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洁运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症验案4则
来源:华佗健康网
褥蠹≮。0≥薯0。 ll:: 刘玉洁运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症验案4则 曹 洋 (河北联合大学中医学院,河北唐山063000) 指导:刘玉洁 关键词 经方 治疗应用 验案 名医经验 中图分类号R249.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397X(2015)04-0042—02 刘玉洁教授为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 按:发作性睡病可归纳为“厥证”、“多梦”、“惊 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全国首批200名优秀中医临床 恐”等范畴,刘师认为,本病的发病特点是发病突 人才、河北省首届名中医。先后师从王国三、郝万 然,时发时止,善行而数变,属风邪的特点,风在脏 安心神, 山、鲁兆麟,临证三十余载,临床经验丰富,崇尚仲 为肝,肝主风,故刘师从肝论治。拟调肝气,景,擅用经方愈顽疾。笔者随刘玉洁老师(以下称刘 和枢机,化痰浊之法。方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伤 师)从事临床学习,感悟颇深,尤其是刘师深谙经方 寒论))107条云:“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 之法理.屡屡活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病,治疗效果良 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 好,现举验案4则如下。 1发作性睡病 蛎汤主之。”I11从条文中可以看出,本方具有和少阳、 畅三焦、利膀胱、泻阳明、镇心胆、安神志的功用。又 苏某.男,68岁。2012年7月9日初诊。 宗前人“怪病多由痰作祟”,故加石菖蒲、远志、茯神 患者因在白天有不可抗拒的短暂睡眠发作,不 化痰宁心,开窍醒神。丹参、郁金、合欢皮行气解郁, 能自制,多方就医效果不著,遂来就诊。每次发作很 清心安神。诸药共奏解郁化痰、行气醒神之功,故收 快即进入睡眠状态,睡眠一般持续数分钟,每日可 良效。 发作多次。发作不择时间、地点及活动情况。入睡前 2 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肤病变 或觉醒时伴幻视、幻听。醒后感到精力充沛、头脑清 楚,如果阻止其入睡则烦躁易怒。有时醒后数分钟 刘某某,女,44岁。2011年6月12 13初诊。 2006年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两月来,左腿 再次突然入睡。伴突然出现的不自主低头或突然倒 内侧出现溃破.经多方治疗效果不著。面颊和鼻梁 地,但意识始终清楚,持续数秒钟,几天发作一次。 部可见蝶形水肿性红疮,左侧大腿内侧可见5cmx 伴有记忆力减退,全身无力,心情抑郁,情绪低落。 7cm溃疡面,皮损处局部发白,有黏液性分泌物。纳 夜寐尚可。舌苔腻、黄白相问,脉滑。辨 夜间睡眠时不自主地乱叫乱动而醒后不自知。舌苔 可,二便调,薄腻,脉弦。中医诊断:厥证(肝郁痰浊证)。此肝气 证属寒热错杂。宜寒热平调,升提中气。方用半夏泻 不调,痰阻清阳。治宜疏肝理气,化痰升阳。方用柴 心汤合升陷汤加味。处方: 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处方: 半夏10g,黄连6g,黄芩6g,炮姜6g,党参10g, 柴胡10g,半夏10g,党参10g,茯苓15g,黄芩 炙甘草6g,升麻6g,柴胡10g,黄芪24g,桔梗10g,连 10g,生龙牡(各)30g(先煎),石菖蒲20g,远志lOg, 翘30g,茵陈24g,桑白皮24g,知母6g。常法煎服。 茯神30g,丹参30g,郁金10g,合欢皮30g,龙齿40g (先煎)。常法煎服。 上方服用7剂,溃疡面分泌物减少,开始收口。 加减连服3个月,左侧大腿内侧皮肤完全愈合,面 服药7剂后白天睡眠时间减少,上方加减前后 部皮肤恢复正常。其后以知柏地黄汤加减调理善 共服用两个月,睡眠基本正常,精神渐佳,乏力感及 后。又服6个月后病人病情平稳。随访至今,皮损未 郁闷情绪好转,白天不可抗拒性短暂睡眠未再发作。 再复发 _目 !!璺苎兰!堂竺兰塑 压药 曩 蠢 嚣 l 0纛 霸 薯曩 按: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肤黏膜损害类似于中医 肝理气、活血化瘀之法,用仲景桂枝茯苓丸为主方, 学“狐惑”、“阴阳毒”等范畴。《金匮要略・狐惑阴阳 活血化瘀散结以治其标。方中桂枝、芍药通调血脉: 毒病脉证治第三》云:“蚀于喉者为惑,蚀于阴为狐, 丹皮、桃仁化瘀消瘾;茯苓益气健脾。