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无线烟雾检测报警系统

来源:华佗健康网
・l8・ 科技论坛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无线烟雾检测报警系统 刘瑞涛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系,河北石家庄050081) 摘要:本设计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无线数据传输问题的解决方案。该方案以nRF401为无线传输芯片来设计无线烟雾检 测报警系统,采用低功耗、性价比高的AT89S51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采用MC14468离子型烟雾检测报警芯片作为检测火灾及烟雾的传 感器,再结合其他外围电路组成烟雾检测报警系统,并最终进行显示和发出声光报警。该系统使用方便,扩展性强,可广泛应用于商场、酒 店、居民住宅等高层建筑等场合。 关键词:无线传输;nRF401;AT89S51;MC14468 对于现代高层建筑,防火等安全防护技术设备的应用越来越普及, 由于楼层高、人员密集,一旦发生火灾,疏散困难,扑救也困难,势必造 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火灾发现的时间越早越能减少灾害 造成的损失,这时安装烟雾检测报警装置就显得尤为重要。 1系统设计要求及整体设计结构 本文设计的无线烟雾检测报警系统是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由烟 雾检测报警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共同组成,实现以下设计要求:及时感 应火情发生,迅速检测并发出报警信息,并能给出具体地点;系统本身 具有自我检测及欠电压报警功能,保证系统本身正常工作;具有一定的 抗干扰能力,防止系统发生误报警情况。根据以上的要求,由离子型烟 雾传感器芯片检测烟雾存在,确认后经无线射频芯片发送给主机,并通 过主机进行控制,达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理。 本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检测发射部分和接收控制部分。两部分 均采用AT89S5 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硬件结构简单,设计成本低。检测 发射部分采用了Motorola公司生产的具有声光报警电路的MC14468 芯片,能实现多点并行检测,配合外围电路可构成多点烟雾报警系统, 无线收发器采用nRF401单片收发射频器,从而达到了无线传输的目 的,能迅速发出报警信号,方便及时控制火情。接收控制部分接收无线 射频收发器发送的数据信息,传人到单片机里进行处理并显示和报警。 此系统的特点是引入了无线射频模块,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实时陛,对于 及时发现火情并及时处理提供了硬件保障。系统总体结构框图如图1 所示。 2主要芯片介绍和硬件原理图 声光报警 1F 离子型烟 卜、 单 机 a)检测发射部分 雾传感器 声光报警 /1 苴 机 显示 b)接收控制部分 图1系统总体结构框图 2.1 MC 14468芯片介绍 MC 14468芯片是Motorola公司MC系列芯片,为离子型烟雾检测 德母■出 报警芯片,是市场占有率较高,使用非常广泛的集火灾检测与报警于一 体的智能传感器。当芯片检测到烟雾颗粒时,它有专门的引脚驱动蜂鸣 器等发生装置发出报警声,同时还有专门的引脚驱动发光二极管以 1Hz的频率闪烁发光,利用发出的声光报警信 的同时使报警效果达 到最佳。 MC14468芯片内部有振荡器、定时器、锁存器、报警控制逻辑电 路、高输入阻抗的比较器和电阻网络等。其主要特点有:内置高输入阻 抗的场效应管和比较器;内含压电式蜂鸣器的驱动电路,可以直接驱动 蜂鸣器;探测信号输入端具有保护二极管;电池欠压报警,电池电压报 警点可通过外接电阻设置;探测阀值即灵敏度可通过电阻进行设置;具 有—个10引脚,允许40个报警单元相互连接在一起,组成一个多点报 警区域系统。