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心病的观察与护理
来源:华佗健康网
现代护理 慢性肺心病的观察与护理 杨锦兰 (北京市顺义区妇幼保健院 北京 1 01 300) 【摘要l肺心病是老年病中的常见病.是由慢性支气血管炎,肺气肿以及其它胸、肺疾病或肺血管病变引起的心脏病。 【关键词l肺心病 老年病 护理 【中图分类号l R4 7 3 【文献标识码l A 肺心病是老年病中的常见病.是由慢性支气血管炎、肺气肿以 及其它胸、肺疾病或肺血管病变引起的心脏病。临床特点为病程 长、患者年纪大、机体抵抗力差、故常因受凉或不明诱因发生呼吸 困难、咳嗽、咳痰。痰多为白色泡沫样或黄色粘稠样,口唇紫绀,端 坐呼吸。常伴有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或代谢性碱中毒等。化验室检查见pH值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升高, 电解质紊乱,常出现低氧血症及低血钾症。由于缺氧严重,会出现 自主呼吸减弱、头痛、烦躁、恶心、呕吐等肺性脑病的早期症状,最 后出现神志不清、昏迷,导致肺性脑病、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预 后很差。 1 肺心病的观察与护理 (1)急性发作期要绝对卧床休息:一般取半卧位,以利呼吸。(2) 给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低血钠时可不禁盐。(3)给予氧 气吸人:持续低流量吸氧。一般1~2L/min。不能过大,否则会使呼 吸变慢,导致二氧化碳潴留。在给氧过程中,应仔细观察呼吸状态 的改善。及时调节氧气浓度。氧流量由医护人员掌握,不允许患者 及家属自行调整,护士应加强巡枧。尤其夜间要注意观察氧流量。 (4)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痰液.除用祛痰剂、支气管解痉剂 外,还要勤翻身,勤拍背,鼓励患者咳嗽、排痰。每2~3小时为患者 翻身1次。同时叩拍背部。左侧卧位时拍右背部。右侧卧位时拍左 背部。借助重力和振动的力量促使痰液从细支气管引流到大气 道,以利排出。对嗜睡或精神萎靡的患者则应经常唤醒并嘱其作 咳嗽运动,先澡吸气,再张口用力咳嗽,使痰液排出,必要时吸痰, 痰粘稠时可给药物雾化吸入,以解除支气管痉挛。并使痰液稀释, 以利排出。(5)对症护理:解除支气管痉挛常用氨茶碱。此药在静脉 注射时,速度宜慢。同时应注意观察呼吸困难的改善、脉搏快慢、 血压下降情况。对于呼吸减弱者使用呼吸兴奋剂或其它药物静脉 注射时。应注意滴速不可过快。每分钟以不越过40滴为宜。(6)皮肤 护理:因肺心病是慢性病。所以患者多形体消瘦或有水肿。活动能 力差,感觉迟钝。因此除加强营养外。应每2小时翻身1次。保持床 铺干燥、平整、舒适,防止褥疮的发生。使用热水袋保温时,应避免 烫伤患者。(7)心理护理:因病程长,且反复发作。患者对治疗丧失 信心,常常拒绝做必要的检查和治疗。有效的心理护理,可取得患 者的合作、耐心地做好解释、开导工作。给予精神上的安慰,使患 1 62 中外医疗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 【文章编号】1 674--074Z(201 0)08(b)一016 Z--01 者心情舒畅地配台治疗。 2 预防肺性脑病的发生 及早发现肺性脑病先兆症状。及时采取合理措施是护理肺心 病患者的一个重要方面。(1)观察神志状态:患者出现明显的头痛、 表情淡漠、嗜睡、躁动不安、神志恍惚等。常常是肺性脑病的先兆。 (2)观察患者末梢循环情况:因久病体弱,常有缺氧及末稍循环障 碍的表现。如面色晦暗、肢冷、唇绀等。观察这些体征有助于判断 患者心脏功能的代偿情况。如果出现球结膜充血及眼角处结膜轻 度水肿时往往预示肺性脑病。(3)生命体征的观察:①体温突降是 肺性脑病早期症状之一。肺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时多有呼吸道感 染,常伴有低热,如体温不升、多汗、手脚冰冷等。应注意是否肺性 脑病合并休克。②观察脉搏、血压、呼吸的改变。脉搏直接反映患 者心脏的代偿功能和心肌机能状态,脉搏不规则时应测心率。缺 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可引起血压升高、心动过速、心律不齐等,继而 出现脉搏缓慢、血压下降,出现循环衰竭或心跳骤停。同时还应观 察呼吸的节律、频率及深浅度,尤其患者的咳嗽,痰液的颜色、量、 粘稠度,若咳嗽加剧,痰如脓性,说明呼吸道感染严重;痰转为白 色,说明呼吸道感染控制。 出院前的健康指导:防止上呼吸道感染、注意保暖、开窗通风、 防止对流、电风扇不要直接对着患者吹;尽量少到公共场所,增加 体育锻炼,如气功、太极拳、慢走等;慎用镇静药物。在院外自行用 氧时应注意严格控制氧流量,一旦发生呼吸道感染如感冒、发热 等。速去医院就诊,防止病情发展和并发症的发生。 【收稿日期】2010--04--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