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3年北京市丰台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来源:华佗健康网
2023年北京市丰台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一、基础·运用(共14分)

班级开展我与丰台共成长主题研学活动,为此,你完成了一篇探访丽泽金融商务区的研学笔记,老师建议你修改完善后在班级展示。

第一部分 丽泽印象

走进初具规模的北京丽泽金融商务区南区,丽泽SOHO、平安幸福中心等28幢楼宇错落有致,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各楼宇间绿草如茵,人流如织。夜幕降临,这些高高耸立的楼宇纷纷“闪亮”登场,烘托出都市宁静的夜。很难想象,10年前,这里还只是一片工地。

登上南区任意一栋高楼,远眺建设中的北区,想丽泽乃至丰台的美好未来【甲】清澈的河水倒映出林立的高楼,    ,楼与树在水上点墨成画,人在画中游;丰草河流水潺潺,从西往东穿过三环而来,与由北向南的莲花河在此携手,穿越二环,汇入凉水河,折向东而去,最后纳入京杭大运河的宏大叙事;在高楼村,在凤凰嘴,在万泉寺,你还可以到绿化带中去找寻金中都城墙遗迹【乙】三处夯土城墙尚存,向过往路人默默诉说一段    千年的历史。

1你对这部分加点字的字形、读音以及【甲】【乙】两处的标点产生了疑问,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在文中是悠远的意思,所以正确。

B.在文中是蜿蜒的意思,所以应该读作

C.【甲】处是为了对美好未来展开具体分说,所以用冒号。

D.【乙】处是为了解释说明金中都城墙遗址,所以用破折号。

2你检查文段后,对画线处填入语句有疑问,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俯瞰着水边繁茂的绿树 超越

B. 摇动着水边繁茂的绿树 超越

C. 摇动着水边繁茂的绿树 跨越

D. 俯瞰着水边繁茂的绿树 跨越

第二部分 城南今昔

金中都是北京和丰台的历史,丽泽是北京和丰台的当下与未来。北京,有着3000年的建城史,800多年的建都史,都城的建设与水源息息相关。金中都西南角,就位于如今丰台的丽泽金融商务区。丰台自古多水,金中都南门也因此取名“丽泽”。丽泽水之盛,从沿用至今的“水头庄”“凤凰嘴”“玉泉营”等地名可见一斑。金中都只存在了63年,被蒙古铁骑付之一炬,原丽泽门外地区成为一片郊野,但花草茂盛,很多百姓迁居至此,以种花为业,这里从明代开始便有“花乡”的美誉。

直到上世纪90年代,这里才开启城市化的建设历程。进入21世纪,在这片昔日的金中都城垣旧址上,在丽泽门附近,一座“新城”拔地而起。丽泽金融商务区向东连接着以央行为核心的金融街,向西连通着西四环的总部基地。截至20217月,丽泽金融商务区入驻企业共计680家,其中金融企业396家,北京“第二金融街”已初见端倪。

在丽泽金融商务区,有一条凤凰嘴街,这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曾经,由水头庄一带涌出的数十处泉水,顺着地势向东南汇聚形成了一条条小溪,所有泉溪构成的图案,就像一只巧夺天工的凤凰。众溪归一的位置有一个村庄,便以“凤凰嘴”为名。丽泽,这只蓄势已久的金凤凰,终于引吭而鸣,振翅欲飞!

3你仔细检查了这一部分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息息相关 B. 付之一炬 C. 拔地而起 D. 巧夺天工

4你要补全一副对联来小结以上两部分的内容,依次填入下面对联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访历史遗迹,  ①    ②  有余韵;

承百年机遇,  ③    ④  迎新生。

A. 众望所归丽泽   ③城垣犹在   ④中都

B. 城垣犹在  中都   众望所归   丽泽

C. 众望所归中都   ③城垣犹在   ④丽泽

D. 城垣犹在  丽泽   众望所归   中都

第三部分 结语

天生丽泽,水孕花乡。我生在丰台,这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这里的每一幢高楼,都隐含着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这里的每一个地名,都会在夜晚点亮我们幸福的生活。这里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北京建都的故事,正是从这里滥觞;这里生活着200万丰台人,新南城的旗帜,将要在这里高扬。壮哉,丽泽;加油,少年丰台!

