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九渊的解释是什么
陆九渊的词语解释是:陆九渊LùJiǔyuān。(1)(1139—1193)与朱熹齐名的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抚州金溪(今属江西)人。曾结庐讲学于象山(今江西贵溪县南),学者称象山先生。著作有《陆象山语录》、《象山先生全集》等。陆九渊[lùjiǔyuān]⒈(1139—1193)与朱熹齐名的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抚州金溪(今属江西)人。曾结庐讲学于象山(今江西贵溪县南),学者称象山先生。著作有《陆象山语录》、《象山先生全集》等。英LuJiuYuan;基础解释:(1139—1193)与朱熹齐名的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抚州金溪(今属江西)人。曾结庐讲学于象山(今江西贵溪县南),学者称象山先生。著作有《陆象山语录》、《象山先生全集》等。
陆九渊的词语解释是:陆九渊LùJiǔyuān。(1)(1139—1193)与朱熹齐名的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抚州金溪(今属江西)人。曾结庐讲学于象山(今江西贵溪县南),学者称象山先生。著作有《陆象山语录》、《象山先生全集》等。陆九渊[lùjiǔyuān]⒈(1139—1193)与朱熹齐名的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抚州金溪(今属江西)人。曾结庐讲学于象山(今江西贵溪县南),学者称象山先生。著作有《陆象山语录》、《象山先生全集》等。英LuJiuYuan;基础解释:(1139—1193)与朱熹齐名的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抚州金溪(今属江西)人。曾结庐讲学于象山(今江西贵溪县南),学者称象山先生。著作有《陆象山语录》、《象山先生全集》等。 注音是:ㄌㄨˋㄐ一ㄡˇㄩㄢ。 简体是:陆九渊。 拼音是:lù jiǔ yuān。 结构是:陆(左右结构)九(独体结构)渊(左右结构)。 繁体是:陸九淵。
关于陆九渊的造句
1、人惟患无志,有志无有不成者。陆九渊
关于陆九渊的成语
陆玩无人 陆贾分金 九天九地 班驳陆离 九九归原 水陆之馔 陆离斑驳 水陆毕陈 陆海潘江 陆詟水栗
关于陆九渊的词语
水陆毕陈 斑驳陆离 班驳陆离 陆离斑驳 水陆之馔 陆海潘江 陆贾分金 陆詟水栗 神州陆沉 陆玩无人
陆九渊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网络解释
陆九渊陆九渊(1139年3月26日—1193年1月18日),字子静,抚州金溪(今江西省金溪县)人,南宋哲学家,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因书斋名“存”,世称存斋先生。又因讲学于象山书院,被称为“象山先生”,学者常称其为“陆象山”。国语辞典:人名。(西元1139~1192)字子静,南宋抚州金谿(今属江西省)人。曾结茅讲学于象山,学者称象山先生。尝与朱熹会鹅湖论辩,所见多不合。熹重道问学,主张格物穷理;九渊重尊德性,主张心即是理。九渊学说后由明朝王守仁继承发扬,成为陆王学派。著有《象山集》二十八卷、《外集》四卷、《语录》四卷。陆九渊[lùjiǔyuān]⒈人名。(西元1139~1192)字子静,南宋抚州金谿(今属江西省)人。曾结茅讲学于象山,学者称象山先生。尝与朱熹会鹅湖论辩,所见多不合。熹重道问学,主张格物穷理;九渊重尊德性,主张心即是理。九渊学说后由明朝王守仁继承发扬,成为陆王学派。著有《象山集》二十八卷、《外集》四卷、《语录》四卷。辞典修订版:人名。(公元1139~1192)字子静,南宋抚州金谿(今属江西省)人。曾结茅讲学于象山,学者称象山先生。尝与朱熹会鹅湖论辩,所见多不合。熹重道问学,主张格物穷理;九渊重尊德性,主张心即是理。九渊学说后由明朝王守仁继承发扬,成为陆王学派。着有《象山集》二十八卷、《外集》四卷、《语录》四卷。高级汉语词典:(1139—1193)与朱熹齐名的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抚州金溪(今属江西)人。曾结庐讲学于象山(今江西贵溪县南),学者称象山先生。著作有《陆象山语录》、《象山先生全集》等其他释义:陆九渊(1139-1193):南宋哲学家。字子静,人称象山先生,抚州金溪(今属江西)人。为“心学”创始人。以“心”为构成宇宙万物的本源。认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其学说由明代王守仁继承发展,世称“陆王心学”。著作编为《象山先生全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