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园林园林植物学实验实训指导书

来源:华佗健康网


《园林植物学》课程实验

实验一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实验课是基础课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与课堂讲授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相结合,而且也是学习后继课程和进行科研工作的基础,同时又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重要手段.,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园林植物学实验的基本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基本要求如下:

一、目的与要求:

1.能熟练地使用显微镜 , 并掌握植物细胞组织器官的观察方法及特征。

2..能熟练地实验的基本技能 , 如徒手切片、生物绘图等。

3.基本掌握植物界从低级到高级各大类群的区别和适应性特征。

4.植物标本鉴定、植物方法,会使用工具书;认识一定数量的植物种类。

二、对实验实习报告的要求:

学生在进入实验室前应作好实验报告的预习,实验操作中应作好记录,完成实验后将实验结果按统一书写格式详细写入实验报告或作好生物绘图作业,并作实验总结,按时上交任课教师批阅。

三、考核(考试)内容和方法:

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实践教学,针对园林植物学课程的特点,计划对学生的实践技能进行考核,并将该成绩记入期末总成绩,拟占总成绩的30%。平时考核,要求书写规范的预习报告,实验报告统一书写格式;期终考核,评分 100 分制,其中理论部分 50 分,操作 50 分,平时考核占总成绩 30% ;教师认真考核,批改实验报告,登记成绩及考勤情况,注意学生学习动态。具体考核办法如下:

第一学期的考核内容:显微镜的使用及绘图。其中绘图占10分,显微镜的使用占20分。

考核方法:

绘图成绩为本学期实验报告成绩的总评。显微镜的使用考核办法为:按正确的操作程序在2分钟之内找到教师所指定的物象为20分,每超时半分钟扣1分,超过6分钟按0分计。如操作不正确按以下标准扣分:

显微镜的取出方法及摆放位置不正确扣2分;对光太明亮或太暗扣2分;直接使用高倍镜扣2分; 调焦方法不正确扣5分;在转换物镜时如扳动物镜扣2分;在高倍镜下使用粗准焦螺旋及取放切片扣2分;在收显微镜时,未关闭电源或未将反光镜直立扣2分,未将物镜偏离通光孔扣2分;实验完成后,未将实验台清理干净扣1分。

第二学期的考核内容:植物的识别和标本的采集与制作。其中标本的采集与制作占10分,植物的识别占20分。

考核方法:

实习结束前每人交5份压制好的标本,具有代表性,符合质量要求的每份加1分。

实习结束前每人制作一份腊叶标本,整体美观1分,缝制方法正确2分,标签位置合理1分,标签内容填写完整1分

在实习结束前抽取常见的草本植物、木本植物各10种,进行单独考核,要求在10分钟之内写出科名、种名,每项0.5分。

四、主要仪器设备:生物显微镜、实体显微镜

五、说明

园林植物学是生物科学的一门基础课,由形态解剖、系统分类两部分组成。根据课程的性质、任务、要求及学习的对象,将实践教学分为实验和实习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为验证性实验,共12个,24学时,由教师将解实验内容和原理,由学生动手做切片观察。第二部分实习共3个,30学时(不计入课程总学时),由教师提供有关材料,学生自己完成。实验和理论教学同步在第一学期完成,实习在本课程结束后,第二学期植物生长旺季节进行。

六、实验实习内容

(一) 实 验

实验一 显微镜的使用与保养

目的和要求:认识显微镜的构造,掌握普通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掌握显微镜保养

技术。

仪器、用品:生物显微镜、擦镜纸、植物细胞永久切片等。

内容及方法:

1.讲解、演示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

2.每2人一组练习显微镜的使用。

3.讲解、演示显微镜保养技术。

课时分配:2学时

实验二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目的和要求:进一步熟练显微镜的使用,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学会简易临时装片制作,熟悉生物绘图规则及方法。

仪器、用品:显微镜、擦镜纸、盖玻片、载玻片、镊子、剪子、双面刀片、滴瓶、碘液、蒸馏水、吸水纸等。

内容及方法:

1. 每2人一组练习显微镜的使用。

2. 讲解、示范洋葱表皮简易临时装片法。

3. 每2人一组制作洋葱表皮简易临时装片并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基本结构。

4.讲解、示范生物绘图法。

5.生物绘图:绘制并标注洋葱表皮细胞的基本结构。

课时分配:2学时

实验三 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目的和要求:认识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特征及其各个时期的主要特征;熟练掌握徒手切片法。