5结语部分正是从这里滥觞这句话摘自网络,你想弄明白滥觞的意思。查《现代汉语词典》,发现滥觞是一个书面文言词语,与水的源头有关。据此,你推断这句中滥觞的意思是        。(2分)

6在检查研学笔记结语部分时,结合前面两个部分,你发现画线的句子存在问题,对它作出修改。(2分)

7. 你想选择下面的一幅书法作品作为研学日志封面标题,思考后你选择了一幅,并在展示中向同学们阐明理由。(2分)

         

                                   

选择:        

理由:        

二、古诗文阅读(共17分)

(一)默写。(共4分)

8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1分)

9.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1分)

10边塞诗经常借助具有边地特色的声音营造氛围、表达情感。《雁门太守行》中  ①  ,塞上燕脂凝夜紫两句,用声音营造出肃杀悲壮的战场氛围;《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中军置酒饮归客,  ②  两句,用声音传递着热烈中带有忧伤的离情别绪。(2分)

(二)阅读《游山西村》,完成11-12题。(共5分)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1. 本诗记叙了诗人到农家出游的一次经历。首联中的  ①  字表现了农家待客尽其所有的盛情;颈联写村民们庆祝社日时热闹非凡的场景,描摹了山西村的风俗画卷;在尾联中,诗人含蓄地表达了对山西村的   ②   之情。(2分)

12. 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提到唐人主情宋人主理,请结合本诗的颔联,谈谈你对宋人主理的理解。(3分)

答:        

(三)阅读两篇短文,完成13-15题。(8分)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3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香远       求精       相得       老当

B外直       情达理       水泄不       无师自

C陶后有闻     为人知       屡见不       寡见 

D有仙则       其妙       副其实       举世闻

1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理解,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作者赋闲在家,无事可做,所以陋室里的生活是悠闲自得、不会被打扰的。

B忘记处理官府的公文,难以听到世俗的音乐,作者在陋室中感到身心舒畅。

C远离嘈杂的音乐,远离伤神的公务,这些行为表现出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

D丝竹之声、官府公文会扰乱身心,所以一定要排除杂念,彻底地归隐山林。

15根据上面两篇短文和下面两则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4分)

材料一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节选自《论语·泰伯》

材料二

平原君欲封鲁连,鲁连辞让者三,终不肯受。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连寿。鲁连笑曰:“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即有取者,是商贾之事也,而连不忍为也。”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

(节选自《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____________________

注:①[邦]诸侯的封国,亦泛指国家。②[见]同“现”,显露。③[寿]向人祝酒或以财物赠送人。

周敦颐认为牡丹是富贵者,对世人皆爱牡丹他感觉   ①  ;刘禹锡身居陋室,却能安贫乐道,根本原因是他认为  ②  ;孔子则认为,评价个人的富贵与贫贱要基于是否符合   ③  ;鲁连正是继承了孔子的思想,面对富贵名利的诱惑,认为应做到  ④  。他们淡泊名利、崇尚道义的君子人格,已成为了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文化基因。

三、名著阅读(5分)

16老师为了调动同学们阅读的主动性,鼓励同学们进行深层次阅读,现在征集名著阅读专题探究案例。请你选择一部阅读过的名著确定专题探究的主题,并简要写出探究的过程和结果。(100字左右)

答:        

四、现代文阅读(共24分)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7-19题。(7分)

材料一

北京丰台站位于西三环与西四环之间。一百多年来,这座北京最早的火车站见证了中国铁路的沧桑巨变。1895年,丰台火车站投入使用。新中国成立后,丰台站成为华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座地理位置和历史意义都十分重要的火车站面临发展瓶颈。20106月,丰台火车站宣布停止办理客运、行李托运等业务。

2022620日,改建后的丰台站正式启用,焕发出新时代的魅力。北京丰台站是国内首座采用高铁、普铁双层车场重叠设计的特大型车站,形成了“顶层高铁、地面普铁、地下地铁”的立体交通模式,这是其一大亮点,旅客可“无缝”换乘城市交通。新建成的北京丰台站地上四层、地下一层,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相当于两个半故宫建筑规模,可容纳1.4万人同时候车。

