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健康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提升教师素养,关注学生成长”讲座心得体会

“提升教师素养,关注学生成长”讲座心得体会

来源:华佗健康网

“提升教师素养,关注学生成长”讲座心得体会

篇一

昨天上午,聆听的是上海心理协会基础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华东师范大学特聘资深心理咨询师陈默老师“提升教师素养,关注学生成长”的精彩讲座。陈默老师以自己多年的研究故事、结合教师的生活现实及工作的性质,帮助老师调整了心态:选择做一名小学教师是一个最聪明的选择,使老师们从心底消除了“教师是个苦差事、高危职业”等负面的情绪,重新给自己的职业定了位:小学教师是个好职业。

教师是个自由度很高的职业。在学校,上课有教室,下课有操场,活动空间宽阔、自由。这在激烈竞争的经济大发展时代,除教师以外的任何一个职业人都无法拥有的。中午两个小时左右的午休、下午与学生同时放学的惬意,又很好地使我们劳累的身心得以及时的调整。活动的地点自由、时间自由,身心就会自由。陈老师认为教师实际上是个“个体户”,教学自由、教学设计有自己的风格、班级管理有自己的小天地。的确如此,走进自己的班级,关起门来,我们可不就成了“老大”?想说就说、想做就做,说错了做错了又没人跟你过不去,孩子们还会可人的原谅你、五体投地的向往你、敬重你。

教师是一个休假较长的职业。一年中,我们拥有累计三个多月的假期,这样的假期使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情趣,有了更多的整块儿时间陪伴自己的孩子与家人,大大增强了自己家庭的和谐指数与幸福指数。在经济大发展的新时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吃什么”已经不再是大家所关心的话题,见面“去过哪里”的问候会成为新的中国式招牌问候。世界这么大,我们想出去看看,只有教师有时间。

教师是一个具有成长性的职业。现在,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渐渐形成了一个“学习型”社会,而教师的职业就独具其功能。想想也是,平时我们无论是搞教学,还是做教研,都离不开学生的监督、同伴的互助、自己的反思。这样的过程,环环节节都会迸发出新的灵感与创造。教学相长,说的就是教师职业的成长性。在工作中得以学习、成长,这又是其他职业人所不能及的工作收获与状态。

教师是一个影响他人的职业。关于教师职业的影响性,陈老师给我们举了两个生动的例子:上海一个69岁的老人,因为小学时候家里穷受过老师的接济,退休后就找到了当年的班主任老师,把他奉养在自己家中;一个退休的小学教师在住院期间,侍候他的不是儿女,而是教过的小学学生。曾经的学生,如今的“孝儿”,如何不让人欣慰呢?“教师”与“母亲”同样伟大,后者给予人生命,前者塑造了人的灵魂。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会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所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用陈老师的话来说“怎么拔高小学教师的地位都不过分。选择小学教师是个最聪明的做法”。

篇二

作为一名替补班主任,我有幸聆听了这场报告,得出些许心得:找准自己的位置,做一各幸福老师,与各位老师共勉,

一、清澈了我的美术课堂虽然这是一场针对班主任的报告,但是我认为各科老师同样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因此任何一科的教师都有必要有这种意识,那就是提升教师素养,关注学生成长。学校是个小社会,不同科目的老师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陪伴孩子的成长。例如班主任全方位的参与班级管理,数学老师陪孩子学数学,提升数理逻辑思维,音乐老师与孩子一起学音乐,感受美的气息。作为美术老师的我,则在课堂上与孩子一起畅游美术的世界。学生的在校生活从周一进校的那一刻到周五离校的那一刻形成一个周期。学生周一和周五的状态不一样,上午和下午的状态不一样,甚至上一节课的某个小事影响着下一节课的学习,作为一名美术老师,我就在第一节跟孩子们说好了,上了课不准告状,有事情要么下课自己解决要么找老师调解。这一个小小的征的孩子们认可的规定让我找准了美术老师的位置,再也不会在上课初为了调解纠纷找原因找到上一节课的矛盾上去,因此我的课堂清澈起来。

二、以清新的面貌掌控课堂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是绝对的权威,小学生活是一生中幸福感最高的时期,同伴游戏是心理需要,小学开始栽种自我评价之树。因此,教师一定要看重自己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作为学校里孩子的临时监护人,教师要健全自己的人格,调控好自己的情绪,帮助学生处理好学校家庭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准确把握学生的问题,正确的帮助其成长。这就需要教师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例如倾听技巧,询问技巧,说话的艺术等。要想以清新的面貌掌控课堂,最重要的还是备好课,上好课,用多变的教学形式抓住学生的兴趣点。