全方通血脉、 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 除滞结、畅经络、开壅塞,再用逍遥散疏肝解郁、健 上部则声喝。甘草泻心汤主之。”选用甘草、黄芩、人 脾理血,加何首乌、鳖甲滋补肝肾之阴以治其本。药 参、干姜、黄连、大枣、半夏等。本病溃疡虽发于大腿 证合拍,故可收桴鼓之效。 内侧,病位虽不相同,但病机相同,均为湿毒内蕴而 4心因性发热 发,遂仿仲景之意,方用半夏泻心汤寒热共用,补泻 兼施,辛开苦降,清热燥湿,和中解毒,使创面“消散 王某,女,53岁。2012年5月25日初诊。 患者无任何诱因每月发热一次.每次发热体 于无形”。又加茵陈、桑白皮清热利湿,以皮治皮。 温39℃以上,自服感冒冲剂维持,各项检查均正 《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云:“阴 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 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主之。”参照 此意,加用张锡纯升陷汤,扶助正气,托毒外出。全 方标本兼治,寒热并用,符合仲景之意。 3外阴白斑 李某某,女,48岁。2012年3月16日初诊。 患者于唐山市妇幼医院诊断为增生型外阴白 斑三期.现阴部瘙痒难忍,夜间为甚,伴见外阴皮 肤干燥肥厚,大阴唇及小阴唇变白,局部破溃,有 疼痛及烧灼感。带下量少.月经周期正常,经血色 暗有血块,伴经行腹痛拒按,时伴乳房胀痛。纳可, 二便调,夜寐欠安。舌淡暗、有瘀斑,脉沉弦。中医 诊断:阴痒。此肝气郁结日久,而至瘀血瘕块停留 胞宫,冲任失调。方用桂枝茯苓丸合逍遥散加减。 处方: 桂枝6g,桃仁10g,丹皮炭6g,白芍10g,茯苓 15g,柴胡lOg,当归lOg,白术10g,薄荷3g,炮姜3g, 生黄芪24g,红花10g,何首乌30g,鳖甲lOg(先煎)。 忌食辛辣刺激及荤腥发物。常法煎服。 上方服用7剂后.阴部瘙痒稍有减轻,遂又服3 周,阴部瘙痒大减,溃破处收口,夜间得以入睡。阴 道始有分泌物。服药4个月瘙痒、疼痛、烧灼感已 除,患者自觉无明显不适,经妇科检查,阴道病变区 域皮肤颜色及弹性恢复正常,大、小阴唇颜色变深, 已无溃破。至今未再复发,情况稳定。 按:外阴白斑又称外阴营养不良,是妇科常见 病证之一.属中医“阴痒”、“阴疮”、“阴冷”等范畴。 《疡医大全・卷二十四》:“妇人阴户作痒,乃肝脾风 湿流注,亦有肝火郁结而成。”圆刘师认为,本病的发 生与肝脾肾三脏及足厥阴肝经密切相关。足厥阴肝 经经脉绕阴器而行。因此,刘师抓住脾肾不足为本, 肝气郁滞,气机不调,日久则瘀血阻滞,经脉不通为 标,因而治疗上采用标本兼治之法,拟补肾健脾、疏 常。患者平素心情郁闷,情绪低落,易于疲劳。胸中 憋闷,心烦急躁,夜寐欠安。纳可,便调。舌尖红、苔 白略腻,脉沉。中医诊断:郁证。此少阳枢机不利, 气机失调,郁而发热。方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 减。处方: 柴胡lOg,半夏lOg,黄芩lOg,党参lOg,茯苓 15g,生龙牡(各)30g(先煎),桂枝6g,熟大黄6g,石 菖蒲lOg,远志lOg,茯神30g,丹参30g,郁金lOg,合 欢皮30g,青蒿lOg,炙龟版lOg(先煎)。常法煎服。 上方加减连服3个月,郁闷情绪已除,发热亦 未再发作。 按:刘师认为治疗本病虽以发热为主.但详问 病史,患者有情志不遂的病因,加之心情郁闷,本 病的发生不能局限于发热的表象,而应抓住肝气 不调的病机,根据病机用药。少阳受邪,枢机不利, 郁而发热,必须和解少阳,拨转枢机。因而选用柴 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以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宣畅 枢机,使陷里之邪得出;加桂枝通阳透达,助小柴 胡转出里邪;少量大黄,并无峻猛伤正之弊,而有 泄热和胃之功,以解郁结之火;龙牡重镇安神,定 悸止烦;妙在茯苓一味,既可淡渗利水,疏利三焦, 又能宁心安神以止烦惊:去甘草者,不欲其甘缓之 性妨碍祛邪也。如此攻补兼施,使胆热除,肝气疏, 心神宁而心悸得除。再加石菖蒲、远志、茯神化痰 安神,丹参、郁金活血通络化瘀,合欢皮解郁安神, 终获良效。 参考文献 【1】王庆国.伤寒论讲义.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88 【2】马宝璋,刘瑞芬,杜惠兰.中医妇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 术出版社。2006:241 第一作者:曹洋(1989一),女,硕士研究生,研究 方向:中医治疗心血管疾病。809188257@qq.com 收稿日期:2014—09—30 编辑:陈诚傅如海 压药 兰 竺兰三堂苎 塑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