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生于安世

来源:华佗健康网

生于安世

  生于乱世,圣贤之道,在于保身,在于刈。

  生于安世,圣贤之道,在于明理,在于意。

  生于乱世,礼仪之道,在于敷衍,在于嘻。

  生于安世,礼仪之道,在于修性,在于晰。

  ——题记

  时光是沙漏,回忆是里面流动的沙粒。不肯忘记过去的人,总是将它颠过来倒过去。很多过去是无法忘怀的,那些夹杂着血与泪,痛苦与欢笑的历史,每每被人提起,心中依旧会猛的刺痛,那是屈辱的过去,无法启齿,无法忘怀,长达数年,用白骨铺路换旧城不覆。

  我生于安世,最忌讳的便是遗忘历史。望着天地间的安然,心里有些说不出的滋味——我既希望人民能忘记战争的伤痛,开始崭新的生活,又不愿曾经战火中的荣耀与牺牲被世人忘却,徒留受人遗忘的英雄。我不是什么英雄,我只能作为后人,去瞻仰,去敬佩,去学习英雄的精神。我能做的仅仅是这些。

  听着车载广播里关于抗战70周年的一系列新闻,爸爸满不在乎地对我说:“这种战争纪念到100周年就够了,没有必要一直纪念下去,一百年后还有谁记得呢?”我默不作声,无语地望着窗外一晃而过的景色,只一眼就被人们遗忘在一旁,那那段历史呢,也是这样吧。其实,爸爸也没有完全说错,我们不能一味沉浸在过去也要展望一下未来,至少我心里有这么认为过。那些远离了战火的人们,会逐渐变成最残酷的人心。

  现在的人们即使并不带恶意,但假若他们在电视上看到这样的人——形同虚设的双腿,残缺的断臂,被眼罩遮住的丑陋的左眼,凹陷下去的喉部,以及脸上巨大的疤痕。天啊!我们国家的英雄是个怪物。他们会这样想吗?就算什么也不说,心里的第一反应怕是也会是这样的,毕竟那段黑暗的,捡不到天光的时光已逝去很久了,我们能了解到的可能并不是全部或者真相。

  闲来无事,和弟弟在家里听音乐找新歌,他不经意地放了一首最近即将上映电影《百团大战》主题曲《等待黎明》。忧伤的调子,染着些许悲伤后又再次充满希望与坚定的歌声,带我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正悄悄伤感,弟弟却对我说:“这首歌没什么好听的,没有摇滚激情。”我摇摇头本着教育后代铭记历史的心理对弟弟描述我心中战争那般惨烈的状况,弟弟却还笑笑,反问我:“你知道‘百团大战’当时的情况吗?”我诚实地摇摇头。他一本正经地对我说:“我从电视上看到‘百团大战’一共有105个团参战,我军损失近20190人,杀死敌军25000人左右,缴获大批武器,战斗非常激烈……”说到后面,弟弟也有些哽咽,和着耳畔不断回响的《等待黎明》,我红了眼眶,眼前都是那血雨腥风,枪林弹雨,倒下一批,又冲上去一批,日夜不眠,在黑夜中等待黎明,等待天光,越过高山,去拥抱美丽彩虹。“你曾说过,等春风吹来乌云散,你和我一起看那山花开。”

  一场太阳雨,不久就停了,仿佛从来没有下过。可是尽管阳光依旧很刺眼,地上还是留有刚刚雨水的痕迹。就像过去历史的伤痕,不是被时间掩埋你看不见它,它就不存在一样。很久很久以前的历史,留给我的印象也只剩下了这座小城里的那些石碑,雕塑和历史书上的那一段段文字。

  有一个场面深深刺激着我,即使是想象:

  曾经在战火中扛枪作战的人们,安静地看着这个国家逐渐散去硝烟,开始了欣欣向荣的重建计划。

  这条河是这个城市的母亲河,同时也纵贯全国的几大重要城市。前些日子,这沿河一带还是战争中的重要据点,这河里也曾染满了战士们的鲜血。而如今,这里虽还有些战争中遗落的日用品或是武器残骸,但盛夏茂盛的青草以及清澈的河流以一种柔软的姿态抹去了曾经的国殇。青草向日,河水东流,一切都似乎向着新的生活迈进。

  ——但是,有些战争遗留下来的伤痛,岂能如云烟过眼而忘。

  我生在一个暂时没有硝烟,没有战争,没有冲突的国家,这仅仅是暂时,我们绝不能忘记过去的沉重,即使现在欣欣向荣,人心和谐,迅速发展,即使过去时隔多年,并不完全,没有参与。历史中曾经存在过的欢乐也罢,痛苦也罢,都恍如隔世不过是些抓不到,摸不着的情感,就像天边的朝起朝落,花谢花落。但绝不能因此而去遗忘一段段付出了无数只为换现世安宁。

  由此可知,生于乱世,军事之才,是非心。

  由此可知,生于安世,书生之流,才至心。

  ——后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