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常见传染病
1、 流感
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2、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儿可能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损害,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容易发生死亡。
3、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冬春两季高发,其传染力强,自发病前1~2天直至皮疹干燥结痂期均有传染性,接触或飞沫吸入均可传染,易感儿接触传染源发病率可达95%以上。
4、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一种引起非细菌性急性肠胃炎的病毒,主要引起急性胃肠炎,表现为呕吐、腹泻、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其中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以腹泻居多。诺如病毒感染病例多为轻症,病程短,通常1-3天症状有所好转。通过粪口途径或间接接触被呕吐物、排泄物污染的环境及气溶胶传播,除此可经食物和水传播。
5、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疾病,春季高发,人群普遍易感。传染源为风疹患者,包括隐型感染者(感染病毒后未发病人群),可通过呼吸道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也可通过母婴传播。感染病毒后,早期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之后面部首先出现浅红色斑丘疹,迅速遍及全身。儿童患病时通常病情轻微,孕妇患风疹则可能导致胎儿死亡或者先天性缺陷如先天性心脏病、白内障、耳聋等,即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6、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乍腮”,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的传染病,一般2周左右可治愈。典型的临床症状是发热、耳下腮部、颌下漫肿疼痛,腮腺肿大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方蔓延,可并发脑膜脑炎、急性胰腺炎等。传染源是腮腺炎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病毒经过飞沫使健康人群受感染。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预后良好,病后有持久的免疫力。
如何预防传染病?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为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我们预防传染病的各种措施,即是分别针对三个基本环节中的某个环节的,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控制传染源
对传染病人要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防止传染病蔓延。患传染病的动物也是传染源,也要及时地处理。
2.切断传播途径
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主要是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进行一些必要的消毒工作,可以使病原体丧失感染健康人的机会。
3.保护易感者
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应该注意保护易感者,不要让易感者与传染源接触,并进行预防接种,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对易感者本人来说,应该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供稿
急诊 崔冰冰
责任编辑
秦 潞
审 核
任喜荣
每天一推
顾 镭
顾镭: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中国医院协会康复医疗机构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精神病学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分会委员、山东省催眠治疗专委会常务委员。擅长于抑郁症、失眠症、睡眠障碍、焦虑症、周身疼痛不适、消化饮食问题、青少年心理及学习问题、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更年期精神障碍等疾病的治疗。
专家门诊:顾镭工作室
坐诊时间:周一、周三全天
(单击图片可查看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