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苏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一册专题3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第二单元金属钠及钠的化合物基础训练

来源:华佗健康网


苏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一册专题3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第二单元金属钠及钠的化合物基础训练

一、单选题

1.将Na、Al、Al2O3三种物质的混合物加入水中,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中只含有NaAlO2一种溶质,则Na、Al、Al2O3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是( ) A.1∶1∶2

B.1∶4∶1

C.4∶4∶1

D.4∶2∶1

2.已知Na2CO3、CaCO3、KHCO3固体混合物与足量盐酸反应得到标准状况下CO2的体积为11.2 L,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 ) A.16 g

B.24 g

C.32 g

D.无法计算

3.下列离子方程式与所述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 ) A.磁性氧化铁溶于稀盐酸:Fe3O4+8H+=3Fe3++4H2O

B.Ca(HCO3)2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Ca2++2HCO3+2OH-=CaCO3↓+CO3+H2O

22C.明矾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至生成沉淀物质的量最多:Al3++2SO4+2Ba2++4OH-=AlO2+2BaSO4↓+2H2O

D.向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Cl2:2Fe2++Cl2=2Fe3++2Cl- 4.下列转化关系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CuO→Cu(OH)2 C.Na2O2→NaOH

5.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2+-A.Ba(OH)2=Ba+(OH)2

+5+2-B.HNO3=H+N+3O

B.NaHCO3→Na2COD.Na2CO3→NaHCO3

3

2-C.NaHCO3=Na++H++CO3

+-D.KMnO4=K+MnO4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a2O和CaO都属于碱性氧化物

B.决定气体体积的主要因素是气体分子的直径的大小 C.用加热的方法可除去NaHCO3固体中的少量NaCl D.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可除去混在Cl2中的HCl气体 7.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酒精具有可燃性,可用作溶剂 B.盐酸具有挥发性,可用于除铁锈

C.小苏打受热不稳定,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过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可用于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8.下列物质(或主要成分)的俗名与化学式相对应的是 A.苏打— NaHCO3

B.烧碱— NaOH

C.熟石灰— CaCO3 D.食盐— KCl

9.灭火器可利用NaHCO3遇酸性溶液发生反应产生CO2泡沫来灭火。灭火器中选用NaHCO3而不用Na2CO3的下列解释中,不合理的是( )

A.产生等物质的量的CO2,NaHCO3消耗的H+少

B.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与酸反应时前者产生CO2多 C.两种固体遇酸都产生CO2,但NaHCO3比Na2CO3反应快些 D.NaHCO3在加热时易分解产生CO2,而Na2CO3不易分解 10.下列物质在生活中应用时,涉及到有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过氧化钠用作供氧剂 C.小苏打用作面包的膨松剂

B.生石灰作瓶装药品的干燥剂 D.明矾用作净水剂

11.在坩埚中放一小块钠加热,钠很快熔成圆球,停止加热,立即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无水CuSO4粉末与熔化的钠接触,产生耀眼的火花,并有轻微爆鸣声,同时有红色固体生成,经检验该红色固体与稀硫酸不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钠受热易熔成圆球说明其熔点低 B.钠与CuSO4粉末反应时放出大量热

C.将无水CuSO4粉末改为CuSO4溶液,反应现象相同 D.一定条件下,Na可以与CuSO4反应生成Cu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的氧化钠 ①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有红色粉末产生

①过氧化钠可在呼吸面具中做供氧剂 ①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棕黄色的FeCl3 A.①①

B.①①

C.③④

D.①①

13.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 A.Na+、Ca2+、Cl–、CO3

+2-B.Fe2+、H+、SO3、MnO4

-2--C.Mg2+、NH4、Cl–、SO4

2-D.K+、Fe3+、NO3、SCN–

14.从氧化还原的角度看,与水反应时过氧化铜(CuO2)和过氧化钠性质相似。将少量的过氧化铜投入过量稀硫酸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可燃性气体产生 C.最终生成蓝色沉淀

B.最终得到无色溶液

D.96gCuO2发生反应产生O2的质量为16g

15.下列有关于焰色反应说法错误的是( ) A.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

B.焰色反应一般用铂丝,细铁丝蘸取药品做相关实验

C.某物质焰色反应是黄色,则一定含有钠元素,不可能含有钾元素

D.更换样品时,需用盐酸洗涤铂丝,然后在酒精灯上灼烧至几乎无色才能蘸取新样品 16.下列几种物质的保存方法不正确的是( ) ...A.漂白粉可以在敞口容器中长期存放 C.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B.氯水保存在棕色瓶里并放在冷暗处 D.过氧化钠要密封保存

17.离子方程式H++OH-=H2O所表示的反应可以是( ) A.所有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 C.氢氧化镁溶于盐酸

B.碳酸氢钠和稀盐酸之间的反应 D.硝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18.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钠的密度比煤油小

