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培训心得体会
一、知识的综合
惰性是人类的弱点之一,人人都有惰性,这在初中学生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初中时期的科目多,课时多,相对要让学生掌握、吸收的知识也多,学生们大部分时间都处在负荷运行状态,惰性就显而易见。如果教师能帮助他们完成一些任务,帮他们减轻一些负担,他们就会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消化、理解,并对教师抱有感恩的心理,这对于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初中学生由于身心发展的特点,此时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全局观念以及综合知识的能力都不足,所以,教师对知识进行综合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比如在“声现象”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将声现象的成因、传播方式以及回声现象进行整理,对其中涉及的相关知识,比如音色、音调、响度等知识进行举例对比,便于学生的认识,同时运用生活中相关的,最好是与大家生活密切相关的事例进行说明,比如某同学上课悄悄和旁边的同学说话,教师就可以说:我根据某同学的音色就知道你是谁了,你的音调不要太高了,都快赶上我了!这样,既委婉地批评了那位同学,又让大家学习至了一-些概念.可谓一举两得一。
二、兴趣的培养
教育行业有句老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自然,学生对某件事物有了兴趣,兴趣也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知识、解决问题。可见,兴趣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兴趣的培
养主要是对学生主动性的培养,对于兴趣的培养,我的想法就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步步慢慢来,刚开始学生可能不喜欢物理,对物理不理解,这很正常,有一个学年的时间,我可以慢慢地培养学生的兴趣。首先在班上成立以课代表为首的“物理兴趣小组”,由教师直接培养,帮助他们发现、总结生活中的一些小知识、小道理,在班上建立“物理板报”,定期更新;还可以协助他们做一些小玩具、小模型,在班上进行宣传、演出,吸引其他同学的兴趣,进而慢慢扩大队伍,吸引更多学生的兴趣。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学生之间的交流容易了,比教师说得再天花乱坠效果都要好得多。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不用再担心他们不想学、不爱学了,教学的目的就会更容易达到。
三、实验的协助
物理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可以从事实验,很多的知识我们都可以通过简单的实验来说明。特别是对于书面语很难表达出来或是在书本上看不到效果,需要亲自动手实践的例子,比如电路图。电路图是初中物理的一项重要知识,也是日常生活中实用的一项技能。但是很多学生难以理解,比如我们班上的一个学习很妤的同学,他根据所学的知识回家接电路,结果造成短路,差点出事。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加上实验,让学生动手实践、亲身体会,那么就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
比如在教学“沸腾”的相关知识的时候,我就拿出酒精灯、铁架台和烧杯,现场直播了一次水沸腾的过程,让学生观察,并进行总结,他们很认真地看完整个过程,并从中发现了“沸腾前气泡越往上越小,沸腾时气泡越往上越大”这个规律,这对于他们以后认识水是否沸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还有凸透镜的成像原理,如果单单在课堂上讲,学生肯定无法理解,这就需要我们准备器材,让学生动手实验,这样就会加深他们的印象,并且也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如果在教学中我们多让学生进行动手实践,扩大他们的视野范围,这对他们的实际意义是无法估量的。
四、实用的巩固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如果能将学习的知识在生活中予以及时的运用,那么就会进一步巩固知识,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比如水的各种各样的形态,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就需要让学生理解并加以运用,让他们知道雾、露、雨、白气等是液化产生的;雪、霜、雾淞是凝华产生的;冰雹和房檐的冰柱是凝固产生的。并且,要知道为什么锅炉旁边贴有“高温危险”标识.要知道被水蒸气烧伤是比开水烧伤更严重的,因为如果被烫,就是先被水蒸气烫,还要被开水烫,让大家注意危险,切勿靠近。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是一个快乐的过程,之所以让学生感觉苦涩、难受,可能就是我们教师方法的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只要我们多总结经验教训,多分享彼此的成功心得,相信教学就会变得更加轻松、简单,也让学生学得开心、快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