仪器、用品:洋葱表皮纵切永久装片(示有丝分裂)、显微镜、擦镜纸、盖玻片、载玻片、镊子、剪子、双面刀片、滴瓶、碘液、蒸馏水、吸水纸、培养皿、吸管。

材料:洋葱鳞茎或葱、蒜鳞茎等。

内容及方法:

1.讲解、示范用洋葱鳞茎或葱、蒜鳞茎制做徒手切片。

2. 每2人一组练习徒手切片法。

3.观察洋葱表皮纵切永久装片,认识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特征及其各个时期的主要特征。

4. 生物绘图:按顺序绘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前、中、后、末个时期分裂相图,并注明各部分结构名称。

课时分配:2学时

实验四 植物组织的形态结构

目的和要求:进一步熟练徒手切片法;识别并掌握保护组织,维管组织的形态特征,同时了解基本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组织的特征与在植物中的位置作用的关系。

仪器及用品:显微镜、擦镜纸、玉米茎横切片、南瓜茎横切片、南瓜茎纵切片等组织的永久切片。

材料:洋葱幼根、玉米茎、冬青嫩茎等。

内容及方法:

1. 每人一组练习练习徒手切片。

2. 每2人一组练习观察各种植物组织的形态结构特征。

3.生物绘图:绘图并记录各种组织特征:初生保护组织,次生保护组织,韧皮纤维;绘玉米茎横切面图并注明各部分名称,说明维管束的特点及组成;绘制保护组织,维管组

织的形态特征。

课时分配:2学时

实验五 种子的形态结构

目的和要求:了解不同类型种子形态结构,认清并区分各类种子的胚、胚芽、胚轴、子叶、胚根的形态位置。

仪器及用品:实体显微镜、手持放大镜、刀片、镊子,碘一碘化钾。

材料:大豆、菜豆、蓖麻、玉米、小麦、松树种子。

内容及方法:

1. 每2人一组在目视下对所给植物的种子(事前浸透)进行解剖观察。

2. 每2人一组在实体显微镜下观察小麦粒纵切片,了解其内部的结构特征(特别注意胚的结构及糊粉层和盾片,还有退化的另一片子叶)。

3.生物绘图:绘图并注明蓖麻种子的外部形态及内部构造的各部名称;绘图并注明大豆种子的外部形态及内部胚的各部分构造名称;绘出松树种子剖面构造图,并注明各部分结构名称。

4.课外观察常见植物的种子类型及结构特点。

5.课外观察大豆和玉米(或小麦)幼苗的类型。

课时分配:2学时

实验六 根的形态与解剖结构造

目的和要求:识别根尖部位细胞构造特点,了解根是怎样从初生构造、发育为次生构造的。

仪器及用品:显微镜、洋葱根尖纵切片、蚕豆幼根的横切、槐树老根的横切片、蚕豆(或棉花)根尖根毛区横切片、小麦根尖根毛区横切片等。

材料:直根系、须根系及变态根的材料。

内容及方法:

1. 每2人一组在显微镜下观察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及次生构造;单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及次生构造。

2.实际观察直根系、须根系及变态根的材料,了解其特点。

3.生物绘图:绘根尖纵切细胞图;绘双子叶植物根初生及次生构简图。

课时分配:2学时

实验七 茎的形态与解剖结构造

目的和要求:观察枝条的外部形态,识别不同分技形式的枝条及其分枝的特点,了解芽的类型;熟练掌握显微镜的变倍和光线使用,观察双子叶植物茎和单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及次生构造。

仪器及用品:手持放大镜,生物显微镜、。

材料:几种植物的枝条;蚕豆(或棉花)幼茎横切片、三年生白杨茎横切片、小麦幼茎横切片、玉米幼茎横切片等;变态茎的材料(块茎、鳞茎、根状茎等)。各种茎、叶橫切的永久切片 。

内容及方法:

1.每人一组在目视下对枝条外部形态的观察 。

2. 每2人一组在显微镜下观察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及次生构造;单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及次生变化。