材料二

北京丰台站的整体设计融入了传统文化元素。丰台古为金朝拜郊台,位于金中都丰宜门外。丰台站的外观采用古代建筑“筑台建城”的设计理念:        。丰台站室内外装修搭配金黄色陶板,寓意“丰收、喜庆、辉煌”,站内一排排暖黄色的座椅间隔宽敞。地面装饰提取“丰”字图案,同时融入花木意象,充分彰显丰台“花木之乡”的地域特色。候车区域吊顶采用了藻井造型,融入古建筑结构之美。高铁出站经过商业夹层,墙壁上采用陶板工艺烧制的钟楼、鼓楼等元素让旅客感受着北京文化的魅力。普速出站厅位于地下,分南北两个出站厅,出站通道两侧墙壁和立柱布置有窗格装饰,前门荟萃、北京胡同等北京文化元素随之映入眼帘,体现了历史的传承。

 

北京丰台站与我国古代建筑立体结构图

材料三

绿色智能是北京丰台站的一大特色,体现在设计、建造、运营的全过程。高铁站台层的地面上均匀分布着200多根导光管,通过反射材料将自然光向下“传送”,使得位于下一层的候车厅即使没有阳光直射,也依然明亮。仅凭这些导光管,预计每年能省下几十万度电,减少碳排放数百吨。6万平方米的站台屋顶铺设了光伏发电板,预计每年可发电700万度,为站内照明、控温、客运电梯等供应绿色能源。

丰台站还精准布设了5G基础设施,实现了站内5G网络全覆盖,可满足超过10万名旅客同时上网的需求。基于北斗统一时空基准的监测体系,对温度、雨量、风速等环境情况和玻璃幕墙、易锈蚀钢构件等结构健康进行实时、连续监测分析,实现站房设备的可视化管理。候车区内各处安装的感应器实时感知区域温度,通过智能客站大脑科学调节室温,无论旅客什么时候进入车站,都能享受到最舒适的候车环境。

17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关于北京丰台站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甲】丰台火车站曾在北京铁路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

【乙】丰台站的设计巧妙融入北京文化和丰台地域文化。

【丙】丰台站采取节能减耗的措施让候车环境更加舒适。

18根据材料二中图1信息,在材料二的横线处补写恰当内容。(2分)

19从上述三则材料中可以看出,北京丰台站的新亮点(特色)有         

    。(每空不超过8个字)(3分)

(二)阅读《淮草地》,完成20-23题。(共10分)

淮草

村子的西南地,长着成片成片的淮草。据老人讲,这块地冬旱夏涝,不适合种庄稼。生产队一合计,种庄稼不行,干脆种淮草算了。

我那时不清楚这种蓬勃生长的植物为啥叫淮草。长大后,才知道我们这里属于淮河流域,或许这是它得名的缘由吧。可淮河流域生长的草多了去了,却唯独它叫淮草后来,查阅资料得知,它的学名叫黄背草,最适合造纸和盖屋。但如何得名,仍不甚了了。

小时候,我们这里住的都是茅草房。虽叫茅草房,上面盖的却是这种淮草,而不是柔弱的茅草。茅草房建筑用材虽然简陋,建造起来其实并不简单:地基用石头白灰粗沙垒就,墙壁用富含淮草根的土坯砌成,山梁用扒钉咬紧的原木搭架,盖上高粱秸秆织成的长席,平铺一层厚厚的淮草,房屋四角坐上小青瓦,这才大功告成。这些建材中,最易得的,就是淮草。

淮草是最体贴百姓辛苦的,它不娇嫩、不做作。春风刚刚拂过,嫩黄色的长叶子就从干枯的一墩墩的淮草根处探出头来,渐渐变成翠绿,深绿。布谷鸟鸣叫的时候,淮草已长到齐腰深,葱葱郁郁。

夏日,雨后,我们这些孩子往往会结伴前往淮草地。一踏入它的领地,淮草立刻把我们紧紧地包裹。刚才成群的小伙伴,转瞬失去了踪影。淮草,铺天盖地向我涌来。我既兴奋,又害怕,漫无目的地在草丛里穿行。一只螳螂“扑棱棱”地飞到脸上,打得我生疼,我“哇”地一声哭了起来。小伙伴们马上围拢过来,我立即止住哭声,随着小伙伴,冲入草海。

我们可不是贪玩,而是为了采摘淮草地赐予我们的美味——蘑菇和地软。密密的淮草地里可是有蛇的,那是有毒的土斑蛇。为了防止被它咬伤,我们通常拿着树枝,一边敲打一边前行。寻到淮草较为稀疏的地方,我们便四散开来,寻找白白嫩嫩的蘑菇。

