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糉的引证解释
筒糉的引证解释是:⒈亦称“筒米”。亦称“筒饭”。食品名。以菰叶裹黏米,类似后世的粽子。引《初学记》卷四引晋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鶩角黍,进筒糉,一名角黍。”《岁时广记》卷二一引宋吕原明《岁时杂记》:“端午因古人筒米,而以菰叶裹黏米,名曰角黍,相遗。俗作糉。”元费著《岁华记丽谱》:“五月五日,宴大慈寺,设厅,医人鬻艾,道人卖符,朱索綵缕,长命辟灾之物,筒饭角黍,莫不咸在。”。
筒糉的引证解释是:⒈亦称“筒米”。亦称“筒饭”。食品名。以菰叶裹黏米,类似后世的粽子。引《初学记》卷四引晋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鶩角黍,进筒糉,一名角黍。”《岁时广记》卷二一引宋吕原明《岁时杂记》:“端午因古人筒米,而以菰叶裹黏米,名曰角黍,相遗。俗作糉。”元费著《岁华记丽谱》:“五月五日,宴大慈寺,设厅,医人鬻艾,道人卖符,朱索綵缕,长命辟灾之物,筒饭角黍,莫不咸在。”。 拼音是:tǒng zòng。 繁体是:筒粽。 结构是:筒(上下结构)糉(左右结构)。 注音是:ㄊㄨㄥˇㄗㄨㄥˋ。
筒糉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网络解释
筒糉筒糉,tǒngzòng,亦称“筒米”。亦称“筒饭”。食品名。以菰叶裹黏米,类似后世的粽子。综合释义:亦称“筒米”。亦称“筒饭”。食品名。以菰叶裹黏米,类似后世的粽子。《初学记》卷四引晋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鶩角黍,进筒糉,一名角黍。”《岁时广记》卷二一引宋吕原明《岁时杂记》:“端午因古人筒米,而以菰叶裹黏米,名曰角黍,相遗。俗作糉。”元费著《岁华记丽谱》:“五月五日,宴大慈寺,设厅,医人鬻艾,道人卖符,朱索綵缕,长命辟灾之物,筒饭角黍,莫不咸在。”网友释义:夹江县摄影家协会(原夹江青年摄影家协会)经夹江县民政局批准,于1999年1月30日成立,原有会员15人,现有会员70余人,是摄影工作者和爱好者进行摄影学术交流的组织。会员推选出主席杨晓川,副主席罗文彬、龚洪、徐贤彬,秘书长孙建宏,副秘书长白建明、居红兵。
二、词语解释
1.亦称'筒米'。亦称'筒饭'。2.食品名。以菰叶裹黏米﹐类似后世的粽子。基础解释:亦称/'筒米/'。亦称/'筒饭/'。食品名。以菰叶裹黏米﹐类似后世的粽子。
关于筒糉的词语
出气筒 伯道无儿 仓皇出逃 成人之美 沉博绝丽 不齿于人 不期而然 不为已甚 不名一钱 草庐三顾
关于筒糉的成语
参差不齐 不期然而然 不为已甚 草庐三顾 长夜漫漫 伯道无儿 不齿于人 绸缪束薪 炮筒子 不名一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