3.生物绘图:绘双子叶植物茎次生构造简图并标示各部分名称。

课时分配:2学时

实验八 叶的形态与解剖结构

目的和要求:观察叶的组成部分,掌握一般叶的形态特征及植物学术语;比较双子叶植物叶和单子叶植物叶的表皮构造,观察比较等面叶和异面叶的横切面构造。

实验器材

2、仪器及用品:显微镜、叶的下表皮、横切面等永久装片。

材料:蚕豆叶、小麦叶、玉米、松叶等各种类型植物的叶子。

内容及方法:

1. 每人一组实际观察叶的基本组成,叶的形态、叶序。

2. 每2人一组在显微镜下观察植物叶片下表皮、植物叶的横切面永久装片装片,比较双子叶植物叶和单子叶植物叶的表皮构造;观察等面叶和异面叶的横切片,了解其内部结构特点。

3.生物绘图: 绘双子叶、单子叶植物叶的构造简图并标示各部分名称。

4.课外观察水生植物叶片、旱生植物叶片的结构;离层;叶的变态(鳞茎,叶卷须,叶刺,捕虫器)等。

课时分配:2学时

实验九 花的基本形态构造及花序类型

目的和要求: 掌握描述花的各种名词术语;掌握各种类型花冠名称、雄蕊类型、子房位置及胎座类型;掌握不同类型花序结构及其开放顺序等特点。

仪器及用品:放大镜、实体显微镜、镊子、解剖针、刀片;

材料:油菜花及花序、豌豆或刺槐花、小麦花及花序、月季花、牵牛花、菊花、一串红的花、向日葵、桃、车前花序、苹果或梨花序、大葱花序、蒲公 英花序、杨树花序、丁香花序、绣线菊花序、牡丹花、夏至草花、蓖麻花、木槿花、 蜀葵花、草莓花、蕃茄花。

内容及方法:

1. 每人一组用放大镜观察所给植物花的组成。

2. 每2人一组在实体显微镜下对所给植物的花进行解剖观察。

3.实际观察花序类型。

4.根据观察内容填表(见实验、实训指导)。

课时分配:2学时

实验十 花药、花粉粒的发育

目的和要求:掌握花药的结构和花粉粒的发育过程。

仪器及用品:实体显微镜、生物显微镜、镊子、解剖针、刀片、百合幼嫩花药横切制片、百合成熟花药横切制片。

材料:豌豆花或刺槐花、一串红的花、油菜或白菜的花、菊花等材料。

内容及方法:

1. 每2人一组在实体显微镜下对所给植物的花药、花粉进行解剖观察。

2. 每2人一组在显微镜下对百合花药横制片、百合子房横切片进行观察,了解其内部结构特点。

3.生物绘图:绘制并标明百合花药结构。

课时分配:2学时

实验十一 子房的结构、胚珠的发育

目的和要求:掌握子房的结构、胚珠的结构、胚囊的形成与发育过程及胚的发育过程。

仪器及用品:显微镜、刀片、镊子等。

材料:百合子房横切制片、荠菜幼胚制片、荠菜成熟胚制片。

内容及方法:

1. 每2人一组在显微镜下观察百合子房横制片,荠菜幼胚、成熟胚制片。

2.生物绘图:绘制并标明百合子房结构。

课时分配:2学时

实验十二 果实的类型

目的和要求:进一步熟练解剖镜的使用,掌握植物果实的类型和基本构造。

仪器及用品:扩大镜、实体显微镜、镊子、解剖针、刀片。

材料:蕃茄或葡萄、柑桔、桃或杏、黄瓜、苹果或梨、大豆或花生、八角或芍药、油菜或荠菜、烟草、百合或鸢尾、石竹、车前、向日葵、玉米、榆、粟子、胡萝卜或窃衣、草莓、无花果等植物的果实。

内容及方法:

1.进一步熟练实体显微镜的使用。

2. 每2人一组在目视或在实体显微镜下对所给植物的果实进行解剖观察。

3.课外观察常见植物的果实类型及结构特点。

4.将所观察的各种类型的果实根据不同结构特点填表(见实验、实训指导)。

课时分配:2学时

(二) 实习

实习一 检索表的编制与使用方法

目的和要求:通过本次实验,学会根据植物的形态特征编制植物分类检索表,学会使用植物分类检索表来鉴定植物种类。

仪器及用品:扩大镜、实体显微镜、镊子、解剖针、刀片。

材料:植物的新鲜标本或腊叶标本(玉兰、荷花玉兰、白兰花、含笑、栀子花、法国冬青、黄杨、大叶黄杨、雪松、马尾松、杉木)