蘑菇喜欢和我们捉迷藏,它们大都散落在杂乱的腐叶周围,不易被我们寻到。这时,找到它全凭运气。有时,正用树枝敲打着淮草,眼前猛然一亮,只见三两朵白嫩嫩的小伞从枯叶间隙静静地探出头来。我不敢声张,悄悄蹲下身子,拨开枯叶,小心翼翼地把两朵小伞拔出,拢在手心,兴奋地对小伙伴们喊道:“瞧,蘑菇,我找到蘑菇了!”【甲】小伙伴们马上围拢过来,一起把目光投射到我的小手上。

双印不服气地说:“这有什么,我一会儿就会找到比这更大的。”这牛可不是吹的,不大一会儿,他就在这附近采得几个大一圈的蘑菇。此时,我也只有眼羡的份了。

蘑菇不好找寻,我们就开始采地软菜。这是一种颜色模样都与木耳极为相似的野菜,只不过比木耳薄,比木耳平展一些罢了。它似乎是和雨水相伴而来的,雨水至,它也至。【乙】一簇簇,一丛丛,喜气洋洋地铺在淮草地的表层。我们放下竹篮,伸开双手,成把成把地往竹篮里捧。不多久,每人都是满满的一篮子地软菜。

收获满满,但我们是不会就此回家的。把竹篮往淮草地中一【丙】        A.  B.丢),我们便奔向淮草地西边的一条浅浅的沟里。这里生长着一种学名叫“白茅”的茅草,它没有淮草高挺的茎叶,叶子却比淮草长得丰茂。不过,这有什么区别——我们关注的,是茅草顶上被嫩叶包裹着的“茅烟”。

下了沟,抽出茅烟,剥开裹着的叶子,露出细细的如棉花糖般的绒芽。含在嘴里,软软的,甜甜的,无比惬意。如果有小铲子,还可以顺着茅草,挖出白白细细的茅草根。这种茅草根,我们叫它甜甜芽。甩掉甜甜芽根须上带的土块,在手心里捋两下,就急急地塞进嘴里,猛嚼几口,甘甜无比。这滋味,可比啃玉米秆强多了。

看看天快晌午,我们结伴回家。晚上,美美地吃着凉拌的地软菜,品着鲜香的蘑菇汤,真是至高无上的享受。

(取材于徐世奎的同名文章)

20作品内容紧紧围绕淮草地展开。作者先写淮草,讲述种植淮草的原因,  ①  ,交代把淮草作为建房材料的原因;然后写淮草地,到了夏季,淮草长势旺盛,淮草地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孩子们冲入草海,在那里采摘蘑菇、  ②    ③  。(3分)

21文中【甲】【乙】两句富有表现力,请任选一句进行赏析。(2分)

答:        

22选出填入文中【丙】处横线上最恰当的词语,并说明理由。(2分)

答:        

23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文章结尾至高无上的享受的理解。(3分)

答: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26题。(共7分)

学问有两个部分,一个是“学”,一个是“问”。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就会提出问题。我们中国人擅长考试,学习别人提出来的各种方法和技巧,磨炼得很熟。但如果仅仅是善于答题,那么对科学的发展,贡献并不多。因此,我们一定要晓得到底如何做学问,如何做一流的学问。

做学问需要勤奋。勤奋意味着努力学习,学习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思而不学则殆”,就是说只思考不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数学科学发展到今天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出现了很多颇具天赋的大数学家,他们累积了很多了不起的学问,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数学这幢大厦被搭建得越来越高。无论我们有多高天分,多擅长思考,都必须在前人的基础上做学问,并且持之以恒地学习。

除了勤奋,        

为什么要提出问题究其根源,我们所做的学问,尤其科学和数学,都是与大自然密切关联的。我们要在追寻大自然奥秘的过程中,找到它最有意义、最有乐趣之处。大学问家往往会提出很多问题。如果不提出自己原创的问题,更多的是解答别人的问题,就难以窥见数学和科学的真谛。《礼记·学记》说:“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这里撞的“钟”,就是大自然和万物运行的规律。深入的问题能够指向大自然奥秘的深处,很快帮助我们引出其他有意义的相关问题。一个学科能够产生大量重要问题,才能保持活力。

