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肠梗阻导管在结直肠癌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

来源:华佗健康网
二 医学理论与实耀2017年第3o卷第4期 Vo1.30,No.4,Feb 2017 J Med Theor&Prac 527 [23柳硕岩,王枫,郑庆丰,等.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在食管癌治疗中 a single centre)[J].Int J Surg,2010,41(8):387—390. 的临床应用<J3.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2,15(9):947—949. [6]Fujita T,Daiko H,Nishirnura M Early enteralnutrition reduces [33张毅,谭黎杰,钱成,等.食管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 the rate of life-threatening complications after thoracic esoph— 作用(J3.肠外与肠内营养,2007,14(5):282—285. agectomy in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ncer[J].Eur Surg Res, [4]Xia XM,Shi RZ,Zhang YF.Effect of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on 2012,23(48):79—84. im mune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rcinoma after (本文通讯作者:柳硕岩) operation[J3.Shah Dong Medical Journal,2012,52(18):38—39. 收稿日期2016—08—17 E5]Wani MI ,Ahangar AG,Lone GN,et a1.Feeding jejunostomy: (编辑苏沐) does the benefit overweight the risk(a retrospective study from 肠梗阻导管在结直肠癌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 冯立中河南省济源市中医院外科459000 摘要 目的:分析肠梗阻导管治疗结直肠癌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一2016年7月我院收治 的结直肠癌性肠梗阻患者36例,导管治疗后再行手术治疗。结果:置管24h后所有患者的腹围均明显缩小。经肠梗 阻导管治疗7d后,36例患者中有24例肠梗阻解除,12例未完全缓解。行肿瘤切除一期吻合术后,所有患者均取得 明显临床效果,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行肠梗阻导管治疗后再行一期根治性切除吻合术临床疗效好,并发症 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 结直肠癌性肠梗阻经鼻肠梗阻导管 经肛肠梗阻导管 中图分类号:R574.2文献标识码:B doi:10.19381/j.issn.1001—7585.2017.04.031 结直肠癌性肠梗阻可能导致肠壁坏死、穿孔,引发感染, 利艾特医疗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硅橡胶导管。导管插入前, 甚至导致患者休克或死亡。手术是治疗结直肠癌性肠梗阻 先行灌肠使梗阻部位远侧肠腔充分清洁;在癌灶的肛侧插入 最主要的方法[1j。传统的切除吻合术可能导致腹腔感染和 纤维结肠镜,通过造影明确病灶;将导丝由钳道插入梗阻近 肠瘘,且治疗周期较长_2]。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肠梗阻导 端扩张的结肠内,再将钳道扩张器循导丝插入;拔出肠镜后 管被广泛应用于术中,使患者得到更加安全高效的治疗。本 循钳道扩张器向狭窄部扩张管插入;导丝及钳道扩张器留在 文中对36例患者行肠梗阻导管治疗,再行根治性切除吻合 肠管内,拔出狭窄部扩张管;沿钳道将扩张器插人肠梗阻导 术,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管,确保气囊部分通过狭窄部位;将30ml灭菌蒸馏水注入气 l资料与方法 囊,扩张气囊使其挂在狭窄部,确认导管无法拔出,将导丝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8月一2016年7月我院收治 及钳道扩张器拔出。 的结直肠癌性肠梗阻患者36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21 成功置人肠梗阻导管后给予患者补水、输血、抗休克、平 例,女15例;年龄51~86岁,平均年龄(62±7.5)岁;病程1 衡电解质、纠正酸中毒、抗感染、TPN等治疗;每日用温生理 5d,平均病程(2.85±1.26)d。所有患者均确诊为结直肠 盐水冲洗导管,确保导管畅通。酌情给予甲硝唑、蓖麻油肠 癌性肠阻梗,其中直肠癌25例,乙状结肠癌5例,肝曲及升 道抗生素注入,2次/d,行腹部X线平片确认导管位置。 结肠癌3例,结肠癌3例。 1.3观察指标观察患者腹痛、腹胀等症状,缓解情况;测 1.2方法 量腹围;通过X线平片观察导管位置、气液平面数、肠管的扩 1.2.1经鼻肠梗阻导管:经鼻肠梗阻导管采用由大连库利 张程度等变化情况。 艾特医疗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硅橡胶导管。插管前,将胃内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容物充分吸出,经口将胃镜插至十二指肠降部,由钳道插导 计量资料以( ±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若P<0.05则差 丝至十二指肠降部;然后将胃镜拔出,内拉通道经鼻腔插 异有统计学意义。 入,从口腔引出;在内拉通道插入导丝,从鼻腔引出,将内拉 2结果 通道拔出;将灭菌蒸馏水注满导管内腔,在导管吸收口上连 2.1导管置入情况36例患者中经鼻型肠梗阻导管置入成 接带内塞的接头;在导管前端涂抹利多卡因凝胶,在胃镜活 功15例,经鼻及经肛型肠梗阻导管双侧同时置入成功21例。 检钳辅助下将亲水性肠梗阻导管经鼻插入至十二指肠降部; 2.2腹痛、腹胀等症状的缓解时间 所有患者腹痛、腹胀等 导丝拔出后,继续向胃内送入亲水性导管,使导管状态松弛, 临床症状在置管12 ̄36h后显著缓解。其中有28例在置管 导管侧孔部经幽门进人十二指肠降部以远肠管内后,将1O~ 48 ̄96h后症状基本消失,恢复自主排气,有22例在置管 15ml灭菌蒸馏水注入向前气囊内。 72 ̄120h后解除梗阻,排出稀水样便。