当没有检测到烟雾时,MC 14468的振荡器的振荡周期是 1.67s,在此期间电源都供芯片工作,声光装置不启动;当检测到有烟雾 时,振荡器的振荡周期变为40ms,蜂鸣器驱动电路启动,输出高电平 160ms,停止80ms,同时连接的发光二极管闪烁,频率为1Hz。在蜂鸣器 驱动电路停止输出时,检测芯片继续检测烟雾的变化,如果此时没有检 测到烟雾,则停止声光报警。在报警过程中,电池欠电压报警将被禁止 (见图2)。 2.2 nRF401无线射频收发芯片介绍 簟八JI!■出曩连 欠压设置 檎舅■出 U如 慑护下■ 僖号●入 慑护.t:nt 曼t成设置 晶餐嗽毫 nSII I8l援 电誓正鞭 定时电阻 魇博■入 电谭鱼摄 图2 MG ̄4468引脚图 nRF401是美国Nordic公司的产品,是一个为433MHz频段设计 的真正单片无线射频收发芯片。它采用FSK调制解调技术,最高工作速 率可以达到20K,发射功率可以调整,最大发射功率是+lOdBm。 nRF401的天线接口设计为查分天线,以便使用低成本的PCB天线。它 要求的外围电路简单,所需元器件少,只需一个4MHz的晶振即可,收 发天线合一。无需进行初始化和设置,数据不需要编码,有两个工作频 图3 M ̄14468检测电路 (下转20页) ・20・ 科技论坛 剂的氟化锂是可以增加电解质导电率的,但由于 价格比较昂贵, 3.2主要技术特点 并且我国氧化铝中锂盐的含量已经偏高,因此在工业生产中不必另 与普通槽相比,新型结构槽在结构设计、施工材料、筑炉方式、 外添加了。同时要保持阳极的完整性,防止阳极的氧化,并利用一切 焙烧启动等许多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材料方面:新型结构槽采 机会打捞槽内的炭渣,保持电解质的洁净,减少电解质的电阻,增加 用TiB2/C可湿润阴极,电解槽底部和侧边采用保温性能较好的材 电解质导电率。 质;结构方面:在整个电解槽内形成了铝液导流网络,出铝端设置专 2.6降低阳极效应系数。阳极效应是熔盐电解特有的现象,而以 门的蓄铝池以汇集汇铝沟导出的铝液;焙烧过程:采用焦粒焙烧技 电解铝生产表现优为明显。生产中当阳极效应发生时,电解槽电压 术,加大分流量,控制炉膛内升温过程的均匀与合理,以及电流分布 急剧升高,达到2O 50V,有时甚至更高,炉帮熔化,增加消耗。它的 均匀无异常;启动过程:采用湿法无效应启动方法,启动后及时打捞 发生对整个电解系列产生很大影响,使电流效率降低,影响电解各 炭渣,同时检查阴极是否有掉快,然后根据槽型灌人一定量的铝液, 个技术指标,且使铝的产量和质量降低,破坏了整个电解系列的平 保证凸台上部8-12cm。后期管理:在30天内分阶段将电压从6.8V 稳供电。实现低阳极效应系数的途径:(1)原料保障:对进厂氧化铝 左右降至3.75V,并将其它工艺参数调整到位,以形成良好的保温型 进行单包验料,按质量优劣分类存放,优先使用质量尖的最差的氧 炉膛。 化铝用作阳极保温,其它混合使用,确保氧化铝粒度的稳定。(2)设 3.3工业应用效果 备保障:设备上从打壳气缸的力度,打壳锤头形状、长短,压缩空气 某企业300KA系列201电解槽在2011年5月初开始启动,通 的压力等方面消除故障,减少因设备故障导致效应的发生;(3)下料 过不断的调整工艺参数,优化电解质成分,在两个月的时间内实现 保障:保证下料口开孔率达到70%以上,严格控制下料口氧化铝堆 系列完成电压为3.82V,炉帮厚度为12.8cm,平均极距为3.8cm,电 料的产生,确保氧化铝进入电解槽。(4)作业质量保障:包括多方面 解温度为942 ̄C,电流效率92.33%,完成直流电耗12350kwh以下。 的内容,如电解质洁净,测量数据准确,异常、事故处理及时,工作环 4结论 境的规范管理,现场整洁,阳极电流分布、覆盖料均匀;电解质成分 面对日益困难的电解铝行业,只有通过不断的探索节能降耗的 稳定,电压摆幅小等。(5)控制保障:氧化铝浓度尽可能控制在较低 有效途径并努力落实,同时配合新技术的不断应用,才能使电解铝 窄的范围内,保证电解质液中的氧化铝浓度控制在1.5%~2.5%。 工业长期稳定的良性发展,使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有不败之 3新型结构电解槽技术的应用 地。 