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水资源 习题(含答案)

来源:华佗健康网
水资源 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32.0分) 1. 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配规律是( )

A. 南多北少 B. 男少北多 C. 夏秋多,冬春少 D. 夏秋少,冬春少

2. 关于西气东输路线判断 错误的是( )

A. 一线和二线都经过了我国地势三个阶梯 B. 一线二线都经过了黄土高原 C. 两条线都到长三角,到珠三角只有二线工程 D. 两条线都经过甘肃省、陕西省 3.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南至广州,东至上海,途经14个省(区市).据此回答36-37题.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气源主要来自( )

A. 塔里木盆地 B. 中亚 C. 中东 D. 俄罗斯的东西伯利亚地区

4.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水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 东南地区以平原地形为主 B. 东南地区终年高温,热量充足 C. 东南地区人口众多,经济发达 D. 东南地区的年降水量十分丰富

5. 在西气东输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严格规定了28米宽的施工区域,尽量避免破坏地表植被,其主要目的是( )

A. 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 B. 促进新疆经济发展 C. 降低施工成本 D. 增加当地财政收入

6. 漫画所示,实施阶梯水价的根本目的是( )

A. 增加自来水公司收益 B. 提高自来水的质量 C. 减少社会用水需求 D. 增强全民节水意识

7. 3月22-28日是第二十九届“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读下列漫画,完成12-13题.

下列对我国水资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我国水土资源的地区匹配不合理 B. 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不会发生水资源危机 C. 兴建水库可缓解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矛盾 D. 南水北调工程可以缓解北方严重缺水的状况

初中地理试卷第1页,共9页

8. 读中国水资源及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5-6题:

下列关于水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 B. 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C. 中国是个水资源丰富的国家 D. 地球上的水绝大部分为咸水

9. 我国是个旱涝灾害频发的国家.在旱区,许多地方人畜饮水困难,但不少江河的水却白白流走,无法利用,村民只能“望水兴叹”.为了有效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我们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改变当地气候 B. 人工降雨 C. 兴修水利工程 D. 防治水污染

10. 西气东输工程不穿过的地形区是( )

A. 河西走廊 B. 黄土高原 C. 东北平原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11. 实施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 )

A. 交通优势 B. 生态优势 C. 经济优势 D. 旅游优势 12. “西气东输”为西部地区带来的好处是( )

A. .缓解西部地区能源短缺的压力 B. .改善西部的空气质量,减少西部的大气污染 C. ;增加西部地区的经济收人 D. .减少西部地区的人口压力 13. 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会严重破坏工程沿线的生态环境 B. 会缓解东部地区如皖、沪等地的能源短缺问题 C. 该工程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 D. 能增加当地的收入和就业机会

14. 西部大开发中,横贯中国腹地的能源大动脉“西气东输”工程采用的运输方式是( )

A. 铁路运输 B. 管道运输 C. 公路运输 D. 内河运输 15. 漫画所示,实施阶梯水价的根本目的是( )

A. 增加自来水公司收益 B. 人为抬高自来水价格 C. 减少社会用水需求 D. 增强全民节水意识 16. 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水源地是( )

A. ①河 B. ②河 C. ③河 D. ④河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7. 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 ______ 地区.在北极地区,长期居住的居民是 ______ 和 ______ .南极大陆上覆盖巨厚的冰盖,如果全部融化,全球洋面将升高约 ______ 米.

初中地理试卷第2页,共9页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 18. 读“我国西气东输管道线路图”完成下列要求:

(1)填出该管道线路自西向东经过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 ______ . (2)该管道工程的建设,将分别对东、西部地区的环境保护产生哪些有利的影响? ______ . (3)该管道工程的建设,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哪些突出的意义? ______ .

19. 水是生命之源,我国是世界上缺水严重的国家之一.读我国水资源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______ .为解决水资源在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可以通过 ______ 来解决. (2)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 ______ 的特点.产生原因是 ______ .

20. 如图表示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

题.

