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这一枚枚圆润、承载着丰富营养的小生命体,几乎成为了每个家庭餐桌上的常客。在冰箱的冷藏格中,它们静静地等待着成为一道道美味佳肴的原料。然而,关于鸡蛋的健康属性,人们的看法却大相径庭。有人视其为营养宝库,坚信每日一颗鸡蛋能为身体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健康;而另一些人则对其心存疑虑,担心其中所含的胆固醇会对心血管健康构成威胁,将其视为潜在的健康隐患。
那么,鸡蛋究竟是滋养身心的营养佳品,还是潜藏风险的健康杀手?
01
经常吃鸡蛋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1.提供优质蛋白质
鸡蛋富含高质量蛋白质,易于被人体吸收和利用,有助于 维持肌肉健康、促进组织修复和增长,对于运动员、健身爱好者和正在康复中的人来说尤为重要。
2.提供必需营养素
鸡蛋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D( 有助于骨骼健康)、维生素B12(对神经系统和红细胞形成至关重要)、铁( 预防贫血)和硒( 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防癌)。
3.增强饱腹感
鸡蛋富含优质蛋白质和脂肪,有助于增加饱腹感,减少饥饿感,从而 有助于控制体重和减肥。
4.改善认知能力
鸡蛋中的胆碱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素,对大脑健康至关重要,有助于改善记忆力和认知能力,预防认知衰退。
5.促进心脏健康
适量食用鸡蛋(特别是配合健康饮食)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尽管过去曾担心鸡蛋中的胆固醇对心脏不利,但现代研究表明,对大多数人来说,食物中的胆固醇对血液中胆固醇水平的影响有限。
02
70岁以上适量吃,
可降低29%心血管死亡率!
一项发表在《Nutrients》期刊上的前瞻性研究,深入探讨了鸡蛋摄入与70岁及以上社区老年人心血管疾病风险及全因死亡率之间的关联。该研究依托澳大利亚ASPREE(Aspirin in Reducing Events in the Elderly)队列数据,对8756名7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了长达5.9年的跟踪调查,详细记录了他们的鸡蛋摄入频率以及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情况。
研究结果显示,与那些几乎不吃鸡蛋的老年人相比, 每周适量食用1到6个鸡蛋的老年人,其全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显著降低。具体而言,食用鸡蛋的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降低了29%,全因死亡风险也减少了17%。这一发现进一步证实了鸡蛋在老年饮食中的安全性,因为研究并未发现适量食用鸡蛋会显著增加癌症相关死亡率的风险。
研究人员认为,鸡蛋中的优质营养成分,如 蛋白质、维生素D、硒等,可能通过改善血脂代谢、增强抗氧化能力以及支持炎症的调节性机制,来降低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值得注意的是,与每天高频食用鸡蛋的老年人相比,每周适度食用1-6个鸡蛋的老年人受益更为显著。
综上所述,适量食用鸡蛋对7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而言,是一种既安全又有效的健康饮食选择,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延长寿命。
03
4种鸡蛋对身体有害,
尽量少吃或不吃
1.毛鸡蛋
即没有完全孵化的鸡,其绝大多数营养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已经流失,且 容易被微生物感染,常吃可能会危害身体健康。
2.长斑蛋
指打开鸡蛋后,蛋壳内壁出现斑点的情况,这极有可能是 鸡蛋存放时间过长或存放方式不当, 导致细菌、霉菌侵入鸡蛋内部所致,食用后容易出现肠胃不适,甚至食物中毒。
3.变质散黄蛋
细菌、霉菌通过蛋壳气孔侵入鸡蛋内部,会造成鸡蛋散黄并变质,这类鸡蛋往往有股难闻的味道,食用后对身体有害无益。
4.裂纹蛋
蛋壳出现裂纹后,外面的细菌和病毒容易穿透蛋壳进入内部,因此 裂纹蛋很可能被病菌感染,食用后可能危害健康。
家庭医生在线媒体矩阵中心
编辑:彭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