多醚类等三大类。

18. 中试放大:中试放大是在实验室小规模生产工艺路线的打通后,采用该工艺在模拟工业

化生产的条件下所进行的工艺研究,以验证放大生产后原工艺的可行性,保证研发和生产时

工艺的一致性。 中试放大的目的是验证、复审和完善实验室工艺所研究确定的反应条件,

及研究选定的工业化生产设备结构、材质、安装和车间布置等,为正式生产提供数据,以及 物质量和消耗等。

19. 绿色制药生产工艺:是在绿色化学的基础上开发的从源头上消除污染的生产工艺。这类

工艺最理想的方法是采用“原子经济反应”,绿色化学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化学反应、原料、催

化剂、溶剂和产品的绿色化而开展的。 1. 工业上最适合的反应类型是 ( ) a. 尖顶型 b. 平顶型 c. 汇聚型d. 直线型 2. 最理想的工艺路线是( )

a. 直线型 b. 交叉型 c. 汇聚型 d. 对称型

3. 从收率的角度看,应该把收率低的单元反应放在() a. 前头b. 中间 c. 后边 d. 都可

4. 从收率的角度看,应该把收率高的反应步骤放在( ) a. 前头b. 中间 c. 后边d. 都可

5. 在考虑合理安排工序次序时,通常把价格较贵的原料放在何处使用。 ( )

a. 前头b. 中间 c. 后边d. 最后

6.在工业生产上可稳定生产,减轻操作劳动强度的反应类型是 ( ) a. 平顶型 b. 尖顶型 c. 直线型 d. 汇聚型

7. 在镇静药奈福泮的羰基的还原过程中,可代替氢化铝锂的是( ) a. 硼氢化钠 b. 醇钠c. 锌粉 d. 钯碳

8. 工艺的后处理过程一般属于的过程是 ( ) a. 化学 b. 物理c. 物理化学 d. 生物 9. 应限制使用的溶剂是 ()

a. 第一类溶剂 b. 第二类溶剂 c. 第三类溶剂 d. 第四类溶剂 10. 属于第三类溶剂的是( )

a. 苯 b. 甲苯 c. 乙酸乙酯 d. 三氟醋酸 1.b 2. c 3. a 4. c 5.d 6.a 7. a 8. b 9. b 10. c 1. 可逆反应属于 ( )

a. 复杂反应 b. 平行反应 c. 基元反应 d. 简单反应 2. 平行反应属于 ( )

a. 连续反应 b. 复杂反应 c. 基元反应 d. 简单反应 3. 在溶剂的作用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使反应分子能够分布均匀、增加分子间碰撞和接触的机会、有利于传热和散热。

b. 溶剂必须是易挥发的

c. 溶剂必须是惰性的,不能与反应物或生成物反应

d. 溶剂直接影响化学反应的反应速度、反应方向、反应深度、产品构型等

4. 在重结晶溶剂的选择原则中,不正确的是 () a. 溶解度必须很大 b. 溶剂必须是惰性的

c. 溶剂的沸点不能高于被重结晶物质的熔点 d. 溶剂必须容易和重结晶物质分离 1. a2. b 3.b 4. a

19. 判断反应终点的依据不包括(d ) a. 原料点是否消失, b. 原料点是否不再变化

c. 除了产物和原料外是否有新的杂质斑点生成, d. 是否有新斑点生成

2. 中试研究中的过渡试验不包括的是(d )

a. 原辅材料规格的过渡试验 b. 反应条件的极限试验 c. 设备材质和腐蚀试验d. 后处理的方法试验

1.世界制药工业的发展动向为:高科技 、 高要求 、 高速度 、 高集中 1. 和

是衡量生产技术高低的尺度。

2. 在设计药物的合成路线时,首先应从特 点,采取相应的设计方法。

3. 在制定化学制药工艺实验研究方案时,还必须对反应类型作必要的考察,阐明所组成的

化学反应类型到底是 还是 反应。

4.从收率的角度看,应该把收率低的单元反应放在在。

5. 在考虑合理安排工序次序时,应该把价格较贵的原料放在 6. 工业生产上愿意采用

7.药物分子中具有______________等碳—杂键的部位,乃是该分子的拆键部位,亦即其合 成时的连接部位。

9.应用类型反应法进行药物或中间体的工艺设计时,如果功能基的形成与转化的单元反应

排列方法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安排时,不仅需要从理论上___________________,而且

