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山东沂南历史文化篇

来源:华佗健康网
山东沂南历史文化篇:阳都古韵

巍巍八百里沂蒙,横亘在齐鲁大地。沂南县是其腹地上的一颗历史悠久的璀灿明珠。 沂水滚滚,汶河悠悠。自从女蜗炼石补天,盘古开天辟地,风雨春秋,几经变迁,阳光滋润,三河哺育,使沂南这片古老的土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千百年来滋养出人们勤劳、善良、淳朴、坚韧的品格,造就了诸葛亮等众多的风流人物。

诚哉,沂南!我们既为你今日展翅腾飞建设小康而骄傲,也为你历史悠久,文化丰厚,钟灵毓秀,英贤辈出而自豪。

沂南!你始终是我们心中挚爱的一片热土。 悠久灿烂的古文化

沂南古称阳都。古阳都与今沂南县境域大体相当。历有“英贤辈出„„烟水之胜,轶于江南”的美誉。

几十万年前,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就有先民繁衍生息,创造出了灿烂的古文化。现在县境内已发现172处古文化遗址。其中大汶口文化遗址6处,龙山文化遗址44处,夏文化遗址1处,商周文化遗址31处,汉文化遗址90处。统计的是数字,证明的却是生存、栖息在沂南土地上的远古人类用血汗写下的奋斗历史。较有代表性的是位于大庄镇的“西司马古遗址”。遗址东西长500米,南北宽300米,面积15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1―1.5米。属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遗存,内涵丰富,保存较好。1992年6月,被山东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发掘保护的还有属龙山文化的“苗家庄古遗址”,大汶口、龙山文化遗存较好的“东柳沟古遗址”等等。

岁月流逝,地转星移。时间老人迈着缓慢的步履,在沂南土地上留下龙的传人的断断续续的足迹。

到夏代,沂南境域已属东夷,商属人方,西周至春秋为阳国,秦始设立郡县,置阳都县,隶属琅琊郡。两汉、三国、西晋沿袭之。古阳都县阳都故城遗址,现在沂南县砖埠镇孙家黄疃庄、任家庄之间。旧《沂水县志》载“邑南河阳村南十余里,沂河西岸半里许,桑泉水(即今汶河)南五里黄疃庄,阳都故城址犹在”。经考察和有关资料确认,此地为汉之阳都县阳

都故城遗址,系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诸葛亮的祖居地和诞生地。1993年在孙家黄疃庄建了诸葛亮故里纪念馆。1995年沂南县承办了全国第八届诸葛亮学术研讨会。

沂南文化古迹众多。目前已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1处,省级3处,县级23处。其中兴盛的两汉曹魏时期,遗存下大量弥足珍贵的汉代画像和石雕。历史最久远的当数位于铜井镇三山沟村的“汉元风凤凰刻石”。两只凤凰分别刻在拔地而起的花岗岩石上,刻大凤凰的一石,刻像左上角刻有“凤凰”二字,刻小凤凰的一石,刻像右侧刻有“三月七日凤”、“东安王钦元”、“元凤”字样。雕刻技法是在原生粗糙石面上施阴线刻,构图简单疏朗,显出古朴的原始趣味。画面上所刻之字《中国书法大词典》著录为汉隶,评价书法淳古、质朴。傅惜华先生所著《汉代画像全集》收录了此画像。“元凤”为西汉昭帝刘弗陵年号,距今已有两千余年。“汉元凤凤凰刻石”是全国现存最早有确切纪年的画像石。

