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1)
1. 球根花卉——多年生花卉中地下器官变态肥大的一类。
2. 二年生花卉——在两个生长季内完成生活史的花卉。
3. 温室——是以有透光能力的材料作为全部或部分围护结构材料建成的一种特殊建筑,能够提供适宜植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7.春化作用:低温对植物成花的促进作用,称为春化作用。(p99)
8.光周期现象:植物某个发育现象的发生需要一定的光周期,称为光周期现象。(p100)
11.生态因子:对花卉生存、生长发育产生作用的环境因子。
12.宿根花卉:多年生花卉中地下根系正常的一类。
14.岩生花卉:外形低矮,常成垫状;生长缓慢;耐旱耐贫瘠,抗性强,适于岩石园栽种的花卉。
15.组织培养:植物体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一部分,在无菌的条件下接种到一定培养基上,在培养容器内进行培养,从而得到新植株的繁殖方法称为组织培养,又成为微体培养。
16.扦插繁殖:利用植物营养器官(茎、叶、根)的再生能力或分生机能,将其从母体上切取,在适宜条件下,促使其发生不定芽和不定根,成为新植株的繁殖方法。
17.嫁接:将植物体的一部分(接穗)嫁接到另外一个植物体(砧木)上,其组织相互
愈合后,培养成独立个体的繁殖方法。
6.园林水生花卉:指生长于水体中,沼泽地,湿地上,观赏价值较高的花卉,包括一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
18.挺水花卉:根生长于泥土中,叶挺出水面上,包括沼生到1.5米水深的植物。
19.浮水花卉:根生长于泥土中,叶片漂浮于水面上,包括水深1.5米——3米的植物。
漂浮花卉:根生长于水中,植株体漂浮在水面上的植物。
20.室内花卉:从众多的花卉中选择出来的,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比较耐荫而喜温暖,对栽培基质水分变化不过分敏感,适宜在室内环境中较长时间摆放的一类花卉。
21.生长:指植物体积和重量不可逆的增加,多用来指营养生长,指种子萌发及根、茎、叶营养器官的出现和生长。
22.多浆植物:多浆植物,又叫多肉植物,多数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干旱地区或森林中;植物的茎、叶具有发达的贮水组织,是呈现肥厚而多浆的变态状植物。
23.保护地:花卉栽培设施和设备所创造的环境,称为保护地
26.花境 在带状的种植床上,通过不同花卉自然式的斑块混交,表现植物的自然美以及不同种类植株组合形成的群落美,是一种半自然式的花卉种植形式。
27.花坛:在一定几何形状的栽植床栽植草本花卉为主的植物,组成华丽的色彩或复杂
精美的纹样和图案的装饰性绿地,叫做花坛。
29.花卉种子的寿命 种子发芽率降低到原发芽率的50%时的时间段即判定为种子的寿命。
30.光照长度 一天中日出到日落的时数。
1.园林花卉:是指适用于园林和环境绿化、美化的观赏植物,包括一些野生种和栽培种及品种。广义园林花卉,又称园林植物,包括观花乔灌木、其他观赏乔灌木、观赏竹和观赏针叶树等木本及其他草本植物。狭义的园林花卉仅指草本花卉。
3. 一年生花卉:在一个生长季内完成全部生活史的花卉
4. 花卉学:是研究花卉的形态、结构、分类、起源分布、生理、繁殖、应用以及一切栽培理论与栽培技术的学科。
7.分走茎:叶丛抽生出来的节间较长的茎,节上着生叶,花和不定根,也能产生幼小植株。
5.球根花卉:多年生花卉中地下器官变态肥大的一类。
7,一年生花卉:在一个生长季内完成全部生活史的花卉。
8,宿根花卉:多年生花卉中地下根系正常的一类花卉,个体寿命超过两年,可以多次开花结实。
10、有性繁殖:有性繁殖也称种子繁殖,是用花卉种子进行繁殖的过程。
6.休眠和莲座化:某些植物的生活史中,存在着生长暂时停止和不进行节间伸长两种状态。
9.分根蘖:将根际或地下茎发生的萌蘖切下栽植,使其形成独立的植株。
10.花发生:顶端分生组织不再产生叶芽,而是向成花方向发展,出现花原基,成为花芽。
4 监测植物:对有害气体特别敏感的植物,作为监测使用。在低浓度有害气体下,往往人们还门有感觉时,它们已表现出受害症状。