还要从实践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进行实验研究,经过实验设计及选优方法遴 选,反复比较来选定。

10. 在应用模拟类推法设计药物工艺路线时,还必须和_____________对比,并注意对比

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的差异。

11. 对于___________________衍生物的合成设计,常可通过查阅有关文献专著、综述或化

学文献,找到若干可供_____________的方法。

12. 选择工艺路线,首先应考虑每一合成路线所用的各种原辅材料的来源、规格和供应情

况,其基本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

1. 反应溶剂直接影响化学反应的、 、

2. 水、乙醇、乙酸、乙二胺等属于 溶剂,乙醚、二氯甲烷、丙酮、吡啶等

属于溶剂,甲苯、正己烷、环己烷等属于 溶剂。 3. 反应后处理多为、

等单元操作,后处理的方法随 不同而异。

1. 反应速度 、 反应方向、反应深度、产品构型 等。 2.质子,非质子 , 惰性 溶剂。

3.物理操作 , 分离、提取、蒸馏、结晶、过滤、以及干燥 ,反应的性质

7. 在进行重结晶溶剂的选择时,首先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次可以进行

________________试验,其经验通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 7. 参考前人工作经验,试管, “相似相溶”原理

9. 对于可逆反应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来破坏平衡,以利于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即通过加大某一反应物的投料量或移出生成物来控制反应速度,通常加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投料量。 9.用移动化学平衡的方法, 价格便宜、易得反应物

12.确定适宜的加料次序,必须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综合考虑。

13. 当药物存在多晶型时,用不同的______________进行重结晶,得到产品的晶型不同。

14. 最适宜温度的确定应从__________________入手,综合分析正、副反应的规律、反应速度与温度的关系,以及经济核算等进行通盘考虑。

15. 反应温度的选择首先参考相关文献或类似反应进行设计和试验,常用____________加以选择。

12.使反应操作控制较为容易、副反应较小、收率较高、设备利用率较高

13. 溶剂

14. 单元反应的反应机理 15. 类推法

1. 催化作用包括、2. 催化反应分为 3. 衡量催化剂的性能指标有: 、 、。

4. 催化剂的选择性可以通过产品的来计算。

5. 现象有时表现为催化剂的部分活性消失,因而呈现出 6.

7. 常用的相转移催化剂分为 、 等三大类。 1. 正催化、负催化 、 自动催化作用 2. 均相催化反应 和 非均相催化反应 3. 活性、 选择性、 稳定性、 价格 4. 产率 、 转化率

5. 毒化 、 选择性催化作用 。

6. 加氢催化剂 、 酸碱催化剂、相转移催化剂 7. 鎓盐类 、 冠醚类 、 非环多醚类 1. 制药工艺研究分为、以及四个阶段

1. 实验室研究 、 小量试制 、 中试放大 、 工业化生产 17. 物料衡算的理论基础是 质量守恒定律 1. “三废”指的是 、。

2. 制药工业的“三废”特点、

【篇二:化学制药工艺学题库(有答案-2014修订版)】

p class=txt>整理者:李玉龙 一、选择题 1、下列哪种反应不是复杂反应的类型【 a 】 a、基元反应b、可逆反应 c、平行反应d、连续反应 2、化学药物合成路线设计方法不包括【 c 】 a、类型反应法 b、分子对称法c、直接合成法 d、追溯求源法 3、下列方法哪项不是化学药物合成工艺的设计方法 【 c 】 a、模拟类推法 b、分子对称法 c、平台法 d、类型反映法 4、化工及制药工业中常见的过程放大方法有【 d 】 a、逐级放大法和相似放大法 b、逐级放大法和数学模拟放大法 c、相似放大法和 数学模拟放大法d、逐级放大\\相似放大和数学放大 5、下列不属于理想药物合成工艺路线应具备的特点的是【 d 】 a、合成步骤少 b、操作简便 c、设备要求低d、各步收率低 6、在反应系统中,反应消耗掉的反应物的摩尔系数与反应物起始的摩尔系数之比称为【 d 】 a、瞬时收率b、总收率C、选择率d、转化率 7、用苯氯化制各一氯苯时,为减少副产物二氯苯的生成量,应控制氯耗以量。已知每l00 mol苯与40 mol氯反应,反应产物中含38 mol氯苯、l mol二氯苯以及38、61 mol未反应的苯。反应产物经分离后可回收60mol的苯,损失l mol的苯。则苯的总转化率为 【 d 】 a、39% b、 62% c 、 88%d、 97.5% 8、以时间“天”为基准进行物料衡算就是根据产品的年产量和年生产日计算出产品的日产量,再根据产品的总收率折算出l天操作所需的投料量,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物料衡算。一般情况下,年生产日可按 【 c 】天来计算,腐蚀较轻或较重的,年生产日可根据具体情况增加或缩短。工艺尚未成熟或腐蚀较重的可按照【 d 】天来计算。 a、240 b、280 c、330 d、3009、选择重结晶溶剂的经验规则是相似相溶,那