(1)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之称的河流是 ______ (填字母);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 ______ (填字母),该河中游流经 ______ 高原,此高原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______ . (2)“南水北调”工程将 ______ (名称)流域的水调往我国最缺水的西北和 ______ 地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利用 ______ 运河已将水输送到天津等地. (3)很多专家认为,“南水北调”工程并不能彻底解决我国缺水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你认为还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______ .

【答案】

初中地理试卷第3页,共9页

1. C 2. A 3. B 4. D 5. A

6. D 7. B 8. C 9. C 10. C

11. C 12. C 13. A 14. B 15. D 16. B

17. 两极;因纽特人;拉普人;60

18. 新、甘(陇)、宁、陕(秦)、晋、豫、皖、苏、沪;东部地区能源过去是以煤为主,污染较严重,现在用清洁的天然气,对环境改善十分有益.西部改用天然气,缓解周边地区因薪柴砍伐而带来的环境压力;该工程的建设,使西部的天然气资源得到大规模开发,可以迅速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带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西气东输能够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短缺问题.

19. 南多北少、东多西少;跨流域调水;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夏秋季节,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但由于夏季风不稳定各地年际变化很大

20. B;A;黄土;水土流失;长江;华北;京杭;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兴修水库、海水淡化等 【解析】

1.

解:我国降水空间上来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逐渐减少,导致我国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 故选:C.

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情况受我国降水的影响,我国降水空间上来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逐渐减少,导致我国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 本题考查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理解记忆即可.

2.

解:A、西气东输工程起点是在塔里木盆地,沿途经过的地形区有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跨越了我国二、三阶梯,故错误;

B、西气东输工程起点是在塔里木盆地,途径地形区: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河西走廊-宁夏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故正确; C、两条线都到长三角,到珠三角只有二线工程,故正确;

D、西一线:起于新疆轮南,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东抵上海,全长4000公里.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南至广州,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河南、湖北、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等10个省区市.故正确; 故选:A.

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为西部大开发、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创造了条件,对推动和加快新疆及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对东部地区的好处是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短缺问题;天然气是清洁能源,对东部地区环境改善十分有益.

本题考查了西气东输工程,结合图牢记知识点即可.

初中地理试卷第4页,共9页

3.

解:西气东输二线是西气东输系列中的第2个工程,主气源为中亚进口天然气,调剂气源为塔里木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的国产天然气.工程主要目标市场是早先西气东输一线工程未覆盖的华南地区,并通过支干线兼顾华北和华东市场. 故选:B.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南至广州,东至上海,途经14个省(区市).

本题考查我国的西气东输工程,结合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

4.

解: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受夏季风的影响,东南沿海地区受夏季风影响大,造成我国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且全年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因此,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水资源丰富. 故选:D.

我国的降水地区差异大,东南沿海地区降水量较大,较为湿润,而越往西北内陆,降水量就越小,干旱也就逐渐加重. 考查我国的降水特点,要理解记忆.

5.

解:在西气东输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严格规定了28米宽的施工区域,尽量避免破坏地表植被,其主要目的是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 故选:A.

“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的输气管道,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东至上海,全线采用自动化控制,供气范围覆盖中原、华东、长江三角洲地区.

本题在理解的基础上即可解答,较简单.

6.

解:图中所示用水越多价格越贵,可以提醒人们节约用水,平时节约用水的做法有用淘米水浇花等. 故选:D.

根据用水越多价格越贵提醒人们节约用水的做法进行解答. 本题考查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7.

