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理论题库1
汽车理论习题集
第一章 汽车的动力性
1. 车辆动力性的评价指标是什么?
2. 车辆使用的内燃机的外特性曲线、部分负荷特性曲线及使用特性曲线是什么?各自有什么联系或异同?画出基本的图象。
3. 车辆传动系的机械效率同什么因素有关?
4. 轮式车辆驱动力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对于安装分动器、轮边驱动器、液力传动装置的车辆,计算过程有什么不同?
5. 静液驱动车辆、电驱动车辆及混合驱动车辆,其动力装置的特性、传动系统的机械效率及车轮驱动力有什么异同?(以4X2轮式车辆为例)
6. 汽车车轮半径有几种定义?
7. 轮式车辆的滚动阻力是如何产生的?轮胎的滚动阻力系数同什么因素有关?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能直接观察和验证该问题?
8. 在水泥路面、沥青路面、塑胶跑道及雪路上行车时,车辆的阻力相差多少?
9. 车辆的空气阻力同什么因素有关?在现代的汽车设计工作中,是通过什么样的概念来减少车辆的空气阻力的?典型的车型的CD值和A值是怎样的?
10. 坡道阻力和道路阻力是什么概念?坡道阻力系数是什么?
11. 加速阻力同什么因素有关?说明质量换算系数δ的计算公式、经验公式的特点及举例说明不同车型典型的δ值。
12. 汽车行驶方程式的构成有几个不同的因素?根据车辆不同的行驶工况,说明驱动平衡条件。
13. 汽车驱动-附着条件是什么?举例说明其现象。
14. 附着力和附着系数的定义分别是什么?附着力和附着系数分别受什么因素影响,并举例说明其特点和典型值。
15. 轮式车辆运的驱动轮地面反力是如何计算的?何为静载荷、动载荷?
16. 为什么只有四轮驱动汽车才可能利用全部的地面附着力来驱动车辆?
17. 前轮驱动和后轮驱动的汽车,其附着利用率分别是如何计算的?用图象表示二者同四轮驱动车辆相应参数的关系。
18. 举例说明汽车质心位置的具体参数。
19. 图示轮式车辆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关系,并说明最高车速如何确定。
20. 图示轮式车辆在油门全开时的加速度曲线
21. 如何计算车辆的加速时间?图示轮式车辆的加速度倒数曲线、汽车加速时间曲线。
22. 车辆加速度和加速时间分别同什么因素有关?
23. 如何得到汽车的最大爬坡度和直接档爬坡度?图示汽车爬坡能力。
24.25.26.27.同。
28.29.匹配。
30.31.32.何为汽车的动力因数,使用动力特性图来图示汽车动力性。
汽车的功率平衡方程式是什么?图示之。
图示汽车的后备功率。
简单图示不同动力装置的车辆的功率平衡和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的特点和异说明液力变矩器、液力偶合器的构造特点、工作过程及其无因次特性。
分别图示说明透过性和非透过性液力变矩器的转矩曲线同发动机外特性曲线的简单介绍透过性液力变矩器的输出特性。
简单介绍综合式液力变矩器(或带锁止离合器的液力变矩器)的特点和特性。
简单说明如何匹配装备综合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发动机工作状况
等,并说明其特点。
33. 汽车动力性试验是如何组织和进行的?如何使用米尺、秒表设计一个简单的室外动力性试验?
34. 什么是五轮仪?有几种?
35. 在室内是如何进行汽车的动力性试验的?
第二章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36. 车辆的燃油经济性评价指标有什么?
37. 图示车辆的等速百公里油耗。
38. 什么是综合燃油经济性?
39. 如何根据发动机的万有特性曲线计算车辆的等速行驶工况的燃油消耗量?
40. 如何根据发动机的万有特性曲线计算车辆的加速行驶工况的燃油消耗量?
41. 如何根据发动机的万有特性曲线计算车辆的减速行驶工况的燃油消耗量?
42. 如何根据发动机的万有特性曲线计算车辆的怠速行驶工况的燃油消耗量?
43. 如何根据发动机的万有特性曲线计算车辆的整个循环工况的百公里燃油消耗
量?
44. 影响车辆的燃油经济性的因素有什么?如何降低其影响,提高燃油经济性?
45. 电控发动机是否比使用化油器的发动机省油?
46. 通过什么方法可以提高发动机的燃油消耗特性?
47. 如何确定发动机的最小燃油消耗特性?
48. 为什么一些汽车在自动变速器控制中设置动力模式和经济模式?保证发动机最经济工作的无极变速调节特性是怎样的?
49. 简介装有液力传动装置的车辆的燃油经济性计算
50. “高档省油”,“低速省油”、“小排量省油”等说法是否正确,有何依据?
第三章 汽车动力装置的选定
51. 车辆比功率是什么?对车辆动力传动装置选择有何影响?
52. 车辆最小传动比如何选择?
53. 车辆最大传动比的选择?
54. 传动系档位数目如何选择?
55. 传动系各档传动比如何匹配?
56. 换档过程中发动机转速变化规律是怎样的?
57. 不同传动比分配规律下,车辆及发动机工作特性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
58. 什么是燃油经济性-加速时间曲线?有何作用?
59. 主减速比确定时,怎样综合考虑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
60. 什么是“最佳燃油经济性-动力性曲线”,如何综合匹配变速器与主减速器?
61. 如何匹配发动机排量、变速器与主减速器传动比?
62. 根据实际参数,综合比较不同车型的整车参数、传动系参数、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
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63. 汽车制动性指什么、评价指标有什么?
64. 汽车制动时,车轮的受力状态是怎样的?什么是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和地面附着力?
65. 路面附着系数是什么?同什么因素有关?