“北寨汉画像石墓”,是沂南县乃至中国的文化瑰宝。学术界普遍认为这是一座东汉末年家族式墓葬中的主要墓室。墓室280块石质构件都是按一定尺寸预制,然后安装。墓室由前、中、后三个主室及东三侧室、西二侧室组成,并建有卫生间。室内有画像石42块,画面73幅,画面总面积44.227平方米。画像气势恢宏,刻工细腻流畅,保存完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历史价值,是汉画像石发展鼎盛时期最富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被誉为“齐鲁小敦煌”。这是我国已经发现的汉画像石墓中画像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此墓作为词条,已收入《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画面“七盘舞”已收入《辞源》作为词条“七盘舞”的插图。画面“丰收宴飨图”曾作为教材选入中学历史课本。中央电视台曾从中华文明精品的角度摄制了专题片。北寨汉墓已于2001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沂南已发现的汉代画像石刻,较临沂市其他县区要多。这些石刻文物,有的已经融入一方人民的精神生活。青驼镇的“青驼”就是一例。青驼镇驻地青驼村因其村西有一对青石雕刻的“驼”而得名。“驼”身长1.7米,似狮类虎,背有双翼,昂首阔步,给人以精力充沛之感。在青驼村,千百年来人们视其为村之祥兆,村之灵魂,衍化出了许多神奇的传说。 除汉代石刻外,双堠镇还有两处比较完整的石刻造像。朝山有83尊,云庆山有50尊,每尊都高约0.3米。苏村镇夏孟寺后唐碑、张庄镇法云寺明碑等寺庙碑碣也都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另外,苗家曲信量桥、河阳白龙桥也是珍贵的古建筑。县境内还有庙官庄汉古墓群等多处未发掘的古墓群。 享誉中外的历史人物

智哉,沂南!这片古老的土地,造就了无数风流人物。远有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颜真卿,近有沂蒙母亲王换于,沂蒙红嫂明德英,火线英雄李桂芳,活烈士韩成山,支前模范朱富胜。今有和庄村的好支书王金法„„。其中三国时期一代名相诸葛亮,是他们当中最耀眼的一颗明星。

诸葛亮字孔明,公元181年出生在阳都古城,十四岁时,跟叔父诸葛玄去豫章(今江西南昌),后流寓荆州(今湖北襄樊)。27岁出山辅佐刘备,南征北战,匡扶汉室,公元234年病逝于五丈原军中。诸葛亮的少年时代在这片土地上度过。降生在这片土地上的诸葛亮,凝聚灵气的山川赐予他灵秀,书香门第的熏陶和发达齐鲁文化启迪了他的智慧,东汉末年的国破家难冶炼了他义无反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日后成为了一个“大名垂宇宙”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

历史的诸葛亮不是完人,但千百年来封建帝王把他视为值得推崇的范臣,历代官员把他视为学习的楷模,平民百姓把他视为智慧的化身。这种古今、中外、朝野共赞誉的历史人物,在历史上是少有的。诸葛家族中不仅诸葛亮名垂青史,其兄诸葛瑾、族弟诸葛诞也是权重一方,名震一时,影响一带。诸葛瑾少游京师,学习《毛诗》、《尚书》、《左氏春秋》,后仕于东吴,官至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是东吴屈指可数的军事将领,一生深受孙权信任和重用。诸葛诞仕魏,明帝时累迁御史中丞尚书,后受封山阳亭侯、高平候。兄弟三人,官仕三方,各忠其国,政绩斐然,时人誉为“一门三方为冠盖,天下荣之”。经过千百年的历史积淀,诸葛亮已形成了罕见的文化现象,不论历史的诸葛亮,还是艺术形象的诸葛亮以及诸葛亮文化现象,是沂南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与历史望族名人祖居地有关的,还有近在阳都故城咫尺的常桑杭村。常桑杭村是颜氏祖居地,也是颜真卿的后裔居住地。该村颜氏祖林乾隆三十三年的谱碑上记载了颜盛至颜怀仁共四十八代颜氏子孙的世系源流,村内至今仍保存有清道光、同治年间朝廷通过颜氏世袭翰林院发给该村颜氏族人的信牌、移文、札等信物。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颜氏文化”研究工作方兴未艾,常桑杭颜氏渊源的研究必将对发掘和弘扬沂南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有着积极的意义。

物换星转,历史沧桑。不变的是这片黄土地――还有这片黄土地上的人们血脉里浸润着的生生不息世代相传的精神。几千年历史的积淀,绽放出灿烂文化,成为激励人们直面困难,勇往直前,与时俱进,开拓未来的不竭动力。

