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物理预习方法

来源:华佗健康网


1. 学习是由预习、上课、复习、练习等诸多环节组成的。预习是学习过程的起使阶段,对于学好物理非常重要。预习能了解学习内容、发现问题,提前进行思考,使听课具有针

对性,增强学习的主动性。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预习呢?

一、学期预习

学期预习是利用开学初作业相对较少、学习任务较轻的时机,对一个学期的学习内容进行概览学习。此预习的目的是掌握知识体系、知识框架。物理学科的知识逻辑性、体系性较强,通过预习,整体把握学期的知识体系。因为把学科知识纳入原有的学科知识体系中,会更有助于掌握、记忆。最主要的是,通过学期预习,可以清楚知识的前后联系,更有利于学习。预习的方法是:首先浏览课本目录,物理课本的每章大都以所学习的物理概念作标题,读了标题,也就知道了本章所要学习的物理概念或物理规律;第二粗读课文,通过粗读课文,列出需要学习的主要知识,对一学期的学习内容就有了基本的了解;第三画知识树,通过画知识树的方式,找出知识的前后联系。

二、单元预习

单元预习(或称按章预习)是在每个单元(章)学习前,对所要学习的单元(章)知识内容进行预习,是在学期预习的基础上的进一步的学习。物理学科每一章的内容不是很多,阅读课文要细一些,对学习新知识所必备的知识缺欠及早了解,提前进行弥补。物理学科的知识逻辑性、前后联系性很强,许多新知识是旧知识的综合,旧知识是新知识的着生点,学习新知识必须有旧知识做基础。如学习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物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第二册第八章《欧姆定律》时,必须是在掌握电流、电压、电阻的基础之上才能够进行,否则的话,无异于空中阁楼,学习是无效的、甚至是无法进行的。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每章后边都以“学到了什么”的形式,或提出了问题或

指出了每章的知识框架,既为复习提供了方便,也可用它作为我们的预习提纲。

三、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在学习每节课文前的预习。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课前预习,可以了解课上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做到心中有数,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听课,很好的提高听课的效率。

课前预习的方法是:首先要细读课文,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内容,产生疑问。阅读教材的方法有关键词语重点读、抽象复杂语句反复读、相似知识对比读、重点句子应读熟。如,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是重点,其用词都是非常严密和规范的,修饰和限制的词语确定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预习时要重点读这些词语、反复读这些语句,通过读来理解其内涵和外延,从而达到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目的。其次要边读边思考,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及新知识与哪些旧知识有关联、与之相关的旧知识自己掌握得如何、预习提纲提出的问题以及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能够自己提出问题并力图独立解答,才能达到预习的目的,才能够独立学习。再次要动笔,将通过阅读思考发现的疑难问题写在课本的空白处或笔记本上,上课听讲时重点解决这些问题。心理学实验表明: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总在不停的相互转化过程中,每次有意注意的时间不超过三分钟,而人们学习到的知识主要是通过有意注意获得的,我们要将每次有意注意的时间用在解决通过阅读思考发现的疑难问题上。

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我们在学习中要不断总结,找出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增强听课效果、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