B.碳酸钠俗名小苏打

D.过氧化钠长期露置在空气中最终会变成碳酸钠

C.钠着火可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二、综合题

19.粗盐中含有CaCl2、MgCl2等杂质。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提纯粗盐:

(1)试剂X为___________,滤渣含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除钙”、“酸化”过程中的离子方程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0.Na2CO3和NaHCO3是两种重要的钠盐。

(1)探究Na2CO3、NaHCO3溶液分别与盐酸反应过程的热量变化 步骤1:分别取10 mL Na2CO3、NaHCO3溶液,测量温度为T1;

步骤2:分别加入10 mL密度约为1.1 g·mL-120%的盐酸(20℃),搅拌,测量温度为T2; 步骤3:数据记录:

试剂 温度 T1/℃ T2/℃ Na2CO3 20.0 23.7 NaHCO3 20.0 20.8 步骤4:实验分析。甲同学分析上述数据认为两个反应都放出热量,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分析不严谨,应该补做如下实验:向盛有10mL水(20℃)的烧杯中加入___________,搅拌,测量温度为T3℃,再比较T3和T2的大小。若T3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20.8,说明NaHCO3溶液与盐酸的反应吸收热量。

(2)下列实验方案中,能测定Na2CO3和NaHCO3固体混合物中各组分质量分数的是___________(填数字)。 方案1:取m1 g样品于300℃加热分解至完全时,固体质量减轻m2 g。 方案2:取m1 g样品,加入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所得溶液质量为m2 g

方案3:取m1 g样品溶于水后,向其中加入足量盐酸产生CO2的体积为V mL(标准状况) 方案4:取m1 g样品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的混合物通过碱石灰吸收,质量增加m2g (3)除去Na2CO3粉末中混有的少量NaHCO3的方法是___________,所涉及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1.某班级化学兴趣小组做如下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Ⅰ.某同学想用金属钠和空气制备纯度较高的Na2O2(不考虑空气中的N2与Na反应),可利用的装置如下。

(1)装置Ⅳ中盛放的药品是___________,若没有该装置可能导致生成的Na2O2中含有Na2CO3,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若规定气流的方向为从左到右,各仪器连接的顺序是空气进入h,g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填字母)________ (3)装置Ⅱ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Ⅱ.甲、乙两位同学想根据高中阶段学习的知识设计实验测定食用碱中(其成分为纯碱和小苏打)小苏打的质量分数。甲同学认为可以根据食用碱中两成分的热稳定性差异,利用加热前后的质量差求小苏打的质量分数。

(4)写出小苏打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甲同学的实验方案中需要使用的仪器有___________(填字母)。

①三脚架①托盘天平①酒精灯①坩埚钳①坩埚①泥三角①石棉网①烧杯①蒸发皿 A.①①①①①① B.①①①①①① C.①①①①①①

乙同学设计了另一种实验方案来测定19.0 g食用碱中NaHCO3的质量分数,其流程如下:

(6)操作Ⅱ的名称是___________。

(7)如果最终称量固体质量为17.55 g,则该食用碱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如果该食用碱在测定前已经受潮,则用甲同学的实验方案测得的NaHCO3的质量分数会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2.I.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几种:K+、H+、Ba2+、Mg2+、CO3、SO4,现取两份该溶液各100 mL进行如下实验:

①第一份加入足量NaHCO3溶液后,收集到气体 0.03 mol。

②第二份加入足量Ba(NO3)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干燥,得沉淀4.66 g。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

(1)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 (2)原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 (3)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4)经计算,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阴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

II.将一定体积的CO2通入到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为了测定其溶液的成分,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1 mol·L-1盐酸。所加入盐酸的体积与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体积(标准状况)的关系如图所示。

2-2-

(5)写出OA段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_______。

(6)当加入35 mL盐酸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的体积(标准状况)是_______mL。

参考答案

1.D2.B3.D4.A5.D6.A7.D8.B9.D10.A11.C12.C13.C14.D15.C16.A17.D18.D

2-2-19.NaOH Mg(OH)2 CaCO3 Ca2++CO3=CaCO3↓ OH-+H+=H2O CO3+2H+=H2O+CO2↑

蒸发结晶

20.10 mL密度约为1.1 g·mL20%的盐酸 大于 1、3 加热 2NaHCO3

-1

△Na2CO3+ H2O+ CO2↑

21.氢氧化钠溶液 2Na2O2+2CO2=2Na2CO3+O2 f e a(b) b(a) c 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入装置Ⅰ 2NaHCO3

ΔNa2CO3+CO2↑+H2O B 蒸发结晶(或蒸干) 44.2% 偏大

2--2-22.CO3、Ba2+ K+、Mg2+ HCO3+H+=CO2↑+H2O 0.2 mol·L-1 H++OH-=H2O CO3+H+=-HCO3 22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