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 (痛苦表情)手麻了
苏苏
江江
手麻?是不是得了腕管综合征呀?听说这要成为法定职业病,是真的吗?
一般看到 腕管综合征,很多人就会想到“鼠标手”,办公室白领们是不是已经开始疯狂点头了?
但是!重点来了!不是所有的“鼠标手”都是法定职业病!
最新《职业病分类和目录》(2024 年12月11日发布,2025年8月1日起实施)中新增了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类别, 这个类别下新增一种职业病——腕管综合征(限于长时间腕部重复作业或用力作业的制造业工人)
敲黑板!新增的职业病腕管综合征,仅限于长时间腕部重复作业或用力作业的制造业工人!
至于我们这些码字狗?每天键盘敲得飞起,鼠标点到手抽筋 ...emmm...只能说这是社畜的宿命啊! (暴风哭泣)很遗憾,咱们的"鼠标手"暂时还算不上职业病。
图源:生命时报
什么是职业性腕管综合征
根据《职业性腕管综合征诊断标准》(报批稿), 职业性腕管综合征(occupational carpal tunnel syndrome,OCTS)定义为手及腕部长时间从事重复作业或用力作业后,引起手部正中神经支配区域出现感觉或运动障碍。
腕管是一条由屈肌支持带和腕骨沟共同构成的通道,肌腱和正中神经从中通过,如一根根管道形状。腕管腔狭窄、内容物增多、外力压迫,都能 对正中神经造成压迫损害,引发一系列症状。
腕部重复作业:
(1)劳动者从事腕部屈曲(≥15°)、背伸(≥15°)、桡尺偏(≥15°)或上述复合动作作业的动作重复频率≥4 次/min
(2) 该作业活动的累计工时≥4 h/d。
注:腕部屈曲(≥15°)、背伸(≥15°)、桡尺偏(≥15°)的角度,均为相对于手腕部自然中立位(0°)的屈曲、背伸和桡尺偏角度。
腕部用力作业:
(1) 劳动者从事腕部屈曲、背伸、桡尺偏或上述复合动作作业时,手部抓握工具或物品的重量≥4kg
(2) 该作业活动的累计工时≥4h/d。
OCTS主要表现:
手部拇指、示指、中指和环指桡侧感觉异常 (麻木、疼痛);
部分患者会出现 前臂疼痛;
严重者还会出现 大鱼际肌萎缩、拇指不能完成对掌等功能障碍。
(环指表示无名指,桡侧是指大拇指方向一侧)
常见行业及工种:
常见于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业、电子设备制造业、家具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生物药品制造业、玩具制造业等行业,多发于装配工、搬运工等工种。
如何预防?
(1)一级预防
降低工作场所不良工效学风险是预防职业性腕管综合征的关键,应采取以下措施:
用人单位:
应合理组织和安排工作任务,减少劳动者手腕部重复作业频率,尤其是经常使用屈曲、背伸、桡尺偏动作和用力操作作业频率。
在生产工艺允许情况下,采用 机械化作业代替人工作业。
为劳动者 提供符合人体工效学的劳动保护。
比如:
合适的工作台和椅子:工作台高度根据工人身高进行调整,提供肘部支撑以减少手臂悬空导致的静态负荷。椅子要提供良好的腰部支撑,可调节高度和倾斜度,使工人保持舒适的坐姿,减轻腰部和颈部的压力。
使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工具:采用手柄设计符合人手握持的工具,如弧形手柄,减少腕部弯曲和握力需求。对于需要频繁使用手腕的工具,可安装减震装置,降低工具震动对手腕的伤害。
劳动者:
自身应保持 正确手腕部工作习惯、减少手腕部过度用力、降低手腕部重复作业频率。
工间休息时, 可适当做手腕部放松活动,或局部按摩,缓解肌肉疲劳。
业余时间应 避免手腕部过度活动产生腕部损伤。
(2)二级预防
对拟从事手腕部重复作业、用力作业的劳动者 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建立劳动者职业健康基础档案。
对报告手腕部麻木、疼痛等临床症状的在岗期间、离岗时劳动者 进行健康评估,早期发现职业健康损害。
此文参考《职业性腕管综合征诊断标准》(报批稿),实际以最终发布版为准。
图源:生命时报
愿每一位劳动者
健康工作,“腕”无一失!
/健康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