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袁氏当国读后感(二)

来源:华佗健康网
袁氏当国读后感(二)

刚刚读过《袁氏当国》一书,颇有耳目一新之感,原来历史也可以这样写出啊。说实话,我爱读历史,但是不爱读连本大套的历史,更不爱读现代所谓研究课题历史学家或者研究写的历史书籍,不为别的,只是心情匠气太浓,书象是为写而写的,这样读来就算不上意思了。最近一个时期,所谓的另类历史写作开始出现,用不那么严肃、没有那么匠气的手法来不写历史,虽然精品不多,但总是多了一类厕上读书的选项,聊胜于无吧。在这些作家或者语言学家里,一直比较关注几个人:如吴思、如谭伯牛等人,现在又多了一个唐德刚。

这些学者、作家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用通俗的语言来还原艺术史,让人从字体中窥到历史的原貌或者说最大限度的还原历史的原貌。和那些机械、冰冷、教条的文字与论述相比,这些人解法从来都不会给出你一个肯定的观点和答案,结论是由你自己推算出的。

最近一直在想,为什么会对感兴趣这种类型的评注感兴趣?大概是对过去所学、所接触到的知识和教育工作教育的解构吧,随着年龄的增长、了解到的事实、史料也比原本多了许多,才发现过去自己所受教育是多么狭隘和片面,原来历史是这个样子的,史书是可以这样写到、这样读的。想想觉得颇好笑,上学的时候学历史、学哲学,要求人们用科学的、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可我们回顾过去所学者,无一不违反此要求、原理,更有甚者,因为所谓阶级分析的观点要求,连最基本的史实都敢弃之如敝履,甚至连周公时代的史官都不如,好歹人家还有秉笔直书的勇气和精神。就冲这一条,我们有什么脸面去日本人篡改教科书、毒害下一代?

史观、史论或许是有阶级性的,但是史实没有。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