好问题是什么样的好的问题是有深度、有趣味的。思考这个问题本身,能生发出一系列的想法。解决了它,其所在领域里许多问题可能都会随之解决,就像在长江里面有一块巨石,将巨石挪开,水流就会顿时变得顺畅。好的问题通常是简洁、漂亮的。在数学上,大自然的美景可以通过很简单的方程解释清楚。牛顿、爱因斯坦、狄拉克的方程都是非常简洁的,揭示了大自然的奥秘。

好问题从何而来我们首先要了解不同的观点。历史上,大学问的完成,往往是不同学问之间碰撞产生火花促成的。在不同学问的碰撞中找到自己的方向,是问出好问题的重要途径。还有一条途径可以产生好的问题。要解决一个大问题,往往要有好的工具。工具的发展是不断精进的过程,新工具能够促进学问的持续发展,增加我们看待问题的深度,又反过来促进我们进一步发展工具。工具越多,越能产生更深刻、更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每一次工具的进步,都会带动有意义的、重要的、突破性的学问的发展。

我认为,今天的中国基础科学想要发展,最主要的是提出问题。我们要培养现在的年轻人,帮助他们提高找出重要问题的能力。问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同时解决它,假如解决的方法是前所未有的,这比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还令人高兴。这也是我做学问的感想。

(取材于丘成桐的演讲《一流人才,始自学》)

24. 根据你对全文论述内容的理解,结合上下文,在第段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内容。(2分)

答:        

25. 阅读全文,判断下列对好问题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甲】好问题在解决他人问题前提下探索大自然奥秘,保持学科活力。

【乙】好问题是有深度的、有趣味的,它的解决能处理所有领域问题。

【丙】好问题可以在不同学问之间的碰撞中或工具发展的过程中产生。

26. 阅读下面材料,简要说说这则材料可以作为④⑤两段文字哪一段的论据。(3分)

“希尔伯特23问”是数学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集。这23个问题,基本上引领了数学界后来50年的发展,虽然迄今未全部解决,但其中部分问题的解决,已经促进了数学学科的重要发展。

答:        

五、作文(40分)

27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1直面        

2)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金牌获得者徐梦桃当选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颁奖词中写道:烧烤炉温暖的童年,伤病困扰的青春,近在咫尺的金牌,最终披上肩膀的国旗,全场最高难度,这是创纪录的翻转,更是人生的翻转,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梦之芒芒,切切其真。徐梦桃能够翻转,源自她的努力和梦想。翻转,是一种磨砺;翻转,是一种期待;翻转,是一种成功……翻转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如果选择第一个题目,请将题目补充完整。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可写实,可想象。字数在600-800之间,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一、基础·运用(共14分)

1.2分)D    2.2分)    3.2分)D    4.2分)B

5.2分)开始(或发生)(评分说明:结合语境解释准确即可)

6.2分)这里的每一个地名,都隐含着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这里的每一幢高楼,都会在夜晚点亮我们幸福的生活。(评分说明:语序和前面两部分内容不一致,改对即可)

7.2分)示例一:选择甲  理由:用草书流畅显示丽泽地方泉多水盛的特点。(或用草书豪放预示丽泽金融商务区拥有一个璀璨光明的未来)

示例二:选择乙  理由:用篆书古拙显示丽泽悠久的历史。(评分说明:结合书体特点和文段内容阐释即可)

二、古诗文阅读(共17分)

(一)(4分)

8.1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9.1分)会当凌绝顶

10.2分)角声满天秋色里   ②胡琴琵琶与羌笛

(评分说明:每空1分,错、漏、增字该空均不得分)

(二)(5分)

11.2分)  ②赞美/热爱/向往

12.3分)宋人主理,意思是说宋代的诗歌富含哲理。这首诗的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写诗人面对重叠的青山和曲折的水路,疑心前面无路可走,突然看到了一个柳荫浓密、鲜花明艳的村庄。这句诗蕴含了在困境中坚持下去,也许会出现豁然开朗的转变,世间万物是消长变化的这一哲理。(评分说明:解释意思1分,诗句理解1分,哲理1分)

(三)(8

13.2分)A

14.2分)C

15.4分)遗憾/惋惜  ②惟吾德馨  ③/有道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评分说明:每空1分)