66. 什么是制动力系数、侧向力系数及附着椭圆?有无侧偏时,侧向力系数、制动力系数之间的关系如何?二者对制动性能的影响是怎样的?
67. 滑水现象是什么?对制动有何影响?
68. 制动效能如何评价?
69. 影响制动距离的因素有什么?举例说明不同结构型式的制动系统,其制动时间、制动距离和制动减速度的具体参数。
70. 何为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如何评价?
71. 如何评价汽车的制动稳定性?
72. 汽车的跑偏有几种?什么是汽车的制动跑偏?其因素有哪些?
73. 汽车侧滑是指什么?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危害?
74. 汽车前后轴车轮抱死时间的差别对汽车制动时方向稳定性的影响是怎样的?举例说明。在设计时,如何综合匹配?
75. 制动时,地面对车轮法向反作用力有什么变化?
76. 理想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是怎样的?同步附着系数怎样确定?图示说明,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具有固定比值的汽车在不同路面上制动过程。
77. 利用附着系数是什么?如何计算前后轴分别提前抱死时,前后轴的利用附着系数。
78. 附着效率是如何定义和计算的?
79. 图示ECE法规对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的要求。具有变化比值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特性的有什么优点?如何实现?
80. ABS有什么优点?
81. 为什么制动性能试验中,需要进行冷制动试验和高温工况下制动性能?
82. 有没有做转弯制动试验?
83. 在室内实验台上进行制动系统试验是否可行,有几种型式的设备?
84. 根据教科书和其他资料的数据估算汽车在初速度分别为50km/h、80 km/h 和120 km/h条件下的制动距离。
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85. 何谓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如何表征或评价?简述如何研究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86. 车辆坐标系是如何定义的?
87. 方向盘角阶跃输入下,汽车转向的时域响应有几种评价方法?
88. 汽车稳态转向特性有几种类型,各自有什么特点?
89. 图示汽车在方向盘角阶跃输入下的瞬态响应特性,并简要说明主要参数及其物理意义,研究瞬态响应特性有何实际意义。
90. 简述“人-汽车系统”的主要特点、主要评价项目及应用现状。
91. 汽车操纵稳定性典型的两种客观评价试验方法是什么?其主要的评价指标有哪些?
92. 轮胎坐标系是怎样建立的?同整车坐标系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93. 什么是侧偏力、侧偏现象和侧偏角?轮胎的侧偏特性同什么因素有关?
94. 汽车轮胎的型号规格是如何表示的?根据型号如何计算车轮半径?轮胎结构型式对其侧偏特性有什么影响?
95. 轮胎垂直载荷变化时,侧偏特性有什么变化?
96. 轮胎充气压力及其变化对侧偏特性有什么影响?
97. 轮胎在侧向力作用下的侧偏特性是怎样变化的?
98. 轮胎在切向反力作用下的侧偏特性是怎样的?
99. 轮胎在不同路面上,侧偏特性有什么不同?
100. 轮胎在驱动转向和制动时,侧偏特性有什么变化?
101. 说明轮胎“回正力矩-侧偏角”特性及其相关因素。
102. 说明影响回正力矩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
103. 说明外倾侧向力是怎样形成的。有外倾角时,轮胎的侧偏特性有什么变化?
对轮胎的回正力矩有什么影响?
104. 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是怎样建立的?其运动微分方程是怎样的?
105. 使用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评价汽车转向特性,在等速行驶时前轮角阶跃输
入条件下进入稳态响应,主要评价参数有什么?稳定性因数是怎样的?
106. 上面条件下,不同类型的稳态响应有什么特点?在汽车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
曲线上各自有什么特点?
107. 简述几个表征汽车稳态转向特性的参数。
108. 使用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评价汽车转向特性,等速行驶时前轮角阶跃输入
条件下的瞬态响应,主要评价参数有什么?影响因素有什么?瞬态响应的稳定条件是什么?
109. 汽车的横摆角速度频率响应特性是怎样的?怎样通过试验得到该特性?简
单介绍Santana Xi5汽车的横摆角速度频率响应特性,并同大型货车进行简单比较。
110. 汽车操纵稳定性同悬架是否有关系,受哪方面的影响?
111. 侧倾中心是怎样形成的?侧倾刚度是怎样等效和计算的?车厢侧倾角有什
么实际意义?
112. 侧倾时的轴荷变化对汽车稳态转向特性有什么影响?
113. 侧倾外倾是指什么?对转向特性有什么影响?
114. 侧倾转向有几种类型?
115. 变形转向指什么?
116. 变形外倾是指什么?
117. 侧倾时转向系统与悬架干涉对转向特性有什么影响?
118. 转向系刚度对转向特性有什么影响?
119. 侧偏柔度是指什么?如何通过侧偏柔度计算不足转向量和时域响应参数?
120. 简述低速形式转向轻便性试验。
121. 简述定方向盘转角试验。
122. 简述汽车回正能力试验。
第六章 汽车平顺性
123. 人体对振动的反应是怎样的?ISO2631推荐的两个评价方法是什么?
124. ISO2631
125. 拟?
路面统计特性是怎样的?有什么规律?使用什么方法描述?有什么方法模
126. 汽车平顺性的数学模型和力学模型是怎样的?
127. 悬架对路面的高频和低频输入分别有怎样作用?
128. 汽车的振动源有哪些?其特点是什么?
129. 单自由度振动模型和二自由度振动模型分别是怎样的?怎样解?解有什么
特点?其物理解释是怎样的?
130. 考虑座椅的多自由度振动模型有什么特点?
131. 悬架特性、轮胎特性对汽车平顺性有什么影响?
132. 主动悬架和半主动悬架的作用机理是什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