么对于含有易形成氢键的官能团的化合物时应选用的溶剂是【 a 】 a、 乙醇b、 乙醚 c、 乙酮 d、 乙烷 10、下面不属于质子性溶剂是的【 a 】

a、 乙醚b、 乙酸 c、水 d、三氟乙酸 11、载体用途不包括【 b 】.

a、提高催化活性 b、改变选择性 c、节约使用量d、增加机械强度 12、为了减少溶剂的挥发损失,低沸点溶剂的热过滤不宜采用 【 b 】 a、 真空抽滤,出口不设置冷凝冷却器 b、加压过滤 c、 真空抽滤,出口设置冷凝冷却器 d、不能确定 13、工业区应设在城镇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药厂厂址应设在工业区的 【a 】 位置。a、上风b、 下风 c、 下风或上风d、侧风 14 、《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 【 a 】 污染物能在环境或生物体内积累,21、对人体健第康会类产

生长远的不良影响。a、第一类 b、第二类 c、第三类 d、第一类和第二类 15、化学需氧量是指在一定票件下, 用强氧化剂氧化废水中的有机物所需的氧的量,单位为mg.l-1。我国的废水检验标准规定以【 b 】 作为氧化剂 a、高锰酸钾 b、重铬酸见 c、双氧水 d、浓硫酸 16、仅含有机污染物的废水经【 b 】后 ,bod5通常可降至20~30 mg.l-1, 水质可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 a、一级处理 b、二级处理 c、三级处理 d、过滤并调节ph值 17、氯霉素有几个手性中心【 b 】 a、一个 b、 2个. c、 3个 d、 8个 18、氯霉素是广谱抗生素,主要用于【 d】 a 、伤寒杆菌 b、痢疾杆菌 c、脑膜炎球菌 d、以上都是 19、下列不具有抗癌作用酌抗生素是【 d 】 a、 放线菌素b、 博来霉素 c、 阿霉素 d、四环素 10、青霉素工业大规模发酵生产采用二级种子培养,属于几级发酵【 a 】 a、三级b、二级c、四级d、一级 20、四环素发酵培养工艺中,氨基态氨浓度应为【 a 】 a、100-200mg/l b、100-200 c、100-200kg/ld、100-200g/l 21、甾体化合物的生产工艺路线包招【 d 】a、天然提取b、化学合成c、微生物转化 d、以上都是 22、紫杉醇属于哪类化合物 (a)

a、三环二萜 b、蒽醌c、黄酮d、多糖

23、紫杉醇分子结构中有多少手性中心【 b 】a、 9 b、 8 c、 2d、 ll

24、合成手性紫杉醇侧链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方法有哪些?【 d 】

(1)双键不对称氧化法 (2)醛醇反应法 (3)肉桂酸成酯法 (4)半合成法

a、(1)(2) b、(2)(3) c、(3)(4) d、(1)(4) 25、一个工程项目从计划建设到交付生产期的基本工作程序大致可分为

设计前期、设计期和设计后期三个阶段, 其中设计期主要包括【 b 】 a、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b、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c、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d、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试车 26、在工艺流程设计中,置通的二阶段设计是指【 d 】

a、可行性研究和工艺流程设计 b、中试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c、中试设计和扩大工程设 d 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27、洁净等级分别为1万级和10 万级的空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l0万级的空气质量较高 b、1 万级的空气质量较高 c、质量相同d、不能确定

