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的研究
来源:华佗健康网
肉-:|科技201 职业教育 多级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的研究 刘民庆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省新乡市高级技工学校) 摘要为了掌握多级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本文通过一道例题的具体计算过程,介绍了基于两种不同思路的两种计 算方法,讲解了在特殊备件下的一种简便解法,对各种解法做了比较和总结,以方便于学生掌握和应用 关键词多级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交流等效电路简便算法 多级放大器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级放大器组成的电路。在实 (2)第二种方法:前级放大器对后级放大器来说是信号源,那 际的工作中耍把微弱的电信号放大到足以带动负载,仅靠单级放大电 路是不够的,因此,广泛采用多级放大电路.使电信号逐级连续放大 到足够大。多级放大器的晶体管多.元件多,电路也复杂一些,那么 对于多级放大器至关重要的技术指标一电压放大倍数叉该如何进行 计算呢?下面就以最常见的两级阻容耦合放大器为例进行分析计算。 1例题分析 例在如图电路中. 。=p :50, =1.2kll, =1ko, =R =3.3kn.RL=5 kn,R…=R 1= 33 kn,R : : =10kll, 求:两级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 第一级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为 U,I l:——U 第二级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为 那么两级放大器总的电压放大倍数为A = go. 在电路中.因为U =u U =u .Uo=U ,所以 =警 =等鲁.即AuL: k ¨¨~ ‘ 同理,通过分析可得出结论:若由n个单级放大器构成的串联多 级放大器,它的总电压放大倍数应是A A AI- A ・・・A 。 从以上分析可知,如果知道了各个单级放大器的放大倍数,那么 总的放大倍数就可以利用上式很容易计算出来。这样求解多级放大器 的放大倍数,关键就在于正确求出各个单级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各个 单级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的计算公式没有改变,不同的是需要注意 的是单级与多级的区别,在计算每一级的电压放大倍数时,必须考虑 前级、后级之问的相互影响。因此.正确处理两级放大器之间的电阻 就最为关键.由此可以引出两种不同的求解方法。 2求解方法 (1)第一种方法:后级放大器对前级来说是负载,那么后级放 大器的输入电阻就是前级放大器的负载电阻。这样,多级放大器中各 级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计算公式均可采用 =一 ( = //RL) 进行计算。必须注意:如果题目中给出了第一级放大器所接入的输入 信号源内阻R ,那么第一级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的计算公式就应为 一 。 例题求解步骤:在具体计算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前,先要作出例题 所示电路的交流等效电路,如下图: 根据上图,分析汁算得: 11: -R .//R //r -33//10//1.2 1.04ko J l=R I// l=R。l//R ̄2=3.3//1.134 0 791 ̄rl 一旦 一5—0x0—.79:一329 :一 一 II.2, +』b 2=Rf2∥ Rc2/IRL=3 3I/5 2Okfl :一垒堕…50 ̄2.0:一100 .,k2 I = ・ “ =(_32.9)×(一1呻)=32911 么前级的输出电阻就是后级的信号源内阻。基于此,计算时首先要求 出前级放大器在负载端开路时的电压放大倍数(用公式: =一 竺)和 输出电阻,然后把前级作为后级的一个带有内阻的信号源,接到后级 的输入端,用公式 一 再计算出后级的电压放大倍数。 例题求解步骤:根据上面所画的交流等效电路,计算得: piRc,50x3.3…一l37.5 ,kI 1 2 Rs2:贾DI=RcI=3 3 n ::一 盟:…5___2ox2—23_3 , 2+凡2 l+3.3 “= I oA“Ls2=(一137.5)x(-23.3) 3203.8 从以上的解题过程可以看出,这两种方法虽然基于不同的解题思 路,计算结果略有不同,但只要方法正确。都可以达到相同的目的。 比较而言.前一种方法比后一种更为直观,因此我们一般常采用第一 种方法解题。但不论用哪一种方法,切记两种解法不能混同,否则就 会出现错误的计算结果。 (3)第三种简便方法。需要注意:这种方法有一定的条件限 制,即Rc R丑,也就是说后级放大器的输入电阻很小。 