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格言警句
【学而篇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e )乎?人不知而不愠(yun),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了知识,再对所学咀嚼品味,不也是一种享受吗?有志同道合的人远道而来,不也令人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子曰:“巧言令(讨好别人的表情)色,鲜(少)矣仁。”
孔子说:花言巧语,伪善的面貌,这种人,这样的人很少有仁德的。曾子曰:吾日三省( xing )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往来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我的学业是不是温习了呢?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德高道深者)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说:君子,吃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日常事务处理勤勉快捷,说话却谨慎,且经常向高人请教,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说:不要总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去读懂别人。
【为政篇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读书做学问,三十岁,感觉有所建树,四十岁,感觉大彻大悟。五十岁时,懂得更多(甚至彻悟天地自然);到六十岁,更是明白通达,一切都了然于胸了。到了七十岁,能高度自律,随心所欲,而不出差错了。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ang,迷惑),思而不学则殆(dai,危险)。孔子说:读书学习不加思考,必然为许多问题困惑;反过来只是思考而不与读书结合这样的思考将一无所获,因此,十分危险有害。子曰:由(孔子的学生,姓仲,名由,字子路),诲(教诲、教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