28、理想反应器中的物料流型有【 c 】a、滞流和湍流b、对流和涡流

c、理合混合和理想置换 d、稳定流动和不稳定流动29、釜式反应器的操作方式有【 d 】. a、阃歇操作 b、半连续或半间歇操作

c、间歇操作和连续操作 d、间歇操作 半连续操作和连续操作 30、釜式反应器可采用的操作方法有【 d 】

a、连续操作和间歇操作 b、间歇操作和半连续操作

c、连续操作和半连续操作 d、间歇操作、半连续及连续操作 31、实际生产中,搅拌充分的釜式反应器可视为理想混合反应器,反应器内的【 a 】

a、温度、组成与位置无关 b、温度、组成与时间无关 c、温度、组成既与位置无关,又与时间无关d、不能确定

32、釜式反应器串联操作时,串联的釜数以不超过 【 c 】 个为宜。 a、2 b、 3c、 4d、5

34、在管式反应器中进行气相等温等压反应,已知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a(g)+2b(g)= c(g)+d(g), 则反应时间t与空间时间tc之间的关系为【 a 】 a、 t〉tcb、t=tc c、t〈tcd、不能确定

35、某一产品的生产过程包括硝化、还原、置换三个步骤,各步操作周期分别为24h、8h、12h,全部物料均为液体,且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体积保持不变。若要保持各设备之间的能力平衡,则下列几种安排不合理的是【 c 】

a、1000l硝化釜3只,500l还原釜2只,1500l置换釜1只。 b、1500l硝化釜2只,500l还原釜2只,500l置换釜3只。 c、1500l硝化釜2只,500l还原釜3只,1500l置换釜2只。 d、3000l硝化釜1只,1000l还原釜1只,1500l置换釜1只。

36、对于反应级数较低,且要求的转化率不高的液相或自催化反应,应选用 【 b 】

a、间歇釜式反应器 b、单台连续釜式反应器 c、多台串联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 d、 管式反应器

37、对于粘度大于50paxs 的液体搅拌,为了提高轴向混合效果,则最且采用 【 b 】

a、螺旋浆式搅拌器 b、螺带式搅拌器 c、锚式搅拌器 d、框式搅拌器 38、以下属于发酵焙养基的配制的一般原则是 【 d 】 a、生物学原则 b、 高效经济原则 c、工艺原则 d、 以上都是 39、发酵过程须检测的参数是【 d 】

a、化学物药理参数b、化学参数 c、生物参数 d、以上都是 40、我国的gmp推荐,一般情况下,洁净度高于或等于l万级时,换气次数不少于【 d 】次h-1。

a、10 b、15 c、20 d、25 41、对于热可塑性性药物,其粉碎宜采用【 c 】

a干法体粉碎 b、湿法粉碎c、 低温粉法碎 d、球磨粉碎 42、某反应体系的湿度为185℃ 则宜采用【 b 】作为加热介质 a、低压饱和水蒸汽 b、导热油c、熔盐d、烟道气

43、某反应体系的温度为 260℃,则宜采用【 d 】 j a、低压饱和水蒸汽加热b、导热油加热 c、植物油加热 d、电加热

44、按照生产过程中使用或产生物质的危险性,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可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类,其中最具有危险性的为【 a 】

a 甲类 b、甲类或乙类c、 戌类d、 甲类或戍类甲应. 45、“精烘包”属于洁净厂房其耐火等级不低于【 b 】 a、一级b、 二级 c、三级 d、 四级 反应器题目补充

1、自催化反应宜采用____b____。 a、 间歇操作搅拌釜 b、 单釜连续操作搅拌釜

c、 多个串联连续操作搅拌釜d、 管式反应器

2、对于热效应很大的反应,若仅从有利于传热的角度考虑,则宜采用( d )。

a、间歇釜式反应器 b、单台连续釜式反应器 c、多台串联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 d、管式反应器

3、对于反应速度较慢,且要求的转化率较高的液相反应,宜选用____a____。

a、 间歇釜式反应器 b、 单台连续釜式反应器

c、 多台串联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 d、 管式反应器

4、对于反应级数较低,且要求的转化率不高的液相或自催化反应,宜选用 ____b____。

a、 间歇釜式反应器b、 单台连续釜式反应器 c、 多台串联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 d、 管式反应器

5、对于平行反应,若主反应级数低于副反应级数,则宜选用

____a____。 a、 单台连续釜式反应器b、 管式反应器c、 多台串联连续操作搅拌釜 6、对于平行反应,若主反应级数高于副反应级

数,则不宜选用____a____。a、 单釜连续反应器b、 管式反应器 c、 歇釜式反应器 d、多釜连续反应器

10、 对于平行反应,若主反应级数高于副反应级数,则宜选用____d____。a、 多釜连续反应器 b、 管式反应器 c、 间歇釜式反应器 d、 a、b、c 均可 11、正常操作时,物料呈阶跃变化的反应器是____c____。