地点:教室或标本室

分组:每3人一组

内容及方法 :

1.观察、比较玉兰(Magnolia denudata Desr.)和荷花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 L.)的形态特征,找出它们的形态特征异同点,编出分种检索表。

2.观察、比较玉兰(Magnolia denudata Desr.)、荷花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 L.)和白兰花(Michelia alba DC.)的形态特征,找出它们的形态特征异同点,编出分种检索表

3.观察、比较玉兰(Magnolia denudata Desr.)、荷花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 L.)、白兰花(Michelia alba DC. )和含笑(Michelia figo (Lour.)Spreng.)的形态特征,找出它们的形态特征异同点,编出分种检索表。

4.练习使用下面检索表来鉴定所观察的树种:(栀子花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法国冬青Viburnum odoratissimum Ker–Gawl. var. awabuki (K. Koch)Zabel ex

Rumpl、黄杨Buxus sinica (Rehd. et Wils.)Cheng、大叶黄杨Euonymus japonicus Thunb.)

5.练习使用下面检索表来鉴定所观察的树种:(雪松Cedrus deodara (Roxb.)G. Don.、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Hook.)

课时分配:3学时

实习二 一、二年生草花形态特征观察

目的和要求:通过观察,巩固掌握当地一、二年生草花形态特征、叶、花、果形态特征,花期及园林用途。

仪器及用品: 放大镜、修枝剪、高枝剪、标本夹、小黑板及植物志。

地点:温室、附近公园、小区及街头绿地。

分组:每3人一组

内容及方法:

1. 边讲解、边观察:对本地区主要应用的一、二年生草花形态特征边讲解、边观察,同时查植物志必要时可携带小黑板在现场上课。

2. 先观察、后讲解:教师带学生先到现场观察,获取一定的感性知识,并顺便采集标本带回教室,然后教师边讲解,学生边观察,边查阅教材和植物志。

3.归纳整理所见一、二年生草花的主要识别特征。

4.按园林用途及花期整理所看到的一、二年生草花。

5. 按花期与花色的不同,设计一、二年生草花花坛并绘出平面图。

课时分配:3学时

实习三 综合实习

目的和要求:巩固并运用植物形态学知识,掌握植物分类及标本采集、制作的基本方法;学会使用植物分类的工具书和检索表的编制;识别本地区主要园林植物200-250种;了解常见园林植物的生态习性、观赏特性、配置方法。

实习用具:

1.采集压制标本用(以小组为单位发放):号牌(或自制)若干;野外记录本(或自备);标本夹(包括绳)2付、吸水纸若干;采集袋1个剪枝剪、掘根器各1把;

2.制作标本用(在制作前,以小组为单位发放):台纸、针线、浆糊、标签、标本 盒等。

地点:各花市,花卉生产基地,公园,风景区等地。

准备工作 :

1.确定实习地点、制订教学实习日程安排如

2.编写植物名录、分科分属分种检索表供学生使用。

3.各班分成5—6个实习小组,明确分工负责制。

4.发放实习用品,明确使用、保管等制度。

5.教师推荐介绍各种工具书和资料,由学生自己准备。

6.集中向学生介绍实习地的生态条件等情况或发放有关材料。

分组:每5人一组

内容与方法 :

1.风景区、林场林区或山区等地:识别野生植物并采集制作标本。(标本采集制作方法见附录)

2.花卉或花卉生产基地:识别温室花卉,并了解各种花卉的用途,习性,来源,市场情况(如价格,销售情况等)

3.公园:识别园林树木及露地花卉。掌握识别要点,调查不同植物的种植环境是否合理;调查园林树木及花卉的配置是否合理。对所到公园植物的选择配置提出合理建建议。

4.校园:每次外业回校后,利用业余时间整理标本同时借助工具书签定标本; 制作腊

叶标本,每人2-3份(方法见附录)

5. 外业整理。

课时分配:30学时

七、参考书目:

1.《园林植物学》,刘仁林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2.《植物学》,胡国忠、胡国宣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3.《植物学》,李扬汉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4.《植物学》,高信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5.《植物学形态解剖实验指导》,高信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执笔人:陈学红

审核人:李波

复审人:顾建勤

审批人:王金明

开始执行时间:2006年9月1日

日期: 年 月 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