这样R I=Rcl,,l己LFRc1//11i2 Rcl,,r 2 :一鱼堕 一 , l, l A : r (一 鱼 .(一鱼 ): 加墨垒 (一I) 2 ,M r l 所以,在这样的条件下.两级总的电压放大倍数可近似看作与 : 无关,只要知道了第一级三极管的输入电阻及最后一级电路的交流等 效电阻及各三极管的 值,就可以很方便地估算出总的电压放大倍 数。 推广Nn级共射极放大电路中去,有A“ (一I) :观! 式中n为放大器的级数。利用(一1) 可以确定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 的相位关系。 现在,把上题中R 。:3.3KII变为R =33K11再进行求解。 例题求解步骤:用第一一种方法计算,可得: }=RcJ RLt= I朋 33HI.04 I.011uQ ! :一50x1.04.:一 —42.o8 I1.2 吐= ,・ -£2=(-42.08)×(一l00)=4208 用简便方法计算,可得: (一1)n , : !! :(一1): , 竺:50×50× ;4l66 从结果可以看出,用两种方法得出的电压放大倍数的数值基本相 同,用简便方法计算得更快,也更为方便。 3结语 在通常的情况下,求解多级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可用第一种方 法进行计算;在Rc-, R,:时,可采取简便方法进行计算。多级放大器 的电压放大倍数的计算,对电子专业的学生来讲很重要,其中的概 念、结论是既是对前面一些概念、内容的总结和深化,又是后续课程 内容的铺垫,因此学生一定要掌握。 参考文献 I11工人业余学校教材编写组.电子技术IM1.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78 1 缸科技201 0年第1期 学术研讨 运动对部分免疫细胞的影响及调节机制 王克建 (徐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摘要运动能够影响免疫细胞的功能,从而机体免疫机能发生改变.中、低强度的运动可增强人机体的免疫抵抗力,而过度运 动则会导致机体机能下降 关键词运动免疫细胞调节机制 人们对免疫功能的认识首先是从抗感染免疫开始的 随着免疫学 的迅速发展,运动与免疫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近几十年来,免疫机 能与运动的关系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 所以,运动训练对运动员免 疫系统的影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运动能改变机体的免疫力已 得到公认,包括运动对淋巴细胞的影响.运动对巨噬细胞的作用,运 动对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作用等。 1 运动对B细胞的影响 胺和营养补剂等方面的影响 (1)运动对神经内分泌的调节机制。中枢淋巴器官(骨髓、胸 腺)与外周淋巴器官(脾脏、淋巴结、淋巴管)可接受交感神经、副交感 神经的支配。一般认为.交感神经兴奋引起抑制免疫效应,而副交感 神经兴奋则引起免疫增强效应。许多研究证实,免疫细胞表面和细胞 内部存在神经递质和激素受体,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正是通过这些 受体作用于免疫细胞,从而对免疫应答进行正向调节或负向调节。 在免疫细胞上存在着2l’多种不同激素神经肽受体。这些受体存在 B淋巴细胞简称B细胞,是免疫系统重要的免疫细胞,主要功能 是介导体液免疫。它来源于骨髓干细胞,在骨髓中分化成熟后进入到 外周免疫器官的非胸腺依赖区定居,并参与淋巴细胞的再循环。它占 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的20-25%。B细胞也称为骨髓依赖性淋巴细胞, 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细胞膜表面带有自己合成的免疫球蛋白,即膜抗 体。关于运动对B细胞功能变化影响方面的研究.主要涉及的是分泌 型lgA。SIgA主要出现在呼吸道和分泌液中,行使第一道抗体感染防 线功能。呼吸道分泌液中SIgA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呼吸道粘膜对病 原体的抵抗力,两者呈正相关。适量运动可使B细胞分泌SIgA增加. 于不同亚群的免疫细胞上.影响着免疫细胞的反映和功能。儿茶酚 胺、糖皮赁激素、前列腺激素对免疫应笞有抑制作用,而生长激素、 甲状腺素、胰岛素和雌激素能促进免疫应答。乙酰胆碱、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内啡肽及5一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对免疫应答的 影响.因免疫细胞的种类不同而作用各异。一般情况,这两类调节物 质在体内相互作用.维持机体正常的免疫应答与免疫适应。 (2)运动对谷氨酰氨的调节机制 谷胺酰氨也是免疫系统的一 种重要能量来源~通常情况下机体内可自身合成谷胺酰氨并供组织利 Nehlsen Cannarella SL采用了小、中、大训练强度的研究,发现中等 强度训练后SIgA下降,大强度训练后.SlgA更进一步降低。