信哉,沂南!今天的沂南欣欣向荣,明天的沂南一定会更加美好

山东沂南城市建设篇:浓墨重彩绘新城

连日来,伴随着人头攒动、机器轰鸣的施工场面,沂南县城内的人民路、历山路、澳柯玛大道综合改造等重点城建工程正在扎实推进,一条条景观大道在不断地延伸„„,沂南县以建设诸葛亮故里乡土灵性的山水园林城市为目标,把城镇建设作为改善招商引资环境、转变市民观念、提升城乡文明水平的重要举措来抓,多措并举, 一座“新、特、美”的现代化县城正在崛起。

科学规划勾勒“新蓝图”

“抓城镇建设就是抓经济发展”,成为沂南县委、县政府的共识。

沂南县城三山环抱,沂、汶两河夹城南流,自然环境得天独厚;作为一代名相诸葛亮的诞生地,境内文物古迹众多,历史人文资源丰厚。县委、县政府在组织编制县城新一轮总体规划中,对县城性质定位为建设“具有诸葛亮故里乡土灵性的山水园林城市”。

城市建设,规划先行。成功的城市规划蕴含着“远与近期”的思辨玄机,能使一个地方的城市发展如虎添翼。经市政府批准实施的沂南县城新一轮总体规划,科学合理地描绘了这样一幅美好的蓝图:县城向东发展,县城结构分东、西两区(即新城区和老城区);至2020年,人口规模25万人,用地规模30万平方公里。未来的沂南县城将是一个“地绿、天蓝、水清、气净、花红、景美”的山水园林城市,逐步形成一个中等城市的框架。

为此,该县对城镇中心区、建成区、近郊区以及城镇出入口、城乡结合部,都编制出控制性详细规划,使城镇所有土地的开发和建设置于规划的严格控制之下,严格落实审批程序和“一书三证”制度。城建和国土资源部门密切配合,对城区闲置土地进一步搞好摸底统计,并对达到一定规模并符合规划要求的破旧宿舍区,实施统一规划。2006年,该县又进一步完成新城区行政中心区及朝阳路、北外环、西外环、迎宾大道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做好旧城改造建设规划编制,并完成绿化和环卫两项专业规划。 重点项目打造“新特美”

实现新特美,赋予县城鲜活靓丽的灵魂,是沂南县城建设的方向。

在2005年总投资近4亿元,完成原玻璃厂楼拆除、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经济开发区一、二期基础工程建设、电力花苑小区等十项城建重点项目建设的基础上,全县以提高投资环境质量、拓展发展空间为目标,2006年沂南县又开展了以“汉街”建设、温泉度假村开发等6大城建重点项目,使县城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

融汉文化为一体的阳都汉城定位于打造中国北方诸葛亮文化旅游区,项目以规划区为核心,内设汉园、汉街、汉居、汉城、汉博院等汉式建筑群。汉园即诸葛亮公园,园内精品景点依山而建,现已建成诸葛亮铜像、诸葛亮宗祠等景点;汉街紧靠公园,沿街两侧修造了汉式建筑的商业片区;汉居,即在规划区内分别建设新明石苑、卧龙家园、润禾苑、圣贤居小区等四个居民区,形成上万人的居住带。汉城,即通过对规划区的综合开发,建成以汉式建筑为主,集休闲、居住、商贸于一体的城区。汉博院,即将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北塞汉墓博物馆纳入汉城,开发成为汉代博物院。“五汉”紧密相连,建成八大景点,成为集文化、休闲、购物于一体的汉式建筑群落,成为功能齐全、魅力十足的人居环境和旅游胜地。

为充分开发沂南县城北铜井镇丰富的地热温泉资源,沂南县正在着手建设阳都温泉休闲度假村。温泉休闲度假村占地471亩,总投资1.8 亿元,分综合服务区、中心温泉区、温泉别墅区等。该旅游区采用\"人文、自然、和谐、实用\"的规划理念,体现沂蒙风情与温泉旅游相结合,集休闲、度假、娱乐、养生、餐饮、住宿、商务为一体的综合型生态园林式的旅游胜地,在休闲放松的同时充分展示温泉文化。目前,该旅游区由全国知名专业的温泉设计建造公司进行规划和建造,已经完成了规划,正在建设当中,国庆期间试运营。 旧城改造营造“新感觉”

