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校企联合培训

来源:华佗健康网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与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利用学校与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践有机结合的方式,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具有全面素质与创新能力人才的教育模式。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与传统高校培养模式的根本区别在于,人才培养的主体除了高校以外,还有企业的参与。

企业不仅作为学校的实习基地,同时还参与研究和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确立了紧密型关系。在校企双方紧密型合作过程中,由于教学计划是校企双方共同制定的,所以学生在实习前初步具备了顶岗生产的能力,使企业感受到接受学生顶岗实习不仅不是负担,而且成为有效的劳动生产力。同时学校让合作企业优先挑选、录用实习中表现出色的学生,使企业降低了招工、用人方面的成本和风险;获得了实惠与利益。

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的目的及意义?

校企合作定向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主要体现:

一与知名企业合作,能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

学校实现了开门办学,及时把握市场动态和学科前沿,教育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企业培养一批热爱企业的精英队伍,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学生能有效提升其综合素质,培育团队精神,增强竞争力,拓宽了发展空间。

二以定向模式与企业合作培养专业人才,对高等院校尤其是工科院校应用型专业培养目标进行符合市场需求的重新定位,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实现教育创新的重要举措。

三通过校企合作定向培养模式探索应用型专业办学出路问题,为高等教育院校应用型专业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经验。

用三个“有利于”阐释了校企联合培养的重要意义。第一,有利于学生。校企联合培养过程中,校企双方按需求为学生添加了很多培训课程和实习内容,这将有利于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扩大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研发能力,提升学生在职场上的起点和竞争力。第二,有利于企业。校企联合培养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后备人才,并缩短了企业新员工适应期,实现企业内训的外包化,节省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成本。第三,有利于学校。校企联合培养打破了以往学校闭门办学的传统模式,将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与高校教学、人才培养直接挂钩,使学校可以有的放矢地调整普通本科招生专业设置、招生规模,进一步合理配置教学资源,优化教学培养方案,这对深化高等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及转变高校的办学理念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