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黑龙江省教师资格考试备考资料:文言文古诗词导读(22)
2016黑龙江省教师资格考试备考资料:文言文古诗词导读(22)
通过近几年黑龙江教师招聘考试公告可知,黑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贯穿全年进行,笔试科目不太固定,一般以是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和专业岗位综合知识考试内容为主。中公黑龙江教师考试网整理了黑龙江教师招聘备考资料供考生备考学习。
第二十二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年代】:唐 【作者】:杜甫 【内容】: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度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床床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注释】
这首诗选自《杜少陵集详注》。唐代安史之乱,杜甫流寓成都,在浣花溪筑堂居住,诗中的茅屋就是指成都草堂。作者写了大风吹破草屋无法安居的艰难处境,想到了与自己处境类似的无数穷苦人,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及要求改变黑暗现实的愿望。
[秋高]秋深。 [三重茅]几层茅草。三:表示多数。 [罥(juàn)]挂着,挂住。 [长(cháng)]高。 [沉塘坳(ào)]沉塘:深塘。坳:水边地。 [俄顷]一会儿。 [漠漠]灰蒙蒙的。
[向昏黑]渐渐黑下来。向:渐近。 [衾(qīn)]被子。 [娇儿恶卧踏里裂]孩子睡觉不老实,把被里蹬踹破了。 [雨脚]指像线条一样的密集的雨点。
[丧乱]战乱。指公元755年爆发的安禄山、史思明的叛乱。
[何由彻]如何挨到天亮。彻:到天亮的意思。 [安得]怎么能够得到。 [突兀(wù)]高耸的样子。这里形容房屋的高大。 [见(xiàn)]同“现”,出现。 【导读】
黑龙江中公教师考试网祝您备考成功!点击查看黑龙江教育信息网
汇总>>>黑龙江教师资格考试信息
乾元三年(760)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八月,秋风破屋,大雨接踵而至。诗人彻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诗写的是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
这首诗可分为四节。第一节五句,句句提单押韵,用“号”、“茅”、“郊”、“梢”、“坳”五个开口呼的平声韵传来阵阵风声。读这几句诗,分明看到一个衣衫单薄破旧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了起来,吹过江去,稀里哗啦地洒在江郊的各处;而他对大风破屋的焦灼和怨愤心情,不能不激起人们心灵上的强烈共鸣。
第二节五句,是前一节的发展,也是对前一节的补充。诗人的窘困,对大风刮走茅草心急如焚;“群童”的贫穷,冒着狂风抱那些并不值钱的茅草。这一切,都是结尾的伏笔。
第三节八句,写屋破又连遭夜雨的苦况。饱蘸浓墨,大笔渲染,从而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
诗的结尾三句,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句句蝉联而下,用词声音洪亮,从而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奔放的激情和的希望。
杜甫在这首诗里通过描写他本身的凄惨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借以暴露当时社会的破败和人民大众的苦难。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激动读者的心灵,并发生过积极的作用。
【今译】
八月的秋天狂风怒号,卷我屋上的三层茅草。茅草飘过江去,风卷高飞的茅草挂在树梢,低的飘落在低洼的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年老无力,公开抱起茅草入竹林,我唇焦口燥呼不出,回来倚着拐杖暗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一片漆黑,黑云压顶暴雨就要来临。布被子又旧又破冷似铁,被里破裂只因孩子两脚乱蹬。
屋漏床头找不到一点干处,大雨纷飞下个不停。自从经过乱离之苦难以睡眠,长夜屋漏难熬是何等困窘。
何时盖起宽敞大厦千万间,天下饥寒交迫的百姓尽添笑颜,再也不怕风吹雨打安定如山。
啊!高耸的广厦何时在眼前,到那时,我只身草屋受冻而死死而无怨! 更多内容,一起来看看黑龙江教师招聘考试课程是如何设置教学的! 中公教育黑龙江教师招聘考试网提醒您,备考有计划,才能在招教考试大战中拔得头筹!黑龙江中公教师考试网祝您备考成功!点击查看黑龙江教育信息网
汇总>>>黑龙江教师资格考试信息 黑龙江教师招聘考试题库邀请您一同做题!
黑龙江中公教师考试网祝您备考成功!点击查看黑龙江教育信息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