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班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师通过组织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扩展、整理其在生活中获得的有关数学方面的经验,掌握粗浅的数学知识,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运用数学知识认识事物的能力,为入小学学习打好必要的基础。
一、教材分析
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幼儿的认识能力,通过提供充分的条件,为幼儿设计多种活动,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和了解数与数的相互联系,从而让幼儿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达到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前班数学教育的主要有分类,排序和对应等数学基础知识,10以内数的意义,学习4以内的加减、有关的几何形体和事物的时间、空间关系的粗浅知识,以及简单的测量活动等。
二、教学目的要求
1、在教学过程中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区分和理解一些事物的相互关系,通过自己的操作并理解、分析和概括出数的意义及数字的相互联系,并能准确的进行加减运算。
2、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多种能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能理解数字的意义并能准确计算。
2、能对周围的事物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3、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能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为今后的学习打基础。
四、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由于环境、教育条件和遗传因素的影响,幼儿在身心发展上存在个体之间的差异,不同的幼儿逐渐表现出兴趣、能力等方面的不同,这就形成了儿童的个性差异。因此根据幼儿的年龄和个性差异,,所以在上课的时候,老师要因材施教的发展幼儿的能力,带领幼儿认真开展数学活动,使每个孩子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
四、教学进度
周次内容
第1周.神奇的数《数一数1-10的数》
第2周.《奇妙的1》《认识2、3、4》《分组游戏》
第3周.《认识3、4、5、0》
第4周.《相等与不相等》《认识加法》
第5周.《认识减法》《5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第6.周《0的加减法》
第7周.《比一比》《同样多》《认识6》
第8周.《认识7和8》《复习8以内的数》
第9周.〈认识9和10〉,认识1----10的数序,
第10周.学习1--50的数数。
第11周.学习1---10的倒数,数字的用处
第12周.学习2的组成及加,减法
第13周.学习编应用题------2的加减
第14.周学习3的组成,及加法,口编应用题
第15周.学习3的减法和口头减法
第16周.学习4的组成及加减。
第17周.学习4的应用题。
第18周.复习分类、图形等知识
第19.周复习2、3、4的加法及口编应用题
第20-21周.全面总复习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我所任教的五年级班共有学生26人。一部分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空间观念较强。上课时都能积极思考,主动、创造性的进行学习。但从上学年的知识质量验收的情况看,学生的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后进生的面还是大,针对这些情况,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两班的合格率和优秀率。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小数的乘法和除法;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多边形面积的计算;简易方程四个部分。
(一)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这部分的知识在本册乃至于整个小学阶段中取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单元的应用题主要是复习已学过的两、三步应用题,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推理能力,为下一单元学习新的应用题作准备。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及计算法则;难点: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关键:小数点的处理。
(二) 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本单元包括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两节。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是在学生已掌握整数混合运算和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上,对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进行概括的总结和提高。应用题前一部分是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整理总结解应用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扩展一般应用题的范围,后一部分是教学以反应两个物体运动为内容的一些行程应用题。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熟练进行计算;难点:列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关键:掌握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
(三) 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这是今后学习圆面积和立体图形面积的基础。
这单元的教学重点: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难点:多边形面积公式的应用;关键:公式的推导过程。
(四) 简易方程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了一定的算术知识,已初步接触了一些代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解简易方程和方程解应用题等代数初步知识,比和比例等内容良好基础。
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意义,会解简易方程;难点:初步学会列方程解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关键: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
三、教学目的要求
1、使学生在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的笔算和简算、口算。
2、使学生认识中括号,能够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不超过四步)。
3、使学生掌握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会分析、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以及相遇的行程问题,能够初步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使学生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方程的含义,会解简易方程。
5、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计算它们的面积。
6、使学生在掌握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的基础上,初步学会列方程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初步能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况灵活地选用算术解法和方程解法。
7、进步培养学生检验地习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唯物辩证观点的启蒙教育。
四、教学进度
(一)、小数的乘法和除法(22课时左右)
1、小数乘法 9课时
2、小数除法12课时
整理和复习2课时
机动3课时
(二)、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13课时)
1、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3课时
2、应用题7课时
整理和复习2课时
实践活动:节约能源
更多精品源自课件
更多精品源自课件
1课时
机动5课时
(三)、多边形面积的计算(10课时左右)
1、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2课时
2、三角形面积的计算2课时
3、梯形面积的计算3课时
4、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1课时
整理和复习2课时
实践活动;绿化校园1课时
机动3课时
(四)、简易方程(22课时)
1、用字母表示数5课时
2、解简易方程5课时
3、列方程解应用题10课时
整理和复习2课时
机动4课时
(五)、总复习6课时
教材分析
《位似图形》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沪科版)九年级上册。本章节立足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历以及掌握的有关几何内容,从相似多边形入手,通过将一个图形放大与缩小,引出位似图形及其简单特性,将图形的相似、位似与已经学习的图形变换和坐标、简单作图等内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相似、位似的应用价值和丰富的内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促进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概括等一般能力和审美意识的发展
教学重点
能够利用作位似图形等方法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教学难点
位似图形的画法。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比较强烈的自我意识,对观察、猜想、探索性的问题充满好奇,因而在教学素材的选取与呈现方式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上要设置学生感兴趣的并且具有挑战性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实际,无形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
设计理念
建立平等合作,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创设一种师生交流的互动、互学的学习氛围。利用“自主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重视学生的学习进程,关注个体差异,让不同的人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挥。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数学。通过观察、分析、动手、动脑等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进而达到“我要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位似图形及其有关概念,能够利用作位似图形等方法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2、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方法,并且在学习和运用过程中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良好习惯,以积极进取的思想探究数学学科知识,体会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美学价值。
教学准备:
前一天发放“自主学习任务单”,学生完成课前自学,按学生的学习和性格等特征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为课堂合作学习做准备。
信息技术课件等课程资源,直尺圆规等教学工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19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