14、已知间歇釜式反应器的辅助操作时间为 1h,则在等温等容条件下,同一反应在同一条件下达到相同转化率时,间歇釜式反应器所需的有效容积( a )管式反应器的有效容积。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小于或等于

15、若忽略间歇釜式反应器的辅助操作时间,则间歇釜式反应器的生产能力 ____b____管式反应器的生产能力。 a、 大于 b、 等于 c、 小于

20、对于反应级数大于零的同一反应,达到一定转化率时,理想管式流动反应器所需要的反应器体积与理想连续釜式反应器所需要的有效容积之比(称为容积效

21、 对于同一反应,达到一定转化率时,理想管式流动反应器 二、 填空题:

1、化学制药工艺学是研究药物 生产过程中,设计和研究经济、 安全、高效的化学合成工艺路线的一门学科,包括制备工艺 和质量控制。

2前开发i期、临床开发li期、临床开发Ⅲ期、临床开发iv期、上市。 3、药物合成工艺路线设计,

14、工艺规程,包括起始原料和包装材料的数量,以及工艺、加工说明、注意事项、生产过程控制。

4、试验设计及优选方法是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为理论基础,安排试验的应用技术;其常用实验方法有单因素平行试验优选法、多因素正交设计和匀设计优选法。

5验室、中试车间和生产车间进行。

6大、 化学反应器放大、生物反应器放大 。

7的其他因素有原料输送、设备腐蚀、搅拌效率等工程问题。

8、凡反应物分子在碰撞中一步直接转化为生成物分子的反应成为基元反应。凡反应物分子要经过若干步,即若干个基元反应才能转化为生成物的反应,称为非基元反应。 9化能。

10、化学合成药物的工艺研究中往往遇到多条不同的工艺路线,不同的化学反应存在两种不同的化学反应类型,分别为平顶型和尖顶型 。 11、化学反应步骤的总收率是衡量不同合成路线效率的最直接的方法,其装配方式有直线方式和汇聚方式。

12相转移催化。所涉及相转移催化剂按化学结构可以分为鎓盐类、冠醚类和开链聚醚。 13、 负载型金属催化剂;按催化剂活性组分是一种或多种金属元素分类:单金属催化剂和多金属催化剂。 14

15对映异构体,其中直接结晶法中常用途径有自发结晶拆分和优先结晶拆分、逆向结晶拆分、外消旋体的不对称转化和结晶拆分。 16 (kmno4)使污染物被氧化所需要的氧量分别用 c0dmn表示。 17明水中有机污染物质越多,污染也就越严重。

18高说明水中有机污染物质越多,污染也就越严重。 19、头孢氨苄的生产国内主要有

20物酰化法和化学酰化法以工业生产的廉价青霉素为原料的青霉素扩环法三种。

21、基因工程菌发酵制药工艺过程可分为上游过程和下游过程。上游过程主要包括基工程菌的构建与发酵培养,核心是高效表达。下游过程包括分离纯化、药物制剂与质量控制等。 22培养基过滤灭菌。 23、维生素 c 24

成,请完成以下反应流程路线: ch3 o 3 h3c o cf3 o o cf3 3 h3c

25、按压力等级对压力器进行分类,压力在范围内容器属于低压容器;在1.6-l0 mpa范围内容器属于中压容器;压力在10-98mpa范围内容器属于高压容器;超压容器的压力范围为98 mpa。 三、 简答题

1、化学制药厂污染的特点。

(1)数量少、组分多、变动性大;(2) 间歇排放;(3)ph值不稳定;(4) 化学需氧量高。

2、列举理想的药物工艺路线的 5个特征 (每个1分,列举 5项即可)。 1) 化学合成途径简易, 即原辅材料转化为药物的路线要简短: 2) 需要的原辅材料少而易得,量足;

3) 中间体易纯化,质量可控,可连续操作;4) 可在易于控制的条件下制备,安全无主毒 5) 设备要求不苛刻;6) 三废少,易于治理; 7) 操作简便,经分离易于达到药用标准: 8) 收率最佳,成本最低,经济效益最好。 3、 影响中试放大的因素有哪些?

