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近五年语文中考古诗文阅读试题汇编
一、2002年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第18-21题。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必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1.(3分)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尝( )
(2)或异二者之为 或( )
(3)先天下之忧而忧 先( )
2.(4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分)在文中,"进"是指"________________","退"是指"________________"。
4.(3分)概括本文段的主要内容,并指出文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曾经。(2)或许。(3)在……之前。
2.(1)不因外界事物的好坏或自己个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2)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3.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4.表达了作者阔大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议论。
二、2003年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第3至6题。
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 天寺,寻张怀民。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⑤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念无与为乐者(思念) 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
C.怀民亦未寝(睡觉) 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2.用现代汉语翻译“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集中写景的句子是第 句,其主要内容可用4个字概括为:□□□□。(3分)
4.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境。(2分)
(答案)
1.2分 A
2.3分 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3.3分 ④(即“庭下……盖竹柏影也”) (1分) 概括:庭中月色(或:月色如水、月色空明)(2分,只要能扣紧“月”来概括即可给满分,其余酌情给分)
4.2分 旷达(答“豁达”也给2分;答 “怀才不遇”、“愤愤不平”、“乐观”等给1分;答“闲适”、“热爱自然”不给分)
三、2004年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第3至6题。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韩愈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平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
吾因子有所感矣。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现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平?为我谢曰:
“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3.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
(1)郁郁适兹土 适:
(2)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 易:
(3)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 恶:
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翻译:
5.“夫以子之不遇时”中的“子”是指 ,“不遇时”是指“
”。(用原文回答)(2分)
6.作者认为董生前途有望,根据是什么?(2分)
答:
(答案)3.3分 (1)往、到 (2)变化、改变 (3)怎么
4,3分 请代我向他们致意:“现在有圣明天子在上,可以出来做官了。”(各1分)
5.2分 董生(或:董邵南) 连不得志于有司 (各1分)
6.2分 (1)自古以来,燕赵之地有许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会遇到知音的。(2)董生具有杰出的才能。(3)当今有圣明的君主,董生总会有出仕的机会。
(答出其中两点即给2分)
四、2005年
(一)默写古诗文。(10分)
①、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1分)
②、溯洄从之,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经·蒹葭》 (1分)
③、 ,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 。欧阳修《醉翁亭记》(2分)
④、李白在《行路难》中表现积极进取精神的两句诗是 , (2分)
⑤、把王维《使至塞上》默写完整。(4分)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
, 。
(二)、指出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两项。( ) ( ) (4分)
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塞下秋来风景异
B、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理屈词穷
C、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志存高远
D、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舍本逐末
(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题目。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
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
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小惠未偏,民弗从也。
译文:
②、彼竭我盈,故克之。
译文:
2、用原文语句回答下面问题。(2分)
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 ”。(限四个字)
3、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从政治和军事两个方面简要说说。(2分)
答:①、政治方面:
②、军事方面:
(答案)(一)、10分
①、(1分) 古道西风瘦马
②、(1分) 道阻且长
③、(2分) 醉翁之意不在酒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④、(2分)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⑤、(4分)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以上每小题,错、漏、多1字均扣0。5分,扣完该小题分值为止。)
(二)、4分 A C (各2分)
(三)1、4分
(1)2分 小恩小惠惠遍及百姓,百姓不会听从您的。
(2)2分 敌方的士气已经消失了,我方的士气正旺盛,所以能够战胜他们。
2、2分 惧有伏焉
3、2分
(1)1分 认为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1)1分 善于把握进攻和追击的时机。(或:适时出击,适时追击)
五、2006年
(一)、用正楷字默写(12分,含书写2分)
(1)、感时花溅泪, 。(杜甫《舂望》) (1分)
(2)、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1分)
(3)、 ,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2分)
(4)、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希望两人年年平安,相隔千里共享美好月光
的两句词是 , 。(2分)
(5)默写龚自珍《己亥杂诗》。(4分)
、
、
(二)、指出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两项。( ) ( )(4分)
A、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路不拾遗 B、薄暮冥冥,虎啸猿啼/日薄西山
C、潭中鱼可百许头/ 以身许国 D、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贪得无厌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8至10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译文:
2、人们为什么“多以书假余”? (2分)
答:
3、从本段看,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是:(1)
(2) (3) (3分)
(答案)(一)、12分
(1) 1分 恨别鸟惊心
(2) 1分 黑云压城城欲摧
(3) 2分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4) 2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 4分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以上每小题,错、漏、多1字均扣0.5分,扣完该小题分值为止)
书写分2分,评分标准:
分值 | 2分 | 1分 | 0分 |
评分标准 | 字体美观 | 字体端正 | 字体潦草 |
(三)
1、3分 等到他高兴了,我才又向他请教。(原句中词语翻译错一个扣0.5分,句子不通顺扣0.5分,扣完该小题分值为止)
2、2分 因为我守信,按时还书。
3、3分 刻苦好学 博览群书 虚心请教 (各1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