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村调研报告
磐安县安文镇石头村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1. 项目概况:石头村是磐安县安文镇的一个行政村,位于磐安县西部,县城东南方向40省道沿线,离磐安县城4公里,离花溪风景区5公里,交通区位良好。特别是诸永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与周围大中城市的联系变得便
捷。石头村是磐安县安文镇的一个行政村,村庄原名式团村,先祖是东夷伏羲部落联盟中的一个部落,是商王朝的后裔。
2.地形地貌:石头村坐落于四面环山的一个山间盆地。四周为山环绕,景色优美,有世外桃源之形,没有指引很难发现山中还有村庄。
石头村年平均温度在13.9—17.4℃之间,夏季气候凉爽宜人。村庄四周树林茂密,分布有银杏林、毛竹林、柿子林、柑桔林等。
3.据2009年统计,石头村现有农户246户,718人口,全村人均为朱姓。由于工业开发征地,全村仅剩800亩山坡旱地。全村仅有200多人口留村务农,
其他人口或外出经商办厂,或外出从事木雕、建筑等工作。经济收入,农业主要来源于药材种植,现金收入主要来源于村民外出务工。村域内有中小企业十多家,主要从事木制品、工艺品、农产品加工、小五金等产品的生产。石头村有浓厚的耕读传家文化,多出文人和贵人。据统计全村在外任职的人员有100多人,占全村总人口的15%。村中尚保存数座古建筑,显示石头村古时的富足。 二、现状与特色
目前除了20余户下山移民户搬迁到位于云山旅游度假区核心区的上马石村和黄畈自然村之间的西城地块,石头全村农户仍然生活在一个四面环山的山间谷
地。数百年来,该地块划分为名叫“来龙”、“飞凤”、“东山”、“长大”、“西阁岭”等,村庄四周山峦叠翠,栽种有百亩银杏林和数百亩桃树林。
石头村口有常年奔流的百米瀑布穿流在数十株树龄达500多年的古树群中,尤其是国宝级的红豆杉,是朱氏文化的图腾。在上古时代伏羲联盟中有一支部落,他们对生活环境中的赤心木(即红豆杉)称为“朱木”,当作本部落的神来崇拜,认为自己是神圣朱木的后裔,并把自己称为“朱”氏族,于是古老的朱氏氏族并形成了。8000年过去了,石头村的朱氏祖先仍崇拜赤心木(红豆杉),迁徙至石头村后在村口栽种了红豆杉,祈祷朱氏之神保佑石头村朱氏平安、兴旺。时至今日,石头全村男子全部姓朱,且严格按照族谱编排辈份,实属罕见。石头村民风纯朴,重视耕读,多出文人和贵人。目前全村700多人中,有100多人在外工作,其中处级以上和硕博以上的人才有20多位。
石头村的中草药、蔬菜瓜果、各色水果和五谷杂粮也颇有特色,特别是水果“牛心柿”个大味甜,曾列为贡品。
石头村建筑分为新建砖混结构和砖木结构、土木结构等三种类型。砖木结构、
1
土木结构的建筑占全村面积的2/3强,大多已显得老旧,有的年久失修,濒临倒塌。村属建筑有村委会办公楼和村大礼堂,还有1000平方米的村民广场一处。 石头村东村口、西村口分别有两条通村公路连接40省道。村内有东西、东南、西南走向等三条干道,道路宽窄不一,蜿蜒曲折,但道路密度低,达不到消防抗灾要求,必须拓宽改造
目前石头村的自来水系统比较完备,开通了程控电话、宽带网络、有线电视。 三、优势分析
(1)有一只团结进取,乐于为村民服务的村班子
石头村的村班子十多年来坚持改革开放,带领全体村民大力发展村办产业,黄畈恒佳工艺品厂、大坞坑工业园区等企业快速发展的有利机遇,积极帮助和引导农村劳动力逐步向工业转移,让农民在务工中增加收入。并且全村村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村民的科学素质和科学意识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增强了本村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2)交通便利,有一定区位优势
石头村离磐安县城4公里,离花溪风景区5公里,在石头村的西南部有诸永高速公路的贯通,同时在村干部一班子带领下,二条贯穿村中的水泥路连接了云山和安文的通村公路,极大的方便了村民的出行。 (3)村庄人口较少,人均收入水平相对比大村容易提高
村内常住人口相对较少,只有718人。村里只要形成一个稳定的支柱产业,全村人均收入就会明显的提高。
(4)村庄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公共服务设施初步形成