5 无性繁殖:也称营养繁殖,是用花卉营养体的一部分(根,茎,叶,芽)为材料,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而获得新植株的繁殖方法。通常包括分生、扦插、嫁接、压条等方法。
3. 光形态建成:由低能量光所调节的植物生长发育过程。
1、花卉的定义
“花卉”的广义概念,是指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包括木本和草本。
“花卉”的狭义概念,仅指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
6、花期调控: 采用人为措施,控制花卉开花时间的技术,称为花期调控。
5.环境因子
环境因子广义的讲包括花卉生长所处环境中的所有要素,它们并不都对花卉产生作用,其中对花卉生存、生长发育产生作用的环境因子称为生态因子。严格讲是环境因子中的生态因子和花卉的遗传因子决定着花卉的生长发育过程。
2。生活史:
植物一生中要经历营养生长和繁殖阶段,这两个阶段前后相继,有规律的循环过程称为生活史。
1. 露地花卉
指在当地自然条件下不加保护设施能完成全部生长发育过程的花卉。
2. 花坛花卉
狭义是指用于花坛的材料,广义是指用于室外园林美化的草花。
3. 必要元素
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须的16种元素。
4. 长日照花卉
日照长度在14~16h促进成花或开花,短日照条件下不开花或延迟开花。
5. 短日照花卉
日照长度在8~12h促进成花或开花,长日照条件下不开花或延迟开花。
6. 中性花卉
成花或开花过程不受日照长短的影响,只要在一定的温度和营养条件下,即可开花。
7. 劣变
植物种子到生理成熟期,其活力也达到最高水平,以后随时间的推移,内部发生不断的变化,活力逐渐下降,直到死亡,这个过程的综合效应叫种子“劣变”。
8. 嫌光性种子
在光照下不能萌发或萌发受到光的抑制的种子。
9. 合蕊柱:
雄蕊与花柱(包括柱头)完全愈合而成一柱状体,称合蕊柱。
10. 萼囊:
有些种类的蕊柱基部延伸成足,侧萼片与唇瓣围绕合蕊柱足而生,形成囊状物,称萼囊。
11. 蕊喙:
在柱头与雄蕊之间有一个舌状器官,称蕊喙。
12. 兰花
广义上是兰科(Orchidaceae)花卉的总称。
13. 中国兰(又称国兰,地生兰)
是指兰科兰属(Cymbidium)的少数地生兰,如春兰,蕙兰,墨兰,寒兰等。
14. 地生兰
生长在地上,花序通常直立或斜上生长。
15. 附生兰
生长在树干或石缝中,花序弯曲或下垂。
16. 腐生兰
无绿叶,终年寄生在腐烂的植物体上生活。
17. 洋兰:
民众对国兰以外兰花的总称
18. 飞肩
兰花中间萼片称主萼片,两侧萼片向上跷起
19. 块茎
由茎的侧枝变态成的短粗的肉质地下茎。呈球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的块状,贮藏组织特别发达,内贮丰富的营养物质。
3.自然科属分类:按进化途径和亲缘关系为依据的植物分类系统。
5. 植物的有效积温:植物在某个阶段或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有效温度总和。
8.光周期现象:植物某个发育现象的发生需要一定的光周期,称为光周期现象。
3 压条法:就是将接近地面的枝条,在其基部堆土或将其下部压入土中;较高的枝条则采用高压法,即以湿润土壤或青苔包围枝条被切伤部分,给予生根的环境条件,待生根后剪离,重新栽植成独立新株。
拟球茎:石斛兰属中,茎细长,节处膨大的地方称为拟球茎。
1.孢子叶:生有孢子囊的叶或叶状结构。是与生殖有直接关系且能产生孢子的叶子的总称,为营养叶的对应词。
2. 孢子体:产生孢子进行无性生殖的世代称为孢子体世代(sporophytic generation),这个世代的生物体称为孢子体。
3. 蕨类植物:蕨类植物是植物中主要的一类,是高等植物中比较低级的一门。是最原始的维管植物。大都为草本,少为木本。孢子体发达有根、茎、叶之分,不具花,以孢子繁殖。世代交替明显,无性世代占优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