3.1新技术开发 参考文献 2009年,中国铝业公司郑州研究院成功开发了“新型结构电解 『11邱竹贤.预焙槽炼Sg[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 槽技术”,该技术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导流铝电解槽技术研究取得了 [2】干益人.低槽电压电解可行性分析.(内部资料). 革命性的重大突破,使我国拥有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领先的 [3】李庆宏.大型预焙铝电解槽与炭阳极[c].全国第九届铝用炭素信息 新一代导流电解技术,支撑我国由铝工业大国向铝工业强国的历史 交流会论文集. 性跨越。试验表明,新型结构导流电解槽能在工作电压3.75V左右 【4】王民,陶甫明.300KA铝电解槽节能技术技术实践fJ1.矿冶,2009 稳定运行,比正常铝电解槽降低电压300my,电能利用率提高 (3). 5~7%,吨铝节电800 1000 KW・h。 (上接18页) 端,1脚(检测输出)连接单片机的外部中断输入引脚,利用单片机内部 定时器的延时和MC14468自身100mV滞后电压防止误报警,提高系 统的可靠性。其硬件电路如图3所示。 nRF401与单片机的串行口直接相连,DIN连接TAD,DOUT连接 RXD,TXEN为发射接收控制引脚,与单片机一个10口相连,实现发射 模式和接收模式的相互切换。选用4MHz晶振,其它电路如图4所示。 4系统软件程序设计 系统的软件也分为检测发射程序和接收控制程序。它们包含的主 要程序函数有:地址设定程序,中断程序,定时器中断程序,nRF401收 发程序,显示程序和报警程序,最后的主程序主要是实现对定时器初始 化,外部中断初始化和串口初始化的赋值和设置。在定时器定时期间, 如果一直检测到烟雾则启动定时器中断,如果此期间烟雾消失则启动 外部中断,计数器重新置初值。由于烟雾检测模块和无线传输模块控制 比较简单,软件程序设计难度不大,不再展开说明。其它程序如显示程 序和报警程序可以参考教科书相关程序,此处不再赘述。 图4 nRF401硬件电路 结束语 本文采用MC14468烟雾检测报警芯片和nRF401无线射频收发 率:433.92/434.33MHz,工作电压范围为2-7—5V,还具有省电的待机模 芯片谢十了烟雾检测报警系统,在使用中MC14468注意外围电路各个 式。nRF401无线收发芯片的内部主要包括:发射电路,接收电路,模式 元器件参数的选择,nRF401在硬件上要注意天线的接法和程序设计时 和低功耗控制逻辑电路及串行接口等。nRF401主要特陛如下:工作频 时序的配合。此系统由于采用了无线传输方式,大大简化了工程中的难 率为国际通用的数传频段;FSK调制,抗干扰能力强;采用PLL频率合 度与成本,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价值。本系统还具有一定的拓展眭,将 成技术,频率稳定『生极好;灵敏度高,功耗小,可以低工作电压工作;开 MC14468的I/O引脚进行硬件修改,可以进行多检测点网络的设计。 阔地使用距离可达1000m。在使用时,还要根据时序参数表注意不同工 参考文献 作模式间相互转换时的具体延时时间。 [1]张玉建.基于nRF24L01的无线温湿度检测系统设计叨.物联网技术, 3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2012(1):21-23. 本系统硬件系统分为检测发射和接收控制两部分。两个部分都采 [2]王建,李培江,卢洁等.基于无线数据采集的则控系统的研究叨.科技信 用AT89S5 1单片机作为电路核心,都采用按键复位和1 1.0592MHz晶 息,2012(15):33,89. 振,在检测发射电路中单片机的IO口用来设置楼号和房间号,接收控 f3]刘文,戴尔晗,王勇.基于51系列单片机的无线智能温控系统设计叨. 制电路中单片机的10口用来显示楼号和房间号并声光报警。设定楼号 电子测试,2009(10):4O_44. 和房间号采用拨码开关或跳帽。MC14468的15脚(检测输入)连接检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