本着“改造提升老城区,开发建设新城区”的总体思路,2005年,以迎接“首届中国临沂诸葛亮文化旅游节暨全国第十四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为契机,围绕实现“绿、亮、硬、净、美”,基础设施建设和临街美化建设实现了新的突破。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和文明形象,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从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入手,加快了道路、老城区改造步伐,县城整体形象明显提升。

位于县城人民路中段的府前地段原是 “陋、头、丑”现象突出的老城区,如何将这块面积 133.8 亩的地块开发一直是个难题。该县正在通过市场化运作,计划完成拆迁后在北侧占总面积的 1/3区域建设成群众休闲广场,剩余 2/3 区域建设成商品住宅楼开发出售,建筑面积7.7万平方米,将这一区域开发为集文化、休闲、商贸为一体的县城亮点工程。目

前,已完成规划设计,整个项目的拆迁、建设资金全部靠市场化运作,已完成拆迁1.6万多平方米。芙蓉花苑小区二期工程、锦绣花园小区、正阳小区、历山小区等居住小区的开发建设也正在进行中。

加大道路建设改造是今年旧城改造的又一重要举措。今年将对历山路、澳柯玛大道、人民路、朝阳路、玉泉路、澳柯玛大道、振兴路等多条道路的综合改造,打通正阳路等4条断头路,使县城更新更美。其中,贯穿县城的主干道历山路将进行“脱胎换骨”式改造,统一对供水管网、雨水管网、污水管网、弱电管网进行地下铺设,将原有机动车四车道路面扩展为六车道,两侧新装高标准路灯,对人行道沿石进行统一更换,使其成为县城靓丽的景观大道。

建管并举迎来“新气象”

坚持“建管并举”,强化县城综合管理是该县确保“新、特、美”的现代化城市的重要举措。为此,一项项强力举措相继出台。

加强县城环卫管理。对县城保洁实行划片、分段、路段长承包责任制,对保洁员实行定时间、定范围、定人员、定标准、定费用、定奖惩的六定管理办法;增加了垃圾箱和清运车辆,主要道路配备了三轮垃圾车,解决了清扫后难以清运和保洁的问题。目前,县城日处理清运生活垃圾能力达到1万余吨,处理建筑垃圾能力3000立方米,处理粪便能力500立方米,确保了城区主要路段都做到全日保洁。

抓好城市“牛皮癣”的专项治理。组成专门的清理小组,发现乱贴乱画,及时进行清除,对2000多平方米的建筑物进行了喷涂粉刷,城区“牛皮癣”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开展了县城秩序综合整治活动。按照“先告知、后清理,先限改、后整改”的原则,开展了占道经营、乱搭乱建、环境卫生等专项整治,共查处非法打井11处,清理占道摊点1000余处,清理垃圾死角30余处;清除乱扯乱挂100余处,修剪、清理杂草6000平方米,使县城环境秩序有了新的改观。

严厉查处未经审批乱圈乱占土地搞违法建设的行为。对恶意阻挠、违反建设秩序的,按有关法律法规和程序坚决予以打击。日前,该县组织县行政执法、公安、工商、国土、建设等有关部门对澳柯玛大道等道路两侧的违法建筑实施了拆迁,共拆迁房屋、院落1000间,拆迁面积1.2万平方米,有效制止了县城规划区的乱建、乱搭现象。

天更蓝了,水更清了,路更宽了,一个独具山水园林特色和“新特美”的现代化县城,如一幅画卷款款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凸显出独特的魅力,这必将拉动全县招商引资、旅游开发,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第三届中国·临沂诸葛亮文化旅游节隆重开幕

