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由“最美孝心少年”想到的

来源:华佗健康网

由“最美孝心少年”想到的

  周末,和父母,儿子一起观看了中央电视台“最美孝心少年”专题节目。故事中的少年坚强,独立,他们强烈的责任感和乐观向上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我。我们一边抹眼泪,一边不停地提醒着儿子。平日里一直照顾儿子生活饮食的妈妈更是抓住机会对比数落,言语中不免多了几许责备。儿子被说烦了,没好气地甩出一句:“我妈又没瘫痪!”一句话噎得我们面面相觑。本是一次很好的心灵洗礼教育却搞成这样,静心细想,我们大人的教育方式有很多问题:

  一、不该有的对比。

  有时候,我们总拿表现好,成绩好的孩子和自己孩子比,这样比的结果是,非但没有激起他的斗志,反而让孩子更加消沉。人比人,气死人,大人尚且这样,何况孩子。所以,教育孩子千万“不要比”。

  细想一下,儿子还是挺有孝心的,有时候看我累了,就主动帮我端来洗脚水。帮我按摩,捶背,主动安慰我,说笑话逗我开心,有什么好吃的硬让我尝尝······唉!如果我们看电视时,一边赞扬片中的“孝心少年”,一边骄傲地说,如果我遇到这样的困难,相信我的儿子也会这样!可能儿子感受到的就是被认同被肯定,即使他不一定做得那么好,但我们的话语都在引领他,指导他,激励他。

  二、不该帮的忙。

  孩子都有潜力。试想,我们自己的孩子,如果也遭遇那些不幸,是否真的就会一蹶不振。答案是否定的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人在面临绝境时,会表现出惊人的毅力。当然,这和孩子们心中永远向上,向善的美好心灵有关。

  关键是,我们的孩子,他有这样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吗?想想我,虽然知道的道理很多很多,但是,至今,我都还没教会他做饭炒菜,生活能力很差。不要说没有时间,更别说没有机会,我们潜意识里,根本没把他当家庭的“劳动力”,加上爸爸妈妈长期的帮助,孩子基本在家“无事可做”,即使我叫他做,老人也会抢着做。难怪有专家说,希望妈妈“少长一只手”,意思是,让孩子自己去做,自己去经历,不该帮忙的时候坚决不帮!人,只有在劳动中创造,在劳动中获得快乐!在劳动中体现自己的价值!我们,不要用“爱”“心疼”做工具,消磨孩子本应该有的独立和坚强!

  三、不该不信任的目光。

  孩子大了,经常会出现和我们的不同意见,有时对立,甚至“叛逆”。这里面,有孩子因为阅历肤浅而产生的认识片面。也有不谙世事的固执己见。但对待孩子,我们还是缺乏信任。成绩不好了,总责备他偷懒了。情绪不好了,总批评他不知好歹。殊不知,在我们一声声的斥责中,孩子可能更糟。我们该怎么做?我觉得,该让他自己去体验,实践。遇到不尽人意时,想想这种现象折射出的原因。追根溯源,说不定就能找到解决的方法,改进我们自己的教育观念,调整我们的教育方式。相信孩子,他们永远都是积极的,向上的。关键是,我们有没有找到适合我们自己孩子的最佳教育方式。

  随即,我告诉孩子,学孝心少年,并不是要有他相同的经历和处境。学习他们在家庭中的责任和担当,学习他们的坚强勇敢,乐观向上。无论你学到哪一点,只要用于生活,你都是最棒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