解:A、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如华北地区的耕地占全国耕地的38%以上,且人口稠密,工业发达,需水量大,而水资源约占全国的6%,用水十分紧张,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故A不符合题意;

B、中国水资源的状况不容乐观.虽然中国淡水资源总量多达28000亿米3,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只有2100米3,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120位.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也不够理想,加之一部分水资源受到污染和破坏,能够有效利用的水资源就更少.有些地区因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进而加剧了用水的困难程度.中国大部分城市存在着供水不足的问题,有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故B符合题意;

C、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平衡,年际变化大,有必要兴建水库,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以调剂各季节的河流水量.故C不符合题意;

D、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目前规划上马的南水北调工程,将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入缺

初中地理试卷第5页,共9页

水的华北、西北地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兴修水利工程,能在相当程度上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化的推进、工农业的发展,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仍然十分严重.我国有半数以上的城市缺水,而水资源污染会使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南方湿润地区的一些城市,由于水资源污染也成为缺水城市.因此,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是解决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本题考查我国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理解记忆.

8.

解:水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故A叙述正确;

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主要来大气降水,故B叙述正确;

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衡,我国大部分地区水资源比较缺乏,故C叙述错误; 地球上的水绝大部分为海洋水即大部分是咸水,故D叙述正确. 故选:C.

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是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足. 本题考查我国水资源的特点,牢记即可.

9.

解:兴修水利工程,能在相当程度上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化的推进、工农业的发展,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仍然十分严重.我国有半数以上的城市缺水,而水资源污染会使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南方湿润地区的一些城市,由于水资源污染也成为缺水城市.因此,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是解决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故选:C.

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很低,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一般来说,夏半年连续4个月的径流量要占年径流量的60%~80%. 考查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及解决的措施,要理解记忆.

10.

解:“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的输气管道,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东至上海,该工程沿线经过的地形区有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地区等,该工程不经过东北平原. 故选:C.

“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的输气管道,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东至上海.全线采用自动化控制,供气范围覆盖中原、华东、长江三角洲地区.

本题考查西气东输工程的路径,结合相关地图解答即可.

11.

解:西气东输能使西部天然气资源得到大规模开发;资源向东部输送,可以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同时也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全面发展.西气东输对东部地区来说可以缓解能源紧缺问题,同时天然气是清洁能源,不会对东部地区造成污染,对东部地区的环境改善有利. 故选:C.

西气东输工程将铺设两条直径1.5米的主干输气管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的轮南气田,往东直通南京、上海,成为横贯中国的能源大动脉. 考查西气东输的意义,要理解记忆.

初中地理试卷第6页,共9页

12.

解:“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的输气管道,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东至上海,该工程给西部地区带来的好处是带动资源开发,促进经济发展. 故选:C.

西气东输工程西起新疆塔里木的轮南气田,往东直通南京、上海,成为横贯中国的能源大动脉.该工程的实施可以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或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或能够使本地天然气资源得到大规模开发. 本题主要考查“西气东输”给西部地区带来的作用,牢记即可. 13.

解:西气东输能使西部天然气资源得到大规模开发;资源向东部输送,可以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同时也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西气东输对东部地区来说可以缓解能源紧缺问题,同时天然气是清洁能源,不会对东部地区造成污染,对东部地区的环境改善有利. 故选:A.

西气东输工程包括天然气资源开发、输气管道铺设、城市管道和工业利用等相关工程.西部地区蕴藏着22.4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资源,每年可向东部地区输气120亿立方米,并可稳定供气30年.西气东输工程将铺设两条直径1.5米的主干输气管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的轮南气田,往东直通南京、上海,成为横贯中国的能源大动脉. 考查西气东输的意义,要理解记忆.

14.

解:西气东输工程将铺设两条直径1.5米的主干输气管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的轮南气田,往东直通南京、上海,成为横贯中国的能源大动脉. 故选:B.

西气东输工程包括天然气资源开发、输气管道铺设、城市管道和工业利用等相关工程.西部地区蕴藏着22.4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资源,每年可向东部地区输气120亿立方米,并可稳定供气30年. 考查西气东输的有关知识,要理解记忆.

15.

解:图中所示用水越多价格越贵,可以提醒人们节约用水,平时节约用水的做法有用淘米水浇花等. 故选:D.