在石头村村政府的支持和村党支部领导下,石头村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的整治上做了大量工作,只要街道都已经硬化、绿化和美化,并专门安排人员进行村公路的管护。。村中建有休闲广场5个,配备了健身器材,篮球场,老年活动场所健全村中的树口,有5人合抱的古树30株,形成了独特的休闲场所,从村中流出的水直冲而下,形成高近百米的瀑布,十分壮观。 四、存在问题
2
1.目前,石头村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还没有形成规模和气候,人气不足。人员素质和能力不能适应地区快速发展的要求。紧邻磐安镇和其他风景区带来了区位优势,同时竞争态势也会增强。
2.在基础设施方面,村庄内存在较多的具有污染性质的工业,其产生的生产废水和废弃物等将会对农田造成污染。
3.农业发展缓慢,农民增收困难。如上所述,人多地少种植业发展单一,农民缺乏市场意思,缺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4.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经过多年的努力,通过采取开凿机井的措施,目前该村的农业种植实现了随时可以灌溉的目标。但是排涝设施不完善,部分地块秋作物往往出现秋季内涝的现象。
5.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由于其自身缺乏必要的专业技术加之外出的盲目性,往往外出就业出现收入不高、工作环境差、工作不稳定的情况,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增长。同时大批的村民外出务工导致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加,在留守儿童的关心教育方面工作有待加强。
6.养殖业发展缓慢,由于农村养殖户自身条件的局限,目前仍旧很难发展成规模,没有规模就没有大的规模效应。
7.村容环境卫生方面,目前仍需加强工作力度,想办法积极引导农民群众树立环境卫生人人有责的意识。
8.村干部、村民的整体素质尚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发展需要,村干部和农村劳动力的总体文化素质偏低,主要为初高中文化程度。农村劳动力主要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因而,文化水平还不能适应都市型现代产业发展的需要。 9.本村产业结构欠合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发展较好,第三产业基本没有 五、解决方案
08年以来,石头村两委多次召开村民大会,确定石头村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是发展石头村的旅游事业。09年,完成了村内外道路硬化、排污管网改造、池塘清淤整治、露天厕所清理。群众对发展旅游的积极性空前未有,现已创办
3
了两家农家乐,其中“云石人家”开业不久即被评为“二星级”农家乐经营点,其他几户农家乐也正在筹备之中。目前,石头村正在广泛征集各类古代农具,拟筹办磐安县首家“农耕文化展览馆”。妇女组建了腰鼓队,老年协会牵头组建了乐队。尤其是石头村武术队,远近闻名,其代代相传的 “小洪拳”、“四尺凳花”、“盾牌操”等武术套路极具挖掘和欣赏价值。
石头村已委托具有“旅规乙”资质的浙江师范大学旅游规划研究中心等单位编制了《石头村乡村度假休闲旅游开发总体规划》、《石头村村庄建设规划》,并邀请县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进行了规划论证,提出了完善意见;2010年春节,召开了石头村在外工作人员对石头村旅游规划的专题讨论会。目前,石头村两委正按照上级的部署,带领群众大搞村庄绿化和道路整治,如火如荼开展新农村建设,争取在数年之内,将石头村打造成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旅游特色村”。 六、总结
石头村具有自己的区位优势和发展潜能,但同时在新农村发展步调中还没有寻找到自己的定位,目标与方向还不是很明确。所以,石头村在功能布局上还需要进一步的考虑;基础设施上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综合提高村民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精神文化的提升。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