三、做良师益友的幸福老师有时候在校外碰到学生,感受到学生对我的关注,作为老师,我们的课堂已经不单纯的在教室里,校园里甚至校园外也成了我们的课堂,如何与孩子交流情感也成为重要的一项,如此学生才愿意跟你学。当教师感受到学生的认可时,教师就是一名幸福的老师。做良师益友的幸福老师,需要我们用敏锐的觉察力全方位的了解学生,包括学生的体质体能,幼时有无疾病,家庭结构和母亲的情绪及亲子关系。在了解的过程中向家长表达善意与期望,争取家庭对教育的支持。陈教授的讲座从心理学的角度深入浅出的讲述了教师如何提高素养,关注学生成长。

在完善教育的道路上,任重而道远,我想每一名像我一样聆听报告的老师都一定又找到静待花开另一种方式,愿每一名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篇三

今天有幸聆听了陈默教授《提升教师素养 关注学生成长》的讲座,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受益匪浅。陈老师像一位智者,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表演,机智的教育智慧洗涤了我的心灵。让我对教师工作有了更深的感悟,特别是年轻的班主任工作有了更大的帮助。在课堂中,我反思了自己平日的工作:是否具有良好的状态,自己的情商如何培养,和家长的平日的沟通方式是否正确。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能否爱别人孩子决定孩子是否学习好。”(陈默教师语),这让我联想到自己的工作:

在我执教的第二年,我担任我校二年级一班的班主任工作。刚接这个班时,我心里有点畏惧,因为周围的老师们都认为,一般低段老师都是连续教一二两个年级的,很少有从二年级接手班集体的。听了这些,作为青年教师的我,不免有点畏难情绪,如何面对刚刚习惯学校生活的二年级孩子呢?

我带着对新班的憧憬和期冀,走进了二年级一班的教室。因为刚刚升入而二年级,学生们刚刚适应了学校生活,刚刚适应了一年级老师的治学理念,让他们短时间配合我,喜欢我有点难。“严爱相济”是我教学一年后积累的经验,所以,我既严格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又对他们关心备至。没想到,开学第一周,一位家长过来和我谈谈学生在家情况,就提到了我班里的小A在家里对她的妈妈说:“孩子大了,对于换老师这件事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他说‘一年级的班主任又教一年级了,因为一年级的小弟弟妹妹们比我们更需要她’。”听了这话,我感受到这个孩子的懂事,同时感觉到了孩子对我这个“新面孔”非常陌生。在后来上课的日子中,我发现这个孩子基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上课不听讲,在所有同学都小手背后的时候,他依然拿着手中所有的文具,此时文具全变成了玩具,几支铅笔成了“战斗机”,我上课的背景就成了他“战斗机”轰炸的配音,上课基本不会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偶尔回答问题也是没有自信地草草回答下就想坐下了。而且因为他想引起同学对他的关注,总是在课上发出一些奇怪的声音。有一次,我刚走进教室,学生和我说:“A同学在班里最安静的时候学小狗叫。引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我火冒三丈,把这个孩子定位为班里的“问题学生”。忽然脑海里出现了一句谚语:“漂亮的孩子人人喜欢,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对于这样“特殊学生”,“他们不是畸形儿,而是人类无限多样化的花园里最脆弱、最娇嫩的鲜花。(苏霍姆林斯基语)”。

我告诉自己:“爱一个特殊学生”是对我自己的重大考验,而这是我的天职。正如我国教育家夏丏尊所说:“教育之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之不能没有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尝试着去挖掘这个孩子的闪光点,去爱这个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我发现孩子特别聪明。我就把课堂中比较难的知识让他来回答,让他对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产生兴趣,养成主动听讲。往往好动的孩子都比较聪明,我学生进行他们对我这个笔者班里有个孩子一直都是有名的“好动”,而且因为常年在课上不听讲,很少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刚刚接班时候,他和家长表达过自己的想法:自己不太适应新换的班主任。同事我也觉得他是班里头号的“问题学生”。但是,爱是可以改变一个孩子命运的。在一次班集体出校做课时,因为担心他走路会自己摔跤,出危险,所以我一路上都是紧紧握住他的小手的,回来后他高兴地告诉了妈妈,班主任一路上都只牵了我的小手,非常骄傲和自豪。我知道自己的一个小小举动,融化了孩子心灵冰山的一角,还得努力。不久,在车站碰巧遇到了这个孩子家长送他去上课,我主动喊了这个孩子的名字,主动拉起他的小手和他说说笑笑地去上学。从此,孩子自己有了自信,也相信了新换的班主任。对于班主任来说,这样无声的爱的情感教育,引发了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

今天的讲座让我在今后的工作中会像妈妈一样爱我自己的学生!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