(l)物理方法,利用物理作用将废水中呈悬浮状态的污染物分离出来,在分离过程中不改变化学性质; (2) 化学方法,利用化学反应原理处理废水中各种形态的污染物分离出来。(3)物理化学方法,综台利用物力和化学的作用除去废水中污染物。

(4)生物方法,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废水中呈溶解和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稳定,无害的物质。 4、中试放大试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1) 原辅材料的过渡试验; (2) 设备材质和腐蚀试验;(3)反应条件限度试验;(4) 原辅材料、中间体及新产品质量的分析方法研究; (5) 反应后处理方法的研究。 5、列举药物生产工艺研究的七个重大课题中的任五项,每答对一项4得分。 药物生产工艺研究的七个重大课题:(1)配料比;(2)溶剂;(3)催化; (4)能量供给;(5)反应时间及其监控;(6)后处理; (7)产 。品的纯化和检验

6、物料衡算的基准是什么?什么是转化率、收率和选择性,三者之间的关系怎样?

答:有机反应很少是按照理论值定量完成,配料比主要根据反应过程的类型来考虑:

1)不可逆没应:可采取增加反应物之一浓度 (即增加其配料比), 或从反应系统中不断去除生成物之一, 以提高反应速度和增加产物的收率。 2)当反应生成物的生成量取决于反应液中某一反应物的浓度时,则增加其

配料比。最适合的配料比应是收率最高,同时单耗较低的某一范围内。3)若反应中,有一反应反物物不稳定,则可增加其用量,以保证有足够的量能参与主反应。

4) 当参与主、副反应的反应物不尽相同时,应利用这一差异,增加某一反应当量,以增加主反应当竞争力。

5)为防止连续反应 (副反应)的发生,有此反应的配料比应该小于理论量,使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停下来,即提限制反应时间。 确定配料比与反应应物浓度意义,提高收率、降低成本、减少后处理负担。

8、什么是催化剂的活性,其影响因素有哪些?催化剂的活性就是催化剂的催化能力。在工业上常用单位时间内单位重量

(或单位表面积)的催化剂在指定条件下所得到的产品量来表示。影响催化剂活性的因素:

(1) 温度:温度对化剂活性影响很大,温度太低时,催化剂的活性小,应

【篇三:制药工艺学习题集及答案原始的】

词解释

1. 制药工艺学

2. 化学制药工艺学 3. 制剂工艺学 4.新药研发 5. 清洁技术 二、填空

1. 制药工业是一个和不断改进 是当今世界各国制药企业在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

2. 制药工业是一个以__________________为基础的朝阳产业。 3. 世界制药工业的发展动向为:、、

4.制药工艺是___________________桥梁与瓶颈,对工艺的研究是加速产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5.清洁技术的目标是____________本来要排放的污染物,实现____________的循环利用策略。 三、简答题

1. 制药工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 2. 制药工业的特点有哪几方面? 3.新药研发的内容是什么?

4.我国制药工业的发展方向有哪些?

5. 针对当前我国化学药品生产所面临的问题,如何提高我国医药企业的研发能力?

第二章 药物工艺路线设计和选择 一、名词解释 1. 全合成制药 2. 半合成制药 3. 手性制药

4. 药物的工艺路线

5. 倒推法或逆向合成分析或追溯求源法 6. 类型反应法

7.sandmeyer反应 8.mannich反应:

9. “一勺烩”或“一锅煮” 10. 分子对称法: 二、填空

1. 是药物生产技术的基础和依据。工艺路线的和 是衡量生产技术高低的尺度。

点,采取相应的设计方法。

3. 在制定化学制药工艺实验研究方案时,还必须对反应类型作必要的考察,阐明所组成的化学反应类型到底是 还是 反应。 4.从收率的角度看,应该把收率低的单元反应放在 在。

7.药物分子中具有______________等碳—杂键的部位,乃是该分子的拆键部位,亦即其合成时的连接部位。

8.抗炎药布洛芬的结构式是________________,其合成路线很多,但其共同的起始原料为______________。

9.应用类型反应法进行药物或中间体的工艺设计时,如果功能基的形成与转化的单元反应排列方法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安排时,不仅需要从理论上___________________,而且还要从实践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进行实验研究,经过实验设计及选优方法遴选,反复比较来选定。

10. 在应用模拟类推法设计药物工艺路线时,还必须和_____________对比,并注意对比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的差异。

11. 对于___________________衍生物的合成设计,常可通过查阅有关文献专著、综述或化学文献,找到若干可供_____________的方法。

12. 选择工艺路线,首先应考虑每一合成路线所用的各种原辅材料的来源、规格和供应情况,其基本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3. 由对硝基苯酚为原料制备扑热息痛时可应用______________工艺。

