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办事处保密工作总结
根据文件要求,为帮助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学习掌握劳动争议调解与处理的相关知识,进一步提高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水平,我处于20xx年7月5日组织了人劳科、社保科、工会的全体人员在处五楼会议室一同观看了《怎样做好劳动争议调解与处理工作》的知识光盘,通过对光盘内容的认真学习,使我们对劳动争议的内容、性质、分类,以及劳动争议发生时的基本处理形式都有了更深的理解,再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使我们更细致、更具体的了解了处理劳动争议的一些程序、步骤,今后若发生劳动争议时对我们的处理方法和调解水平都将有很大的帮助。
下面我们就学习的内容,并结合我处的`一些实际情况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劳动争议的内容以及分类
劳动争议,又称劳动纠纷,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之间因实现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产生分歧而引起的争议。劳动争议又分为个人劳动争议和集体劳动争议。争议当事人为职工个人和单个雇主(或其他用人单位)的,是个人劳动争议。发生劳动争议的职工一方在三人以上,并有共同理由的,是集体劳动争议。现今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不断转换、劳动用工制度的不断推进,劳动争议案件正呈现明显上升声趋势,过去主要是因行政处分引发劳动争议,而当前已经出现了大量因福利、保险、待遇引起的纠纷。
我处在随着经济效益增长的同时,一直也在不断建立、健全劳动用工制度,在劳动用工上,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办事,我处现有职工868人,已全部签定了劳动合同,其中签5年合同的314人,签10年合同的84人,签无固定期的470人,充分维护了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
二、劳动争议的处理
劳动争议处理,是指法律、法规授权和专门机构对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依法进行调解、仲裁和审判的行为。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形式有以下四种:
⑴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⑵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⑷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
当职工因劳动法律关系而和企业单位发生的纠纷时,当事人必须先向劳动争议中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即劳动仲裁程序是人民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前置程序。
我处曾发生过一场劳动纠纷,起因是我处职工蒋连山因不服从工作分配,未经批准擅自离职达8年之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属单方擅自解除劳动合同,故这8年间我处也未给蒋连山发放工资及福利,而蒋连山则希望能够和我处续签合同并给他补交这8年社会保险,我处未同意,故而发生了纠纷。蒋连山向邯郸市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申请被驳回,接而他又向邯郸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了诉讼。
通过这一实际案例,使我们更清楚了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和步骤,故以后在学习劳动争议调解与处理的相关知识的同时还要理论结合实践,不断的提高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水平。
通过此次学习,我们受益匪浅,虽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与完善有关劳动合同、社会保险、工资、职工培训等方面的劳动争议案件的数量急剧上升,但只要我们严格依照劳动法办事,做好前期工作,就可以尽量避免劳动争议的发生。学习虽然已经结束,但学而至用才是我们的目的,通过这次学习我们掌握了处理劳动争议的方式、方法,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的完善劳动用工制度,在我处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职工根本利益的需要,为构建与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我处和公司和谐稳定的发展而共同努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