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景观、活力的城市滨水地区规划--以天府新区创新研发产业功
来源:华佗健康网
生态、景观、活力的城市滨水地区规划 ——以天府新区创新研发产业功能区核心区为例 晏 飞,于儒海,宁怡曼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41) 【摘要】 滨水地区逐渐成为城市设计的热点,结合天府新区创新研发产业功能区核心区城市设计案 例,设计贯彻“生态保护、空间组织、活力塑造”的经验,提炼城市滨水地区规划设计要点。 【关键词】 生态;景观; 活力;滨水地区 【中图分类号】TU984.11 滨水地区是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是城市中陆地 与水域相连的一定范围内区域的总称,其既是城市生态环境 【文献标志码】A 流进行拦截,减少使湖泊富营养化的外源性污染物,保障兴 隆湖水体质量。同时,通过湿地可保持城市生物的多样性, 使自然生物与城市共生。 1.1.2 GIS模拟洪水淹没线,保留湖滨自然地貌 本次规划通过GIS技术模拟洪水淹没区,将防洪与生 中最为敏感的区域之一,又是构成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 组成部分,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兼具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 的区域,具有丰富的景观要素、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及人文 生活气息。 态、景观紧密结合,对滨湖岸线进行系统规划,形成曲折有 致、退让有序的湖岸线,丰富岸线景观层次。同时,驳岸设计 强调亲水体验,并提供可观赏和驻留的空间。规划形成了生 态湿地岸线、亲水景观岸线、滨水游览岸线、公共娱乐岸线、 商业休闲岸线五大岸线类型。 1.2空间景观组织 本文以天府新区创新研发产业功能区核心区城市设计 为例,探讨城市滨水地区规划设计的要点。创新研发产业功 能区作为天府新区的高端服务功能集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天府新区的研发中心。本次规划范围地处成都市 未来中轴线的创新组团段,是创新研发产业功能区的核心 区。其范围西至站华路南延线,南至创新大道,东至成自泸 1.2.1滨水地区建筑空间呈梯级递减 高速路,北至三岔湖旅游快速路(图1)。 规划环湖景观带形成大量绿地、广场等开敞空间,滨水 绿线以内允许修建公共职能建筑,但建筑高度需控制在15 m 以下。绿线以外滨湖的第一、第二街坊内建筑以多层为主, 同时强调高差的利用和功能的融合,总体呈现建筑高度向滨 水地区阶梯递减的趋势。 1.2.2设置城区通向水边的轴线通廊 方案中依托城市道路或绿带形成与滨水地区联系的视 线通廊,以提高景观引导性与共享性。规划视线廊道结合公 共服务功能,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态文化景观廊道,串联兴隆 湖生态绿心与城市腹地。 图1 天府新区创新研发产业功能区区位 1.2.3设置具有个性的标志性建筑 创新研发产业功能区核心区拥有城市发展区内水域面 规划区滨水岸线结合绿色景观通廊及视线廊道布置公 共建筑,结合轨道站点形成TOD商务景观节点,通过较大尺 度的综合体和开阔有序的广场空间,塑造强烈的城市中心感 和突出标志性。 1.3滨水活力塑造 积最大的湖泊——兴隆湖,同时拥有兴隆湖1 1 km长的湖岸 线,具备良好的滨水空间发展条件。本次规划以“生态保护” 为基础,以“空间组织”和“活力塑造”为目标,最终走向“生 态、景观、活力”三位一体。 1天府新区创新研发产业功能区核心区城市设计 简介 1.1生态环境保护 1.3.1 滨水岸线的功能分异:以公共参与度分层布局 滨水第一岸线(滨水绿线及滨水第一、二街坊以内区域) 设置公众参与度较高的城市功能,如体育、宾馆、会展、旅游、 商业、娱乐等;第二岸线(滨水绿线及滨水第一、二街坊以内 1.1.1源水建湿地,保障水体能量 本方案以鹿溪河水系为水体景观基底,依托鹿溪河和新 生水厂再生水作为水源,建造和发展兴隆湖湿地系统。以湿 地作为兴隆湖周边流域和湖区之间的缓冲带,对城市地表径 [定稿日期]2013—07—30 [作者简介]晏飞,城市规划硕士,工程师;于儒海,城市 规划硕士,助理工程师;宁怡曼,城市规划硕士,工程师。 四川建筑第34卷2期2014.04 续、舒适的前提下,通过道路的曲折变化,业态植入,形成集 交通、游憩、观景为一体,充满活力和人性化的街道空间。