兴修水利工程,能在相当程度上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化的推进、工农业的发展,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仍然十分严重.我国有半数以上的城市缺水,而水资源污染会使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南方湿润地区的一些城市,由于水资源污染也成为缺水城市.因此,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是解决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考查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理解记忆.

16.

解:读图可知,图中①是沅江,②是汉江,③是岷江,④是雅砻江.南水北调工程分西线、中线和东线三条输水线路,其中中线水源地是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如引黄济青工程,将黄河水调进青岛市,以解决青岛市供水不

初中地理试卷第7页,共9页

足的问题.目前规划上马的南水北调工程,将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入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

本题考查了我国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水源来源,上游基础题.

17.

解: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在北极地区,长期居住的居民是因纽特人和拉普人,南极地区没有常住人口.南极大陆上覆盖巨厚的冰盖,如果全部融化,全球洋面将升高约60米. 故答案为:两极;因纽特人;拉普人;60.

两极地区是指极圈到极点之间的广大地区,北极地区以北冰洋为主,南极地区以南极大陆为主,两个地区在特有生物、气候等方面有不同的特点.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虽然降水稀少,但由于气温低,降水不易蒸发,长年积累,极地形成了厚厚的冰雪覆盖,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两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矿藏.在北极圈内,长期居住的人口已接近300万,南极地区则没有国家和定居人口. 该题主要考查两极地区的特点,牢记即可.

18.

解:(1)西气东输管道线路自西向东经过的省级行政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安徽省、江苏省和上海市其简称依次是新、甘(陇)、宁、陕(秦)、晋、豫、皖、苏、沪.

(2)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对东、西部地区的环境保护产生的有利影响是:东部地区能源过去是以煤为主,污染较严重,现在用清洁的天然气,对环境改善十分有益.西部改用天然气,缓解周边地区因薪柴砍伐而带来的环境压力.

(3)西气东输管道工程的建设,对我国经济发展突出的意义是:该工程的建设,使西部的天然气资源得到大规模开发,可以迅速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带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西气东输能够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短缺问题. 故答案为:

(1)新、甘(陇)、宁、陕(秦)、晋、豫、皖、苏、沪;

(2)东部地区能源过去是以煤为主,污染较严重,现在用清洁的天然气,对环境改善十分有益.西部改用天然气,缓解周边地区因薪柴砍伐而带来的环境压力;

(3)该工程的建设,使西部的天然气资源得到大规模开发,可以迅速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带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西气东输能够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短缺问题.

“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的输气管道,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东至上海.全线采用自动化控制,供气范围覆盖中原、华东、长江三角洲地区.这一项目的实施,为西部大开发、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创造了条件,对推动和加快新疆及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对东部地区的好处是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短缺问题;天然气是清洁能源,对东部地区环境改善十分有益.

本题考查西气东输工程的路径和意义,理解解答即可.

19.

解:读图可知,(1)从图中看出,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为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

初中地理试卷第8页,共9页

(2)我国水资源在季节分布上的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产生的原因是夏季降水多;为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修建水库. 故答案为:(1)南多北少、东多西少;跨流域调水;(2)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夏秋季节,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但由于夏季风不稳定各地年际变化很大.

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如引黄济青工程,将黄河水调进青岛市,以解决青岛市供水不足的问题.目前规划上马的南水北调工程,将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入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

该题考查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理解解答即可.

20.

解:(1)读图可得,A是黄河,B是长江,其中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之称的河流是长江;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黄河,该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此高原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

(2)“南水北调”工程将长江流域的水调往我国最缺水的西北和华北地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利用京杭运河已将水输送到天津等地.

(3)“南水北调”工程并不能彻底解决我国缺水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除此之外还要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兴修水库、海水淡化等.

故答案为:(1)B;A;黄土;水土流失;(2)长江;华北;京杭;(3)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兴修水库、海水淡化等.

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长江水系的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我国严重缺水的华北和西北地区;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和中线是将长江的水调往华北地区. 本题考查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及特点,读图解答即可.

初中地理试卷第9页,共9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