14. 采用“一勺烩”工艺,必须首先弄清各步反应的历程和工艺条件,只有在搞清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实现这种改革目标。

15. 普萘洛尔的合成中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技术,可以提高收率和产品纯度。

三、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有a、b、c、d 四个备选答案,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工业上最适合的反应类型是 ( ) a. 尖顶型 b. 平顶型 c. 汇聚型d. 直线型 2. 最理想的工艺路线是( )

a. 直线型 b. 交叉型 c. 汇聚型 d. 对称型

3. 从收率的角度看,应该把收率低的单元反应放在() a. 前头b. 中间 c. 后边 d. 都可

4. 从收率的角度看,应该把收率高的反应步骤放在( )

a. 前头b. 中间 c. 后边d. 都可 5. 在考虑合理安排工序次序时,通常把价格较贵的原料放在何处使用。 ( ) a. 前头b. 中间 c. 后边d. 最后

6.在工业生产上可稳定生产,减轻操作劳动强度的反应类型是 ( ) a. 平顶型 b. 尖顶型 c. 直线型 d. 汇聚型

7. 在镇静药奈福泮的羰基的还原过程中,可代替氢化铝锂的是( ) a. 硼氢化钠 b. 醇钠c. 锌粉 d. 钯碳

8. 工艺的后处理过程一般属于的过程是 ( ) a. 化学 b. 物理c. 物理化学 d. 生物

9. 应限制使用的溶剂是 ()

a. 第一类溶剂 b. 第二类溶剂 c. 第三类溶剂 d. 第四类溶剂 10. 属于第三类溶剂的是( )

a. 苯 b. 甲苯 c. 乙酸乙酯 d. 三氟醋酸

11. 可以使用逆合成分析法设计药物工艺路线的药物是 ( ) a. 益康唑b. 克霉唑 c.肌安松 d. 鹰瓜豆碱

12. 可以使用类型反应法设计药物工艺路线的药物是 ( ) a. 黄连素b. 克霉唑 c.鹰瓜豆碱 d. 己烷雌酚

13. 可以使用分子对称法设计药物工艺路线的药物是 ( ) a.鹰瓜豆碱b. 克霉唑 c. 氨甲环酸 d. 布洛芬

14. 可以使用模拟类比法设计药物工艺路线的药物是 ( ) a. 姜黄素 b. 吗啡c.黄连素d. 川芎嗪

15. 可以使用文献归纳法设计药物工艺路线的药物是( )

a.己烷雌酚b. 他巴唑 c. 克霉唑 d. 布洛芬 增加: 属于第一类溶剂的是 【 】

a. 四氯化碳 b. 二氯甲烷c. 丙酮 d. 乙醇 增加: 属于第四类溶剂的是 【 】 a. 石油醚b. 甲醇c. 丙酮 d. 乙醇 四、简答题

1. 药物工艺路线的设计要求有哪些? 2. 药物的结构剖析原则有哪些?

3.药物生产工艺路线的设计和选择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4. 药物工艺路线设计的意义是什么?

5. 药物工艺路线设计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6.工艺路线的评价与选择方法包括哪几方面? 7.工艺路线的改造途径有哪些?

8.制药工业过程按照毒性大小溶剂分为几类?选用原则是什么? 增加:选择药物合成工艺路线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五、合成题

1. 试用逆向合成分析法设计一条益康唑(econazole)的合成路线? clcl cl

econazole

2. 试根据逆合成分析和类型反应等方法设计一条抗菌药物克霉唑(clotrimazole)的合成路线? 克霉唑(clotrimazole)

3.试用分子对称合成法,以哌啶、甲醛、丙酮为原料设计鹰爪豆碱的合成路线。

鹰爪豆碱(sparteine)

4. 以对硝基苯甲酸合成局麻药盐酸普鲁卡因的合成路线 2

hcl

2ch2nc2h5 2h5

盐酸普鲁卡因

5.设计出以异丁基苯为原料,布洛芬的合成工艺路线。 h3c 3ch3 cooh 布洛芬

第三章 工艺路线的研究与优化 一、名词解释

1. 基元反应 2. 非基元反应 3. 简单反应 4. 复杂反应

5. 质量作用定律 6. 可逆反应

7. 平行反应(竞争性反应) 8. 质子性溶剂 9. 非质子性溶剂 10. 正交设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