如 此,滨水道路系统不仅可以作为“道路”来连接滨水区公共空 间,其本身也将成为充满趣味的目的地(表1)。 城市滨水区因其珍贵的地段与资源,成为城市规划中重 要的研究区域。天府新区创新研发功能区核心区城市设计 通过集生态、景观、活力为一体的城市滨水区规划理念,充分 发挥其亲水性和公共性。规划力求生态与活力兼备,挖掘城 市文化底蕴,体现城市特色,唤起人们的归属感,形成聚集人 气的滨水空间。 3结束语 表1 城市滨水区规划设计要点 要点 内容 作用 生态保护 轴线联系 生态涵养、岸线划定 联系城市内部和滨水区 确立滨水区的重点项目 滨水天际线 作为滨水区规划设计的基础 滨水区“纵轴”,从城市层面讲,使滨水空间与城市内部空间相连通 建立滨水区空间骨架和景观轴线 城市形象展示,同时作为功能聚集的视觉引导 塑造视觉焦点和景观节点 水岸形象 地标建筑或重点项目 连续的临水界面 混合的功能 混合功能 丰富的业态 活动策划 从城市通向水边的道路 完整而有趣的滨水游线 交通组织 设置慢行道 连续的界面形成滨水长廊,使滨水区空间具有延续性,加长亲水界面,提高滨 水区的活动承载力 有利于滨水区的活力塑造和经济发展 为各种滨水活动提供支持 城市特色 使人方便顺畅地到达滨水区 路径设计,提供最佳的滨水观景路线和活动路线 增加滨水活动的吸引力,聚集人气 水陆交通结合 公共空间 为人们提供多样的通行方式和感受 承载滨水活动的主要区域 参考文献 学报,2004,(4) [4] 杨妍,王晔.城市滨水地区特色的规划探索——以台州市黄岩 区西江河滨水地区城市设计为例[J].规划师,2006,(4) [1]方庆,b菁华.城市滨水区游憩空间设计研究[J].规划师, 2003,(9) [5]于儒海.健康导向下的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研究[D].哈尔滨 工业大学,2010 [2]王建国,吕志鹏.世界城市滨水区开发建设的历史进程及其经 验[J].规划信息,2001,(7) [3] 王江萍.基于生态原则的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J].武汉大学 ‘} ‘0÷ ‘ ‘ ‘ ^ ^ 2 ^ k cR ^,= 2 ^ = [6] 褚筠.健康导向下的城市滨水空间形态模式研究[D].哈尔滨 工业大学,2010 ^‘ ^● ^ 0 2 (上接第27页) 区位、用地比例、产业结构和环境保护等方 面具有西方“边缘城市”的相似特征。但由于城市产生的原 因、发展的阶段性等差异,又带有显著的中国色彩。我国大 城,是一种现代化的新型社会形态” 。 (图表来源:插图均来源于青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网站,ht一 【p://www.qdhitech.gov.en/) 参考文献 城市的“边缘城市”建设,往往是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紧密 联系在一起的。面对城市发展的新趋势,大多数城市要转变 城市空间结构,以高新区为依托建设新城是必须的也是可行 的选择,这样独具我国特色的“边缘城市”便应运而生。 国外的“边缘城市”理论和实践都比较成熟,我们完全可 [1] 罗高波.美国住宅郊区化对中国城市空间发展的启示[J].北 京房地产,2004,(7) [2]赵子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方向与规划布局研究[D]. 天津大学,2004 以借鉴其先进的经验,为我国高新区建设提供有益的指导。 而且经过20多年发展,高新区已经基本跳出了“承担开发建 设、产业发展的科技工业园”这个单一属性。日益向集科技、 [3]JOEL G.Edge city:life on the new frontier[M].New York:Dou bleday.1991 [4] 程慧,刘玉亭,何深静.开发区导向的中国特色“边缘城市”的 发展[J].城市规划学刊,2012,(6):50—57 [5]青岛高新技术产业新城区总体规划[S].2008 经济、社会人文、资源环境等于一体的现代高科技社区或现 代知识经济社区迈进。这更加促进了全新类型的具有我国 特性的“边缘城市”的发展。 [6]董碧娟.高新区内涵应进一步丰富[N].经济日报,2012—07 —因此,高新区是独具我国特色的“边缘城市”发展模式之 。16(3) “高新区最终将是一座全方位条件全面优化的美丽新 四JI J建筑第34卷2期2014.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