过度训 练一般会降低呼吸道和消化道分泌液中SIgA的浓度,导致上呼吸道感 用,但在运动训练情况下,容易出现谷胺酰胺的缺乏。谷胺酰氨对免 疫细胞的作用是合成免疫细胞漂呤和嘧啶核苷酸的重要氨基酸来源, 其正常浓度可使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达到最大值,如果它的浓度低于 正常水平,免疫细胞功能将会下降一谷胺酰氨生成的主要部位是骨骼 肌,其中支链氨基酸是肌细胞合成谷胺酰氨的重要氮源,并影响肌细 胞内谷胺酰氡的释放 因此,任何导致谷胺酰氨浓度下降的因素都会 导致免疫细胞的功能受损。人在运动时由于肌肉收缩时大量支链氨基 酸经葡萄糖一丙氨酸循环参与供能,使合成谷胺酰氨的原料不足,肌 染发病率增高。因此,长时间的剧烈运动会抑制机体粘膜免疫功能, 增加机体对疾病的易感性。 2 运动对NK细胞的影响 NK细胞是一类无需事先免疫就能迅速杀伤肿瘤细胞的淋巴细 胞,故又称自然杀伤细胞。实验研究表明,适度的运动训练可以增加 NK细胞数量,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而过度训练则可以使机体NK细 胞数量显著下降,免疫功能抑制.在长期大强度运动后会引起NK细 胞计数减少及NK ̄tt胞功能的下降 NK细胞主要存在于外周血,占外 周血淋巴细胞总数的5%一11)%。它们的主要功能是参与细胞免疫,在 肿瘤免疫和抗病毒感染中均起重要作用 NK细胞在抵抗急性和慢性 病毒感染中起着第一道防线的重要作用。通过对大鼠进行反复力竭性 的运动训练建立大鼠过度训练模型.结果发现NK细胞的活性均显著 低于训练组和对照组。 关于急性运动对NK细胞的影响,运动强度是影响急性运动过程 细胞谷胺酰氨输出减少,血浆谷胺酰氨浓度下降,导致免疫机能下 降。马拉松跑后血浆谷胺酰氨含量显著下降,l0次6秒钟的疾跑后, 血浆谷胺酰氨含量显著升高.这与长时间大强度运动抑制机体免疫机 能的理论一致。训练前提供含支链氮基酸丰富的膳食可预防运动性免 疫机能低下 4小结 由此可知,低强度的适量运动会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使机体免 疫系统的功能增强;而大强度地过度运动会改变免疫细胞的功能发生 改变,使机体的免疫机能下降。运动对免疫机制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免疫系统的正常运转不但对运动训练效果形成和维持具有重要作用, 而且对进一步详细研究运动和免疫的相互关系在指导科学健身、增强 体质方面有广泛意义。 参考文献 f1】刘莉,林建棣,成伟栋.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与运动免疫U】中国 临床康复.201)3、7 中外周血中NK细胞募集程度的一个关键因素。次性力竭游泳运动可 使小鼠NK细胞毒性作用显著下降.幅度达22%。机制可能是没有更 多的成熟NK细胞被募集参与再循环和急性运动后淋巴细胞在外周血 循环和脏器之间的重新分配一由于急性肌肉“损伤”时释放的趋化因 子.导致淋巴细咆包括NK细胞大量“迁移”进人肌肉组织。 3运动对免疫细胞的调节机制 关于运动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机制,研究最多的就是神经内分 泌系统对免疫的调节.且又多集中存它们问相互作用的物质基础上. 包括神经递质儿茶酚胺、胆碱、多巴胺.以及糖皮质激素、生长激 素、内啡肽等。其实免疫功能在运动中除了受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 外,还要受到其它多种机制的调节和影响,如免疫抑制因子、谷氨酰 (接177页)I2t国家地质总局教育司教材室.电子技术基础【Mll地质出版 社.1979 f2】万发达,张翔.过度运动、适度运动与免疫U】.南极体育学院学 报.2【1f)4.8 f3I矫玮剧烈运动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及调节机制的研究[DI.北 京体育大学博士论文,1997.6 作者简介王克建(】976一),徐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在读研究生。 (收稿日期:2{X)9-10-28) 【3】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电子电路基础(第二版)lM1北 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994 I41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lM1北 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l Hl1 f51清华大学电子学教研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M】.北京:高 等教育出版社,1985 作者简介刘民度(1966一),本科学历,一级实习指导教师,家用 电子维修技师研究方向:电_T-电子类 (收稿日期:2(}09—10—2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