三、名著阅读(5分)

16. 示例:《儒林外史》讽刺艺术专题探究。梳理重点人物故事情节,了解人物特点;研究重点内容,了解《儒林外史》的讽刺手法及表达效果;结合前人的探究,深化自己的理解。《儒林外史》善于综合运用前后对比、细节描写和夸张手法对人物进行讽刺。(评分说明:专题1分,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3分,表达1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24分)

(一)(7分)

17.2分)丙

18.2分)示例:建筑整体安放在台基之上;建筑整体呈中轴对称;建筑整体有层次性(评分说明:每空1分,三点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满分,意近即可)

19.3分)形成立体交通模式  融入传统文化元素  实现绿色智能 (评分说明:共三个要点,每点1分,意近即可)

(二)(10分)

20.3分)探寻淮草得名原因   ②采地软菜  吃白茅的绒芽和根(评分说明:每空1分,意近即可)

21.2分)示例一:选【甲】马上体现出小伙伴们得知找到不易发现的蘑菇时回应的迅速,围拢写出了大家团团围住和蘑菇的情景,一起”“投射则写出大家对挖到蘑菇的惊奇和羡慕。

示例二:选【乙】一簇簇”“一丛丛”“写出了地软菜繁茂的长势,喜气洋洋用拟人的手法,表面写地软菜,实则表现孩子们发现大量地软菜时的惊喜、开心、满足。

(评分说明:内容1分,分析1分,意近即可)

22.2分)示例一:选。蘑菇和地软菜都是通过孩子们的辛苦劳动采到的,更何况,蘑菇不易被发现,采到全凭运气。因此,孩子们对劳动成果十分爱护和珍视,更能表现孩子们的心理。

示例二:选。下文写道奔向淮草地西边的一条浅浅的沟里,可以看出孩子们要去吃茅烟甜甜的绒芽和茅草根的迫不及待,更贴合儿童当时的心境与活泼的性格。

(评分说明:选择词语并结合语境分析,意近即可)

23.3分)示例:至高无上的享受中包含蘑菇汤与地软菜味道的鲜美,品尝自己劳动成果的满足,与同伴一同嬉戏玩耍的快乐,小伙伴之间纯真的友谊。(评分说明:写出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意近即可)

(三)(7分)

24.2分)做一流的学问还要能提出好问题。(评分说明:提出好问题1分,体现提出好问题与一流学问的关系1分。意近即可)

25.2分)丙

26.3)示例一:可以作为第段的论据。第段提出一个学科能够产生大量重要问题,才能保持活力。希尔伯特23作为一个重要的问题集引领了数学界后来50年的发展,其中部分问题的解决促进了数学学科的重要发展,保持了数学学科的活力。

示例二:可以作为第段的论据。第段提出好的问题是有深度、有趣味的。解决了它,其所在领域里许多问题可能都会随之解决。希尔伯特23引领了数学界后来50年的发展,其中部分问题的解决已经促进了数学学科的重要发展。(评分说明:观点1分,分析2分。意近即可)

五、作文(共40分)

27评分标准

项目

等级内容、表达(36分)  书写(4分)
一类卷

40-34

符合题意,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想象丰富、合理;条理清楚,结构合理;语言通顺,有2处以下语病。

赋分范围:36-30

33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4
书写正确、工整,标点正确,格式规范。
二类卷

33-29

比较符合题意,内容比较具体,中心比较明确;想象比较丰富、比较合理;条理比较清楚,结构比较合理;语言比较通顺,有3-4处语病。

赋分范围:29-25

27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3
书写基本正确、工整,标点大体正确,格式规范。
三类卷(28-24基本符合题意,内容尚具体,中心基本明确;想象不够丰富、不够合理;条理基本清楚,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有5-6处语病。

赋分范围:24-20

22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2
书写错误较多,字迹不够清楚,标点错误较多,格式大体规范。
四类卷(23-0不符合题意,内容空洞,中心不明确;缺乏想象;条理不清楚,结构不完整;语言不通顺,有7处以上语病。

赋分范围:19-0

16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1-0
书写错误很多,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标点错误很多,格式不规范。
说明: 1.没有将题目书写在答题纸上,从总得分中扣2分。

2.字数不足600字,每少50字扣1分,最多扣3分。

3.作文中如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从总得分中扣4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