5月7日,第三届中国·临沂诸葛亮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暨大型水上实景风情歌舞《蒙山沂水》专场演出在沂河中心岛隆重举行。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全 国红色旅游工作协调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王志发,亚太旅游组织联合会会长何光晔,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张瑞凤,海军后勤部原副部长朱 继台,全国红色旅游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罗迪辉、副主任胡呈军,中国工商银行总行首席执行官戴生明,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联 主席王凤胜,省旅游局局长于冲,省文联党组书记于钦彦,四川省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省政协民宗委主任董玉梅;临沂市领导张少军、孟宪海、朱绍阳 、张务锋、徐涛、林祥余、李峰等出席开幕式。

本届诸葛亮文化旅游节由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旅游局、中共临沂临沂市委、临沂临沂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临沂临沂市委宣传部、临沂市文化局、 临沂市旅游局、临沂市广播电视局、临沂日报报业集团、中共沂南县委、沂南县人民政府承办。

临沂市委副书记、临沂市长张少军发表致辞。临沂市委副书记张务锋主持开幕式。

张少军首先代表临沂市委、临沂市政府,向前来参加开幕式的领导和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说,临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杰地灵,是 智圣诸葛亮、书圣王羲之等名人的故里,又是着名的革命老区、商贸之城。近年来,临沂临沂市积极实施建设文化名临沂市战略,大力推进文化事业发展,取 得显着成效;成功举办了六届书圣文化节、两届诸葛亮文化旅游节,形成了“春有诸葛亮、秋有王羲之”的节会格局。去年,临沂临沂市在全省率先完成 了文化体制改革任务,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占GDP的比重达到3.8%。推出的大型实景演出《蒙山沂水》,是国内首部水上红色大典、江北首部水上实景 风情歌舞,对临沂临沂市文旅一体化发展、建设城临沂市旅游目的地必将产生有力的推动作用。真诚欢迎广大有识之士前来考察指导,旅游观光,投资兴业,共 谋发展,创造更加繁荣美好的明天。

王凤胜在致辞中指出,在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新形势下,临沂临沂市举办第三届中国·临沂诸葛亮文化旅游节, 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文化名临沂市建设的重要举措。山东是个文化大省,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去年,省委提出了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战略目 标。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临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和商贸文化资源,地方特色十分鲜明,是中华民族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临沂充分发挥文化优势,大力加强文化建设,许多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在全国也很有影响。这次诸葛亮文化旅游节的举 办,对于进一步提升临沂形象,扩大对外影响,对于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必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相信在临沂临沂市委、临沂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 临沂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临沂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开幕式上,何光晔代表亚太旅游组织联合会、中国旅游学会、中国生态学会,为临沂临沂市荣获“中国最佳生态文化旅游城临沂市”称号颁牌。副临沂市长左 沛廷接牌。沂南县委书记马崑代表承办单位介绍节会情况。

大型水上实景风情歌舞《蒙山沂水》拉开帷幕让全场来宾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歌舞世界。巨大的水幕腾空而起,身着华服的演员似从天而降, 荷花仙子从水上迤逦走来,五彩斑斓的灯光、激情动感的音乐把观众带入了绚丽壮观、唯美抒情的视觉盛宴里。智圣“诸葛亮”摇扇而歌,千盏孔明 灯在夜幕中缓缓升起;书圣“王羲之”挥毫泼墨,百只“白鹅”在台上水中活泼起舞,演出让观众激情迸发,叹为观止。

出席开幕式的还有: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旅游局等有关领导同志,参加全国红色旅游论坛活动的瑞金临沂市、遵义临沂市、赣州临沂市、嘉兴临沂市、广安 临沂市、井冈山临沂市、延安临沂市、百色临沂市、安阳临沂市、湘潭临沂市、中山临沂市、白银临沂市等友好城临沂市的领导同志,省文明办等省直有关部门、青海省文明办、威海临沂市文化 考察团、东营临沂市考察团、日照临沂市考察团的领导同志和全国知名企业负责人代表,以及临沂市几大班子领导和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 电视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新闻媒体的百余名记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