经鼻导管置人者腹 1.2.2经肛肠梗阻导管:经肛型肠梗阻导管采用由大连库 痛、腹胀等症状的缓解时间为(26.49±5.15)h,明显长于双 528 厂_]J Mect Theor&Prac Vo1.30,No.4,Feb 2017 侧肠梗阻导管同时置入患者的(19.18±3.52)h,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d0.05)。 2017年第3o卷第4期 医学理论与窦跬 口愈合,同时可多肠排列进行内固定,有效预防术后肠梗阻 的发生[5]。本文显示,双侧肠梗阻导管置入术的临床效果明 2.3腹围缩小程度置管24h后所有患者的腹围均明显小 显优于单纯经鼻导管置人术,究其原因,经鼻及经肛型肠梗 阻导管双侧同时置入,符合治疗肠梗阻的原则,即胃肠减压、 于置管前。经鼻导管置入者腹围缩小程度为(72.49± 5.15) ,明显小于双侧肠梗阻导管同时性成功置入患者的 (89.18±6.5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 2.4手术治疗结果经肠梗阻导管治疗7d后,36例患者中 灌肠促进排便排气,经肠梗阻导管行引流、减压等治疗后肠 道扩张减轻或消失,水肿消退,肠壁血液供应恢复,休息后的 肠道功能随之恢复,同时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后再行一期根 有24例肠梗阻解除,12例未完全缓解。行肿瘤切除的一期 吻合术后,所有患者均取得明显临床效果。术后无腹腔感 染、吻合口漏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有5例出现切口感染。 3讨论 治性切除吻合术可有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 率。行肿瘤切除的一期吻合术后,所有患者均取得明显临床 效果。术后无腹腔感染、吻合口漏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综上所述,结直肠癌性肠梗阻患者行肠梗阻导管治疗后 随着物质生活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质量 要求的更高,在术后长期生存的同时还需改善患者的生存质 量。目前,一期切除吻合术已广泛应用于结直肠癌性肠梗阻 再行一期根治性切除吻合术临床疗效值得肯定,并发症少, 可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治疗。但肠梗阻患者的水、电解质失衡和贫血等情况,无法 在短时间内得以纠正,且于梗阻近端肠腔内有大量肠内容物 [1]谭志军,谷川,张国梁,等.经肛肠梗阻导管联合腹腔镜手术冶 疗结直肠恶性梗阻[J].中华外科杂志,2012,49(6):522—525. 积存,导致肠管扩张、水肿。行一期切除吻合影响切口愈合, 容易发生吻合I:I漏,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相关研究指出, 术中切除阑尾,经其残端插管排空、灌洗肠道后再行一期切 除吻合术能有效提升手术成功率。但该方法导致手术时间 过长,且术后患者腹腔感染、肠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 ]。 2O世纪末,在梗阻近端置入导管进行引流、冲洗后再行一期 切除吻合术的方案开始被逐渐应用,极大地提升了治疗的临 床效果。目前,导管治疗法已成为肠梗阻非手术治疗的主要 方法。该治疗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特点:实现肠内容物的引 流,减轻肠壁水肿,及时缓解肠梗阻症状,增强患者体质;方 便计算出入水量,帮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术前还可通过导 管注入蓖麻油帮助解除梗阻,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抗生 Ez3方世明,李海利,林青,等.X线引导下鼻一肠梗阻导管插人引 流治疗不能手术的恶性肠梗阻[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2,20 (12):979—983. [3]孙备,许军,周尊强,等.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一期切除 吻合的合理性与评价[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6,13 (1):l03—104. [4]王金鹏,舒振波,李永超,等.术前应用肠梗阻导管在粘连性肠 梗阻中的疗效观察[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3,16(12): 1221—1222. [5]刘明泽,王万志,孙道君,等.结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30例临 床分析03.吉林医学,2011,32(26):5480—5481. 收稿日期2016-08-18 素可经导管直接灌注肠道内,帮助清洁肠道、抑制肠内细菌; 经鼻型导管置人术后,导管留置可引流消化液,有利于吻合 (编辑苏沐) 手足口病患儿以康复新液联用干扰素 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黄圆桃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福建省龙岩市364000 摘要 目的:评估康复新液联用干扰素的治疗方式对手足El病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 月于我院治疗的手足El病患儿112例,年龄8个月~11岁。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6例。对照组进 行肌注干扰素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辅以康复新液口服和外用。两组疗程均为5d,并将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 较分析。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问为(2.18±0.38)d,El腔溃疡消退时间为(2.28±0.56)d,手足疱疹消退时间为(2.32 ±0.40)d,总有效率为89.4 (50/56);对照组退热时间为(2.42±0.46)d,口腔溃疡消退时间为(2.65i0.53)d,手 足疱疹消退时间为(2.59i0.58)d,总有效率为67.9%0(38/56)。两组退热时间、I=I腔溃疡消退时间、手足疱疹消退 时间、总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康复新液联用干扰素对于治疗sbJL手足El病疗效显著,值得 进行临床推广。 关键词手足I=I病康复新液干扰素 中图分类号:R725.1文献标识码:B do ̄:10.19381/j.issn.1001—7585.2017.04.032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 肠道病毒和柯萨奇病毒引起的病症主要表现为低热,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